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替明 >

第330章

替明-第330章

小说: 替明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人物,自然受建虏重视,能第一时间进行确认。

他们不是不想活捉温体仁,甚至范文程在打开城门,接应到城外的大军后,虽然他自己跟随李永芳去紫禁城,但他还派了孔有德领人前去温府拿人,结果还是迟了一步,温体仁早已气绝身亡。

之所以是这个结果,是温体仁在听到建虏入城的动静时,就知道大势已去。他不由得追悔莫及。身为大明首辅,却没有为君分忧,协调君臣关系,反而领着群臣与皇帝对着干,以致朝政荒废,京师守军空虚。

鹬蚌相争,最终渔翁得利。就算苟且偷生,也无脸面见皇帝,温体仁唯有一死了之。

皇太极听到这消息后,只是稍微遗憾了下,有崇祯皇帝一家子在,首辅死了就死了,也不算什么损失。

又听了另外几个手下的禀告后,皇太极正色宣布道:“明国京师以后是我大清的了!顾严禁烧杀劫掠,凡有犯此令者,一律遣回辽东,从此不得踏入关内半步!”

关内关外乃是两个世界,蛮荒之人来到了花花世界,见识了京师的繁华,再让他们回去蛮荒之地,那确实不会甘心的。

皇太极这命令,虽然不是犯者杀,也算是宽厚了,但他知道还缺点,因此沉吟片刻后便又补充道:“等京师稳定下来,我们大清勇士想要什么,女人、良田、宅子、商铺、奴才,想要什么朕会不给么?只要有功,朕必厚赐之!这天下,终归会是我们满人的!”

一听这话,建虏这些大小头目们激动地用力甩起马蹄袖,“啪啪”声一片,统统伏地崛起屁股大声喊道:“万岁万岁万万岁!”

虽然已经占领了京师,可要处理的事情还有很多。皇太极择了主要的几件一一交代下去,让底下的人都散了后,便吩咐李永芳和范文程道:“带朱由检!”

628诸臣误朕

李永芳领旨,匆匆出了金銮殿。

但没过一会,他却单独返回,脸色有点紧张地禀告道:“陛下,那朱由检疯了!”

“哦?”皇太极刚斜躺在龙椅上细细体验这天下宝座,一听李永芳这话,不由得一下坐起来确认道:“真疯了?”

说话间,他心中忽然明白过来:明国这个青年皇帝突然成为阶下囚、亡国之君,把祖宗社稷断送在其手中;如果他是个荒淫无道的暴君还好,关键还是一心想中兴明国的有为之君。千般万般努力最终落得如此结局,这打击也真够大的。疯了,好像也不是不可能!

见李永芳点头,皇太极不由得站起来道:“前头带路,朕去见见这位可怜又可悲的明国皇帝。”这时候,他也不计较是谁去见谁了。

没过多久,来到一处偏殿庭院时,就听到里面传来一个年轻的声音。

皇太极不由得站住了,倾听着那个带着疯狂,带着不甘,带着无尽悲愤的声音在狂吼:“朕非亡国之君,诸臣皆亡国之臣!哈哈哈,朕非亡国之君,诸臣皆亡国之臣!呜呜呜,诸臣误朕,诸臣误朕啊!哈哈哈,朕非亡国之君,诸臣皆亡国之臣……”

皇太极想起范文程的禀告,想起在京师发生的这些事情,不由得暗暗有点同情这位年轻的明国皇帝。

说实话,明国这种腐烂不堪的国度,如果不是雄才大略之主,还真是难以力挽狂澜。就算是自己,嗯,自己肯定没问题,一般人还真不够看的。那些文官那个不是老奸巨猾之辈,和他们斗,非得有朕这般有智慧的人才行。

皇太极一边想着,一边微微皱着眉头,轻声品味着崇祯皇帝的泣血控诉:朕非亡国之君,诸臣皆亡国之臣!朕非亡国之君,诸臣皆亡国之臣!

重复了几遍,忽然皇太极的胖脸上闪过一丝嘲讽:君是亡国之君,臣是亡国之臣!

