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替明 >

第322章

替明-第322章

小说: 替明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然而,就算皇太极是明末有数的枭雄,事情一旦决定,便从不后悔。但此时的他,心中也还是有点忐忑。

要知道,此举乃是赌上了大清的国运。成则大清从偏僻之地一跃成为中原霸主,具备问鼎天下的实力;不成则这几年对明国的刻意奉承便没了意义,而且还损失了这几年劫掠明国的收获。唯有在京畿之地劫掠一番,算是对本次劳师动众地补偿,而后或从山海关,或还从清水明月关撤回关外。

虽然本次出征来看,就算失败风险也不大。可要从全局,从远处看得话,战略目标没有达成,大清以后仍然只能偏居一偶,国力很可能会被迅速崛起的叫天军超过。到那个时候,能否打赢叫天军,就真得是没把握了!

还有,虽然大清这几年没有打大的战事,一定程度上得到了休养生息,可辽东乃是苦寒之地,物资贫乏,就算崇祯三年掠来的奴隶够多,也不足以养活辽东的人口。

这几年,大清可谓是勒紧了裤腰带过日子,实在是苦啊!如果不从明国掠夺到足够的物资,要想自己发展,那也是做梦!更为关键的是,自己动手丰衣足食,这不符合大清的习性。

想起这些得失,皇太极便有点不淡定了。为大清计,为子孙后代计,这次一定要成功!

“来人,随朕巡视大营!”皇太极大喝一声,抬腿便往外走。

这次可谓倾巢而出,出征人数之多,比起上次入侵京畿之地有过之而无不及。相应的,各种事情也会增加不少。特别是后勤问题,更是不容忽视。

皇太极按捺住自己的心思,打算好了要安抚甚至弹压军中出现的问题。他要学山林中的猛虎,潜伏在这边,等到京师那边有确切消息传来,择一个最好的时机,而后猛地扑向京师,一口吃掉它!

与此同时,在明国京师,崇祯皇帝的御驾,在文武百官的陪同下驾临京师城头,检阅了洪承畴所率领的勤王军精锐,而后目送这支军队往西开拔。

原本不至于如此隆重,是在文武百官的劝说下,说这些勤王军精锐连年防虏讨贼,劳苦功高,然军饷却不齐备。此次前往秦地剿灭强大的叫天军,如若御驾亲临,当能鼓舞军中士气,必然一战而胜之。

也难得文武百官的意见一致,理由也充足,崇祯皇帝才有此一行。

然而,当崇祯皇帝在城头上看着百官凑集地军饷物资,一车车地运向城外军中时,他原本还有点兴奋地心情一下便冷了下来。

他始终记得,崇祯三年时期,为筹集勤王大军的军需后勤,他开口向群臣募捐,却只得三两个钱而已。那些文官武将,皇亲勋贵百般诉苦,个个哭穷。

崇祯皇帝之前以为他们是真得没钱,可这次一看讨伐叫天军,竟然就在短短几天时间内凑够了洪承畴所领之军的军需粮草。这是真得没钱么?

他不是傻子,稍微一想,便明白了这前后因果。如果不是听说叫天军那什么鬼宗旨,是要连这些文武百官、皇亲勋贵一起打倒的话,怕这次也会百般诉苦,个个哭穷。

虽然如此想着,崇祯皇帝还是演着戏,没有表露出他的心思,直到大军离去,他才摆驾回宫。

虽然崇祯皇帝掩饰的很好,文武百官都没有发现他心态的变化,可这瞒不过他身边的阉人。特别是随侍在他身边的太监曹化淳,最为了解他,眼睛骨碌一转,便已明白了这位青年皇帝的心思变化。

他低头琢磨了一下后,那光滑无须的脸上,露出一丝得意地笑容,仿佛有什么好事马上要来临一般。

随着皇帝回宫,文武百官散去,戒严的街上也恢复了正常。之前一直在暗处观察动静的范文程,脸上就如同曹化淳一般露出得意地笑容,不过他马上隐去,随口吩咐了身边的随从几句,便七拐八拐地回到了城中的老巢。

没过多久,在范文程所待的密室外面,有一仆人入内禀告道:“孔有德、耿仲明、尚可喜已到,各在三处厢房内等待大人召见。”

范文程闻言,满意地点头评论道:“此三人果然颇有能耐,主子所遣诸多人中就他们三人在京师的势力最大,很好!”

