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顺明(完结) >

第14章

顺明(完结)-第14章

小说: 顺明(完结)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孟哈哈一笑,朗声开口说道:
    “咱们大家都是想要过好日子,大家照顾我李孟二十多年,也该我报答大家的恩情。“
    这话一说,气氛轻松了些,大家都是哈哈的跟着笑起来,李孟继续说道:
    “这买卖也不是伸手拿钱的,风险不小,各位都是有爹娘家世的人可要想清楚了。“
    虽说这时代人结婚早,但是卫所里面的这些男人穷的底掉,来院子的还都是些单身的,听到李孟说的话,赵能开口,他和李孟的关系很近,算是能说上话的,过来拍拍李孟的肩膀,笑着说道:
    “这风险,兄弟们都知道,这才让李孟你带着大家干,跟着你大家放心!”
    李孟突然发现,不知道什么时候,大家都是以领头人的态度来对待自己了,从前这个态度可都是给赵能的,认清这个态势,再看到周围这些人热切的表情,李孟的心里也是有底了,当下朗声说道:
    “众位兄弟信我,我李孟也不推辞,只是大家结伙做事,还是要立个规矩。”
    众人对李孟的态度已经是从信服变成了敬畏,先前扁担击杀盐丁的事情已经是让大家震惊,对于胶州城中牟巡检被杀的这件事,大家都是有隐隐预约的猜疑,想到这一点心中更是凛然,看着赚来的银子,想想李孟做的事情,大家谁都是觉得,跟着李孟干不会吃亏,同时也不能忤逆了他,这人太强悍厉害了。
    胶州巡检司牟巡检因为强人图财害命横死家中,官府草草结案。
    一个九品的官员死了也就死了,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不过牟阎王死了是小事,可这巡检的官位归谁可是大事,这位置虽然说是胶州巡检司,可管辖的地面却是大半个莱州府,而且上面只有在济南府的盐运使这一位上官,到时候纠集几百个无赖地痞,设卡查缉私盐,然后自己再大肆的贩卖,有钱有权,横行一方,这可是上等的肥缺啊!
    这边一出缺,马上就有人去济南府找盐运衙门活动,想要拿下这个肥缺,只不过,别看这是小小的巡检职位,布政使司,巡抚,还有户部都有参与决定的权利,这也牵扯到各方面的博弈。
    山东盐政虽然比不得两淮和北直隶,但毕竟是有油水的职位,真是不好轻易决定,偏偏这年头事情太多,山东的各个衙门机构都是在忙于平定登州孔有德叛乱,给各路大军调集粮秣银钱,京师朝廷则是在忙着应付陕西民乱和关外的鞑子,这点小事还真是要推迟决定,不过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也是千年的官场传统。
    山东的盐运使索性不理会,只要是胶州的巡检司定期交上银子来就行,这就等于给那些盐丁们自己行事的权力,几乎就在命令下达到胶州的当天,巡检司的盐丁们立刻是分成了十几帮,势力人数大小不等,不要指望这些流氓无赖会成什么事,一盘散沙而已,这些人自行去查缉私盐,搜刮钱财,不过也是互相争斗不休,胶州的地面上又是乱起来。
    但是这些查缉私盐的盐狗子到处乱窜,有个地方却是从来不去查的,那就是逢猛镇,这里的盐商堂而皇之的从胶州临海的各处收购私盐,然后通过船运,运出胶州,这才是最大的私盐罪犯。
    不过。巡检司的盐丁们或大或小都是私盐贩子,要是查缉了逢猛镇这个地方,他们把自己手里的盐卖到谁手里去,自己可不能断自己财路。
    崇祯五年的六月二十一日,聚在李孟那个破院子里面的人一共是十七个,大家定下了贩卖私盐改善生活的计划。
    李孟通过逢猛镇卖私盐,小路杀盐丁还有那大家对牟巡检死因隐约的猜测,在一开始就确定了在这个小团体里面的领头地位,要是按照书面的话语来说,也算是一个小盐枭。
    既然说定了,那就是说干就干,六月二十二日,赵能和陈六子这些人就分散到附近的靠海的村子去传消息,当然是通过亲朋故旧的渠道来传播,说是一担盐银子三分五,绝不拖欠克扣。
    整个灵山卫所北部的这些千户所和百户所,有一半都是靠海的,大多煮海熬盐贴补些家用,他们的盐一般都是卖到灵山盐场,那里只出三分银子每担,而且还要巴结收盐的人,还要忍受拖欠和克扣。
    听到三分五银子收购的,而且还是本卫所的军户子弟介绍,都是颇为的心动,只是牟巡检上一次领人清查,几乎是把各家残余的盐货不是抄走,就是自己害怕毁掉,要是重新开始生产,各家各户的零散手工操作产量并不大,而且现在多雾多雨,更是影响出产。尽管放出了消息,一直到七月也才收到了十几担盐,这些钱都是李孟垫付的,这也好解释,说是那次搜刮盐丁身上的银钱。





