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一枝红杏纸上春 >

第47章

一枝红杏纸上春-第47章

小说: 一枝红杏纸上春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话无端勾出顾春满脑子绮丽画面,连忙窘然的抬手捂了他的嘴,“先、先闭嘴,有事跟你说。”
  被她捂住嘴的李崇琰点点头。
  顾春却忽然被烫着似的,猛地将那手又缩了回来,软声道:“你、你属狗的啊?”这不按套路来的混蛋,在哪儿学的邪门歪道,忽然舔人手心!
  “哎哎哎,君子动口不动手啊!有本事你亲回来,掐我的腰做什么……”李崇琰笑着将她紧紧圈在怀中,假作委屈求全地觑着她,“好了好了,不闹,你说吧。出什么事了?”
  于是顾春将豆子的事同他细细说了。
  “……花四刻意引导豆子将阿泓带去她跟前,大概就是为了听那首‘小金姐’。”顾春有些忧心地轻咬唇角。
  团山的寨子中流传着许多童谣,但“小金姐”这一支,却不是每家孩子都唱得全的。
  小金姐,骑金马,金马不走金鞭打,一走走到庙门下;
  琉璃井,金蛤。蟆,梧桐树,金老鸹,开开庙门金菩萨;
  ……
  这首童谣,按惯例,只有到了一定年岁的司家孩子才唱得全——还得是司家旁支中被栽培的孩子。
  顾春叹气,愁眉不展地望着李崇琰:“阿泓年纪还小,司家的大人还没有认真教她,她约摸也是零零碎碎听族中大孩子唱过,所以并不清楚最后一句是什么……可是,其实吧,即便没最后那一句,聪明人怕也猜得出是怎么回事了。”
  “哦,”李崇琰眸中有危险的暗芒一烁,旋即满面笑意如柔和春风,“那,最后一句是什么?”
  顾春恹恹地垂下脑袋,用头顶抵着他的下颌,闷闷脱口:“拿金碗,倒金茶,倒在碗里冒金花。”
  “你方才说,”李崇琰瓮声瓮气道,“这支童谣,只有司家的孩子才会唱?”
  顾春应声点头,头顶毫无意外地将他的下巴撞个正着。
  听他吃痛地呲了一声,顾春忙不迭地抬头,歉意地笑着伸手替他揉揉下巴处那隐隐泛红的地方。见他没好气地笑瞪过来,她赶忙又狗腿地替他吹吹,哄孩子似的念叨着“不痛的不痛的”。
  半晌过后,她才想起李崇琰先前的问题,于是随口应道:“只有司家的孩子才会,而且须得是司家大一点的孩子。听说,从前司家大人们在教这首歌谣时,都会叮嘱不能随意在外人面前唱的。怎么了?”
  “哦,不能在‘外人’面前唱的,”李崇琰伸手轻轻捏住她的脸,咬牙冷笑:“那你要不要解释一下,你是怎么知道的?”
  司沁泓年纪小,还没有机会学全这支歌谣,顾春自然不会是听小阿泓唱的。
  那,司家旁支被栽培的孩子中,谁会不将顾春当成“外人”,在她面前完整唱了这支歌谣?
  顾春呆了呆,片刻后才心虚地垂下眼睑,不肯吱声。
  见她不肯说,李崇琰心中更是大怄——
  他就是用膝盖想,都能明白“那个人”是谁!那个王八蛋!不把谁当外人呢?!
  “这、这不是重点,”察觉环住自己的手臂越收越紧,顾春忙抬头解释,“重点是……唔!”
  李崇琰带着满心的懊恼狠狠封住她的唇,不给人活路似的,不管不顾。
  重点是什么?重点是——
  有个姓司的混蛋!
  在他还不知这世上有他、的、小、糖、人、儿存在的时候!曾暗搓搓觊觎过这姑娘!
  好气啊。
  作者有话要说:  看来我离恢复每晚20:00更新已经不远了,哦呵呵呵呵~~~
  爱你们哟~比好多好多小心心~
  感谢订阅!感谢收藏!
  读者“”;灌溉营养液+12017…09…05 14:43:09
  感谢浇灌~~!!


