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替明 >

第342章

替明-第342章

小说: 替明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今山海关的空虚真可谓是老天给叫天军的一份大礼,唯一的关键是,必须在关内建虏回援之前拿下山海关。

胡广为了保证这战役第二阶段的成功,给程老鼠的命令中,让他采用保守的策略。在诈开山海关东门之后,就尽全力守住这个城门,直到援军赶到。

如此一来,百余骑的战力,控制山海关肯定是不够,但守住一道门的力量还是差不多有的。这种情况,是以建虏回援,按照最坏条件来进行假设的。

至于能不能诈开,胡广相信成功的可能性很高。因为针对这次的行动,有事先模拟过,有多套方案应付可能的情况。更为重要的是,战场上缴获了多铎的个人印信,使得程老鼠一行的身份具有合法性。

胡汉三所部并没有进行剧烈的战斗,因此在大凌河战事结束后,保证友军已经绝对控制住战场后,便马上领命率部分兵力出发。他要保住能及时支援程老鼠,不让那种功亏一篑的狗皮倒灶的事发生。

等到大凌河之战结束,开始打扫战场时,部分参战部队的将士中已经休息过来的,则在刘大能的率领下配备一人双马,再次前往支援山海关,争取彻底控制山海关。

而胡广自己则等大凌河之战的结果出来,令部分将士护着受伤的同袍,监视着一千多战俘挖坑埋四千余建虏尸首。至于剩下那些丢盔弃甲,狼狈逃进山里的建虏,则暂时没有理会。这么大冷的天,估计会有一大半人冻死、饿死在山里。

叫天军的其余部队,在休整过一夜后,便由胡广亲自率领,前往山海关战场。

当他领军浩浩荡荡地经过锦州时,看着城头露出的一个个骷髅头般地脑袋,稍微犹豫了一会后,便令人送了些吃的到城下,然后一句话都没说就离开了。

这次,到了宁远城这边。胡广发现宁远城头露出来的明军士卒好像比锦州要多不少,同时他也看到了何可纲的帅旗飘扬在城头上。

胡广没有停留,他虽然对这些明军有他的打算。但眼下事情的重点还是在山海关那边,等有了结果之后再来处置这些明军才是。

他按照前例,下令给何可纲所在城下送过去一些吃的,然后领军继续前进。

何可纲在箭楼里和普通明军士卒一般,对于叫天军所释放出来的善意感到意外,同时也心存感激。特别是叫天军给了吃的,并没有半句说词,要自己投降之类的话,放下东西就走,显得真是一片真心。

倒是何可纲的一名亲卫有不同想法,只听他讪讪地说道:“该不会有毒吧?”

