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替明 >

第85章

替明-第85章

小说: 替明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听到现在,没有发现有什么人在说白莲教的事情!”

胡广一早的时候,就去了儿童营的教室,交给他们一个任务,学习之余,各处走动,探听大人们在聊什么?看是否有其他人在聊有和白莲教相关的事情。

小孩子的目标小,一般不怎么会防备。并且他们也不可能一直学习,这太奢侈了。做个小小情报员,那是一点问题都没有。

看着大人们都领到任务,原本这些小孩就很羡慕,一听胡广有交给他们任务,自然全都用心做了。当然了,这任务内容就只有他们和胡广知道而已。

胡广听了之后点点头,这情况和自己的护卫出去了解的相吻合。昨天说话的那个周叔,他本人并不是白莲教徒,而他表弟可能受到的打击比较大,在他这边几年了,也是零零碎碎地说了些,并没有发展教派的意思。

这次府谷县城被尤世禄突袭,他受伤出逃,虽然有胡广的出现,及时反败为胜,他却最终还是在昨晚伤重去世了。没了这个源头,昨晚对话的那两人也是好奇地一提。

在护卫找上他们之后,就没人敢提胡广是弥勒佛转世的猜测了。也因此,这种无中生有的八卦便没有传开去,至少目前为止并没有。

胡广摸摸丫丫的脑袋,笑着表扬了下后,就见这丫头又匆忙走了。按照她的话来说,她现在是营长,有好多事情要忙的,没空黏胡广了。

这种朝气蓬勃的感觉让胡广的心情很好,一直到了工匠营,他才静下心来。

这工匠营也是在原本的尤府别院,如今和伤病所共用一个尤府,只是分界点的院门这边,是有守卫守着,禁止闲杂人等入内。

胡广过去自然是畅通无阻的,有人迎着一直到了铁匠铺才看到了营长刘铁匠。

他正在忙着,看到胡广过去,连忙放下手中活计带着他的学徒迎出来。

胡广不看还好,一看之下吓了一跳。刘铁匠一脸的憔悴,两只黑眼圈很是明显,差不多要成国宝了。

“刘叔,你这是怎么了?不会一晚没睡吧?”胡广惊讶地问道。

刘铁匠憨厚地笑了笑,有点无奈地回答道:“公子所提的燧发枪击实在是妙,听着简单可做起来还是要花不少时间。这第一个燧发枪机配件,我得亲自来,做好了才能教他们做。”

胡广过来,其实是来催他的。这燧发枪和火绳枪的操作流程还是不一样,只有做出来后进行针对训练,才能事半功倍。

燧发枪没改造出来,胡广也不想浪费时间用火绳枪训练,又想着燧发枪成建制装备的时间也肯定很晚了,现在已让大哥胡宽先训练他的手下用刀。

他的思路是以后每人一杆燧发枪和一把鬼头刀,远射燧发近战用刀。前装弹的时代用刺刀会拖累装填速度,除非能像后世那样方便装拆。可要牢固的前提下,难度不小。

胡广对于刘铁匠这种认真负责的态度还是很满意的,他微笑着问道:“刘叔,燧发枪样品做出来了没有?我看看如何?”

一听他这话,刘铁匠的脸就红了。他转过身子,指着刚才那地方说道:“正在组装,但好像离公子要求的还差了什么。”

胡广一听,眉头微微皱了下,随即又松了开来,大步走过去,查看刘大能捣腾的燧发枪样品。

不用拿起来,胡广就知道这所谓的燧发枪,和自己要求的相差远去了去。只是在原本火绳枪的基础上,把火绳替换为燧石,加了块扣簧和扣簧片。

胡广作为后世特工,对枪械也是非常熟悉的,一看就没有解决装载火药池、防止火药池经受风吹雨淋以及触发击铁等问题。

他微皱了眉头,转头问刘铁匠道:“刘叔,就这些了?”