第50章 
  缠绵的亲吻过后; 李崇琰那颗被懊恼、后怕、庆幸以及浓烈醋意陡然充塞的心才算略得安抚。
  他是戎马多年的领兵统帅; 最擅“于小节处观大局”。因此; 顾春虽只轻描淡写地寥寥提了几句,他立刻就敏锐地察觉到少年司凤梧的企图。
  虽并不清楚对方具体是个怎样的蠢法,才在占尽先机的优势下与顾春闹到形同陌路; 但是——
  感谢上苍,幸亏小时候的司凤梧够蠢。
  被亲了个晕头转向的顾春见他一时懊恼,一时又偷着嘿嘿笑; 愈发摸不着头脑地嗔道:“你这是……又在疯什么呢?”
  才被人激狂亲吻过的柔唇格外嫣红; 说话间轻轻吐纳的气息赧然轻颤; 仍残存着杏仁茶的淡淡甜意; 伴之以杏仁特有的微苦清香。这一切无端杂糅成一股勾人心魂的味道,如糖霜里滚过的一片鸦羽,在有心人的耳旁温柔掠过。
  软软的话尾刚刚落定,边有人立时红了耳尖; 心中如有隐隐岩浆,灼烫欲沸。
  见势不妙; 顾春慌忙拿双手按住他的两颊,羞红了脸笑瞪水眸:“说正事呢!”
  “嗯; ”李崇琰抿唇搂紧怀中人,暗暗调整了心绪,将司凤梧的事暂且抛开,“先说说你在烦什么吧。”
  顾春闻言重重吸了一口气,将泛红的两腮撑得圆鼓鼓的。
  四目相对半晌后; 她才像下了极大决心似的,轻声道:“我怕卫钊没截住花四。”
  见李崇琰疑惑挑眉,她又道,“如今花四身份不明,也不知在为谁做事。她毕竟在团山长大,又在本寨住了几年,眼下她听了那首童谣,或许会寻着蛛丝马迹猜出其中的秘密……”
  若花四再将这秘密转达给她背后的人,或许会给团山屯军带来灭顶之灾。
  “花四是平王的人,”见她茫然地看向自己,李崇琰解释道,“平王也就是我二皇兄。你不必烦心,即便卫钊来不及截下她,她也出不了屏城。”
  顾春是个一点就通的机灵鬼,立时脱口而出:“你的人早就盯住她了?”
  见她眼中隐有惊讶与佩服之色,李崇琰微抬了下巴,止不住得意的笑。于是将自己在宜阳有一支暗探的事合盘托出。
  州府宜阳离屏城不足百里,自李崇琰到了团山后,宜阳暗探的首领冯星野便迅速在屏城布下了暗线,是以当行迹可疑的花四忽然出现在屏城的第三日时,就已经在冯星野的监控之下了。
  “可是,那位冯星野,”顾春仍是放心不下,无意识地又揪住了李崇琰的衣襟扯来扯去,“他并不知道那首童谣的事啊……”
  李崇琰唇角噙笑,任她有一下没一下地揪着自己的衣襟,“冯星野行事自来谨慎果决,也很清楚我孤立无援的处境,既知花四是平王的人,他便绝不会让花四带着任何消息离开屏城。待会儿我让燕临走一趟,叫冯星野的人索性将花四绑了给卫钊就完事了。”
  作为威名赫赫的南军实际主事者,李崇琰谋篇布局从来都是“大行不顾细谨”的耿直作风,这一点,与南军缠斗多年的奴羯军队恐怕是深有体会的。
  任何花招在李崇琰这里都没什么大用,因为他压根儿就懒得费心去想你的套路有什么动机。
  他就如盘踞在山林中的王者,一旦发现有人试图入侵自己的地盘,他永远只需简单、粗暴、朴实的三步:锁定猎物、伺机而动、一击必中。
  作为被李崇琰亲手带起来的冯星野及其手下的宜阳暗探,自然而然地也承袭了这般作风。
  “真的不必担心,”见顾春还是将信将疑,李崇琰咧嘴一笑,“冯星野那人,脑子比我还直。”
  对冯星野来说,事情非常简单。
  殿下在团山。
  屏城在团山脚下。
  平王的人忽然出现在屏城。
  管她是来做什么的,盯死她。
  想离开屏城了?哦,绑了。
  管她得了什么消息,只要让她消息传不出去,殿下就不会有危险。
  完美。
  “这人可真好玩。”顾春听得噗嗤笑出声,心下终于踏实了。
  李崇琰不满地抬起下巴蹭了蹭她的脸:“哪有我好玩?”
