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替明 >

第237章

替明-第237章

小说: 替明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唉,作为普通老百姓,真是太苦了!乌兰想着,不由得对现在过着的日子更是庆幸。有这样的好日子,都是眼前这位亲手抚养大的小叔子所带来的,乌兰想着不由得颇有点自豪。

她能感同身受,自然马上点头道:“小叔放心,我马上就去准备,应该没问题的。”

根据地内已经有不少的牧民,他们都有帐篷,能避寒,又能随车装走。他们成为叫天军的一份子后,有暖和的房屋可住,又是要统一安排居住点,因此那些帐篷什么的也都在公共仓库里了。

如果那些帐篷还不够的话,眼下还可以让人去做一些,能多做一点是一点。乌兰想着,便赶紧去安排这事了。

过了几日之后的一天,胡广正在忙着。忽然外面的护卫进门,兴奋地禀告道:“首长,有特局的人回来了。”

“什么?”胡广一听,有点不相信地抬起头来,“特局的人?快让他进来。”

这是第一次有特局的人回来,胡广第一时间想着,该不会是有建虏的消息了吧?

根据地这边还在准备,建虏就来了,那有些准备工作就做得不够!

他正想着,房门被推开,护卫带着一人进来,却让他松了一口气。特局的那些人他都记得,这人不是派往张家口和京畿之地的。

“怎么,秦地有什么特别的事情发生?”胡广先开口问道。

秦地应该就是流贼的事情,不过应该不糟糕。真正让流贼形成气候的,乃是建虏攻进京畿之地,威胁京师,各地的精锐部队奉令勤王后的事情。

“报告首长,有几个事情比较大,我们合计了后便回来报信了。”那人点头回答道。

眼下通讯手段主要靠人力跑,还不完善。因此特局人员都是两人一组,有什么事情,就会有一人带情报回根据地。等到以后信鸽培养出来,并且专门的通讯兵有了后,传信手段多样,就不用特局的人自己来回跑了。

胡广听了点点头,示意他报告。

“原先被我叫天军击溃而下落不明的王嘉胤没死,又拉了一支流贼活动到陕西南部去了。”

胡广一听,不由得无语,这个王嘉胤被自己打了两回,竟然每次都逃过一劫,还真是小强的命!

不过他就算没死,对于叫天军却并无影响,危害不到叫天军。只是会苦了一些老百姓,又会被他祸害了。

胡广想着,便顺口点评道:“没事,他的队伍应该也不大,往南……”

谁知那特局情报人员却是摇摇头,马上就插话道:“首长,不是这样的。那个王嘉胤的队伍规模不小,足够五六千人左右。”

“哦,怎么回事?”胡广这一听,却是惊讶了。

特局情报人员当即把秦地的情况说了一遍,说眼下的秦地是烽火遍地,乱成一团。光是像王嘉胤这样有五六千人的队伍,都不知道有多少,而这些还和叫天军有一定的关系。

当胡广明白了这个前因后果之后,不由得哑然。看来自己这个蝴蝶翅膀在秦地所引起的连锁反应,还真是越来越大,也慢慢地在改变历史的进程了。

不过眼下秦地发生的这些,叫天军暂时管不到,总不能再派部队进关,在关内纵横捭阖,打官军,击流贼,救灾民?对于叫天军来说,这个暂时还做不到。就算上一次,也只是在关口附近而已,并且是一击就走。

就算是计划中要对付的建虏,也是趁他们没防备,在关外的蒙古草原上偷袭一把。在根据地还没理顺之前,在粮食问题还没有真正解决之前,叫天军是不可能把所有火力都吸引到自身上来的。

特局情报人员在胡广想着这事的时候,继续禀告道:“还有朝廷新近任命了原陕西督粮道参政洪承畴为延绥巡抚,他是首长交代要特别注意的人,因此这次回来,主要是为了这事。”

胡广听了有点惊讶,自己的蝴蝶翅膀又一次显出影响了。他点点头,肯定了特局情报人员的做法道:“好,他有什么动作么?”

