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替明 >

第89章

替明-第89章

小说: 替明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些难民知道了府谷县城对于他们来说,确实是救命的地方。少了那份忐忑,多了一份期盼,明显地士气就高了不少。

那些感觉自己已经无力再走的人,也不知从何而来,又凭空多了力气,用比之前快得多的步伐,加快速度,往府谷县城而去。

刘大能领着手下很快就发完了衣物,顺带着拉起一些老人小孩,骑在马背上返回府谷县城。

对于公子下令这么做,对于刘大能来说,是打心底赞成的。因为他以前也很穷,对于这些难民的处境感同身受。

他不但明白这点,也知道府谷县城的大多数人,都是拥护公子的决定。因为他们都和自己一样,也曾经历过挨饿受冻,和这些难民一样面临过死亡的威胁。

又是将近傍晚时分,王麻子和他的同伴们,混在难民群中,如愿进入了府谷县城。

168心慌

王麻子做好了心理准备,一会要是他们来盘问的话,就说自己和这对夫妇是一个村的。反正这两人感激自己,已经答应作证。

原先驱赶一个村子的人一起过来,这不利于他们混进来。马七很快发现了这点,并改为几个村落混合着分批驱赶过来。

让王麻子意外的是,竟然没有盘问,只是把他们所有人都安排在一个区域,有房子住,有热粥喝,就是不能走出这片地方。

不管如何,王麻子可以放心一点,他们肯定要来抽丁入伙。到时候几个同伴都会和自己一样亮出身手,看能不能被胡广看上眼,编入他的手下,这是最好了。

就算没这运气,那其他有实权的首领也行。只是不知道王黑子在城里如何?按照马七的估计,以胡广那小子的妇人之仁,应该不会亏待他。

王黑子这小子自己最熟悉了,他一向以忠义自居,绝对不会背叛自家老爷的。

有了他在城内策应,自己这边一下来了五个身手不错的兄弟,突然发起袭击,呵呵,自家老爷就肯定能回来了!

王麻子虽然不喜欢那个阴阴的马七,可还是比较佩服他那个脑子的。他反复算过,那就应该不会有错。

第二天一早,就有人过来通知难民集合。这让王麻子心中暗喜,该自己表现的时候了。

他随着人流集合到了一个非常大的院子里,四周分布着那些持刀拿枪的人。王麻子还注意到其中有几个好像是领头的,胸口上也绣着奇怪的符号,和昨天看到的那个骑马的还不一样。

随着脚步声响起,照壁处转出一个精神抖擞的女人,胸口也是绣着奇怪的符号。

那些人一见,都向这女人做了个奇怪的手势。瞧那神情,好像这女人还是个大首领。

王麻子郁闷了,这胡广搞得是什么鬼,怎么城内行事处处透着邪气。

忽然,他眼前一亮,当即大喜。因为他看到,照壁处紧跟着那女人转出来的人,就是自己昨晚还念叨过的熟人王黑子。

正不知道怎么联系他,他就已出现在眼前了,难道是天意要让自己建此大功?王麻子想着,心中便不由得暗自得意。

其他难民也都注意到了门口的情况,原先和相熟的人低声议论而形成的嗡嗡声,马上消失无踪,一个个不知是喜是悲地注视着那女人,等待着发落。

乌兰已经知道眼前这些人的大致情况,她也处理过几回,显得很落落大方,提高声音说道:“各位父老乡亲,我们叫天军是活不下去的人聚起来的,为了活命,只有和贪官污吏,腐败的朝廷斗到底。说白了,就是在造反。你们如果有不愿意的,我们叫天军也不勉强,会给你们一些钱粮,让你们离开府谷县城……”

胡广一直要坚持这点,在开会的时候也曾引起过异议。虽然现在钱粮是比较多,但来年还不知道怎么样,应该省着点用才是。

但胡广解释了,第一他们都是穷苦老百姓,叫天军有吃了,暂时饿不着了也不能忘记曾经的苦难。

第二我们叫天军这么坚持做着,这些老百姓能把叫天军的仁义传播出去。让别处那些活不下去的老百姓也能有个去处。

还有一点,叫天军不可能一直困守府谷县城,肯定要打出去。要是有仁义名声在外,到时候肯定能少很多困难。

有了胡广的这个解释,加上叫天军上下并没有其他队伍的那种草莽习气,也就没人说什么了。

只听乌兰还在继续说道:“如果你们想留下来,我们叫天军自然欢迎。我们一起求活,一起和贼老天斗,一起和官府斗!”

这时,王黑子也跨前一步,他是胡广的代表,大声说道:“我们叫天军是最讲义气的,公子说过,对于同伴,不抛弃,也不放弃。你们要是有点志气,就加入我们叫天军一起造反,好歹强过冻死、饿死!”

王麻子听得心中一喜,看黑子那样子,好像在这里混得还可以,那个女头目说话的时候,他竟然能插嘴。满口义气,不错,还是原来的黑子!

这时,乌兰已宣布完了她要说的事情,让这些难民做出抉择。

要是有其他选择,这些难民也不会来府谷。虽然在这里只有一晚时间,但他们也能感觉到这里的人和想象中的贼人根本不一样。因此,这一波难民全部选择了留下来。

王麻子夹在人群中,好奇地排着队,走向两个小屁孩,据说是登记信息,然后等待安排。

轮到他时,只见那个小孩拿着一支奇怪的羽毛笔,抬头看了他一眼,便飞快地在纸上写了下,然后问他姓名、年龄、特长这些东西。

王麻子瞅瞅不远处的王黑子,见他并没有注意这边,只是和那个女人在说着什么话。

他心生一计,在胡乱报了姓名年龄这些惯例之外,马上提高嗓门,大声说道:“我练过几手,一般的汉子,几个都不是我的对手。你要不信,可以随便试试!”

