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乱世辛夷 >

第4章

乱世辛夷-第4章

小说: 乱世辛夷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座上的。横挑鼻子竖挑眼,几番僵持下来,皇后和汝南王司马亮的隔阂就更深了。朝中也分成了好几派,一派给皇后娘娘出谋划策,一派给汝南王拨个火儿。

其中东安王司马繇仗着自己诛杀杨骏的功绩,一日之内赏罚了三百余人。

“平日猖狂些,这也罢了,他竟没把本王放在眼里。要赏要罚怎么可以不先来和本王商议!”司马亮本就对贾后渐渐不满,现在又添了一个东安王司马繇。就连司马繇的亲哥哥司马澹都对弟弟不满,那司马繇是不是太嚣张了?

司马亮上朝的时候就向皇帝奏了一本,“司马繇妄自尊大,意图撺掇众臣废黜皇后。”惠帝想了想,叔祖父的面子还是要给的,何况要他把老婆休了,那他凭什么要听呢?说到底皇帝还是怕自己的皇后的。既如此,得罪两边倒不如就得罪一边,于是朱笔批了个圈儿,表示“准奏”,免了司马繇的官,流放到东北带方。

这样一来,皇后娘娘的部属都暗暗地拍手称快,不免腰杆子又挺了几分,对司马亮也是不如以前尊重了。皇后娘娘的部属一个个趾高气昂地在朝中成了一股强大的势力以后,司马亮不得不后悔。

司马亮虽老了,却也深知道唇亡齿寒。逞一时之气,只为稍泄心头之恨,现在看来是大大地不值。他替自己拔刺儿的同时,也替贾后把碍她眼睛的刺儿给拔掉了。最后,所有“好大喜功、不能容人”等等风言风语都传遍了朝野。即使司马亮自我安慰说是为了杀一儆百,不是这样,又怎能让所有王侯都对他惟命是从?这样,是为了不让大晋的政权旁落!司马亮强迫着自己这样想,但是他心里就是过不去那道坎。

不能容人者无亲。司马亮细细想来,按他现在的名位来说,有没有“亲”仿佛不怎么重要了。有了那么多亲戚,才有那么多顾及、那么多口舌。

关于自己武断地杀死了司马繇,虽是错误,但好在眼前算是清净了。不过,楚王司马玮又横在他的面前了。既然已经犯下了错误,使他那些侄孙们不再信任他,那他何不下手地更加彻底些?司马伦一厢情愿地认为如果把司马玮赶走,那整个朝堂就真是他说了算了。

怎么去撬动楚王司马玮这块大石头呢?这个侄孙子也是块爆炭,弄不好也会惹火烧身。司马亮开始暗暗在朝中寻觅“同道中人”。要找这样的人,必须细细思量妥当。“太子太保卫瓘!”司马亮忽然想起这么个人来心中顿时豁然开朗。卫瓘此人位高权重,又在很早之前就对贾后不满,与司马玮更是心有芥蒂,何不合两人之力一齐铲除司马玮呢?

司马亮与卫瓘一拍即合,两人商议定了让司马亮的儿女亲家——裴楷去接替司马玮的兵马,然后让司马玮孑然一身回去封国。

只是他们上奏章的时候忘记了,裴楷永远不会迎风而上。他是一个善于避开锋芒的人,平日里只管太子的学业,并不过问朝政。当他听闻亲家公和自己的直属上司一起保举他的时候,他便婉转地推辞起来。他并不需要趟这趟浑水,何况,楚王司马玮的势力可是自己能企及的?裴楷可不想偷鸡不着反蚀把米,万一这把“米”的代价是自己全家老小的命,可更是大大的不值了。他忙忙趋步出班奏道:“太宰和太保美意,臣愧不敢当,楚王勇武,臣难以望其项背。自认无才无德,自求远离京畿,蓄几亩薄田终老而已。”

“准奏!”皇上看着他愁眉颔首,一改潇洒倜傥的模样,心中甚是高兴,“朕封你为安南将军,你也去玩一会,有什么好玩意记得给朕带些来!”