想到这里,他再往前走,到了偏殿门口,便看见里面一个披头散发地年轻人,在大清勇士的监视下,面对着一处墙壁,瘫在地上用双拳捶打着墙壁,嘴中重复控诉着,诉说着他的不甘。

因为是侧对着门口,皇太极隐约能看到崇祯皇帝的半边脸,长长的泪痕挂着,拳头已经破皮,有血在流。但看出来,他好像没有一点感觉,显然是心中已充满了不甘、愤慨,而对其他没有了知觉。

忽然,皇太极注意到,崇祯皇帝那掀开露出的龙袍下,竟然打着几个补丁。他一下怔住了,没想到传言竟然是真得,堂堂****上国的皇帝,竟然穷得穿打补丁的衣服!

注视了很久,皇太极充满胜利者的情绪降了几分,随即吩咐李永芳道:“让人好生看着,等他冷静下来后好吃好喝招呼着,朕还有大用!”

“遵命,陛下。”李永芳连忙答应一声。他也看见了,同样有一丝同情,但更多的是庆幸。庆幸自己早早就归降了先汗,庆幸自己选对了主子,如今还立有天大的功劳,以皇太极的脾气,必然能保自己子孙后代都享荣华富贵。

偏殿外面,高起潜早已等候在那里。一见皇太极出来,连忙拉了下边上两人,上前跪地迎拜道:“奴婢恭迎万岁万岁万万岁!”

皇太极一瞧,露出一丝笑容伸手示意道:“平身!”

然而,高起潜并没有起来,只是侧身再禀告道:“原司礼监掌印太监曹化淳,原司礼监太监、钦差总督东厂官校办事太监王德化愿和奴婢一同伺候陛下,请陛下恩准!”

“请陛下开恩!”曹化淳和王德化都匍匐在地,屁股撅得老高,用忐忑地语气跟着求道。

皇太极看看那两人,脸上依旧保持着笑容,马上点头道:“好,你们两人要和高卿一般好好为朕效力,朕不会亏待你们,有功必赏!”

高起潜一听,心中美滋滋。边上两人也放了心,大声感谢。

之后,这三人才起来,而后由高起潜谄笑道:“陛下,奴婢们熟悉这宫中之事,早已备好了最好的寝宫服侍陛下就寝。”

皇太极听得点点头,正想称赞几句时,一边的曹化淳已经抢先送上礼物:“陛下,奴婢已让那田氏在寝宫侯驾。这田氏年轻貌美,琴棋书画无所不精,且善解人意……”

皇太极听得有点愕然,虽然不确定地问道:“田贵妃?”

“是啊,就是有诸般妙处,才深得陛……朱由检宠爱。”王德化赶紧说话来表现自己道,“等陛下试过,就知道田氏地妙了……”

说着,还露出一种男人都会懂的神态。只是很可惜,下面没有的人露出这种神态,怎么看就怎么别扭。

这几个阉人谁也没想到,皇太极竟然笑着摇摇头道:“朕今日不住宫里,那田氏也送回原处。以后宫中有事,皆先报于李卿处。”

说完之后,他转身就走了,留下面面相觑地三个阉人。

范文程马上紧追几步,跟上皇太极后便发现他脸色阴沉,显然对于刚才的事,心中并无好感。

对于自己这位主子的心思,范文程自然多少都能把握一点。这三个阉人刚卖了主子,就马上又要送主母给对头,这样的人,身为主子的人都不会喜欢。只是陛下还要用到他们,因此在他们面前才保持着笑容。

他一边想着一边跟着,忽然皇太极停住脚步,侧转过身对着范文程吩咐道:“你也替朕盯着宫里,等朱由检情绪平稳下来就劝降他。只要他肯降,那就一切好说,什么条件都可以答应,明白么?”

范文程一听,自然明白大清眼下只占据了京师,其他明国的土地要想最快最省心地纳入大清统治,还得由朱由检来出面才好。

陛下显然深知这点,也因此,他才不睡宫里,也不去碰那田氏。要等那些图谋都实现后,才能依着性子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想到这里,他马上躬身领命道:“陛下放心,奴才一定办好这个差事!”

