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替明 >

第200章

替明-第200章

小说: 替明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再说陕西督粮道参政洪承畴,在总督府领了军令之后,马不停蹄,第一时间赶到了榆林,前去求见延绥巡抚张梦鲸,通报总督命令。

张梦鲸之前因为孙显祖的全军覆没,已经担心得很,后来又知道了叫天军竟然夜袭保德州城并攻占之,顿时吓得差点上吊自杀。

从他眼皮底下发展起来的叫天军,闹出的乱子越大,他的责任就越大。到时候被朝廷追究起来,真难以想象会是一个什么样的罪责?

如今他听到三边总督并没有先问罪,只是要他全力配合洪承畴调兵遣将,准备一举歼灭叫天军。他一听之下,高兴地想当场给洪承畴跪了。这叫天军的难题,总算有别人去解决了。

因此,张梦鲸全力配合洪承畴,问什么,答什么,毫不含糊。

只听洪承畴问道:“眼下的叫天军兵力如何,步军多少,骑军多少,精锐有多少……”

“这个不知,那个不晓,大概是……,或者有……,可能是……”

面对张梦鲸的一问三不知,洪承畴真想发火。只是很可惜,眼下还没有张梦鲸的官大。他憋着火。想着等自己解决了叫天军,你这延绥巡抚的位置就得让本官来坐了!

洪承畴的城府很深,虽然心中恼火张梦鲸的无能,觊觎他的延绥之位。可表面上他却表现得很是宽厚。

这不知道,那不知道,什么都不知道,没关系,我自己派人去查就是。只是人得给。

洪承畴把自己的意思说了之后,张梦鲸两话不说,直接把自己手中的兵权给了他。

于是,命令从延绥巡抚府中,由督粮道参政手中发出,一队队的夜不收很快派了出去。

一开始,得到的情报并不详细,只是说府谷县城有很多贼军。至于多少?反正多得数不清。

洪承畴大怒,他深知兵法有云,知己知彼百战百胜的道理。因此严惩那些出工不出力的夜不收。施展一手胡萝卜一手大棒的策略,又派出了更多的夜不收。

可是他没想到,这一次派出去的夜不收,竟然只有十分之一回来了。据逃回来的夜不收交代,叫天军光是出动对付夜不收的骑军,就达到了五百余人。而且一个个骑术精良,装备也很好。

洪承畴很是失望,夜不收被叫天军赶回来,自己想要的情报一条也没。这可不行,刚好有调集的将领陆续到了。他一发狠,调集了五百骑军充当夜不收,一起前去府谷侦查。

这一次,倒是没有前面的情况再发生。这些骑军一个个都完好无损。又一起回来见了洪承畴,向他禀告说,府谷已成为空城,叫天军不见了!

原来驻守府谷县城的叫天军野战一团团长刘大能,忽然见到明军夜不收竟然来探府谷县城,便知道明军可能有动作了。

因此。他一面让胡汉三加快速度,连夜搬运物资,撤走人员之外,又派出了手下五百多轻骑,严密封锁了榆林往府谷方向的所有道理。见到明军的夜不收,要么杀要么抓,反正不让他靠近府谷。

也是从夜不收俘虏中得知三边总督派了洪承畴过来榆林,专门准备围剿叫天军。而这洪承畴,是胡广留下的名单中,让他们务必重视的对手之一。

刘大能和胡汉三一合计,当即决定已完成胡广交代的任务为先,至于洪承畴,就以后再交手好了。

等洪承畴搞清楚了叫天军的动向之后,气得差点吐血。自己这边,拼了全力,用光了吃奶的劲,憋出一拳,准备狠狠地打向叫天军。结果叫天军竟然不接招,一扭脸跑了!

