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游之格斗--战无不胜-第17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经过统计,在全世界,至少有二十亿人购买了由腾飞公司出产的生态仓。而其中至少二分之一的用户长期一天二十四在线。不要以为一天二十四小时在线会对他们的身体造成损害,新式的生态仓中配备了营养供应、肌肉按摩、日光浴和各种生理保健的产品。实验后证明,它可以让任何年龄段的用户连续在线一个月而不会感觉到任何不适。
全仿真网络成为了世界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的扩张速度甚至远远超过了当年微软的系统在全世界的普及。
而将全仿真系统推向它真正顶峰的事件是在二零二八年的九月。
在这一天,美国麻省理工大学全仿真学研究室正式宣布,他们开发出了与现实拟真度完全相同的系统。
在公司、公司和腾飞公司三家联手为他们开发出的新式芯片的作用下,他们终于做到了一个历史性的突破——那就是在全仿真系统内对“未知问题”进行分析。
这绝对是划时代的突破。从前人们制作的全仿真系统其实也是毫无破绽的。他们早已经可以将世界上所有可知的物体——花鸟鱼虫,岩石水流甚至电击、拷打这种人能体会到的感觉做到与现实中完全相同。但那些系统却始终只敢说他们的拟真度达到了99%甚至99。999%,因为他们还有最重要的问题没有突破。那就是对“未知问题”的分析。
所谓的“未知问题”指的就是在现实世界中没有出现过的事情。比如说,某种水稻的杂交。或许现实中根本没有人让水稻进行过杂交,那么在虚拟世界里,也不可能有人能编出水稻杂交之后得到的结果的程序。也就是说,水稻杂交后的结果是“未知”的。而在林风与特里等人开发出的新系统中,系统可以根据一切相关条件分析出极接近真实的结果。
这是一个混沌计算的概念,完成的难度极大。所以为了这最后0。001%的真实度,全世界最顶尖的全仿真学家、数学家和物理学家们聚集一堂,工作了整整七年。
如果说到这里为止,人们还都是乐于见到全仿真学的高速发展给他们生活带来的方便时。一个突然发生的事件让人们对它的继续发展产生了恐慌。
在二零二八年十月,也就是麻省理工大学研究室发布他们成果之后的一个月。一位德国青年被发现在家中死亡——致死的原因是严重的脱水。
这位青年使用的并不是生态仓,而是一个很简单的全仿真头盔。每个人都知道,在全仿真状态中,如果一个人的生理状态出现了问题,比如说饥饿或者口渴,他在全仿真系统中的身体也会给本人相应的提示。
那么这个青年为什么会脱水而死?带着这个疑惑,全仿真网络警察对青年死亡之前一周时间在全仿真网络中的行动进行了调查。
结果是令人震惊的。
这位名叫拉德&m;m;#8226;克劳的青年是一个天才。他在全仿真系统内和几个同样天才的朋友一起开发出了全仿真系统。
在全仿真系统内嵌套全仿真系统——克劳似乎觉得这很有意思。于是他利用自己在他开发的全仿真系统内管理员的身份,一层一层的将自己嵌套了进去。到最后,他一共嵌套了十六层全仿真系统。
这时候,他与真实世界中的全仿真系统已经断了联系。全仿真系统向他发布的信号全部被层层嵌套的后续系统挡在了外面。
克劳饶有兴趣的在自己创造的世界里体验上帝的感觉。而当这个青年感觉到不对劲的时候,他已经没有能力摘下头盔喝水了。
于是他死了。
这是克劳的悲剧,也是世界的悲剧。
用机器生产机器,这是工业革命完成的信号。那么在全仿真系统内使用全仿真系统,这是不是也是全仿真革命完成的信号呢?这一点没有人知道。
克劳的死引起了世界范围对全仿真系统的恐慌。这时候人们才惊恐的发现,就如同当年他们害怕电脑可能发展成取代人类的人工智能一样,他们对全仿真系统感觉到恐惧,但是却已经无法离开它。
在恐惧中前行,这或许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贯作风。
在意识到无法舍弃全仿真系统给自己带来的巨大利益时,人们选择了妥协。各国政府出台了相关法令,他们像禁止克隆人一样严格禁止在全仿真系统内开发全仿真系统。
几个月之后,这件事情就如同没有发生过一样烟消云散。在全仿真系统中工作、游戏、生活的人们再也记不起那位德国小伙子的名字。
不过当人们在全仿真系统中忙碌的创造着国民生产总值时,新的危险又一次悄悄降临。
广告:
本人新书《无敌幸运星》冲击新书榜中,请各位新老读者支持,本人感激不尽。各位读者请把推荐票给我的新书吧,多谢各位了……
链接::///b。?bl_id=55389!~!
..
