富贵芳华-第16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连宁守仪都心知肚明,他给堂侄断案之事立传,跟兄弟合家,这样的事撑死了只能算作宁家家事,就算能入得了皇上的耳,也不过得几句口头表扬,不可能特意传信还朱笔御批。
但因为徐妈妈的案子,正好跟罗宝生的事搅在了一处,这才产生了意想不到的扩大效应,令皇上不得不放在了眼里。
从这点上来说,宁家最该感谢的其实还不是皇上,也不是徐妈妈,而是巧妙把两件事融合在一块的程三公子。
正是有他的运作,才使得原本可能会获罪的宁家逃出生天不说,还意外得了嘉奖。
其实永泰帝也是实在没办法了,他原本是想挖坑坑一把程岳,谁曾想却给这小子另僻蹊径,圆满解决?可要皇上嘉奖他,那岂不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孰可忍孰不可忍!这让九五之尊的皇上怎么拉得下脸?
所以他是万万不会让前来审案的程岳讨到好的,但案子结了,总该有个说法吧?
得,他不想给程岳,就只能给宁家了。
反正宁家也不是什么了不得的世家名家,自从宁守仪退下来,家里连个象样的官员也没有,所以皇上觉得就算抬举下宁家也算不得什么大不了的事。
再说他对宁怀璧的印象着实不错,这个年轻人本份懂事,知进退,还厚道。如果他真的跟他上司奏折中所说的那样能干,把他弄来也不算是一件坏事,如今皇上身边还当真是用人之际,所以这便有了给宁家的书信和朱笔御批。
但也因此,大伙儿都知道,这回程岳跟上回赈灾寻粮一样,又是白忙活一场了。
只他自己倒是浑不在意,案子了结,便开公堂宣布结果,还特意通知了在金陵的徐家人来旁听。
被乡亲们指责多日的徐槐和徐燕兄妹俩,自然不敢不来。不仅来了,还当庭痛哭流涕,承认错误,又争相要接母亲回家养老。
可徐妈妈自然不会去。
儿女就算有了悔意,可这么多年的隔阂哪里是几滴眼泪就能消除的?可她也不愿逼得子女难做人,只推说宁家于她有大恩,得在宁家服侍终老才行,然后又提出想见罗宝生一面。
他们两个因案子而牵扯到一块,总算是有缘。
自听说罗宝生的遭遇,徐妈妈一直很是同情,这些天给关在衙门里没事干,她便拆了自己的被里,用那白布给罗宝生做了一身孝衣,让他好穿回去给养母奔丧。
并说,“人都走了,你也没必要太过自责。回头好好娶个媳妇生几个娃儿,带到你养母坟上让她看着,清明重阳不忘给她供奉烧香,这比你悔恨自责,吃斋念佛的可要强上百倍。”
罗宝生拿着孝服,哭得不能自己。
外头的人,不是骂他不念父母生养大恩,就是在说他爹娘不当人父母。但却少有人想到他含辛茹苦了一辈子的养母,更没人想着给要戴孝的他扯半尺白布。
罗宝生只是个普通的乡下人,他不识字,也说不出什么大道理,但他却从知道养母过世的那日起,就一直吃素。牢里的饭菜本来就差,他又刻意不碰荤腥,原本就不太甚壮实的小伙子如今瘦成一把骨头。
可除了徐妈妈,有谁心疼开导过他半句?