“谢皇上隆恩!”裴楷如遇大赦,幸而今日皇上神智还算清明,不然未免又要进入到另一个漩涡里了。

司马亮没料到他的老亲家那么不给他面子,反倒是被放外任了。天高皇帝远,自己也是鞭长莫及。司马亮整天长吁短叹,后悔自己一大把年纪竟没有思虑周全,若事先去找裴楷商议一二,也不至在朝堂上将自己陷入难以斡旋的境地。

裴楷离京后,太子少傅由司马玮接任。司马玮本来就不是一个省油的灯,现在叔祖父对自己不“仁慈”,自己也不必再装作孝子了。他得到宫中的线报,“贾后亦对司马亮嫉恨已久。”这一消息让司马玮欢喜不已,他心中暗暗筹谋起来。恰巧,司马玮的长史公孙宏是最了解司马玮心思的,知道司马玮也有对付司马亮之意,便劝说他去接近贾后,以贾后之力不着痕迹地除掉他那碍手碍眼的叔祖父。

“敢问王爷可有听说过‘金谷二十四友’?”公孙宏抱拳侧立在司马玮身畔。

“那是自然。那二十四友各有各的来头,都不是等闲之辈,本王岂有不知?”

“下官与那‘金谷二十四友’之首的潘岳潘大人交好,当年我落魄之时鼓琴一曲,他酬之一赋,引我为知己。想必下官让他暗中安排引见一下贾谧大人也使得。毕竟贾谧大人是皇后娘娘在娘家最信任的人。”

“你说起潘岳,我倒想起他不但品貌一流,那河阳一县桃花也是最能醉人的,我看这些时日,怕是能摘桃而食了吧?”

“是,河阳之桃,只待王爷功成,便硕果满枝了。”公孙宏笑着,退下去自去找潘岳引见贾谧不题。

不过多久,公孙宏便来回话,请司马玮进宫谒见贾后。

一番密议,贾后也觉得找个王爷作为盟友是一件不会赔本的买卖。于是,两人各有打算,合作却是很愉快地谈成了。

可是贾后的心思可是比司马玮远得多,她想着“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这是贾后惯用的招数了,不费自己的一兵一卒,却能让自己的对手死得很难看。

但是,该用什么方法,让这两个王爷都死得心服口服呢?贾后手中拿着一个九连环,正挖空心思地想要将它解开。

“上中有下,下中有上。到底是上一个环,还是下一个环呢?”贾后逼迫自己必须有耐心来解开这个死结,要不然,自己在朝中的势力被司马亮和司马玮瓦解,那下半辈子就只能凄凄惨惨地孤老宫中,甚至是被贬到金墉城孤寂死去。她指望不了自己那白痴的皇帝丈夫,只能全力靠自己。都说,隔一个环才能下后面那个环,那我何不借皇帝做一个屏障,再将司马亮和司马玮一个一个地杀掉呢!

银质的九连环被贾后轻轻地抛在了桌上,仍然发出了无比悦耳的声响。贾后缓缓从胡床上坐起,按了按鬓角懒懒道:“来人呐,给本宫更衣,去把皇上给本宫请来!”

底下的宫女、内侍忙忙地穿梭在贾后的寝宫内,两个内侍领着一溜八个宫女奉上漱口的香茶、洗脸的香汤,尔后便是四个司仪的宫女替贾后更衣,再有四个司宝的宫女捧上八个朱漆的盒子,任贾后挑选首饰。一时间,司宝的宫女退下,又上来四个给贾后簪花梳头的宫女给贾后行过礼再替贾后梳头。

这一番费了两个时辰,皇帝便由其他内侍陪伴着坐在一旁等着贾后梳洗换装。贾后明明在铜镜中见着皇上坐立不安,也只是装作没见着般,一会呼喝着宫女把偏髻梳低了,一会又指摘宫女将发簪插歪了。宫女们都战战兢兢,生怕又惹贾后生气。

一时间,一个宫女为贾后簪步摇时未留意竟将贾后一根头发簪断了,贾后顿时失声惊叫起来,吓得四个宫女纷纷跪在地上大气也不敢出,皇帝也立刻从椅子上一跃而起,忙问道:“贤后怎么了?”