“应该差不多了吧,正在试着……”刘铁匠脸色通红,见胡广的样子,听他说话的语气,就心里没底,说着说着就不说了。

胡广心中叹了口气,刘叔只是一个普通的铁匠,只会打造传下来的火绳枪,遇到创新就为难了。

不过也没法说他,毕竟刘叔熬到现在都没睡上一会,也是尽力了。

胡广想到这里,脸色和缓了下来,露出一丝微笑道:“刘叔,你去睡会,我在这里琢磨下,看能不能把配件都给画出来。”

161必有蹊跷

刘铁匠开始还不愿意,觉得有负胡广的重托。他可是记得清楚,昨天的会议上,胡广可是当众宣布了要以火器为主的。

确实,胡广所说的燧发枪比现在已有的火绳枪要好用多了。当时讨论的时候,听着也简单,没想到真动手起来就成这样子了。

胡广看刘铁匠这样子,知道他没做出来,心中不好受。他只好安慰道:“刘叔,这其实是我的不是。这东西确实说着简单,但做起来不容易……”

说到这里,他冲刘铁匠一笑道:“要不,朝廷有那么多能工巧匠,为什么就没人先做出来呢,是不是?”

刘铁匠一听,确实没听说过有人做出来。他知道自己的水平,想着那些比自己厉害多的人也没做出来,心中总算好过了一点。于是,也就不再坚持,终于回去休息了。

胡广原本确实以为很容易,大概意图说清楚了,刘铁匠就会做出来。这样的话,就能省下不少时间可以做其他事情。毕竟眼下的自己,真是方方面面都有的忙,分身乏术。真是没想到,到了最后,还得自己花脑子来推测燧发枪机的结构。

他当即让人拿了根烧焦的木炭,就在青石板铺成的地上画了起来。

那些刘铁匠的学徒们和胡广的护卫们都很好奇,围着看他画出一个个图案,推翻,又重新画着。

不管胡广最终能不能画出正确有用的结构,光是这个过程,就让这些还处于文盲状态的古人崇拜不已了。

在他们的印象中,唯有评书先生口中的先贤大能,才有如此的本事,写写画画,忽然算出什么东西来了。

大约过了半个时辰左右,胡广忽然丢下炭笔,拍了拍手站起来道:“总算差不多了!”

众人一听,大吃一惊,纷纷瞧着地下最后画出来的图案,可惜看不懂。

胡广也知道这点,又让人去取来鹅毛笔和纸张,对着火绳枪,开始画出实际比例的图案,每一个部件,用阿拉伯数字标起来,再在一边注明。

燧发枪的半击发状态,全击发状态的构造图也都画了出来。只要不是太笨,看了几幅示意图,就应该都能看明白了。

但每个配件的厚薄,灵活度等就需要实际做出来实验,看什么样的最好。

胡广看着围在边上的这群学徒,想着是否给他们解释一遍,这样自己就能早点抽身。

可他也有点犹豫,要是先告诉他们,回头刘铁匠来了,由他的学徒告诉他怎么做,会不会伤了他的心?

稍微一衡量,正当胡广有了决定的时候,却看到刘铁匠竟然又回来了。未等胡广说话,他就先解释了:“我在炕上左睡右睡都睡不着,反正躺了这么长时间,也算是休息过了,就过来看看。”

胡广明白,他这是牵挂着燧发枪的事,所以身体虽然疲惫,却还是睡不着。

他把画出来的图纸向刘铁匠这边推了下,直接说道:“刘叔来得正好,结构基本能确定,你来看,这……”

刘铁匠一听,脸色一下凝重起来,眼睛紧盯着图纸,认真地听胡广讲解。

他好歹是从事多年的火绳枪打造,胡广又画得那么清楚,还在边上仔细讲解着,便马上明白了怎么回事。

胡广说完之后,拍了下刘铁匠的肩膀,真挚地对他说道:“刘叔,图纸已经在这里了,应该不会有问题。你可以交代他们先做好准备,现在你必须要先去休息,好好睡一觉,这样才能干活。”

刘铁匠正兴奋着,恨不得马上把图纸上的配件变成真的,听胡广这么一说,他摇了摇头想拒绝。

胡广也不和他啰嗦了,直接吩咐两名学徒道:“你们把刘叔架他屋里去,不睡够时辰,不准他出来,这是我的命令,不得违抗!”

