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傲气凛然 >

第115章

傲气凛然-第115章

小说: 傲气凛然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六月下旬,英国驻华大使朱尔典照会外交部,声明“内藏境界须距拉萨三百英里,如中国再不正式签字于条约,英国即与西藏单独缔约,并援助西藏以抗中国之侵伐”!

英国政府的这个严厉警告,促使袁世凯和他的幕僚们迅速拿出系列计划,袁世凯在秘密会见英国大使朱尔典,并取得有限度的谅解之后,开始对四川军政两界动手了。

六月三十日,北京中央政府通令全国,正式裁撤各省都督,于北京建将军府,并设将军诸名号,分驻各省,督理军务。

四川都督胡景伊变成了四川督军,被袁世凯封为成武将军,加上将衔,全权负责督理四川军务。

数日后,袁世凯的一系列电令再次下达成都。

胡景伊立即召见川军第一军军长兼第一师师长周俊、第二师师长彭光烈、第三师师长孙兆鸾、第四师师长王键、第五师师长王陵基,代为宣读袁世凯的嘉奖令和晋衔命令,川军五位师长同时晋升陆军中将,待遇和权责均与边军总司令萧益民平级;任命川军第一师中将师长周俊为重庆镇守使,并责令其部立即撤离宜昌,返回重庆驻防。

边军总司令萧益民似乎被袁世凯有意地遗忘了,在连续下达的系列电令中,没有一次被提起,川军将领似乎意识到什么,在询问督军胡景伊没获得任何答复之后,都不约而同保持沉默。

紧接着,北京中央政府参议院通过决议,将康定、盐井、泸定等西川地区划为“川边特别区”,再次任命早已跑回北京享福的张毅为“川边巡按使”,接管川边各地驻军,并全权裁决民事和边事。

此决议一经公布,立刻引起军政两界特别是欧美各国驻华机构的高度重视,不少目光敏锐的军政要员立刻意识到:

川边特别区很可能自此独立于四川之外,而四川边防陆军总司令萧益民将军,恐怕要被北京政府架空,再结合袁世凯对四川军队将领的一系列嘉奖分析,萧益民将军逐渐丧失了对四川军队的控制权。

令所有人疑惑不解的是,萧益民这次竟然没有任何反应,对于袁世凯政府的一系列决议和命令,萧益民令人惊讶地选择了沉默,似乎这一切和他毫无关系,反而热衷于在英国、德国、美国和四川的主要报纸上连续发表时政评论。

第137章 山雨欲来(下)

七月七日,英国《泰晤士报》、美国《时代》杂志、德国《伏斯日报》和《柏林邮报》、四川《华西时报》等六家中外著名报刊,同时发表萧益民撰写的题为《世界战争展望》的特别评论,并用黑体字印刷萧益民文章中的两段大胆预言:

“本世纪最大的战争即将到来,欧洲大陆将笼罩在熊熊战火之中,这场堪称世界大战的现代化战争,必将改变整个世界格局,大批欧洲小国走向没落,一块块殖民地以及土地上的人民,将成为战争掠夺的对象,作为战争主体的英法德三强将会损失惨重,国土浩瀚却又贪得无厌腐败堕落的俄国很可能发生赤色革命,拥有雄厚工业基础并在文化、科学等领域飞速发展的美国,将成为这场世界大战的最大赢家。”

“这将是一场旷日持久的血腥战争,世界政治格局与军事格局将会发生巨大改变,远离欧洲主战场的混乱中国同样不能幸免,同样会遇到中华民族史上从未有过的艰苦考验,随着欧洲各国政治重心的转移,三百年来从未放弃过侵略霸占中国的日本必将强势崛起,从任何领域排挤欧美在华势力,以各种借口和手段侵占中国的市场甚至领土,灾难深重的中国将会迎来又一次痛苦的涅槃!”

萧益民的特别评论文章,引发中外各国一片震动。

尽管战争的阴影如同暴雨前天空中涌动的乌云一般笼罩了欧洲上空,但是中外各国绝大部分民众和政治家、军事家仍然寄望于英法德之间的外交谈判,仍然不愿相信会在欧洲爆发大规模战争进而蔓延到全世界。

于是,各种批评和讽刺的文章雪片飞来,赞许的文章接踵而至,世界各大报纸杂志成了萧益民的《世界战争展望》的专题辩论载体。

到七月下旬的时候,滚滚而来的舆论浪潮更为炽热。

各国政治家纷纷牵扯进这场席卷全球的辩论中,英、美两国首相在各自国民的强烈要求下也无法置身事外,不得不对《世界战争展望》一文的诸多观点表明他们含糊不清的态度。

狂热的欧美各国媒体欢欣鼓舞地刊登各种背景文章,不厌其烦地介绍“遥远中国的年轻政治家和军事家萧益民将军”的创业历程和传奇事迹,一个个被夸大的传奇故事引来各国读者的阵阵惊叹。

萧益民的大名终于响彻世界,自此被中外各国政府和亿万民众所牢记。

英国记者威廉汉姆征得萧益民同意,迅速将一年多来萧益民发表在《字林西报》、《伏斯日报》、《泰晤士报》上的几十篇文章进行整理,选出其中二十六篇政论文章编成合集,迅速在中国上海和英国伦敦印刷,取名为《穿过迷雾的目光》,封面上的萧益民一身便装,侧坐藤椅遥望远方,非常的英俊而深邃。