在原本历史上,洪承畴就是靠镇压秦地的流贼出名,并开始飞黄腾达。眼下秦地流贼闹得凶,他出人头地也算是顺理成章,只是时间上提前了很多。

“洪承畴好像比以前那个巡抚厉害多了,他手下的各路将领都一下强悍起来,出动了大量长城体系中防御的兵力,正在四处围剿流贼。”特局情报人员的脸色有点严肃,显然他也感受到了官军的突然强大。

洪承畴上任之后,情况会不一样,这是能想得到的。胡广听了后就沉思起来,这洪承畴是有把握草原上的人不会在今年磕关?要不要出兵去亮亮相,威胁边军不敢抽调大量兵力去镇压流贼呢?

如果真要这么做,叫天军倒也无所谓,反正又不是真得打进关内。可要是这么做了的话,万一张家口那边有消息传递过来,那这边要做出反应,就得有个时间缓冲了。

最为关键的是,那些流贼也是祸害百姓的,每过一地,就有大量百姓遭殃。如果让官军早点扑灭了那些流贼,倒能让目前还能凑合着过日子的百姓免遭生死之灾。

胡广这么想着,便打消了出兵的念头。这要是换了一个为达自己的目的不计任何手段的枭雄,那得到这个消息就肯定会出兵了。

因为能牵制边军兵力,让关内越乱,那显然对想造反的人来说,就越是有利了。

451血色秦川

而这一点,却是胡广与他人不同的地方,也是叫天军与其他任何军队不同的地方。

不过,要是胡广知道洪承畴下达了格杀命令的话,就可能会犯难了。

不出兵吧,大多数流贼都是普通老百姓,都是被迫的,他们就将死在官军的屠刀之下;出兵吧,就有更多的百姓会遭流贼之殃。

也幸好他不知道,因此一切都以他最初的打算在准备着。

眼下的秦地,正如特局情报人员的报告,延绥边军将领们正犹如嗜血的饿狼,闻风扑向一个个乱民聚集的地方。

每一支流贼,或多或少都能抢到大量的物资和财富。当然了,这些东西都掌握在贼首手中,也是用这些东西控制着不像军队的军队。

在眼下边军还很少加入流贼的时期,双方的战斗力根本就不是一个重量级的。延绥地区的边军,兵力又足够多,围追堵截之下,只要被官军能咬上,除非了极少一部分人能逃脱之外,流贼军中所携带的物资和财富全都落入官军手中。

更为可怖的是,所有流贼一律格杀,不接受投降,不知道秦川大地上一下多了多少冤魂,多少无奈的百姓家破人亡,先是遭了流贼的殃,然后又碰到了官军的屠刀。

陕北的人口,在延绥边军开始行动之后,一下便锐减。除了县城以上的城池之外,多数村落已是人去楼空,或成了一片白地。野地里,到处都是累累白骨,浑然像是一片鬼蜮。

陕北的流贼中,来不及逃走的,就只好择险要之地据守。但是,只要道路平整一点的地方,官军便能运来大将军炮。

这种火炮的威力,又那是普通流贼所见识过的。一炮之下,犹如雷公降临,震耳欲聋之下,砸得乱石横飞,肉体稍微碰下便成了肉渣。

最为关键的是,对于官军拥有的大将军炮,一般的流贼只能用少得可怜的弓箭抗衡,完全成了一个被动挨打,还不了手的局面。

不用多少时间,一处处原本以为的险要之地便被官军轰破,而后屠戮一空,只剩下尸山血海。

一封封捷报,由北往南从延绥巡抚府送往三边总督府。杨鹤一开始很是高兴,各地都是焦头烂额,唯有延绥巡抚所辖,时时传来捷报,真不枉了自己举荐洪承畴之意。

他衡量了各地的乱民情况后,觉得回头把洪承畴派往其他各地再行剿匪,必然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控制住局势。

