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替明 >

第174章

替明-第174章

小说: 替明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胡宽也是一笑,看着自己这个以前就是同袍的大胡子说道:“好好休息,也料理下自己。你的团需要补充的兵员,我都会给你准备好的,绝对不会亏了你的。”

在座的人都以为刘大能汇报完了事情,胡宽又给了他保证,就会去休息了。可谁知他的脸色却变得严肃起来,没有了刚才回到根据地的舒心笑容,异常认真地看向胡广说道:“首长,打回关内去吧,救救他们!”

一听他这话,所有人都楞了下,有点不解地看着他。

“关内今年的灾情比去年还严重,饿殍遍地,路上遍地都是白骨。我们以前打过土豪的好几个村镇,都已是人去楼空,只留下一些白骨……”

刘大能说到这里,声音有点哽咽了,看着胡广继续求道:“我也不是没见过灾情,可今年的灾情比以往更为厉害得多,官府根本不管,我们叫天军不去,还不知道要死多少人!”

胡广早就从历史的记忆中知道这些年都是灾年,可没想到,刘大能这个大男人竟然都要落泪,那这灾情的严重,怕是要出乎意料了!

胡广的神情也严肃了起来,当即吩咐刘大能道:“不要急,你把关内的情形仔细说一说。”

在座的那些从府谷过来的首领,也都非常的关心,脸色沉重地看着刘大能,听着他说话。

“……,灾情基本就是如此,我听说,很多地方都反了,有的地方甚至连县城也都被攻下。那个王嘉胤,也重新聚集了大量的手下,活动在黄龙山周边。还有延绥边军中……”

刘大能说到这里,看着胡广道:“被我们俘获过的神一元、神一魁兄弟俩,他们也反了,带着一部分边军跑到西边去了……”

听着他的描述,让在座的人感觉到,这明国的天下已是大乱了。

“首长,要是我们叫天军在之前力量还弱,那对关内鞭长莫及,也就没办法了。可眼下已吞了四千多俘虏,草原上除了林丹汗再无敌手,我们叫天军已经有能力去关内了,首长……”

胡广还没说话,拉克申先开口了:“事情没你想得那么简单,那些俘虏还在同化,还在训练,那能那么快就拉出去打了。而且,据你所说,那关内的老百姓不是有了出处了,跟着别人也是造反啊!”

他说完之后,看到刘大能的神情有点不对,独手一挥,马上解释道:“我也是革命党人,我不是不在乎他们,而是从眼下的情况实话实说而已……”

如果刘大能不是几个地位最高的元老之一,是他手下的三大战将,他也不会说后面这些解释的话了。

刘大能的脸色沉重,不过并没有生拉克申的气,对他有意见,只是马上解释道:“这不一样,就算是原来的鹰嘴沟,老当家你也会顾着所有人。但在关内……”

他说到这里停了下,深吸了口气才接着道:“那些造反的人根本就不把灾民当人看,从不顾他们的死活,许多人跟着队伍走着走着就饿死在路上了。就算不死,也是送去让官兵砍,耗费一下官兵的体力而已。那些人,只会在乎有勇力的精壮汉子!”

拉克申听得不说话了,虽说人命不值钱。可至少在自己的鹰嘴沟内,自己可从来没这么干过。

所有人的目光都转到了胡广身上,等待他来做决定。

胡广并没有多加考虑,脸色严肃地说道:“我们叫天军眼下是不适合出兵!但是,我们叫天军成立的目的是什么?我们叫天军的使命是什么?”

他说到这里,站了起来,大声地说道:“就算有天大的困难,我们都要出发,能救出一部分就救出一部分!”

330出兵关内

眼见着胡广意志坚定,没有商议,断然下了命令。不管理解也好,不理解也罢,所有的首领都站了起来,大声地回应了。

刘大能一见,甚是激动,公子还是原来的那个公子!

事出突然,原本开着的会议中断,议题直接转入出兵关内这事上。

胡广作为最高首长,他定了目标,接着便让与会人员商议具体的章程。

塔娜首先站起来发言道:“以前草原上的兵力前去攻打明国,至少要上万人马。以我之见,野战旅必须要全部出动,我的留守团中也可以抽调两个营。反正根据地易守难攻,不会有危险!”

胡广听了,马上摇头道:“不行!我们刚吞下七千左右的人口,还没有好好消化,不能把主力都拉出去,俘虏也不能都去。否则的话,出战和留守都有隐患。”

他看到塔娜还想说话,便伸手一摆,示意道:“而且我们这次前往关内,并不和以前草原军队一样。以前的草原军队攻打关内,是劫掠物资为主,要攻打坚城,自然要人多才行。而我们叫天军则只是去救人而已,目的不同。”

塔娜一听,想想也是,便坐了回去不再发言。至此,一个基调是出兵的兵力不用太多。

胡宽咳嗽一声,清了下嗓子,同时也吸引了在座人员的注意力道:“不如这样,我带野战旅回去就可以。”

“不行!”胡广一听,再次摇头否决道,“野战旅中有三分之二是刚加入叫天军的俘虏。他们没有训练,也没有归心,野战旅不能全部出动!”

胡宽一听,眉头一皱,不过马上松开道:“那行,我就带一个团去好了!”

