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穿越电子书 > 抗日之铁血兵王 >

第446章

抗日之铁血兵王-第446章

小说: 抗日之铁血兵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另外在保卫北平城的时候,多田骏大将也见识到了八路军火炮的威力,丝毫不比华北方面军来的差,甚至还有过之,所以迫使多田骏不得不加强火炮部队的实力。

    除此之外,华北方面军的装甲力量也必须有所增强,比之两年前的华北方面军,此时足足三个战车联队的装甲力量已经很强大了。但是八路军的发展却比之大日本帝国更快更猛,支那人用实力证明他们在装甲方面比方面军更强大,因此刚刚上任的时候多田骏就向日军高层请求组建规模更大的装甲部队,于是日军高层才决定组建战车第三师团。

    然而令人没有想到的是,这个战车师团还没有组建,几乎所有的装备就全都落到了马铮所部手里。一想到那整整三百几十辆战车,多田骏的心里就在滴血。

    为了组建这个战车第三师团他几乎动用了在军中所有的关系,这也是他准备用来对付马铮所部的秘密武器,但是没想到最后却便宜了马铮。完全可以想象得到,在拥有了这么多战车之后,马铮所部将会训练出一支多么强悍的装甲力量。

    更重要的是,现在这批装备落入了马铮所部手上,为了不使方面军在接下来的战斗中处于劣势,方面军必须组建更多的装甲部队,用以对抗马铮所部,这在多田骏看来完全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好在大本营此次也意识到了危机,所以在这方面没有为难华北方面军,不但增援了五六万新兵,同时还调拨了大量的重武器。

    经过此次调整,多田骏欣喜地发现方面军的总兵力由原来的40万人一具突破到了45万。不多多田骏也清楚,现在这些都是纸上谈兵,计划终究是计划,和实际战斗力却是两码事。

    大本营虽然决定大力增援方面军了,但是隔着千山万水,即便是行动再快,没有一两个月的时间也别想完成此次大补充。如果遇上速度慢的话,恐怕半年也不一定能让部队接收到这批装备和兵员。

    就目前而言,方面军却只有11个师团的兵力,加上其他各种部队也不过22万人。就算是加上配合他们作战的各路伪军,总兵力也不过40万人。而在这次的大战中,日军数路部队遭到重创,损失的兵员至少有三万人,也就是说此时方面军可战之兵仅仅只有37万人左右。

    37万大军听起来确实是一支很强大的军事力量,但是如果分散在北平、天津、山西、河北、山东、河南以及安徽和江苏几省的话,那么这支军是力量就显得有些单薄了。

    兵力匮乏让多田骏感到窒息,如果这个时候八路军以及国民政府在华北的部队联合起来向方面军发动进攻的话,那可就危险了。因此对于华北方面军来说,前途是光明的,但是道路却是曲折而又坎坷的。

    所以在一片报仇雪恨的呼声中,多田骏却决定短期内方面军全面收缩兵力,在山西只保留太原、繁峙、平原县、五台、定襄、忻口等十余个县区,其他地方全部放弃。

    同时放弃冀东部分地盘,以应对马铮所部的压力。另外河北的蔚县等地也全部放弃,将兵力主要集中到平汉路以及正太路沿线,确保平津地区各大城市的安全,等待国内的补充。

    但是在此之前多田骏还需要解决一个大麻烦,那就是必须想方设法将被俘的万余日侨赎回去,不然无法向国内的那些大家族以及普通民众交待。(未完待续。)

第六百七十章:扩充实力(求订阅!)

    【抗日之铁血兵王】第六百七十章:扩充实力(求订阅!、求月票、求一切!)

    关于如何解决这件事情,显然寺内寿一和杉山元给多田骏开了一个好头,在此之前他们已经成功解决了数次这样的事件。

    但是这一次多田骏却不想照搬以往的经验,因为他发现马铮所部之所以能在如此短的时间内成长成为大日本帝国的劲敌,很大程度上和华北方面军前两任的司令官的纵容有很大关系,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用支那俘虏交换帝国平民。

    根据特高课收集到的情报显示,在支那马铮所部的很多部队里,都存在着被帝国俘虏过的士兵。这相当于方面军一方面在和马铮所部作战,另一方面却不断地向其输送兵力,简直是荒唐到家了。

    随后多田骏下令,华北方面军各地驻军立即抓捕辖区内的中国人,并且将他们全部集中起来,同时还利用媒体大肆的“揭发”八路军屠杀日本侨民的事实,希望借此给马铮所部施加压力,逼迫马铮所部释放哪些被俘的日本侨民,以减轻国内的舆论压力。

    华北方面军在干什么马铮暂时还不太清楚,不过随着日军兵力的不断收缩,马铮也清楚日军眼下真没有再和他硬磕的心思了,这样一来马铮高悬的一颗心也放了下来。

    既然外部的威胁暂时消除了,那么接下来的时间马铮就打算好好充实一下防区内部。经过这一年多的艰苦战斗,绥察军区的地盘增加了不少,除了大同这样的军事重镇之外还增加了浑源、广灵、灵丘、应县、山阴、阳原、蔚县、怀安、万全、宣化、崇礼、沽源、赤城、康保在内的22个县城,加上以前的三十几个县的话,绥察军区的地盘就达到了六十多个县。

    与之相对应的是,绥察军区的兵力却没有多少增加,甚至于还有小幅度下降。毕竟杀敌一万自损八千,马铮所部以一己之力抗衡华北方面军和关东军两大战略集团,能打成现在这个结果已经很不错了。相对于日军的损失,马铮所部的损失简直可以用微不足道来形容了。

    战后统计,近一年来绥察军区和日伪军的敌我伤亡之比达到了1:4,也就是说八路军损失一人,日伪军就得损失4人。尽管这里面伪军损失占了绝大多数,但这依然是开战以来绝无仅有的。

    马铮清楚地记得几十年后关于中日军抗日军战争统计的相关数据,八年抗战,中国方面每伤亡28。5人,击毙日军1人。中国的军人和人民每付出87人伤亡的代价,才能击毙日军1人。如果按照日军在中国战场仅死亡20万人计算,则中国方面的伤亡比增加一倍。

    这个数据不啻中华民族的奇耻大辱,在抗战中滇西会战中的松山战役,***军队曾以10万大军围攻1200名日寇,给我们留下的是极为悲壮惨烈的一幕。据战报统计,日军仅一人突围,而国民政府的阵亡却高达10000余人!

