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替明 >

第22章

替明-第22章

小说: 替明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时,吴廷贵的声音忽然拔高,握着拳头呐喊道:“对,和他们拼了!尤家在我们府谷作恶多端,该遭报应了!还有那尤家的傀儡县令,一样要付出代价!”

刘大能等几个人一听,马上扬起了手中的刀,跟着怒喊道:“要报仇,杀了那王八蛋!”

这话题之前已经提过,困难是什么大家心里都有数。再者尤家在府谷当了多年的土皇帝,不管如何,在这些犯人中,还是有一定的心理阴影的。

吴廷贵心中也清楚这点,他愤怒地说道:“如果我们不杀他们,他们就会追捕我们,杀了我们。就算逃过这劫,你们有吃的么?还不是照样饿死!”

“与其这样,还不如先下手为强,和他们拼了。就算死,也要做个饱死鬼是不是!”

不少行动不便的犯人听到这里,都意动了。因为在原本的计划中,他们差不多是死路一条。现在至少有了希望,于是,他们纷纷举起拳头,表达自己的愤怒。

“大家放心,我们这次来了几百人,已经潜伏在城里各处,只要我们这边发动,就会一起杀出来。攻打尤府、县衙!”

听到这话,或者是看到了成功的希望,又或者是被火热的气氛感染,绝大部分人,不分男女,都举起了拳头。

胡广听到这里,一下明白过来。这吴廷贵显然是有准备,一开始就准备这么干的。他眉头一皱,低声问胡宽道:“大哥,王嘉胤一共有多少人,这次都带过来了?”

胡宽摇摇头,看着桌子上的吴廷贵道:“一共有多少人不知道,但这次过来一共才五十人而已啊!”

40你又是什么东西

这时,吴廷贵已把手一挥,大声说道:“走,一起杀贪官污吏去!”

他带来的手下纷纷跟着吼起来,带动了犯人们的情绪,一起跟着刚跳下桌子的吴廷贵,准备往外涌。

忽然,胡广一下拦在了通往大门的走廊口,双手一举,大声喝道:“等等!”

谁也没想到会有人拦着,一时之间,包括吴廷贵和胡宽,所有人都愣住了。

“二弟,你这是干什么?”胡宽不明白,都到了这个地步了,就算人数少,也要杀个痛快,顺便可以去救下娘子。

原本跌落进门,一下被制住的那人,就站在吴廷贵身边,众人的前面,他一看这个情况大喝道:“你是什么东西,滚一边去!”

吴廷贵本人倒没有说话,只是拿眼看向胡宽。他既然知道眼前这个瘦弱之人乃是胡宽之弟,多少总要给他一点面子。

刘大能热血上涌,一心想着报杀子之仇,因此走得很快,此时就在吴廷贵身后,他听到那人竟然骂胡广,当即推了他一下道:“你又是什么东西,敢骂胡广兄弟!”

犯人们这时回过神来,虽然他们不知道胡广为什么要拦路,但大部分人还是有点气愤那人骂胡广,有几个性子暴躁的也纷纷还口。

吴廷贵带的人一看这些死囚犯竟然敢还嘴,都愤怒异常,有对骂的,也有拔刀要挟的。

胡广没想到自己这么一拦,竟然引出了这么一个事态,连忙大声喊道:“大家别冲动,我只是有点事要问问这位吴大哥,别无他意!”

胡宽也瞧得皱眉,跟着一起安抚。吴廷贵自然不愿意两边起冲突,和胡广俩兄弟一起安抚住了人群。

大牢外面应该已经被吴廷贵的人控制了,因此,大牢这边虽然吵,却没有引来任何官兵。

吴廷贵想着自己跑来救他们,这些犯人却如此维护胡广。心中很是有点不爽,不过脸上却没表现出来,反而带着丝微笑问道:“胡广小兄弟是吧,不知你有何话要说?”

胡广也是带着笑容,表达自己的友好,语气带着恭敬说道:“吴大哥,我有点事要问问你,能否随我来一下,不需要花多少时间,不会耽搁大事的!”