如此想着,杨鹤便开始着手给朝廷、给崇祯皇帝写奏章。

他身为三边总督,自然也思考过这次大规模民变的前因后果,因此在他在奏疏中写道:“盗贼之起,总因饥荒之极,民不聊生,无奈成贼。臣思至此,唯有施以招抚为主、追剿为辅之略,一则展天恩之浩荡,显陛下君父之慈悲,二则辅以雷霆手段,震慑不轨之徒,如此可早日定秦川之乱……”

写完之后,他便放在一边,只等局势稍微得到控制之后,便发往京师。

毕竟杨鹤也不傻,要是局面一塌糊涂,他这策略就不好用,必须要在可控范围之内,这样他才有底气向朝廷要钱要粮。

可是,到后来随着延绥巡抚的一封封捷报到来,他的眉头就皱了。这剿匪所杀的人数是不是太多了,要是把人都杀光了,如何恢复农事?

他不知道,报给他的捷报中,那些记功的人头数已经被洪承畴减去一半多了,否则杨鹤第一眼便能看出洪承畴用得是格杀勿论之策。

可就算如此,前后几封捷报一结合起来,也是超出了杨鹤的底线。他先是写了一封私信,快马传给远在陕北的洪承畴。

而后想想还不放心,便又传来陕西巡按御史吴焕,和他商量后,让他专门往榆林去走一趟。

这吴焕一路北行,进入延绥境内后,总算松了口气,没再听闻有什么大规模的流贼,自己就安全了不少。

可再往前走之后,他又觉得不对,人太少了,路上的尸骨太多了。

等他到了榆林镇,稍微一了解,便明白了怎么回事。一般来说,御史这行当,最重视的是名声。名声越响,声望越高,升职就越快,这和其他官职有本质不同。

吴焕当即就怒了,马上找上延绥巡抚洪承畴要给个说法,否则定要参他草菅人命。

洪承畴却一点不怕,礼节上也没亏待他,内堂奉客,好茶伺候,然后才态度诚恳,却又无奈地解释道:“本官奉命驻牧一方,又信奉孔孟之道,非无奈何敢如此做法?”

“如若本官只诛贼首,是少造杀孽。可其余人等,该如何处置?”

洪承畴越说语速越快,由此带来的威压也就越重:“黑煞神这支流贼,有三千余众,邢红狼那一支,又是五千出头,还有……”

他罗列了一堆,然后身子稍微前倾,伸头盯着吴焕的眼睛道:“如此多人,敢问巡按可有粮就食?放任回去,他们可是会在家饿死还是又啸聚一方?”

吴焕哑然,他心中也自然明白,朝廷怎么可能拿出那么多粮食来接济这些人。要真有这个能力,也就没有眼前遍地的民变了。

洪承畴稍微停顿了一会,又带着一丝威胁意味说道:“本官也不想伤天和,要是巡按有意,本官以后可以把人都给你,任由你来处置如何?你说放,本官绝无二话,否则的话,为将来计,本官眼下杀得就仍是贼,也符朝廷法度。”

吴焕自然不会引火上身,这处置流贼的事情,还是你自己干吧。他心中如此想着,但场面上却不留话柄,只是推说他乃奉三边总督之命,过来巡查的。眼下他能做得本职工作,只是把看到的情况都回禀总督大人,如何处置是总督大人的事情。

洪承畴无所谓,只是礼待吴焕直到把他送走。

这人刚出门,早已成为洪承畴心腹的吴自勉便亲自赶到巡抚府,避开旁人后,狞色请示道:“中丞,要不末将派人装成流贼,在途中把他干掉?”

杀流贼得财物,还能得军功,虽然流贼的人头不值钱,可架不住人头多,这么大的利益,谁都不想轻易失去。

452良心都给狗吃了

洪承畴看了他一眼,摇摇头道:“无妨,且让他去便是!”

说完之后,便不再理吴自勉,自个走了。

在他的心中,虽然把吴自勉等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6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