  “再闹……”坐在他膝头的顾春往后缩了缩,咬唇蹙眉,哭笑不得地嗔他一眼,“再闹我打你哦!”
  李崇琰一手环住她,另一手闲闲斟了一盏清茶,先递到她的唇边喂了几口,见她摇头,才顺势将茶盏送到嘴边,顺口问道:“那首童谣是怎么回事?”
  顾春抿去唇上残留的水气,垂眸低声道:“其实我也是猜测……团山可能有金矿,但只有司家旁支才知金矿的准确位置,不到万不得已不会动。”
  数百年来,司家的旁支除了守护白石楼内那些关于团山的记档之外,另有一个隐秘的任务。
  可除了四大姓家主及候任家主之外,没人清楚那个隐秘任务具体是什么,只知那个隐秘的任务关乎团山屯军的生死存亡。
  “为什么会猜是金矿?就凭那首童谣?”李崇琰对这个秘密似乎并不意外,笑得贼兮兮地展臂将茶盏放回桌案上。
  顾春皱了皱鼻子,垂着脑袋又开始揪他的衣襟:“当然不只是那首童谣。”
  自打兵部暗中将团山屯军自官军序列中抹掉之后,屯军便也不再对外募兵,近百年来的兵源都是各寨中一代代长起来的孩子。
  惟有司家旁支的主事者有一个权力,“若遇非常时期,可酌情自外界募兵”。
  “虽说并不清楚那‘非常时期’是指什么,可加上那首童谣‘小金姐’,我猜想,司家旁支手中这个对外募兵的权利,是为了开采金矿。”
  她方才就是怕花四忽然想明白了这层意思,再将团山有金矿的消息传了出去,到时团山恐怕就要被各方势力搅个底朝天,再无宁日了。
  李崇琰笑着捏住她的一侧脸颊,眉梢高高扬起,神色得意如飞扬少年:“小糖人儿啊小糖人儿,我是该夸你聪明呢,还是说你笨呢?”
  “鹅肿么笨了?”被他捏住脸的顾春口齿含混地追问道。
  李崇琰放开她,以目光示意她回头看桌上的东西。
  顾春循着他目光的指示,扭头瞧见桌面上那个小布袋子。那里头装着早上她让司梨帮她捡来的小石子。
  在李崇琰鼓励的注视下,她反手将那小布袋子拿过来,从里头随手抓了几颗小石子出来,摊在掌心,反复细看。
  片刻后,她仍旧是茫然:“这石子怎么了吗?”
  都是石头主街上随处可见的铺路碎石而已。
  “当局者迷,”李崇琰笑着自她掌心挑出一颗拈在指尖,摩挲片刻,将那颗石子上的尘泥抹去些许,再举到她面前,“并非金矿,而是玉矿啊。”
  这是一种河磨玉,质地朴实、凝重、色泽多深翠,与中原所产的软玉大不相同,非常罕见。
  李崇琰之所以一眼就认出了这种玉,是因为他的母亲司苓正巧也有一枚这样材质的玉坠。
  “早上大雨过后,石头主街上的铺路碎石被洗得干干净净,满寨子竟没一个人注意到,那些石子中有一些是不同的。”
  本寨的那条石头主街,是建寨子时就有的。十年来顾春在那条路上来来回回不知多少次,却从未想过去细细打量那些铺路石。
  想来,数百年来生活在这寨中的十几代人里,也没几个会无聊到去细看自己脚下踩来踩去的这些石头。
  况且团山人生活朴拙,对珠玉之类的东西接触不多,即便当真仔细打量,也未必瞧得出这是一种玉石。
  见顾春已惊呆,李崇琰笑得愈发得意了,又指了指她昨日从司凤林的小石屋里带出来的那个乌漆盒子:“我打开瞧过了,九连环,璞玉做的。”
  目瞪口呆的顾春还没回过神来,愣愣点头,“原本、原本是要送给你玩儿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