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替明 >

第197章

替明-第197章

小说: 替明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过他心中虽有疑惑,面上却没有表现出来,而是恭敬地如实回答道:“流贼只是灾民聚集而成,战力不强,官兵一到,即能平息。只是流贼惯于流窜,唯这不好办!”

“你剿灭的大小流贼已有不少,就没遇到过战力强悍的流贼么?”杨鹤眉头微皱,仍然追问道。

洪承畴听了又是一愣,总督大人今天好像很是反常。这些问题之前要么已禀告商谈过,要么就是一个常识,根本不需要急招自己回来的啊。

他一时摸不清杨鹤的意思,稍微斟酌了一会才缓缓回答道:“一般流贼确实只是乌合之众,不过上次固原兵变之后,有部分边军投靠了贼军。这些贼军相对来说,确实战力强了点。但只要下官领军一到,对方若是不逃,定然也能剿灭。”

杨鹤的眉头没有松开,继续提问道:“那有没有可能出现这种情况,贼军不但人数少,还很精锐,能把多一倍的官军,是边军打得全军覆没?”

“绝无可能!”洪承畴也算是谨慎之人,但他也知道什么时候该在上官面前表现得决断,因此马上就毫不犹豫地回答道。

杨鹤一听,心中就奇怪了。在他身边的人之中,他是最相信洪承畴的判断。因为洪承畴不但是文官,还是和流贼交手最多的一个人,对流贼最为了解。

他稍微想了会,便伸手拿起桌面上的那封信道:“你看看这信,莫不是夸大其词,掩盖什么不可告人的目的?”

一边的总督亲卫马上伸手接过这信,转交给了督粮道参政。

洪承畴听得很是纳闷,听总督大人的意思,好像有官军败给流贼了,这不可能吧?信一拿到手中,他当即一目十行地看了起来。

这不看不要紧,一看之下,原本带着怀疑的脸色一下变得紧张。看完了一遍后,他又开始从头到尾细细地再看。

过了好一会,洪承畴才缓缓地放下了拿信的手,抬头看向杨鹤。见他正盯着自己,便郑重地说道:“下官以为,此事就算有所夸大,也不会太过夸张。”

他这么说,就是承认信中所说的大败了?杨鹤听得有点糊涂了,不由得再次确认道:“那亨九为何刚才说流贼大败官军是绝无可能?”

洪承畴听了,脸色一红,不过马上恢复了正常,低头向杨鹤禀告道:“回总督大人,刚才是下官一时性急,漏了这个自号为叫天军的贼军。”

“哦,那亨九是说,这叫天军还真是强军?”杨鹤一听,心中一紧,马上追问道。

洪承畴眼下在陕西是剿贼的大名人,也因此受总督杨鹤重视。他知道,自己想在官场再往上走,就必须在剿贼方面继续显示自己的权威和不可替代性。

因此,虽然他在刚才一时疏忽,忘记了叫天军的存在而回答有误,不过洪承畴也非常人,马上就认错,紧接着解释道:“下官曾随孙显祖总兵前往剿灭盘踞府谷的叫天军,当时下官并无兵权,也无约束孙总兵的权力,献计与他而不听,最终导致无功而返。不过下官却也因此见识了叫天军,知道贼军中有一人精通火炮之术……”

洪承畴说到这里,扬了扬手中的信,然后才继续道:“据信中所说战事经过,下官以为,必是那精通火炮之术的贼人造出了那等威力巨大的火炮,加上孙总兵不能知己知彼,大败也就在意料之中了。”

不管是洪承畴也好,还是杨鹤也罢,他们虽然都是文官,但都从事指挥作战的工作。因此在于军事上,也并不是一无所知。

眼下由洪承畴这个接触过叫天军的权威剿贼专家下了定论,杨鹤自然就不再怀疑。要不让他自己猛然听说五千边军竟然输给了人数更少的流贼,他第一个便怀疑延绥巡抚有什么事情瞒着他,里面有猫腻。

此时事情得到信任的属下确认,杨鹤的脸色有点变了,当即问道:“叫天军既然如此厉害,亨九可有对策?”