而且还不光是这,等洪承畴领着最先赶到的几支军队追过去时,只是收复了空无一人的府谷县城和清水营。至于更大的保德州城,已经被闻讯赶去的山西明军先收复了。

这个消息传回固原的三边总督府时,杨鹤吐了一口老血。他担了天大的干系,听洪承畴的建议,集中了陕西所有能调动的精锐明军,前往府谷围剿叫天军。可这叫天军竟然不贪恋到手的城池跑了,让明军空跑一趟。

关键是这么一折腾,原本好不容易压下去的灾民暴乱,又在陕西全境如火如荼地闹开了。这一次行动,可算是赔了夫人又折兵。

杨鹤擦了擦嘴边的那口老血痕迹,迫使自己静下心来,老实地给崇祯皇帝写起奏章,为这个事情擦屁股。

“你们两人不会拦着他么?”半个月后,胡宽见到了胡汉三和刘大能,一反平时宽厚和蔼的作风,大发雷霆,大声地向他俩咆哮着,“要是他去京师有个意外怎么办?你们说,怎么办,我们叫天军能承受么?”

乌兰、塔娜、拉克申等人在一边默不作声,一脸的担忧之色。谁也没想到,以为胡广只是进关接些灾民回来,就这么简单的事情竟然出了那么多波折。

打了王嘉胤的流贼就不说了,占据了府谷县城也不讲了。胡广竟然还去偷了保德州城,最后还只身去了京师!

刘大能和胡汉三早已料到会被骂,他们也理解胡宽等人的心情,因此早已有心理准备,低着头挨训,不敢有一丝为自己辩解的意思。

到最后,还是乌兰看不下去了,走到胡宽的面前说道:“他打定了主意要去京师,不是他们两人能拦得住的。他那性子,你这当大哥的也应该了解。”

顿了顿,又安慰道:“以小叔的能耐,他定然能安然返回的,放心好了。”

“放心,我能放心么?”谁知胡宽还是很生气,他大声地说道,“你们难道没听他提过,建虏会攻进关内么?”

380什么时候了

PS:感谢二林四木的捧场,谢谢!

胡宽这话,犹如晴天霹雳,劈在这几个叫天军的高级领导人头上。如果不提,大部分人都已经忘记了。

辽东建虏的厉害,他们都有闻名却没见过。越是如此,就越是会把未知真实实力的建虏想得更加厉害。一时之间,刘大能和胡汉三,特别是胡汉三,更是追悔莫及。

“怎么办?过久这么久了,首长怕是已经到京师,肯定追不回来了!”胡汉三有点六神无主地说道。

没人能答他,因为没人有好办法。

胡汉三有点失神地喃喃自语道:“首长跟我说,去趟京师,很简单的事情。见到那个西洋人,通过他去朝廷高官的庄园里拿了种子,就能返回了。说是一次简单任务,简单任务啊……”

“不行,我现在就去京师找他!”塔娜呆了半天,忽然回过神来,转身就往外走。

“站住!”胡宽一见,大喝一声,把塔娜喊住了,然后才和缓了语气道,“不要莽撞!我们从长计议。”

说完之后,他转头看看周围几个人,开始吩咐道:“去,把当初去延安府的人都叫过来,把我二弟所说有关辽东建虏的事情再梳理一下,看看时间、规模上面的具体情况……”

他们谁也没有怀疑过胡广的话,既然他说了辽东建虏会攻进关内,造成京畿之地的生灵涂炭,那就肯定会有。

他们此时在做的,是看胡广能否安全回来?是否可以做一些什么事情,能让胡广的危险程度降到最低?

他们操心的那个人,此时却如他们所想,差不多到达了京师。

一行十三人,风尘仆仆地赶路。这时候,就听安贵兴奋地说道:“首长,再过两个时辰不到,就能到达京师了!”

“安贵。这次过来京师,我们是结拜兄弟,你是大哥,我是二弟。千万记住了不要叫错称呼。”胡广听了,马上提醒他道。

安贵一听,就知道自己归家心切,太激动了,以至于把之前都牢记在心中的事情忘记了。他脸色一红。当即不好意思地回答道:“二弟,是我疏忽了!”