“这四个人,统统拖出去砍了!”贾后觉得自己娇弱的头皮在微微发麻,可是在场所有人更是觉得头皮发麻,每天的如履薄冰还不如早死早超生呢。

正有几个侍卫进来将四个宫女拖开,皇帝便冷哼着一本正经地发话道:“什么大事,清早地便要杀人!算了,你们的命留着,以后上心些。”一边说着,皇帝一边做着欢愉状,贾后正要哄皇帝,便皱眉道:“算你们命大,将她们的头发全部给本宫绞了,扔去庙里,每七日每人抄写《光赞经》、《贤劫经》、《正法华经》各一遍,本宫会派人隔七天去取一次,若有一次抄不完,剁烂了你们的手,若要寻死,先仔细着你们家里的人口!”

“是!奴婢谢皇上,谢娘娘慈悲,饶恕奴婢的性命,奴婢定当每日诵经礼佛,为皇上和娘娘祷告!”那四个婢子早已泪流满面,说到娘娘慈悲之时,心中的苦水都几近流干。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现在在这么大好的年华里,竟要将头发尽数绞了,真能比过任何苦难。再加之没日没夜要坐在青灯古佛前抄写经文。莫说三部经文,就说《正法华经》足有十卷之数,七天内便要抄完,便是没日没夜的无休无止。

再说贾后宫里。贾后一边给皇帝喂着各种点心,一边哄着他让他写一道诏书。皇帝正吃得津津有味,糕饼的碎屑尽数落在了黄绫之上。不等贾后反应过来,皇帝竟把头埋在了黄绫上,将黄绫上的碎屑也舔食干净了。贾后不由觉得恶心,忙命人将黄绫拿走,拿过一张青纸由她口述撰写诏书,“汝南王司马亮协同太子太保卫瓘,阴谋废黜皇帝,妄图另立新君。祸乱朝纲,罪不可恕。褫夺司马亮汝南王封号、免卫瓘太子太保封号,关押候审,钦此!”皇帝看着诏书写完拿到他面前,便习以为常地拿出玉玺给贾后,任贾后在诏书上盖章,自己仍然不停口地吃着糕饼,似乎从未将圣旨的“神圣”放在心上。

贾后一边唤来内侍带皇帝回宫,一边秘密嘱托心腹黄门董猛,带着诏书连夜送去给司马玮。

司马玮虽勇武暴戾,但深知兹事体大。是以看到青纸所写的诏书有些不可置信,“公公夜访本王府邸,本该远迎。只是这圣旨下得不明不白,为何不在明日早朝时发放呢?明日待本王奏明皇上,再发兵。”

董猛昂头冷笑道:“王爷多虑了。正是因为兹事体大,所以皇后娘娘才命我将密诏连夜送到王爷府里。若再奏报,消息外传,坏了大事,汝南王狗急跳墙,作乱起来,岂是你我能担待的?”

偌大的厅堂里只有司马玮和董猛两个人。司马玮在厅堂里反反复复地踱步。

董猛一手拿着青纸弓着身颇为吃力,便笑道:“王爷还是接旨吧,难道想要汝南王叛乱之时,王爷再用重兵去攻打?用兵打仗老奴可不懂,只是知道王爷们的势力,和手下的兵马多少也脱不了干系。若王爷此时不攻其不备,等到汝南王做好准备再打仗,谁胜谁负也未可知。现在可是稳操胜券,王爷想折掉多少兵马来换汝南王死?还是两败俱伤?王爷既然早和皇后娘娘有约,皇后娘娘必然不会失信于王爷。王爷亦知朝堂之事,若这次成功,王爷的荣华便可永葆,岂不是件快事儿?”

司马玮长长叹了口气,“成败皆在此一举,哪有迟疑的余地!”于是,司马玮跪在地上,恭恭敬敬地接了圣旨,“好,君命不可违,本王就搏上一搏。”

董猛一欠身,道了声“叨扰”,便转身离去。

“本王受诏统帅中外诸军,有不从命者,军法处置!”司马玮点起兵将,翻身上马,高举着那卷青纸书写的圣旨便向汝南王府席卷而去。

汝南王府的探子得听政变立刻回明了司马亮。卫瓘闻风亦火速赶来请司马亮速速决断,务必要调兵抵抗。司马亮犹豫道:“本王是皇上的叔祖父,岂是他们说废黜就废黜的?那帮孙子如此,是大逆不道!”

“别管什么大逆不道了,司马玮统帅的军队就快包围汝南王府了,王爷当机立断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