刘铁匠一听,有点无奈,只好依了胡广,吩咐了学徒们做准备之后,才感激地走了。

胡广也马上离开,马不停蹄地来到木匠这边。这边倒还顺利,胡广要的单筒望远镜架子已经按要求做好了。

张木匠正带着人在准备枪托的毛坯,并检查库存的火绳枪,不合格,可能有质量问题的都挑出来。

他正和张木匠在讨论这些火绳枪的时候,忽然工匠营门口的一名守卒匆忙找来,向胡广禀告道:“公子,胡连长派来人说西城门外来了很多人,请公子快点过去看看。”

胡广一听,大为惊讶,这大冷的天,城外怎么会出现很多人呢?

事情有点不同寻常,胡广当即抛下手头的事情,匆匆赶往西门。

在路上的时候,他遇到了同样闻讯赶来的胡宽。凭着直觉,肯定有什么事情发生,因此,胡宽还把他的营都带来了。

胡广还没上城头,就听到城外传来男女老少的哭声和求开门声。听得出来,人数好像确实不少。

胡汉三早看到胡广了,因此,当胡广一上城头,便迎了过去。陪同着他走向城垛口,边脸色严峻地禀告道:“大约有两百多人,男女老少,青壮都有。听他们说,是村子里遭了强盗,被赶出来了。”

胡广点点头,探出城头,往下看去,发现果然如胡汉三所说,城下的两百多人,三五成群的分成堆,互相之间间隔也不远。除了他们,城外目光所及之处,并不再有人。

此时已是夕阳西下,温度又下降了不少。城外很多人穿着也少,在寒风中冻得瑟瑟发抖。

还有一些人到了目的地,眼见不能进城,已冻得跌倒在地,看那样子,怕是要不行了。

胡广的眉头紧皱,马上转头对胡宽道:“大哥,派人开了城门,把他们引到居住点,热水稀饭救命,等问明白了情况后再决定如何安置他们。”

胡宽当然没二话,马上带着他那一个营的兄弟下了城头,去执行胡广的命令了。

“公子,我看这事不寻常,其中怕是有蹊跷。”胡汉三皱着眉头,低声向胡广谏言道。

胡广当然知道,这些人怎么知道来府谷县城能活命?看他们的样子,没有任何行李,显然是被赶出村子后直奔府谷县城而来的。

这中间的事情,必须要问清楚才行!

162新措施

树欲静而风不止,想要安安稳稳地过了这个冬天,好好地准备迎接来年的困难都不行。

府谷县城以外,没有任何势力对叫天军是友好的。不管这背后的人是什么目的,反正不会是好意!

胡广想着扫视了一遍城上城下后,忽然心中一动,觉得有必要改变下。

他下城头之际,掏出一副单筒望远镜递给胡汉三,嘱咐他道:“老三,现在我们叫天军的实力太弱,还离不得这城墙。你要给我盯仔细了,千万不能有失。”

胡汉三的脸色严峻,小心翼翼地接过望远镜,认真地点了点头道:“我明白的,公子!”

“换防的时候,这望远镜也交接给其他连长。等回头都组装好了,再给你们每人配备一副。”

胡汉三听得咧嘴一笑,他更愿意称呼这种为千里眼,要是以后每个连长都有,那就真是太好了!

胡广交代完了之后,便带着护卫走了。胡汉三则双手捧着望远镜,带着欣喜之意目送着他离去。

当天色完全暗下来的时候,连长及以上级别的首领齐聚一堂,一个个全在小声讨论今天傍晚突然发生的事情。

随着最后胡宽进入大堂,胡广便拍拍手,让大家都安静下来,然后问胡宽有关难民的情况。

“我问了情况,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6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