将近帝国都城,年纪较小的李定国也很是期待,因此稍微有点兴奋,话语也多了点,这时搭讪道:“其实也没什么,谁知道首长的具体含义是什么。别人听到,以为首长您是姓首名长呢!”

“哈哈哈……”众人一听,都笑了起来。

胡广笑完之后看到前面官道不远有一排屋子,其中一家高挑一根竿。挂着的锦旗上写着一个“茶”字。

他便指着那处地方道:“走,我们去那里填点肚子再走!”

众人已是赶了半天路,这时候也该用膳了,听首长这么一说,顿时便感觉到肚子饿得咕咕叫了。

安贵其实很想一口气跑到京师,回到那个魂牵梦绕的家,可他也知道,首长说得在理,便按下思家的心思,当即领头往那茶铺而去。

那茶铺规模很大。应该是占了地利的原因,南来北往的行人、客商都会在这里歇息一会。

只见那门侧的栓马桩都有一长排,并且空闲得所剩不多。门口的另外一侧则停着不少车子,有坐人的。也有拉货的。

门口站着一名小二,看到又一群人过去,当即无比热情地迎了出去,帮着为首的安贵去牵马。

安贵一边下马,一边笑着对小二道:“还有吃食没有?尽管挑好的上,吃不饱就砸了你的店。”

这话他以前可不敢说。没那实力。随父亲出门经过的时候,曾看到别的豪客有这么说过,当时觉得很豪迈,眼下很自然地学了出来。

“客官您放心,别说您这十三人,就是再来几倍的人,小店也能招待周全。”店小二一听,显得更为殷勤,高兴地应道。

胡广等人在这当口都下了马,听到他们的对话,都呵呵地笑了。还是京师这地方繁华,官道上的一家茶铺,都有这底气说这话,真是比陕北那边好太多了!

众人说说笑笑地正待进茶铺,忽然听到急促的马蹄声由远而近,急速驰来。

众人对马蹄声都份外敏感,不约而同地站住身子,转头望去。

只见从北方方向有一名明军士卒背着一个长筒,一路快马扬鞭,烟尘滚滚。没多少一会功夫,就已驰过茶铺,往京师而去。

小二看到这些客人们都停步观望,便笑着介绍道:“诸位很少来京师吧?自从辽东战事糜烂以来,这种快马急递,是常有的事了!”

说到这里,看到众人都回头看他,便又补充道:“放心,没事的。有山海关挡在那里,建虏进不来!”

他这一说,胡广整个人顿时愣住了。自己太忙,一直忘记了建虏的存在。今年可是崇祯二年,据历史记载,年底时候会有建虏绕道蒙古草原,进关烧杀劫掠。

护卫们都是时刻关注着首长的,忽然看到胡广愣在那里,一时都紧张了起来。

小二马上察觉到气氛好像有点紧张起来,不由暗自怪自己多嘴了,立刻笑着补充道:“诸位客官,眼下可是蓟辽督师袁大人坐镇山海关,他去年可是在云台向当今圣上保证了,五年平辽。你们想,要没十分把握,他敢在圣上面前夸口?”

“所以啊,你们就放心好了,建虏最多关外闹闹事而已,关内绝对不会有事的。”小二一边说着,一边已经栓好了手中的马,马上又招呼其他客官去拴马。

他可不想因为自己一时多嘴,让这些看似有点担心的客人不进店而转身走了。

胡广此时已回过神来,自然不会一听建虏的命就转身走。他把手中缰绳随手丢给了一名护卫,然后走近小二问道:“敢问小二哥,眼下是崇祯二年几月几了?”

说实话,不管是在关外的根据地,还是这次进关以来,谁都没有关心过什么时间点。至少胡广是没关心过,一直忙得脚朝天。

小二微微一愣,这客官出门,也不看日期?不过他很快反应过来,马上笑着答道:“今日是崇祯二年六月初八。”

381希望还来得及

胡广一听,心道还好,只是年中而已,还早呢!

不过他也还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6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