等好容易平复下来,非亲非故的两个人,竟是因为这奇异的命运,聊得异常投机。到了最后,罗宝生当着众人的面,给徐妈妈跪下磕头,认下徐妈妈做了义母,还立誓说日后会给徐妈妈养老送终。
锦上添花,莫过于此。
高文秀心想,回头报到皇上面前,可是又添一段佳话。所以他还特意替二人摆了香案酒水,亲自作了见证,让他们正正经经立了个契。
至于徐槐和徐燕,就算是为了堵堵众人的嘴,也要接徐妈妈好歹回去住几日,尽尽孝心。
徐妈妈也不想把儿女逼得太过,主要是怕他们来找宁府麻烦,便同意了。
这边她去了儿子家,那边程岳也要打点行李,回京复命了。
第277章留下
作为深受其惠的宁守仪,看出力最多的程岳反倒是冷冷清清,啥也没有的离开,颇为过意不去,亲自备了一份厚礼送到长房,让宁四娘安排人送去。
他倒不是得了好处还怕惹上腥,这点宁守仪想得很通透。宁家既然从程岳的事上得了好处,在皇上心里,只怕已经把他们联系在了一块儿。
他不去,一是因为年龄身份不合适,毕竟他都这么大年纪了,就算为了敬老程岳也不好怠慢他,倒不如让跟程岳更熟的长房派个人过去,有什么话也好说得分明。别让人家以为他们宁家只会贪便宜,得了好处还不吱一声。
不过这点宁四娘倒比宁守仪更加豁达,“大伯这可是多虑了,三公子再不是那样人。这些道理我们能想明白,难道他竟想不明白?此时巴巴的送上厚礼,倒显得生分了。不过大伯这东西我还是收下,等回头上京时,带去程家做土仪,也能尽到大伯的心意。”
宁守仪一想,确实是这么个理儿。
这会子刚受了人家大恩就还礼,万一给那多心的一想,还只当宁家急着撇清呢,不如缓缓再说。
“那这些事就有劳四娘了,说来大伯到底是老了,竟没你想得周全。你这回上京大伯也帮不上什么,只若有些家事,你看谁可托付,大伯倒能帮你盯着一二。”
宁四娘听着唏嘘。
要从前,宁守仪断不会说这样近乎服软的话,可他退回来这几年,感觉身子真的是一年不如一年,若说从前还想着争一争家事大权,这几年却只想着身安体健,儿孙听话就好。
这也是之前徐妈妈出事,他愿意帮着出头的道理所在。
不求长房多感念他的恩情,倒有几分想趁着还能动,尽力庇护家族儿孙,替自己身后积点福祉就好。
因他这样放开胸怀,如今看着也越发的慈眉善目起来,倒显得象个长寿之相了。
不过宁四娘还当真有件事情想要托付他,“这回我们上京,绍棠想要留下。”
哦?宁守仪微怔。
到京城既开眼界,又长见识,况且那边的名师才子也多,更重要的是,这回有了皇上书信,就算宁四娘不想去,也必须随宁怀璧上京,成全皇上的心意。
而宁怀瑜梅氏已经去了京城,长房女孩儿多,男孩儿小,都不可能离了父母,那他一个人留下干嘛?
不过再想一想,宁守仪却捋须点头道了句,“这孩子倒是通透,留下我帮你看着,日后未必没有出息。”
知他明白,宁四娘笑容微苦。
宁绍棠为何宁愿一人留下?
并不是他嘴上说的什么在金陵读书读熟了,也颇结交了几个好友,舍不得离开,最重要的原因,而是出在宁怀瑜身上。
宁绍棠已经快十五,并不是小孩子了,如果说他小时候看父亲偏爱南湘儿,只觉得妒忌和不满,但现在的他,会考虑更多现实因素了。
虽然宁怀瑜的官还没跑下来,但宁怀璧眼看是要留在京城的,那宁怀瑜必然外放。
这是朝中不成文的惯例,父子、兄弟、叔侄这些至亲,除非是领兵打仗的武将,文官为怕结党营私,都不会离得太近。
如果宁怀瑜外放,梅氏必然跟着丈夫上任伺候,那么到时身为长子的宁绍棠能不跟着去?