第二一六章(大结局)
由于全仿真系统的广泛应用,在短短的两年中,世界上出现了几个非常重要的变化。wWW。
第一就是电信部门正式将原来的程控式交换机全部淘汰。也就是说,普通家用电话作为一种过时的科技正式宣布退出人类历史的舞台。
第二就是在林风推荐给特里的那为盈舞的主持下,新式全仿真系统和生态仓的结合实验获得了极大成功。生态仓开始取代原来电脑的位置,进入全世界的每一个家庭。
第三件就是由于电子实验和软件开发变的异常方便。在这两项硬件指标快速提高的作用下,通过图灵测试的人工智能软件终于便出现在公众面前。
或许是开发者自己也知道它并不能在公众的视线之中开发应用,所以这个复杂的机器人程序的开发者根本就没有透露任何有关的信息。他不但没有打算用这个软件来卖钱,甚至没有告诉任何人他开发了机器人程序。
由于全仿真网络的普及使得进入全仿真网络的人员的身份验证不再像十年前那样要求严格。因此开发这个机器人的创作团队(外界普遍如此认为)只是单纯的给他们的作品披上了人的外衣,放任它在虚拟的全仿真网络中自由活动。
当人们发现在全仿真网络中出现了机器人的时候,他们已经入侵到了全仿真世界这个虚拟社会的每一个角落。
大公司里有他们的身影,娱乐场所有他们的身影,网络游戏里有他们的身影,就连在虚拟网络里兜售各种产品的推销员也有一部分是机器人。
于是,当人们发现他们的世界已经被虚拟人类入侵的了的时候,他们已经离不开那些虚拟人类了。这种情况引起了整个世界的一阵恐慌。不过很快人们又意识到,在网络世界的虚拟人类似乎并不像他们想象的那么可怕。
网络中的资源与现实中是不同的。现实中的资源有稀缺性,人们需要通过竞争才能获取它,而网络中的资源却是无穷的。人类完全可以与虚拟人分享网络这个大世界。况且,虽然机器人已经拥有了类似于人的智力,可是他们依然无法离开网络。在现实世界中,人类还没有获得生产可以像人类一样活动的机器人的技术。
事实上,这种想法也可以称做是一种自我安慰。如果不是发现驱逐所有的虚拟人可能引起现实世界中的金融崩溃的话,人类也很难接受和一堆数据共享世界的事实。
就这样,人与虚拟人相安无事的局面又持续了大约两年。在这两年里,人类的自动化有了长足的发展。大多数可以由电脑控制生产的工厂都将他们的生产交给了电脑控制,而那些解放出来的工人则大多数进入了虚拟世界,在那里创造虚拟世界中的价值。
在交给机器人负责的生产项目中就包括人类社会一个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发电厂。
在2032年九月里的一天,虚拟世界遭遇了后来被称为“末日事件”的恐怖袭击。这一次恐怖袭击并不是针对虚拟世界中的数据,而是针对虚拟世界中的人。在这次事件的后续调查结束之后,人类承认,这是整个人类种族向灭绝的悬崖边上走的最近的一次。
“末日事件”的始作俑者依然是几个年轻人,几个冲动而自负的年轻人。在经过仔细的研究之后,他们在腾飞公司和微软公司合作开发的全仿真系统软件里找到了一个漏洞。
他们发现,通过这个漏洞,可以让人的意识无法与电子信号中断交流。也就是说,他们可以通过电子手段,让人类的大脑信号无法传播到他们的身体。最简单的解释就是,他们可以让全仿真网络中的人无法返回现实。
这个发现让这几位年轻人看到了在现实世界中出人头地的希望。于是他们将一封电子邮件发到腾飞公司的客户服务部。
在电子邮件里,他们很含糊的说自己发现了全仿真系统中的漏洞,所以希望把自己开发的漏洞修补程序以十亿美金的价格卖给腾飞公司。可以希望腾飞公司能派出级别足够作出决定的人员与他们谈判。
由于不希望腾飞公司自己发现那个漏洞而进行修补,所以在后面的联系中,几个年轻人根本不肯向腾飞公司透露一点口风。而且他们一点也不肯讨价还价。
十亿美金不是一个小数字。虽然腾飞公司财大气粗,尽可以拿得出这笔钱,但要让他们在不知道因为什么的情况下在帐目上做出这么大一笔支出实在是不现实。
谈来谈去,对方也只肯说明是卖一个全仿真系统的修复软件给他们,这让腾飞公司的谈判代表非常为难。全世界的电脑技术和网络技术发展了这么多年,从来也没有听说过那个公司曾经开发出没有绝对的操作系统。一个软件有是绝对正常的,如果修复每一个都得花上十亿美金,微软恐怕已经破产好几百回了。
在经过几轮谈判之后,由于双方的底线严重冲突,最后终于不欢而散。几个年轻人找腾飞公司出售不果,又将目光投向了全仿真操作系统的另外一个拥有者微软。不过微软比腾飞更加过分,早已经习惯了系统的他们对这个所谓“十亿美金修”的谈判嗤之以鼻。
几个年轻人几次向微软发送短信要求联系都没有得到结果。在这种情况下,他们终于失望了。钱弄不到手,他们便决定给这两家小看他们的公司一个永生难忘的教训。
在进行这项工作的时候,年轻人们只是将它作为了一场恶作剧。他们还没有想到最后会闹到几乎让人类灭绝的程度。
几个年轻人在愤怒的驱使下,用半个月的时间在全仿真系统内编写了一个自繁殖程序和一个自动给全仿真系统内每个在线用户发信的软件。然后他们将启动的木马植入那个自动繁殖程序中向全世界发布。
那个自动繁殖程序的感染方式是接触式的。也就是说,只要未被感染者与被感染者进行了任何方式的接触,立刻就会被感染。
当在虚拟银行里工作的皮特被感染的时候,他正准备下班。他按照平时的程序,调出系统菜单,放松身体,按下退出按钮,然后睁开眼睛。
平时一睁开眼睛,看到的都是生态仓里面黯淡的白色灯光。但是这一次他睁开眼睛的时候却发现自己依然在熟悉的虚拟银行办公室里。
皮特觉得有点奇怪,于是他又重新试了一次,结果仍然与第一次一模一样。皮特很怀疑这是不是自己早上打开的那封标题很诱惑,但是却没有任何内容的信造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