    正文 第十七章 押运工作
    更新时间:2008…11…14 10:33:42 本章字数:2264

    除了收购之外,李孟这些人也不能闲着,他们也要在海边架起灶锅煮海熬盐,闲不下来。
    不过说起来让陈六子、王海这些年轻人很郁闷的是,说是大家合伙卖私盐,但是除了煮海熬盐之外,李孟让他们练武艺,虽然说是军户,可这薛家千户所里面,差不多一大半的人家几代都没有摸过刀枪了。
    自从募兵推广之后,大明的上阵厮杀的士兵都是将领在某地募集而来,发军饷吃饭的士兵,军户里面的最多也就是去修修城池和工事之类的,平时大部分时间都是种地,剩下的时间都是给千户和卫指挥使种地。
    大家都是地地道道的农民,那里还有什么军人的底子,可李孟丝毫不管这些,坚持让他们每天在海边绕圈的跑,或者是站住不动排成一排,每天累的好像是一只狗一样,很多人都是有些受不了。
    但谁也不敢说什么,或者是退出,李孟所做的事情,尽管真正知情的不到二十个人,可是大家都隐约的听说过些事情,传闻往往比真实更加可怕,大家生怕违背李孟的命令之后被他砍了脑袋。
    所以李孟的话,尽管大家心里不理解或者是抵触,可还是战战兢兢的在做,不过李孟所做的也算是足够大方了,差不多把从前赚的那些银钱都拿了出来(盐丁身上,贩运私盐所得),买的粮食做成干粮给大家吃。
    大家每天都是吃两顿饭,可在海边煮海熬盐的时候,李孟却让大家吃中午饭,买的粮食做成的窝头和饼子,还有在渔民手里买的惊人便宜的鱼虾,每个人必须吃饱,而且不能给家里带饭。
    这年头大家图个什么,不就是吃饱肚子吗?日子苦些,平时累点,那也不算什么,比饿肚子要强太多了。
    李孟心里也是郁闷,银钱倒是小事,他手里还有不少,不过身边的这些年轻人悟性也实在是太低了些,每天的跑步,俯卧撑之类的倒还罢了,那些站队,立正,向右转之类的简单口令和动作,都是几遍,十几遍,甚至是上百遍的教,可还是忘记。大概是一个月才能有个大概。
    从前在海边当兵的时候,也曾被指派到附近的大学担任军训教官,那些大学生的队列,齐步走之类的,就已经是让人头大,当时几名战友凑在一起,埋怨道:
    “肯定不会再遇到更难教的。”
    没想到,比起那些散漫的大学生,这些人差了又不知道有多少,那些大学生好歹在军训一个月之后就大概出样子了,可这些人一个月才刚刚入门。
    特别是赵能和陈六子私下里还找过李孟,很是疑惑的问道:
    “咱们买卖盐就是为了日子过的舒服点,每天还折腾的这么累干什么?”
    李孟没好气的回答道:
    “不练,遇到盐丁打不过,跑不了,那岂不是去送死。”
    这句话顿时是堵住了大家的嘴,是啊,现在盐丁不来灵山卫,是因为他们内部正在争斗不休,好多油水还是分赃不均,谁还顾得上这块地方,这不来可不等于盐丁就没有,想想那天在小路上要不是李孟的勇猛,谁知道还会遇到多大的灾祸。
    也许是赵能和陈六子把话传给大家,在以后,只有人埋怨累,没有人埋怨无用,大家都还是按照李孟说的练。