谁知胡广还是摇摇头,不过他并没有马上说话,而是沉默了下,显然在思考,过了会后才道:“这样,一团和三团优先补充兵力,选取那些思想觉悟高,军事能力强的新兵,再抽调部分老兵,新旧比例为一比一,如此能保证出兵的兵力质量,也不至于让留守根据地的力量太过不稳。”

“行,那我就带两个团去,刚好都是熟悉关内的地形……”

胡宽点头同意,不过他还没说完,却又被胡广打断了:“这次出兵关内,我带队,你留守。”

他这话一出,顿时引来一阵反对声。

“不可!”塔娜立刻站起来反对。

“不行,危险!”胡宽断然拒绝。

“……”

胡广伸出双手一竖掌,阻止更多的首领反对,给他们分析道:“关内的形势复杂,农民军、流贼、官军、地方武装等等势力众多。我们叫天军到了关内后,要综合考虑,因地制宜做事情。在这方面,我想没有人比我强吧?”

没人说话,因为胡广的话没法反驳。

“还有,虽然此次回关内,并没有攻打坚城的打算,可危险也是有不少的。在这方面,你们谁能胜过我?”

这一次,又没有人说话。光是当初胡广指挥的断后战事,就能让别人,包括胡宽心服口服。

胡广看他们都不说话,但脸上却明显有不甘心的样子,便笑了下说道:“你们放心好了,我们骑军来去如风,我不会打没把握之战。也只有亲自去关内看看,我才能做到心中有数。对于我们叫天军以后怎么发展,也才能制定出更为合理的目标。”

他说这话的时候,根本没有想到自己到了关内后,竟然做出了一件疯狂的事情。要是这些在座的人知道他要那么干,就是打死都会拦着他,不让他去关内了。

只是很可惜,谁也不是在这个位面上穿越回来的人,不知道以后会发生的事情。

叫天军是胡广一手创立的,论战功、论智谋、论随机应变等等,没有人敢说,自己比胡广厉害。而且他又是最高首长,摆明了理由做了决策,就没人能改变了。

因此,会议的结果,就是胡广带着两个团回关内。当然,随同的还有侦察连和炮兵连,这是必带的。

在大家又对出兵的细节进行商议,完善了计划之后,就马上开始着手此事。

胡宽管着新兵训练,他尽最大可能,把最好的兵员抽调出来,给刘大能和胡汉三的团补上。

如今的他,虽然还是担心二弟的安全,可他也知道,二弟已非吴下阿蒙,他的能耐,早就超出了自己需要保护的程度。自己能做的,就是多为二弟做些准备。

塔娜想跟着胡广去,夫唱妇随才是自古以来天经地义的事情。可是,自己还是留守团团长,这里是相公的家,必须要保护好。因此,她只能再三叮嘱胡广小心。

乌兰更是无法阻拦,只能尽量去调查,把手下政治部那边收集过来,思想觉悟最高的那些人的名单给自己当家的,让他选取新兵的时候有个参考。

这出兵的消息也很快让所有人都知道了,一时之间,根据地最为关心的事情,就是首长将领兵回关内的事情。

胡广也在忙碌地等待着,等待大哥把兵员都给两个团配齐;等待张铁匠尽量多造一些火器进行配备;等待嫂子那边火药尽量多准备一些。虽然他很想马上出发,可这些准备工作不做好,还是动不了身的。

忽然,他的办公室门被敲响,接着走近一人,嗓门低沉中带着一点稚嫩,大声地禀告道:“报告首长,李定国有事报告!”

胡广一听,头也不抬,笑着说道:“定国,过来坐,有什么事情么?”

为了保护李定国这位历史名将成长,胡广在美岱召的战事中没让他外出,只是放在根据地内,学识字,读塔娜翻译的《纪效新书》,让他参与到新兵训练和思想教育工作中。

只见李定国快步走到胡广的办公桌前,立正后大声说道:“首长,这次回关内,我也要去!”

胡广一听,放下了手中的活计,抬头看他道:“这次去关内的危险,可能比草原上还打,你现在还小,等再大一点肯定会让你领兵打仗的。”

言外之意,就是不答应李定国的请求了。

331回家

李定国从很久以前就知道首长非常看重自己,又一心栽培自己,此时听了回答,也知道这是首长为自己好。

他心中感动的同时,更是坚持道:“报告首长,我已经看完《纪效新书》,学而不用,便只会成为纸上谈兵的赵括。因此,我坚持要求随军出征,学以致用。”

说到这里,他用力挺了挺胸脯,再次大声道:“而且我也不小了,骑马打仗绝对不再话下。”

胡广听了没有立刻说话,抬头打量着李定国。真要说起来,李定国的年纪虽然是小,但却比同龄人长得高。如果忽视他还有点稚嫩的嗓音,不知道的人估计以为他至少有十五岁。

在另外一段历史上,李定国也是从小就一直随军征战。自己要是一直护着他,让他只是待在根据地的话,好像是不妥。这小小年纪,说得话也是有道理的。

想到这里,胡广便笑着点点头道:“那行,你也去吧,就待我身边就成。”

李定国听了,稍微有点失望,他其实是想去指挥他原本的炮兵连。不过不管如何,至少首长答应自己出去了。

因此,他也没再讨价还价,大声答应一声,便告辞回去准备了。

胡广还没开始重新做事,那门又被推开了。他抬头看去,原来是自己的一名护卫。

“首长,安贵求见。”

胡广听了,稍微一愣,今天自己这里来的人还不少啊!他不用猜,也能知道安贵来干嘛。

稍微一想,便点点头道:“让他进来吧!”

没过一会,护卫便领着安贵进了门,然后他自己站到了一边。

安贵有点局促,毕竟在根据地这么多天后,已经知道了胡广的事迹,也明白了胡广的地位有多高。这第一次来求见最高首领,实在是有点心中没底。

他经历得也多,像胡广这样手下有上万人的大人物,一般都是不可能会接见的。可这次的机会要是不抓住,下一次还不知道等到什么时候。因此,安贵是咬牙来请见了。

他不同于李定国是老熟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6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