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替明 >

第224章

替明-第224章

小说: 替明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四个小家伙,虽然年纪小,可在叫天军中资格却老,几乎是所有人的老师。

根据地内能镇住他们的,除了首长之外,就只有胡宽了。其他人,哪怕是拉克申,或者乌兰等人都不行。那些门口站岗的士兵,拦别人可以,就是不敢拦他们。

丫丫上前揪住胡汉三的衣袖,看似天真无邪地说道:“胡叔叔,你别走啊!你看你发的这个批注中,有好几个错别字。我一看见,就赶紧过来找你了,免得被那挑事精看到,就以为我们叫天军没人!”

胡汉三苦着脸,虽然自己努力在学了,但这又没过多少时间,难免会犯些错误。丫丫就找这些毛病来让自己为难,顺带着损一下自己带到根据地的赵月雅。

他正了正身子,正想说什么时,一名叫天军将士狂奔过来,出后门的时候甚至差点撞到站后门的李文秀。看到胡汉三后,浑然忘记了敬手礼,狂喜地禀告道:“报告团长,首长……首长他们回来了!”

“什么?”五个人异口同声地确认道。

“探马已经先行回报。首长就快到鹰嘴沟谷口了。”来人兴奋地再次说道,“据说,还携带了大量物资回来!”

大量物资?首长能从京师拿那么多,不可能吧?胡汉三想着,不过这些已经不重要了。首长能安然归来。自己这颗心就可以放下,苦日子也就到头了!

那四个小大人还没等胡汉三有反应,一下便撇开他,撒丫子就往前面跑。没过一会,急促地马蹄声便由近及远,快速远去。

鹰嘴沟的谷口草原上,蜿蜒而行的长蛇头上,胡广仰望着这个险要之地,心中感慨,转了一圈。终于回家了!

得到消息的叫天军将士,不断地从谷口涌出来,有狂奔的,也有骑马的,看着他们的高兴劲,散发出来的那种喜庆气氛,胡广忽然发现,就算是繁华如京师,也没有这里来的热闹、真切和舒服。

“二弟你看,丫丫那臭丫头跑在最前面!”在胡广身边的胡宽。笑呵呵地用手指着鹰嘴沟方向说道。

胡广闻声望去,果然,在迎出谷口的人群中,有几匹马脱颖而出。迎面狂奔而来。那马背上随之起伏的,是四个小身影。当前那个,正是好久不见的丫丫。

“不错啊,一阵子不见,这骑马的本事,倒是长进了不少!”胡广看着。便笑着点评道。

乌兰和塔娜听了,相视一笑,她们都能从胡广的话中听出来,丫丫在他眼里是什么都好。

“二叔,二叔,丫丫担心你!”人未到,声音已经传来。

众多首领见了,都笑呵呵地看着叫天军的四名小老师围着胡广。

过了好一会,丫丫被乌兰叫了过去。三小也去找李定国,胡广这边才算是空了下来。

已经赶到的胡汉三这才得空,给胡广敬礼道:“首长,你要再不回来,我就是千古罪人了!”

刘大能在一边听了,笑着插话道:“看你以为还敢让首长置于险地不!”

胡广自然为胡汉三解释,一众人说笑着继续往鹰嘴沟走去。

在鹰嘴沟的谷口人群中,被丫丫成为挑事精的赵月雅静静地看着。她的身边,是两名女兵护卫着。

今天她刚好在鹰嘴沟这边,听到消息就随着众人出来看看。没想到,这个场面真是让她震惊到了。

她是个聪慧的人,自能看出,身边的这些人,全都是发自内心地喜悦,去迎接那个年轻的首领。

这种情况,她在明国是没有见过,也没听过的。以前是有在书中见过,可那个时候,她以为这只是一种夸张的说法。哪有真的领袖会有如此的魅力,让所有的子民衷心拥戴。

可眼下,这一幕幕发生在眼前的时候,她才真正震惊了。

自从她来到叫天军的根据地后,也为叫天军内的所见所闻所吃惊。虽然没有明着说,可圣人所言的仁义礼智信,却在这里体现得淋漓尽致。这里虽有瑕疵,却还是如同世外桃源一般,是百姓的乐园。