    实际上,李孟做的很不错了,现代军训的大学生,从小学甚至是幼儿园开始,初中,高中一直到大学,都是有初步的队列训练,军训的时候不过是强化罢了,而且训练这些农民,几乎是从零开始。
    其实欧洲殖民者训练土著军队的时候,所遇到的困难不比李孟少多少,甚至更多,英国军官在印度训练土著士兵的时候,曾经有人哀叹“训练这些土人分清楚左右就花了我半年的时间”,如果知道这个例子,李孟应该知足。
    在练这些东西之中,李孟开始都是以说服训斥为主,但这些人嘻嘻哈哈的根本不当回事,几天后,忍无可忍的李孟扇了一个人的耳光,踹两脚,顿时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结果一个月后,李孟训练的时候,手中都是拿着木棍,谁要是做错,马上狂抽过去,你还真别说,效果很不错。
    也许是在李孟从胶州城回来,或者是更晚些,在薛家千户所认识不认识李孟的人里面,都开始渐渐的流传一个谣言,说是李家那个傻子,被二郎真君附体了,要不然哪能有些这种见识广博,为人果敢的模样。
    这年头的百姓都是信这个,一时间看着李孟的眼神除了敬畏之外,又有了几分崇拜。
    不管是年纪比李孟大的赵能,还是年纪比李孟小的王海,都觉得越来越不能理解李孟的所作所为,比如说,各处送来的盐里面,不能掺沙子,那些草叶脏物是越少越好,还有安排众人轮班进城,并要跟他说城内的消息,还有城外的布告一定要弄明白内容,大家都不认识字,可也要央求人告诉自己。
    这些人糊涂的事情很多,不过有件事倒是明白的,这十六个人在海边一个月后,人虽然变黑,可脸上却有健康的红润,而且走路做事都显得有股架势在里面,很多年轻人都非常羡慕。
    每到他们在海边练习的时候,总是有不少小孩子和年轻人在观看,当然也有些女孩,这让赵能,陈六子他们更有训练的劲头。
    快到八月,白天和晚上的天气都是更加的炎热,按照去胶州城的王海回来说,朝廷的大军已经是把在登州府作乱的孔有德围困在登州城中,看来平定指日可待。但是孔有德率领辽兵在城内城外的大屠杀已经是造成了灾民。
    在胶州城外已经是能看到从登州过来的难民,再有就是胶州盐政司巡检的位置依旧是空悬,王海听人闲谈,说是知州大人觉得空悬也不错,最起码盐丁的各个势力都给他送钱,从前可没有这样的好事,巡检那里会理会知州这种地方官,所以一直没有对巡检的人选提出意见。





    正文 第十八章 将来吃肉
    更新时间:2008…11…14 10:34:20 本章字数:2302

    八月初一的黄昏,李孟和赵能坐在院门外聊天,之所以不在院子里,因为两家的院子差不多快被装盐的草袋堆满了。
    两个人一边说着闲话,一边看着村口,太阳快落进海面的时候,他们等待的人来了,陈六子和王海快步的从村口走来,两个人都是有些兴奋的模样,赵能一下子跳了起来,连连的挥着手,李孟慢慢的站起来,陈六子快走几步到了跟前,强压低声音说道:
    “李大哥,今天我和小海在那小路上走了一圈,就看到几个附近村子的人,没有什么其他的人。”
    李孟点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