说完之后,他便站起来大步往外走。

613不一样的决定

一直忙到掌灯时分,范文程才伸了个懒腰,从密室走了出来,抬头看着夜空中残月,不由得暗自感叹道:“在这京师,有钱能使鬼推磨。也亏了如此,他们三人的身份对于此次行事有非常大的帮助。”

边上跟着的一名亲信家奴略微有点担忧地问道:“主子,他们会不会有异心?”

范文程一听,转头看了下他,有点蔑视地笑了笑。而后重新抬头看向夜空,同时用非常自信地语气道:“朱明王朝暮气沉沉,腐败不堪,早就该亡了。他们几个都是有眼力的人,自然知道大清崛起不是朱明能挡。且主子赏罚分明,乃英明之主。如今的从龙之功,天下又有几人能拒之!”

边上这亲信家奴都被他说得眼睛直冒光,从龙之功,开国功臣,这可是能传后世的。自己陪着主子在京师冒险,功劳也肯定不会小。

他正想着,忽然范文程转回头瞧着他,有点严肃地低声吩咐道:“明日一早,你便携我密信前去关外,主子一看便知京师情况。”

“喳!”

与此同时,在紫禁城中,一处偏僻宫殿内,门口散落着几个宦官,就像防贼一般扫视着周围的情况。

在他们身后的殿内,虽然没有灯光,可隐约似有尖细地人声。

月光透过窗户照进去,能看到有两个人凑着脑袋在密谋着事情。从他们的声音能听出来,都是没下面的人。

“这些年来,咱们这些没根的人,活得战战兢兢。以前只是服侍陛下而已,如今……”曹化淳说到这里,借助月光注视着面前这人,而后才继续道,“不管见了谁,都要陪着笑脸。一个芝麻大的官,都能对咱们蹬鼻子上脸。唉……”

听到叹息声,他面前这人就忍不住道:“谁说不是呢!不过你倒还好,司礼监掌印太监,那些人多少还是会顾着点。哪像咱家这东厂提督,如今可真是过街的老鼠,就怕遇到人!”

东厂提督王德化说着这些话的时候,忍不住就想起了以前东厂的光辉岁月。对比眼下的处境,唯有在心底暗自叹息。

殿内安静了片刻,仿佛两人都陷入了回忆。过了一会后,曹化淳忽然低声说道:“其实,眼下可能有个机会,能让你这个东厂提督不再过这样的日子……”

“什么?”王德化吃了一惊,打断了曹化淳的话,“如果真有这样的机会,还请曹公教咱家……”

刚说到这里,王德化忽然往地上一跪道:“咱家认您当亲爹,求您教教亲儿子!”

这话有多肉麻就有多肉麻,可在这宫里,在他们的眼中,却再正常不过。从某个角度讲,这也算是一种表态了。

自从崇祯皇帝登基,特别是灭了魏忠贤之后,这些宦官就像没了亲爹地孩,被文官集团各种打压,算是欺负惨了。而对于这些经历过宦官集团辉煌的人来说,这种被欺负的感觉就尤其深刻。只要是宦官,就会怀疑以前的好日子。

如今的宫里,宦官们都各自为政,各为其主,小心伺候着皇帝,笑脸弯腰面对进出的文官。不像以前一样,宫里资格最老,权势最大的是祖宗,其余的宦官都是他下面的儿子,孙子等等。

“好,有你这份孝顺,咱家就给你指点一条明路。”曹化淳仿佛忘记了是他把王德化找来,倒想是被王德化说了后,他才有事要说,“今天陛下回宫后的举动,不用咱家说,你们应该都已了解了吧?”