赵月雅自己也明白,从保德州城被攻陷之后,自己如果不死,就只能是叫天军的人了。看着眼前种种,她也确实喜欢。也因此,她试图修正这里的瑕疵,但效果却不好。

在逐渐的打交道中,她算是明白了,只有等这个年轻的首长回来,和他进行沟通后,才有可能会纠正那些瑕疵。

在谷口众多的人群中,胡广自然没可能就关注到站在远处人堆中的赵月雅,他下了马,笑着和迎接他的人打着招呼,缓慢地进谷而去。

在叫天军将士为首长回来欢呼,为带回来如此多的物资而欣喜的时候,胡广已经回到鹰嘴沟中的聚义堂,不顾连日赶路的疲惫,马上开始问起他不在这些时间,根据地的情况来。

这些情况,自然是由胡汉三禀告了:“拉克申旅长带着骑二团正往美岱召一线去巡防了,不在谷中。目前为止,从鹰嘴沟到美岱召之间的草原,算是我们叫天军的势力范围。”

胡广听了,点点头问道:“那东线呢,归化城那边情况如何?”

426情况

胡汉三听了一笑道:“林丹汗自从在大同铩羽而归之后,元气大伤。原本还想往西扩张,被我们打了回去,规模不大。俘虏也按照之前的惯例,对于普通牧民则放了回去。”

说到这里,他看了下胡宽之后道:“这些旅长都知道的,后来据察哈尔族私底下投奔过来的牧民报告,说察哈尔族发生了畜牲瘟疫,死了很多。这对于林丹汗来说,简直是雪上加霜。眼瞅着今年冬天,怕是会死很多人了……”

“等等。”胡广听了,开口打断他道,“我们的牛马羊怎么样,可有瘟疫?”

也不能怪他担心这个,眼下牛羊肉算是叫天军的粮食中比较重要的一部分。要是也发生瘟疫的话,那麻烦就大了。

胡汉三听了笑笑道:“我们的牛马羊大部分都是在里面的谷里放牧,外面只有一小部分。且我们与察哈尔部相距甚远,因此并没有受到影响!”

他见胡广点点头,便继续回到刚才的话题道:“察哈尔部中有几个族长眼见跟着林丹汗,在冬天的损失将承受不起,便悄悄东迁,估摸着是去投奔喀喇沁部族,或者直接投奔辽东建虏去了。”

说到这里,他停了停,声音略微大了点,很有自信地说道:“眼下的林丹汗,已是落地的凤凰不如鸡,我们叫天军随便就能灭了他!”

此时的林丹汗,因为胡广的蝴蝶效应,扇动起来的翅膀,引得他去大同和满桂硬拼了一场,并在连锁反应之下,实力比历史同期已经远远不如。也因此,胡汉三才有此一说。

胡广听了,沉吟了片刻,然后才缓缓地说道:“既然这样,林丹汗那边就先不用管,等我们叫天军理顺内部之后,再去占了归化城好了。毕竟归化城附近,那里开垦出来的良田也有无数。”

一听他这话,说是要理顺内部,便知道首长这是要改组叫天军了,在场的首领互相看看,眼中都有一种期待。

在他们看来,眼下的叫天军已是极强了。而首长却还不满意,那要真得让首长满意了,那将会有多远大的前景,简直不可想象!

说到林丹汗,胡广自然就想起了那顺义王卜石兔,顺便就问了下情况。

“报告首长,那卜石兔比林丹汗还不如,据我们放回去的牧民讲,卜石兔领着他直属的土默特部族,已经远远遁去青海那边,连宝贝式的包头都放弃了!”