何可纲一听,正想训斥一下时忽然看到从山海关方向疾驰而来一名叫天军将士。顿时,他的注意力马上被吸引过去了。

只见那名叫天军将士就在离他最近的那处叫天军队伍中,滚鞍落马,在向一名年轻人禀告着什么。

只是一会的功夫,何可纲就听到一个尖锐的号声响起,叫天军的行军速度突然提速,滚滚向山海关方向而去。

651都拼了

“怕是情况不容乐观啊!”何可纲不由得脱口而出,脸色有点严峻,就犹如他自己在和建虏打仗一般。周围其他人一听,也都脸色严峻起来,目送着叫天军快速远去。

虽然叫天军是反贼,可辽东的明军却从未和叫天军打过仗;与之相反的是,他们中的每个人都和建虏几乎有血海深仇。

如今一场关键战事在打,作为旁观着的这些明军,自然把自己代入了叫天军这一边,替叫天军担心。

他们猜得也没错,山海关的情况不容乐观。胡广得到禀告,说程老鼠按计划果然诈开了城门。但几乎在同一时间,多尔衮的军队前锋,也就是跑得最快的一批,到达了山海关西门。

幸亏程老鼠率领的侦察兵是叫天军中最精锐的将士,他们不但悍勇,还多少都掌握各类火器的使用。在充分利用城头火炮的情况下,一直死守北门。

先遣的百余名叫天军侦察兵损失过半,就连程老鼠也身中数箭而身负重伤,但到底坚持到了胡汉三的援军。

不过多尔衮所部也源源不断地从西门拥进,多尔衮本人甚至比胡汉三还先一步到达山海关,双方在城内展开了激烈的争夺战。

路上的刘大能已经用最快的速度赶去支援了,不过不知道建虏后续还会有多少援军到达,因此把情况反应到了胡广这边。

这种城内的巷战,是最能反映一支部队的精锐程度。

建虏是出了名的厉害,为了抢回山海关这个至关重要的点肯定会拼命。

而叫天军这边,虽然胡广相信自己一手创建的军队,都是按照宁精勿滥的精兵原则选拔训练出来的,但叫天军在之前一直顺风顺水,用火器、地形或者谋略的优势打胜仗,从没经历过如此强度的厮杀。自己这支军队到底能不能扛住高强度的厮杀,胡广心里还真没有底。

也是基于此,胡广走了一段路,远离了宁远城后,感觉速度还不够快,便命令部队抛弃一切辎重,以连排、甚至班为单位尽快赶路。要求只有一个:快!再快,再再快!不要吝惜马力,赶到山海关就是胜利!

与此同时,皇太极领着万余骑军,亲自从京师赶往山海关。他对于辽东实在放心不下,就算放弃了暂时拼掉孙承宗、洪承畴的军队,放虎归山,就算暂缓攻略侵吞明国北方城池,也要保证辽东稳定。

该死的叫天军要是真占据了辽东,那就等于从自己后面捅了一刀,断了大清的根,不但会让出征在外的十万大军士气大落,甚至以后都不可能再有退路,要是在关内遇到失败,就是大清灭亡的时候了。

皇太极正担着心领军赶路,忽然得到多尔衮信使禀告,说山海关发现叫天军,他正领兵拼死抢夺山海关,无奈叫天军源源不断,手下兵力损失惨重,请皇太极尽快支援。

一听到这个消息,顿时吓得皇太极差点从马背上摔下来。他怎么都没想到,叫天军竟然出现在了山海关,而且还入城了,和多尔衮的军队正在激战。

他是聪明人,从得到的消息马上就联想到了叫天军在辽东的数量怕是不少;而且叫天军图谋夺取山海关,那说明多铎回援的那支军队怕是凶多吉少;如此一来,又证明了叫天军的数量和精锐程度。

要是山海关失陷,落入叫天军之手的,关内大军无法及时回援辽东。以叫天军的攻城之术,怕是盛京不保,辽东所有城池难保。

此时此刻,皇太极忽然有点恨自己为什么把国内的战力抽干抽尽,以至于被叫天军趁虚而入。哦,对了,叫天军肯定和自己在明国京师安排细作一般,也在辽东安排了大量细作,非如此不可能抓住这个战机。

那个叫天军的首领,竟然能抓住这个机会,他难道真是上天派下来灭亡大清的人?自己费尽心思,好不容易才让大清强大起来,甚至差不多要灭掉明国了,这叫天军首领却来作对!大清的几次失利,都是叫天军所带来的,难道这叫天军真是大清的克星,那胡广就是朕的克星?

此时此刻,皇太极心中忽然浮现出一句话,非常得强烈:既生亮何生瑜!

“陛下,陛下……”

“主子,主子……”

周围的护卫和将领见皇太极听到消息后,犹如发傻一般。在等待了片刻后,还不见其有动静,纷纷不安地呼唤起来。

皇太极被唤回了神,眨巴眨巴那小眼睛,马上就下令,让大军全速赶路,一定要最快速度赶往山海关。同时也派了信使给留守京师的济尔哈朗,让其增兵山海关,进一步回援辽东扫荡国内的叫天军。

如此一来,当世最强大的两支军队,分别在山海关的东西两侧,撒开脚丫子,或者应该说是放开马蹄子,用他们各自最快的速度,在向山海关冲刺。

山海关内的战斗,是整个战事中最为激烈的。战斗双方都知道山海关的重要性,如此情况下,唯有死战不退。

多尔衮在建虏所有将领中,也算是智勇双全,具有一定战略眼光的人。在这种形势下,如果换了其他人,可能怕自己这个旗损失过重,不会那么拼命。

但他知道山海关的重要性,这已是关系到大清存亡的关键一役。多尔衮就算拼光了自己所有的手下,也是死战不退的!