王德化怎么也算宫中的大人物之一,自然有自己的耳目在关注着崇祯皇帝。

“嗯,陛下很不开心,因一点小事已经打死了几个人了,这在以前很少见!”王德化点头回答道,“还有,原本陛下要和内阁议事,竟然也传旨延后了,这在以前几乎是不可能的!”

曹化淳点点头,伸手把王德化扶了起来。而后把他从卢象升的事件开始,到今天崇祯皇帝的转变都说了下,最后总结道:“陛下已对那些酸儒不满,这正是咱们的机会!”

如果不是这样,就算曹化淳再想做什么,他也是不敢的。毕竟权势再大,也得有命才行。

王德化站了起来,都忘记了去拍膝盖上的灰尘,两眼炯炯有神地盯着曹化淳问道:“那咱们……儿子该怎么办?”

曹化淳很满意王德化的自觉,他当即伸头过去,低声细语起来。

王德化听到后来,脸上露出了笑容,当即连连点头。

曹化淳的方法,风险不是很大,还能承受。但要是成功了,东厂的好处最大。只要是东厂提督,肯定会干了的。

见王德化同意自己的提法,曹化淳也很满意。他其实并没有当九千岁的野心,只是想过得舒服点,在宫内说一不二,去了外面也能被人尊重,如此而已。

要不,没根的人,原本已经什么都没了,好不容易爬那么高,还得见到那些酸儒摇尾巴,谁会不在意这样的处境?

第二天的朝堂上,崇祯皇帝试着向内阁提出,能否有各处再筹备一些钱粮,一是赈济中原各地的灾民,让他们能度过这个严冬,免得来年又是派兵镇压匪患;二是给在抚宁的勤王军发放一些军饷,让他们能安心镇守抚宁,不要想着再去杀良冒功。

真是很可惜,崇祯皇帝再次失望了。原本他在城头上见到那些物资后,想着这次多少都能有一些,没想到又是各种叫苦,反正要钱没有。

天未黑,崇祯皇帝就气得摆驾回了后宫。不过他气归气,照样没人在乎。到点了后,该走人的走人,不能走得轮值,一切显得很正常。

然而,等到了天黑后,就有了和以往不一样的情况。只是轮值的内阁辅臣,朝中大佬都不知情而已。

在宫中最有权势的太监操纵下,在了解崇祯皇帝脾气的太监引导下,崇祯皇帝就仿佛临时起意,自己决定了一个以前从未有过的决定。

614厂卫活了

崇祯皇帝在王承恩的陪同下,在东厂番役的护卫下,悄悄溜出了宫,破天荒地微服私访起来。

王德化就站在曹化淳的身边,躲在偏僻处目送着崇祯皇帝离去,低声感叹道:“能否重见天日,就看陛下这次的亲眼所见了!”

曹化淳显得胸有成竹的样子,没有看王德化,依旧盯着重新关闭的宫门道:“放心,咱家早已交代承恩了,让陛下去那几个地方走一圈,自然就能认清那些人的嘴脸!”

说到这时,他才转头看着王德化道:“到时候,陛下自然就会重用东厂,哪怕是只为耳目之一,也好过外面那些人一手遮天!”

王德化听得眉开眼笑,心想不枉费尽心思,掩护陛下神不知鬼不觉地出宫。就算外面那些人以后知道了,也已是让陛下认清事实,明白东厂的必要,这就足够了!

心中想得美,奉承话便随口就来:“这可多亏了亲爹谋划,儿子真是佩服得五体投地!”

曹化淳听了,只是脸皮微动,算是笑了下,又转头去看隔绝内外的宫门。同时心中想着,这次还真是多亏了叫天军。

说起来,也不知道那叫天军首领是怎么想的,竟然明目张胆地写出来,不尊孔尊儒!这是和全天下的读书人为敌,就算是本朝太祖皇帝,也没这个胆子敢这么做!

这一着,犹如摸了外面这些人的老虎屁股,马上联合起来出钱出力,调勤王军精锐去剿灭叫天军。也如此,终于使得陛下对他们失去了信任,才给了自己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6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