洪承畴确实也算是聪明才智过人之辈,未等杨鹤问话,就已准备了几个想法。此时一听,马上就回答道:“大人,下官有两策,可解决此贼军。”

“哦,哪两策,快快讲来?”杨鹤一听,稍微有点急切地说道。

五千边军全军覆没,这可是大事!虽然延绥巡抚要负主要责任,但自己是他的上司,又是在受自己管辖的地方出事。不处理好这事,自己肯定要被追究责任。

374剿抚

洪承畴在杨鹤面前可不敢摆谱,马上恭敬地回答道:“在那叫天军发展壮大之前,暂且不管其他贼军,马上集合三边的军中精锐,以猛虎搏兔之势围剿叫天军,力争一举灭之!”

他边说边察言观色,见杨鹤不置可否的样子,便详加解释道:“信中说叫天军皆是骑军,行动迅疾,如果官军数量太少,必然奈何不得它。而任由叫天军发展,则以后必然养虎为患。”

杨鹤此时才点点头,神情稍微有放松一点,用手捋着额下长须道:“那另外一策呢?”

“另外一策自然是招抚之。”洪承畴好似胸有成竹,侃侃而谈道,“在其野心勃发之前,先许之高官厚禄,招降之后将其首领诱杀之,另可得精通火炮之人,为我大明铸造那等厉害火炮,用来对付建虏,可谓一举二得!”

这时候的他,还不知道叫天军的首领是胡广,精通火炮的人也是胡广。

杨鹤原本都比较淡定,剿抚两策就在他的预想之中。直到他听到洪承畴竟然开出高官厚禄之诱,最终又要击杀那贼首,这就让他微微有点惊讶了,当即问道:“这是为何?”

洪承畴没有马上回答,而是郑重了脸色,略微有点严肃地望着杨鹤道:“大人,您可知叫天军的这匪号的来历么?”

“哦,这个?”杨鹤一沉吟,稍微有点纳闷地道,“本官也正有疑惑,莫非这贼首大字不识一个,这贼军的匪号取之于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

洪承畴正想说话,却听杨鹤又接着道:“又或者,这贼首是想向朝廷暗示,他们以前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做贼只是被迫而已?”

洪承畴一听哑然,当即微微摇头道:“大人,恰恰相反。下官那日在府谷县城外就曾听闻贼人大喊叫天天应,叫地地灵!”

“什么?”杨鹤一听,不由自主地从椅子上站了起来,失声说道,“好大的胆子,竟然敢叫天地顺从他,那让天子处于何地?”

一国皇帝为天之子,顺应天命,代天掌管天下。这叫天军倒好,竟然叫天,天就得应,叫地,地得灵。如此一来,置一国之皇帝于何地,置君父之臣子于何地?

洪承畴见杨鹤激动的样子,脸色严肃,透着一股杀气,狠声道:“因此下官才要那贼首死,否则其必然不甘雌伏!”

杨鹤过了最初的震惊后,便又坐了回去,沉思了一会,马上指示道:“各处贼军不能不管,否则陕西全境将一片混乱,无法向朝廷交代。”

洪承畴一听,便知道杨鹤准备采用第二策了。

果然,杨鹤接着道:“你马上赶赴延绥,与巡抚张梦鲸商议以何条件能让贼首降之。不用管条件能不能兑现,只要能让贼首觉得合情合理又愿意投降便可。而后由你见机行事,诛杀贼首!”

“是,下官定让贼首伏法!”洪承畴也不推辞,当即答应道。

在他看来,只要条件开出的足够诱人,不怕那贼首不入瓮。只要落到了自己手中,生死就由不了他了。

如此一来,自己剿匪的履历中,将再没有污点。

杨鹤马上写了封信,并给了令牌,准备派洪承畴尽快赶往榆林镇。

可他们没想到,洪承畴还没出后堂的门,就由一人匆匆进来,喘着气禀告道:“大人,紧急军情!”