而如此一来,自然就增加了叫天军攻占山海关的难度。此时的双方,士卒之间拼得是武勇、悍不畏死的精神,还有平时的训练;而将领则也要拼双方的毅力,临机应变的决策能力,对战场情况的阅读能力。

至于其他方面,建虏对山海关更为熟悉,回援兵力加上山海关本身的驻防军队,比起叫天军来只多不少。

这场战事,双方都怕对付的后援会源源不断地到达,因此都存了尽快把对方消灭或者赶出山海关的念头,而不只是局限于守住城门而已。

白天叫天军占优,晚上则建虏占优,这场决定天下气运的战役持续了不知道多久,终于慢慢地有了结果。

652是你来得太晚了

多尔衮带领的部队乃是山海关最为精锐的部队,都是打了多年仗的老兵。个人武勇不用说,战斗经验也远超叫天军将士。毕竟大部分叫天军将士在这些方面,是远不能和建虏老兵、精兵比较的。

然而,叫天军将士的优势是掌握了热武器,包括燧发枪、火药爆炸、火炮的轰击等等。在白天的时候,火器方面的优势格外明显,往往能占领大半个山海关。

但是,一旦夜幕降临,火器受到的影响就大了,建虏的优势却没有多大影响。建虏的反攻犀利致命,从暗处突然射出的弓箭,经常意料之外的夺人性命。

在最开始的时候,面对黑夜中未知的夺命恐惧,有一部分叫天军将士害怕了,甚至抛弃固守的阵地往后跑。

胡汉三刚开始听到这种情况时,先是呆了呆,没想到自己部队中竟然会出现临阵脱逃之兵。他没有任何犹豫,逃跑的革命党人和有官职者,当即斩立决;而其他普通的士兵则剥夺军功,并于次日严令其夺回阵地。阵地要是夺不回或者夺回后再放弃阵地,也将士斩立决的下场。

与此同时,胡汉三严令革命党人和有官职者以身作则,起到必须的带头作用,让手下将士知道此次战事的重要性,许胜不许败!同时想方设法反制建虏在黑夜中的进攻。

这期间,叫天军中也涌现了不少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有在阵地上埋着炸药包,如果阵地失守,则最后一个人点燃炸药包让蜂拥而入的建虏一起升天;有在黑夜中出其不意实施反进攻,主动攻击建虏的控制区域,沉重打击建虏的攻击部署;还有的甚至在黑夜中偷偷摸去建虏的控制区域,寻找建虏人多的地方给己方火炮提供着弹点等等。

在这场战事中,配备了有膛线燧发枪的神枪手们,人数虽然不多,但他们还是贡献出了耀眼的战绩。

他们躲在北门的箭楼上,躲在城中最高的建筑里,看到哪里有建虏头目,就瞄准那里打;看到哪里有突出的悍勇之辈,就瞄准那里打;射程远,精度高,神枪手们往往两三枪就能收割一条建虏性命,沉重地打击了建虏。

一来二回,建虏中最精锐的那部分兵力被消耗得差不多,剩下那些建虏不管是在士气上,还是在武勇上都弱了不少。他们开始怕死,不愿再冲击叫天军的阵地,或者冲上去稍微遇到激烈的抵抗,特别是监军的头目被射杀后,便很快退下去。

胡汉三明锐地捕捉到了这个情况,他不知道建虏后续援军多久到达,担心友军未到而建虏援军先达,那样的话,自己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6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