    所以说马铮所部的伤亡其实并不算什么,但是还是那句话,马铮所部和华北方面军是各有长短,马铮所部攻击犀利但是没有底蕴,而华北方面军虽然屡败屡战,但是却底蕴深厚,人家后面是一个经过百年奋发图强发展的资本主义国家作为靠山,就综合国力而言无疑是亚洲第一,而马铮后面却什么都没有。

    因此华北方面军就算是损失十万也只不过是元气大伤而已,而马铮所部损失虽然没有人家大,但是却伤筋动骨了。战役爆发前,马铮所部总兵力十八万八千余人,而现在总兵力却只有区区十六万九千余人了,损失近两万人,所以马铮需要充实部队。

    马铮现在不缺人,部队虽然损失不小,但是从天津以及张家口等地招募的学生兵就足足两万余人,再加上其他兵员,绥察军区随时可以拉起一支五万人以上的新兵。

    此外这次作战部队还俘虏了一多伪军,稍加教育之后也可以编入部队。但是新兵毕竟是新兵,就那些学生兵,如果没有足够的时间训练的话,拉上战场不过是给小鬼子送菜而已。

    不用别的,就用飞机扔几颗炸弹就能让这些新兵蛋子彻底撒丫子当逃兵。不要说他们这群新兵蛋子了,整编二师的兵员几乎全都是原来独七师独七旅的老兵,成军时间也超过了一年,里面没上过战场的新兵蛋子并不是很多。但是仅仅就凭日军那半吊子伞兵的一次突击,就差一点吓成溃军,更不要说是这些新兵蛋子了。

    招募和训练新兵迫在眉睫,所以马铮一边命令各部队自己招募新兵,另一方面将从天津等地带回来的几万新兵蛋子都集中到了大青山进行集训。

    新兵集训是由军区警卫团负责,而军区警卫团的骨干都是从特战部队抽调过去的,马铮相信他们可以将这些新兵蛋子训练好。马铮也不要求警卫团把这些新兵蛋子都训练成特战队员,但是他要求他们要在最短的时间内把这些新兵蛋子教成一个真正的兵,最起码上了战场不至于被敌人的飞机吓死。

    实际上,新兵死亡率最高的就是第一次上战场,只要挨过第一天,那么新兵生存的几率就大多了。

    新兵集训是一回事,另外一件事就是装甲部队和飞行大队的训练也必须提上日军程。这次部队从天津搞回不少好东西,单单各类战车就有三四百辆,足够组建一个装甲师了。

    另外还从天津的东局子机场以及北平的南苑机场缴获了六十多架日军战机,尽管型号都不是很先进,但是却为马铮所部提供了第一批训练的机型。

    但是现在最缺的还是可以指挥装甲部队和航空部队的人才,现在军区的这些老将们虽然身经百战,一个个功勋卓著,但是全都是陆军出身,而且绝大多数都是泥腿子,没有接受过正规的军事教育。

    即便是有几个正经科班出身的人才,例如鹿鸣、王战、王涛、谢文生等人,但是也都是专业不对口,让他们指挥装甲部队和航空兵的基本上属于赶鸭子上架。

    要知道新兵种那都是专业性极强的兵种,不仅仅要求士兵有一定的文化功底,同时也需要指挥官相当的专业,尤其是像航空兵这样的高科技兵种,如果还以陆军的打仗方式指挥航空兵的话,结果恐怕用屁股想也能想象得到。

    此外,不管是航空兵还是装甲兵那都是八路军最强大的战略力量,即便是马铮同意将它们这些宝贝疙瘩交给鹿鸣等人指挥,上面也未必同意,毕竟此时党内对于身份和家世以及出身还是很重视的。鹿鸣等人虽然自从参加八路军之后表现的就很不错,但是直到现在他们还都没有入党,因此这对上面来说还是很不放心。

    尽管马铮相信鹿鸣等人不会赶出什么出格的事情,但是上面却不会这么想,让他们担任旅一级的军事副官那已经是最大的容忍限度了,再高了上面可就不会同意了。

    出于种种考虑,马铮决定新成立的新兵种的主要军官由绥察军区自己培养,并不从各部队调任。于是乎马铮便开始在全军范围内进行摸底,希望能够挑出一些可以适应新兵种的人才。

    还真别说,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经过全军摸底,还真让马铮找到几个人才,最让马铮看中的有三个,分别是郭凡谱、杨子仪以及邓文鑫。(未完待续。)

第六百七十一章:人才难得(求订阅!)

    【抗日之铁血兵王】第六百七十一章:人才难得(求订阅!、求月票、求一切!)

    郭凡谱,山西大同人,今年32岁。保定军校毕业生,先是在西北军服役,中原大战之后随长官投蒋,成为中央军。后因受到德国顾问德英里西。冯。拉特上将的赏识,于1933年被委派到德国柏林军事学院学习,他也是当时唯一一个不是黄埔系统出身的留学军官。

    在德国他学的是装甲专业,1935年6月他随同当时354名装甲科的学员被编入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