胡广一听胡汉三这话,心中大为高兴,包头地区可是好地方。不过之前他说过,目前叫天军的势力范围还只是到达美岱召一线,还没有扩张到包头。

他想都不想,当即指示道:“包头那块地方,只能由我们叫天军掌握。就算眼下还不能彻底扩张过去,也要时不时派骑兵部队过去看看,不能让其他势力占据包头。”

说完了这些事情,胡广便又问起叫天军内部的情况。

根据地内倒也没有大事发生,一切都有条不絮,最多偶尔有些小冲突而已。毕竟在这天灾人祸的年代,有叫天军这样的生活环境,这些原本就来自底层的人们来说,都是份外珍惜的。

胡汉三正介绍着情况,这次列席的丫丫忍不住插嘴道:“二叔,以后别什么人都带来根据地,老挑毛病……”

她的话还没说完,胡宽便皱着眉头斥责道:“丫丫,这是开会,要叫首长!”

胡汉三听了,心中嘀咕,其实最闹腾的是你自己好不好?不过他也只是在肚子里嘀咕而已,没和丫丫真得计较。

胡广听得奇怪,有点惊讶地问她道:“你说的是谁,挑什么毛病?”

“报告首……长,还能有谁,就是孙云轩喜欢的那个婆娘呗!”丫丫心中有点不乐意,却惧于胡宽在一侧,就拿“首长”称呼反抗了下道。

胡广听了先是一愣,随后马上反应过来,便笑着问道:“你是说赵月雅么,她怎么了?”

这次出去不明底细的首领们都有点好奇,不知道那官宦家的小姐做了什么,让丫丫如此反感?

“还能有什么,专挑我们叫天军的毛病,说这不好,那也有问题。我猜,她肯定是专门找事的!丫丫说着,还小脑袋冲自己二叔一扬道,“我们叫天军一直好好的,哪有那么多毛病!”

胡广看了眼胡汉三,见他倒没有那么大反应,便笑着说道:“她其实是我请来的,就是专门让她过来挑毛病的。不管如何,她学问比你高,你得尊重她才行!”

“哼,她会普通话,她会拼音识字,她认识多少简体字?”丫丫心中嘀咕,但有父母在侧,又是开会,她没敢说出来。

得丫丫提醒,胡广倒是很好奇,那大家闺秀,深受儒家熏陶的赵月雅,到底对叫天军有多少不同的意见?

他环视了下在场的首领,笑着道:“这次我们叫天军要军民分开,理顺我们叫天军内部的事情。上次我就说过,这个事情,需要大家都来讨论,这自然存在各种不同的意见。赵月雅的学识是毋庸置疑的,她既然有不同意见,自然也得听听。你们先回去想想,也可以明天找个时间,我们一起听听她对我们叫天军的意见。”

胡广定了这个基调,其他首领自然不会有反对。于是,胡广便又问起其他事情,比如人口数量等。

此时的叫天军,总人口大概已经达到三万五千余人。对于关内来说,已经相当于灾前府谷县的人口了。对于草原上来讲,那也是一个大部族了。

更为关键的是,叫天军内的老弱相对别的部族来说,其实很少,绝大部分都是有劳动能力的壮年男女和朝气蓬勃的少年儿童。

胡广在走之前,吩咐的几件事情,因为所有人担心他的安全问题,引着队伍去张家口那边,也就耽搁下来了。

不知不觉间,会议开了将近一个时辰,天就完全黑下来了。

许多人包括胡广,赶了很多天的路,都很是疲惫,就早早休息了。

427皇太极

在胡广等人回到根据地的这天傍晚,远在辽东沈阳,在这个后来被满清改为盛京和奉天的地方,靠近城墙一侧,正有不少金钱鼠尾拿着皮鞭,凶狠喝骂着一群群衣衫褴褛的汉人在修建明黄色的宫殿。他们一直要到天色全黑,实在不能干活了才能休息。

临近天黑,不时见到有支撑不住的汉人一头栽倒在地,就再也没起来的。边上的同伴,早已麻木,只是把尸首抬到一边,等着天黑后集中运出城,丢到外面的乱坟岗。

从一六二五年努尔哈赤决定定都沈阳之后,便开始着手修建皇宫。等到眼下的一六二九年,按原计划,已经快要结束了。

不过在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6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