杨鹤一听,和洪承畴对视了一眼,都看出对方眼中的一丝担忧。他们都知道,这时候的紧急军情,肯定不是什么好事情。

洪承畴随着信件的转递,最终目光落到了杨鹤脸上,猜测着信中的军情内容。

只见杨鹤的脸色忽然变得惨白,呆呆地看着信,久久不语。

洪承畴有点奇怪了,等了一会后忍不住出声打断道:“大人,如若无事,下官便告退,马上赶赴榆林。”

杨鹤听到声音,缓缓地抬起头,看着洪承畴的眼都有点无神,缓缓地吩咐道:“不用了,调兵围剿吧!”

洪承畴一听,便明白这紧急军情是有关叫天军的。能让总督大人改变主意,改为不好向朝廷交代的方式,肯定是有了重大变故了。

“大人,可是叫天军袭击了米脂县城?”洪承畴猜测道。

在府谷县城周边,也只有米脂县城算是比较大,能让总督大人改变主意,打定而来主意要尽快先灭掉叫天军了。

毕竟从去年开始的民变,一共也就四、五个县城被贼军攻破过。这在朝廷上引起很大震动,最终导致巡抚、总督换人。

谁知杨鹤摇摇头,一字一句地道:“保德州城被叫天军攻占了!”

“什么?”洪承畴有点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叫天军只是骑军而已,就那么点人,是如何攻下来的?就算是里应外合,偌大的州城,也是他们能打下来的?”

在流贼手中丢失州城,这是第一次。在洪承畴对付过的那么多流贼中,他还真没见识过,有那支由饥民组成的贼军中,有能力攻打州城的。就算是叫天军,那也不可能啊!

杨鹤没有那个兴致和他说话了,只是把信转给洪承畴去看。而他自己,则坐在椅子上发呆。不过很快就回过神来,马上奋笔疾书起来。

没过多久,该写的都写好了,他便站了起来,异常严肃地对洪承畴说道:“本官马上发调令,调集各路精锐由你指挥调度,务必做到一击必杀,不能再让叫天军为祸地方!”

原本洪承畴还只是辅助总兵杜文焕剿匪,只是因为他是文官,又受三边总督信任,因此等于是他在指挥杜文焕剿匪,并战无不胜。

而这,又给了杨鹤以信心。眼下把抽调出来的各路精锐,都交给洪承畴来指挥,可以说是很大的信任。

洪承畴一听,也是又惊又喜,没想到因为叫天军的原因,竟然能统领各路精锐。他虽然重视叫天军,但并不以为这次叫天军能逃过一劫。

他表情严肃,当即领命道:“下官定然不负总督大人重托。”

375胡闹

杨鹤一听,手猛地一拍桌子许诺道:“好,只要你能剿灭叫天军,本官必然向朝廷举荐,由你替代那废物张梦鲸成为延绥巡抚!”

那叫天军竟然连州城都能攻下来,这就不得了了。如果不尽早灭了它,以后任何城池都将不安全。

此时的胡广,根本不知道历史名人洪承畴要去找他。他在城西的箭楼上,正来回踱着步想着烦恼事。

他没想到,昨天在广场上的宣传效果太好了。从今天一早开始,就陆续有百姓要求投军。

一开始,谁也不在意,既然愿意加入叫天军,那就欢迎便是。

可谁知到中午时分,这投奔叫天军的人数就大大超出了预计。数量之多,让刚松了一口气的胡广又捉急了。

其实,只要胡广细心想想,或者站百姓的角度上去考虑考虑,可能就不会这么出乎意料了。

要知道保德州城的百姓也一样被饥寒所威胁,就算叫天军开仓放粮了,百姓领到的粮食也有限。

叫天军所发放的粮食,自然不可能管一个月或一年什么的,要不,多少粮食都不够发放了。

有的百姓家,一算家里的粮食,发现到了冬天要饿肚子,活不下去的,就有投奔叫天军的念头。毕竟跟了叫天军,至少饿不死。

还有的百姓家,一家五六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6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