吴廷贵的眉头微皱,不过很快就自如了。他看了胡宽一眼,终于还是点了点头,转头对身后的人说道:“大家先等等,我等马上回来,一切稍安勿躁!”

其实说实话,他心中是很不情愿的。去杀贪官污吏,特别是冲着府谷的土皇帝尤家去,这需要一鼓作气,否则难保有犯人冷静下来后会打退堂鼓。

可眼下这种情况下,胡广就拦在面前,他又是胡宽的弟弟,犯人们也拥护他,就没法不答应。

胡广见吴廷贵已答应,连忙一边叫了大哥,一边向吴廷贵作了个请的姿势,引着他走向女牢这边。

这边已经空无一人,一走进女牢之门,胡广就压低着声音对吴廷贵说道:“我知道你们一共才来了五十个人,不知吴大哥你准备怎么动手?城里的敌情是否已经摸清,至少知道有那几个点的敌人最为棘手,我们又该怎么办,是否已心里有数?”

胡宽一听,微微有点诧异。这些可不是一般人能问出来的问题,问这话的,更像是一个军中老手。不过想起二弟那个奇怪的梦,说他在梦中是锦衣卫中的精锐,从小在军中长大,就又有点释然了。

吴廷贵听了,稍微楞了下,他看了一眼胡宽,知道人数之事应该是他哥告诉他的。

他心中很是恼怒,因为胡广问的这些问题基本没法回答。他的目的,只是搅乱县城,越乱越好,让县城这边无暇顾及清水那边的大事。

眼下见到胡宽听了他弟的话后,也转头看着他,稍微一犹豫,还是开口说道:“你一个小孩子懂什么?要是没其他事,那就这样了!”

胡广一见,嘴角微撇,他心里已有数了。不过他还没说话,胡宽已皱着眉头,抢先开口问道:“廷贵兄弟,如若我们真要攻打尤府和县衙,就必须考虑我二弟问得这些事情!”

“哥,不必问了!吴大哥根本就没想过这些,他意根本不在此,如果我所料不差的话,王嘉胤怕是在清水有动作吧?”

吴廷贵看着瘦弱的胡广,当面被他揭穿,脸上是红一阵白一阵。不过当他听到胡广最后一句话时,又吃了一惊。

要知道王大哥在清水那边是临时准备动手,就是胡宽也不知道的。这胡广被关在大牢中,看他那神态,却是有八分把握,这是怎么回事?

胡宽一听,先回头看了下弟弟,再转回头盯着吴廷贵的脸,见他样子,心中已明白无误。

吴廷贵不愧是王嘉胤能信任的人,他一见事情已是捂不住,倒也光棍,直接说道:“既然你已猜到,我也就不瞒你俩了,反正你们俩都是自己人。”

他说到这里,转头向走廊侧看了一眼,确认没有其他人能听到,就转回头,表情严肃地说道:“王大哥今晚就准备动手,在清水杀官造反,替天行道,救万民于水火之中!”

“县城这边,易守难攻,尤家势大,因此就想着反正县城是不可能打下来,不如把水搅浑了,拖住县城这边的官兵,方便王大哥那边行事!”

胡宽听在耳里,内心也只是稍微纠结了一下,便很快下定了决心。事已至此,造反便造反了!

方向一明,脑中便快速转了起来。他是本地人,吴廷贵不知道的事情,他却是清楚的很。

胡广之前也有过预估,如果有一支精锐的话,突然发动袭击,也不是完全不可能的事情,毕竟牢里有那么多的犯人可以作为帮手。

他注意到大哥在沉思,心中一动,便问道:“哥,怎么样,这县城能从内攻占么?”

胡宽一听,脸色郑重,缓缓地点了点头道:“难点有几个,但可以一试!”

吴廷贵一听大喜,要是能打下县城,这真是天大之喜了。因此,他急忙问道:“胡宽兄弟,速速道来!”