可若是跟着他那个爹去了,别说读书前程,宁绍棠怀疑,他这几年在金陵好不容易养出的一点自信和开朗,只怕倾刻就要烟消云散。
这真不是耸人听闻,宁绍棠相信,他爹对付起他来,百分百有这个本事。
这几年,他也算是渐渐想明白过来了。
不是说宁怀瑜不疼他,而是他骨子里根本就是一个无比凉薄的人。
任何人,在他眼里,都是一个利益交换体。你想得到他怎样的对待,取决于你能给他带来多少的好处。至于亲人,在他眼里,恐怕更象一个可供吸血的肥羊。
关于这一点,只看他对辛辛苦苦教养他一场的宁四娘是个什么态度,就知道这人是个什么德性了。
宁绍棠毫不怀疑,如果有一天,他的婚姻能给他爹带来巨大的好处,哪怕就是头母猪,他爹也会笑着把他推去拜堂。
至于南湘儿,如今的宁绍棠都觉得,他爹并不是真心疼爱她。
因为如果真心疼爱一个人的话,就象二叔二婶对宁芳的亲事,大家会千方百计为了她的前程谋算,并不计较名利得失,而不是象他爹那样,只可着劲儿,跟养只金丝雀儿般的惯她。
就算找不出原因,但宁绍棠模糊觉得,他爹所谓的对外甥女好,只是在为了满足他自己的一种奇异的心理需求,那并不是什么好事。
至于他自己,宁绍棠想得很明白,在长大成人之前,他绝对绝对,不能再掉进他爹的“魔爪”。
所以他宁肯一个人孤零零留在金陵,也坚决不要去京城。
只要他留在金陵,梅氏就没有理由拖他离开。因为读书是正经事,梅氏又不可能专程跑回金陵来带走他。以宁绍棠对他娘的了解,他娘虽然很在意他,但他娘更加离不开的,是他爹。
所以留在金陵,对宁绍棠来说,反而是最安全的。
这里毕竟还有这么多的叔伯兄弟,就算看在二叔面上,也没人会苛待他。
等再过几年,他长大了,祖母自然会给他寻一门合适的亲事。等到那时,当爹的再想拿捏一个已经成家立业的儿子,便不是那么容易的了。所以宁绍棠想得通透,行动也很果决,即刻找祖母表明了心意。
宁四娘活了一把年纪,如何看不透孙子的用意?
可这事,她真没办法拦他。
若说宁绍棠这么一个当儿子的都能把他爹想得清楚明白,宁四娘又如何看不透宁怀瑜的为人?
他耍起横来,是不在乎往任何人心口捅刀子的。
宁四娘不怕他,却怕他伤到自己的孙儿。
所以思来想去,她到底是同意了,故此才拜托了大伯。
宁守仪好人做到底,表示,“你若不放心,可让他搬到我院子里头去住。横竖如今就我一个人,又大又清静,平时我还可以帮忙照看他的功课。”
宁四娘连忙谢过。
她倒不是信不过宁绍棠,只怕他正值青春年少,被坏人引诱,一时糊涂犯下错事。就象当年宁云涛和禇秀琴闹出那事,岂不就是悔恨终生?
宁守仪为人是迂腐了一些,但论起管教儿孙,却是认真严格的。他房中的子孙是不怎么出色,但却没有一个浪荡子弟,轻浮儿女。
况且他为官多年,处事老辣,宁绍棠跟着他,确实是没什么不放心的。
安排完了大伯这边,宁四娘又命人去请了李姨奶奶来了。
第278章婆媳
对于宁怀瑜的生母李姨奶奶,宁四娘也有几分无力。
这原是个贫家女,当年说得好听是纳妾,其实算是被家里卖到宁家来的。
因家贫她没念过书,也没甚么见识,这些宁四娘都不怪她。可这么些年,她自问对这位妾室算得上是礼数周全,从不矬磨苛责于她,可她始终象块捂不热的石头,对家里的事,半点不肯上心。这一点,宁怀瑜还真有点象他这位亲娘。
只这回,宁四娘却容不得她躲懒了。
“绍棠回头会住到大伯那边,只他身边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