说完之后,他昂首挺胸地站着,以显示他的英武之气。

周围的人一听这话,都好奇地转头看过去。王黑子也不例外,并且他听这声音好像还有点耳熟。

这不看不要紧,一看之下顿时惊呆了。正在那里显摆的汉子,不就是老爷派去苜蓿沟那边的亲信家丁王麻子么?他怎么到这里来了,难道是老爷遭遇不测了?

王黑子首先就是这个念头,可看着王麻子不经意之间转过来,还特意盯了自己一眼的动作,他心中顿时一沉。

王黑子虽然学拼音识字头疼,但他不傻。他马上明白过来,王麻子突然在这里出现,绝对不怀好意!

“黑子,黑子?”乌兰正和他说这话,忽然发现他发呆了,不由得提高了声音叫道。

王黑子突然被唤回了神,心中一阵惊慌。他连忙低下头,看着自己的脚尖,不敢和乌兰直视。

“你怎么了?”乌兰见他这样子,有点好奇地问道,“脸怎么这么红,难道是看到喜欢得大妹子了?”

强推感言

说实话,真得没想到我能得到这个强推的机会。

从数据上来看,我的成绩在同期里面不算出色,这可能有两方面的原因吧。

第一,当然是书本身的原因。

我以前写过一本209w字的穿越明末的书,那个时候挺同情崇祯的,一时冲动就写了起来。想象着从各方面出谋划策,帮助崇祯中兴了大明,称霸了世界,弥补了我当时的遗憾。

当然了,因为是第一次写没经验,当时看到网上争论,就想写出自己推测的建虏入侵京畿之地的具体情况,在小说开始没多久竟然让主角消失了十多章不见人影。这本书如何就可想而知了,以致到了一百万字出头才上架。

不过还好,因为写自己想要写的东西,一直坚持了下来,到小说结束的时候也收获了一些朋友。

从这书中自己也得出了一点经验,就是写自己想写的,让别人说去。

这第二本书,是我在看明末资料的时候,忽然发现它和近代是何等的像!脑中灵光一闪,就想写一个不一样的明末,全新的明末,一如我在简介中所写的那样。

这本书的定位,是想给那些不了解历史的人也能看。因为我发现,很多人竟然对历史一无所知。同事中大多都是重点大学毕业,可一讨论起历史,让我有点瞠目结舌。还有身边的人也差不多,历史真的是小众!

很多朋友都建议我在开局的时候直接扯旗造反,带着手下开始攻城略地的造反大业。但我还是坚持了我的本心,造反是迫不得已,不是走投无路不会脑子一热就造反。农民起义军也没有教科书上说得那么好,虽然先天上确实有正义性,但在那个时代,往往走向王朝争霸,百姓受苦命如草芥的老路。

就算是顾诚老先生,也都避重就轻地讲述明末历史,屁股坐在农民起义军的一边。

好吧,那我来!我这书的开头,就是官逼民反,不得不反,而明末那些农民起义军又是那么靠不住。好,主角就要把所有的这些都打倒,建立一个全新的明末。

当然了,顾诚老先生是记录历史,我这是丫丫历史,本质是不一样的,并没有对老先生不尊重的意思。

也有人喷过主角的圣母,我在这里提一句,我写的主角,就是圣母!没有腹黑,没有坑人,唯有一腔正义!

现实中没有这样的人,或者有,也很少,他们的结局可能也不好,也就是好人不长命,坏人活千年。对不起,我书里不会出现。坏人就要得到报应,好人就要有好报。

有人会说这样不真实、不合理,可穿越本身就存在想象中。既然都是想象了,为什么就不鼓励一点美好的事物呢!

历史是我的兴趣所在,这本书一如第一本,不管被骂五毛还是新闻联播看多了,我会一如既往地坚持写出我想要写得东西。

第二个数据不好的原因,可能是我只埋头码字,不管其他吧。没有和其他作者互动,更不用说其他了。就算是求票,到现在为止,我也一共就留言了两次而已。

当然了,关键应该是第一点,第二点只是小节而已。

能有强推的机会,真得非常意外和开心,非常感谢我的责编虎牙。是她给了我签约的机会,和我讨论情节,指点于我。

主编是谁,干嘛的,我是起点新人,不知道。但可以肯定,就算是这样,他也没有对我的书如何如何,可以确定,是对书不对人的工作态度,这里一并感谢下。

最后,感谢一直支持我的朋友,感谢你们能让我有机会把这个故事讲给更多的人听,谢谢!

169无法逃避

这话也是来自草原的乌兰,当了营长一段时间后,对王黑子也熟悉,才会开他的玩笑。

不过她也真是这么想着,顺着刚才王黑子的视线看了过去,不要说什么漂亮的大妹子了,连一个女的都没有,只有一个壮汉在登记信息。

“没什么,没什么,只是刚才……刚才头晕,现在没事了!”王黑子见乌兰在打量王麻子,下意识地就急忙解释,试图引开乌兰的注意。

乌兰闻声转回头,盯着王黑子看,同时有点担心地说道:“黑子,你要小心啊!要不回去休息下,我们可没有郎中的,真病了可就麻烦了!”

叫天军的来源基本上都是各地活不下去的老百姓,有各类特长的人实在太少,人才匮乏也就可想而知了。

胡广懂得一些最常见的病情,可那是西医,对应的药物却不可能在这陕北,或者在这个世界找到。唯一有用的,只是一些战场急救,伤口处理等知识。胡广已经抽空传授给护理连并记录了下来,但对生病这块却无能为力。

王黑子又哪有真的生病,听到乌兰这么说,却是心中一动,连忙回道:“那我回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6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