明国这边的事情,还是得这些汉臣来办才行。皇太极如此想着,便欣慰点头道:“好,尽快让他降了,朕还有很多事要做的。”

629众臣百态

次日一大早,皇太极便到了金銮殿来处理军政要务。毕竟眼下虽然打下了京师,可要做的事情还有很多。

没过多久,一脸疲倦的济尔哈朗,眼睛里甚至带着血丝,拿着一份清单匆匆到金銮殿来找皇太极。

他可以说是对皇太极最为忠心,且做事沉稳,深得皇太极的信任。因此他才到金銮殿,还没来及行礼,皇太极便马上手一挥,示意他免礼。

济尔哈朗也不矫情,双手一伸呈上手中的折子道:“陛下,明国官员的大概情况已经统计出来了……”

皇太极一听,连忙打断了他的话,赶紧要了过去快速浏览起来。这份清单对他至关重要,为此已经等了好久了。

清单很长很长,统计了愿意投降大清的明国文官武将、皇亲勋贵,不管上至内阁辅臣,还是下至衙门文员;或者上至总兵,下至守备;上至皇帝老丈人,下至皇族血脉远亲,等等都有在这投降名单中,看得皇太极心花怒放,开心得连连叫好!

不过到了清单末尾,也有列出一些不愿投降大清而选择死节的名单。

对于这些人,皇太极说句实话,还是比较佩服得,因此认真看了起来:

左都御史李邦华,投水自杀;

左都副御史施邦曜自杀;

兵部右侍郎王家彦自杀;

大理寺凌义渠上吊自杀;

庶吉士魏学濂自杀;

刑部右侍郎孟兆祥全家投井自杀;

御史陈良谟全家投井自杀;

吏部许直投水自杀;

兵部成德全家上吊自杀;

户部吴甘中全家自杀;

兵部主事金铉全家自杀;

……

这名单有点长,出乎了皇太极的意料,使得他看完之后沉默了下,而后抬头对济尔哈朗说道:“本以为这些文官和他们的皇帝僵持成不死不休的局面,应该没人会殉节。就算有,也只是少数几个而已。如今一看,没想到还有这么多,还真是有点出乎意料!”

济尔哈朗点点头,附和了下皇太极。不过马上又露出笑容,提醒皇太极道:“但总归是识时务者为多!”

“哈哈,是啊!”皇太极一听,很开心地笑了下,而后马上吩咐道:“你把这些投降的官员都带到金銮殿来,朕要好好安抚,让他们能为大清所用。”

没办法,这天下太大了,而大清自家满族的人口太少了。要想统治整个天下,还必须要用这些汉人官僚。特别是眼下这种形势下,更是要让这些熟悉官场的降官发挥作用,尽快把政务体系运转起来。同时也算是千金买马,让别地方的明国官员能知道,投降大清就能保住荣华富贵。

对于满清高层中有头脑的人来说,对此皆心知肚明。皇太极都不用解释,济尔哈朗肯定知道。还有远在山海关的多尔衮,也肯定知道。

因此,济尔哈朗根本就没有再说话,便马上去安排了。

对于招降明国降官,如何安抚他们并使之为大清效力,皇太极早就驾轻就熟,不要太轻松了。

表演几下,给出几个承诺。特别是当着这些降官的面,重赏了立功的高起潜,顿时就让不少人为之兴奋起来,纷纷表态要效忠大清,效忠皇太极。

甚至有几个人恨不得马上去抱皇太极的胖大腿,狠狠地亲上几口。这样的人中,就有周皇后的亲身父亲,崇祯皇帝的老丈人嘉定伯周奎。

在这你好我好大家都好,皆大欢喜的气氛中,范文程带着一脸严峻进入了金銮殿。不过他知道这是皇太极收买人心的时候,因此也不打扰,就站在金銮殿靠门口侧看着这一幕。

当他看到周奎那番表演时,忽然心中一动,顿时有了计较。

好不容易等这些人散去,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6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