41起事

“攻下府谷县城,我们的难点有三。”

“其一,城内有驻军名额两千三百人,负守城之责,归守备尤大贵节制。”

“其二,城内富户十余家,养有家丁护院约百十来人。一旦有事,聚而成团,不可小嘘。”

“其三,尤府所养精锐家丁,约有一百一十人,武器盔甲一样不缺,也最为精良,是城内最强的一股战力。”

“另则,还有衙役捕快等等。”

“……”

约莫过了半个时辰后,商议有了最终结果,县衙大牢内的所有人才开始了行动。

弯月如眉,隔个一丈远便看不清对面的人。西北风呼啸,真是杀人放火时。

胡广没有说错,王嘉胤此时也在行动,其意在清水边仓。而要占领清水边仓,必须先攻克清水堡。

清水堡,城建山坡;周长三里;高两丈少许。有东、南、北三门楼;东为黄河九里渡及娘娘滩。

明成化二年(1466);置清水营堡;五年(1469);置清水营;属榆林卫;是延绥镇东路的重要军寨。眼下驻营千总靳吾君军;额编驻兵为一千一百名。

入夜;王嘉胤令五、六人弋笼轮在清水街道狂奔放杀声;官军以为大军至;不敢出。

内应动,杀千总,余部虽还有抵抗,却已不成气候。

杨六站王嘉胤身边,看着火光冲天的战场,己方士气如虹,不由得大笑道:“可叹他吃空饷,却便宜了我等!”

说完转头看着王嘉胤,笑容满面,拱手抱拳道:“恭喜哥哥,大事已定!”

王嘉胤也是意气风发,不过比起杨六,却沉稳许多。他转头看向县城方向,略微有点担心地说道:“还需廷贵兄弟多加坚持,只要我们这边开仓放粮,壮大了队伍,就不怕了!”

听他这么一说,杨六也转头看过去,仿佛想变个千里眼出来,看看县城到底如何了?

仁义街上的尤府,喧闹如旧,大堂内,一群宾客起哄,非要见见尤大贵新娶的小妾。

尤大贵满脸红光,哈哈大笑,拿起一壶酒,站起来一仰而尽,而后往桌上一丢,大笑道:“好,本官亲自去,抱来给尔等看看!”

众人又是起哄,尤大贵兴致更高,正待转入后堂时,大门忽然被人推开,一阵寒风吹了进去,顿时冻得一干人等直打啰嗦。

黄县令还坐在主位上,正准备喝酒,被寒风冻得一激灵,手一抖,酒水都晒在了官袍上。

他顿时大怒,正待抬头喝骂时,却见来人已跪倒在地,用手指着外面,惶恐地禀告道:“县尊,守备大人,县衙起火,并有喊杀之声!”

尤大贵已转回身子,一听大怒。不知什么贼敢在老子的地盘上撒野,真是活得不耐烦了!

他还未来及说话,又有一人闯入大堂,跪地禀告道:“大人,城中已有多处起火!”

大堂内的是府谷县城里的头面人物,一听多处起火,都已吓得不轻。或者离席准备赶回去,或者喊叫哭求县尊、守备的,乱成了一团。

黄县令那遇到过这种事情,况且眼下他的老巢已经受到攻击,还起了火,他一时之间,也是六神无主。

尤大贵不愧是将门之子,他并不慌乱,猛然走了几步,一下掀了桌子,吸引了所有人注意。然后大声命令道:“休得惊慌,速查是何处贼人所为,共有多少人?”

一人领命,马上离去。

“传令尤大,领军出动,紧闭四门,搜杀贼人!”

“传令尤二人等,整军待命,随本官前去救援县衙!”

一连串的命令下去后,大堂里的众人都安心不少。但此时敌情不明,多少还是惶恐的。

至于院子里的那些普通宾客,早已乱成一团,却不敢出门。他们可不像大堂及厢房里的那些,能随身带护院家丁。

至于仁义街上的下人,早已丢了轿子,挤在尤府门口。不是他们不想进尤府躲避,而是尤府门口已站了一排手持长枪的家丁,根本就不让他们进。

大堂前的院子里,尤府的家丁已赶过来集合。都是全身披挂,手持刀枪剑戟,配备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6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