与外界的纷纷扬扬迥然不同的是,萧益民在这段时间里非常低调,除了必须参加的军政会议之外,他没有在公众场合路面,当川军第五师中将师长王陵基悄悄登门拜访时,看到满身油污的萧益民吓了一跳,王陵基刚说出“欧洲战争今天真的爆发了”,就被兴奋的萧益民一把拉住里走。

两人很快穿过后院,进入戒备森严的兵器研究所,大厅里一字摆开的五挺怪异机枪和一地的零配件,让王陵基看得目瞪口呆。

一旁的七八名德国工程师只是看了一眼王陵基,又继续聚集在宽大的墙壁前,凝望一张张满是德文和各种符号的精密图纸,低声商议。

萧益民拿起一挺闪闪发亮的轻机枪递给王陵基:

“这是德国历史上第一种真正意义上的轻机枪,由于德国军方不满意,到目前为止只生产了五百挺,德国军方责成设计方莱因公司和生产商瑟莫达公司继续改进,所以该枪暂时定名为leMG13型轻机枪,莱因公司这次随同原材料给我们全送来了,你看看,怎么样?”

王陵基从枪机开始细细查看,从直型枪托看到枪管节套,再摸摸布满散热孔的粗大的枪管和柱状准星,最后接过二十五发钢制弹匣插进左侧的供弹插口,转过头,非常震惊地问道:

“这枪与法国哈奇开斯大不相同,更轻便、更精致,给我的感觉是威力不错,只是不知道各种数据是多少?”

萧益民如数家珍般一一道来:

“这枪还有另外一个名字,叫德雷泽轻机枪,德雷泽是瑟莫达公司已故老板的名字,该枪全长1340MM,枪管长720MM,重量12。45公斤,机匣是整块碳钢削铣而成,内部结构精密而简单,可以用二十五发弹匣和75发德式弹鼓,初速每秒823米,射速每分钟550发,最大射程1200米,枪管可以快速更换,节套下方的两脚架非常精巧结实,与重机枪相比,大大降低了士兵的射击难度和高度,总体性能非常优秀!”

王陵基立刻意识到这种新式机枪的重要意义,对萧益民给予自己的信任和友情更是感动万分,他深吸了口气,点点头低声问道:“一鸣,你打算生产这种机枪?”

“不急,不急……尽管这枪的实验数据非常优秀,远远超过目前世界上任何一挺气冷式机枪,但经过我们研究所三个小组的工程师反复研究,觉得还有很多地方可以改进,比如枪管制退器和消炎器、枪托的形状和材料、照门的式样和安装位置等等,都有很大改良的余地,所以德国军方很不满意,连续实验一个月之后,一挺都没有采购,和我们签订合作协议的莱因公司最后没办法,就把生产出来的五百挺全扔给我了,价钱很低,还能三年之后才付款,整套设计图纸都是免费赠送的,哈哈!”捡到大便宜的萧益民笑得很开心。

王陵基再次掂掂机枪,感受了一下重量和舒适度,爱惜地轻轻放下:

“好枪啊!德国货就是德国货,每一个零部件都这么精密,要是我们也能早点儿生产装备就好了!”

萧益民摸着枪,嘿嘿一笑:“快了,半年之内,我们应该完成改进设计和定型试验,等量产之后,我就给你送一批过去……此前你不总是埋怨机枪太少,火力太差吗?有了这种新式机枪,定能弥补你的遗憾,明天上午我们带上这几挺轻机枪,一起到凤凰山北面的兵工厂靶场去玩玩,你也一起过过瘾头。”

王陵基笑了笑:“恐怕没时间了……明天一大早就要到将军府开会,完了得立即赶回内江去。”

萧益民回过神来,发现王陵基这么晚到来,肯定有重要事情商议,不由用手背拍拍脑袋,表示疏忽了,随后招呼道:“那么我们现在就回去吧,换件衣服喝上两杯?”

“好啊!是得喝两杯,你躲在家里时间也够长了,知道你这是冷眼旁顾的弟兄们倒也没什么,不知道的人还以为你解甲归田了,开始有了其他心思!”王陵基高兴地开起了玩笑,言语中另有所指。

萧益民向小鲍尔斯打个招呼,与王陵基一同走出研究所,很快回到大书房里更换衣衫。

侍从和下人已经摆上一小桌精致的酒席,替两位将军准备好一切,立刻离开,出门前还不忘打开电风扇,顺手关上厚重的房门。

两人这一喝就喝到天色蒙蒙亮,王陵基离开时没有惊动任何人,也没人知道这一夜两人都说些什么。

接下来的日子里,细心的侍卫官们发现,王陵基将军再也没有返回成都了。

第138章 军心人心

入冬以来的第一场冷雨下了一天一夜终于停下,蒙蒙迷雾中偶尔传来的雨滴声仍然隐约可闻,让人不知不觉生出丝丝惆怅。

西式壁炉里的木材静静燃烧,摇曳的火苗,给整个大书房带来了温暖,松木的清香气息在空气中悄然流动。

腹部再度隆起的易真颖捡起根松木,轻轻放在火苗上,用火钳小心翻动炭灰中的红薯,将尚未烤熟的另一面转向燃烧的炭火,再用火灰将整个红薯埋起来。从她熟练而用心的动作看,同样的动作似乎已经做过无数次,而且乐此不疲。

易真颖轻轻拍去手上的灰尘,扶着酸胀而笨拙的腰部缓缓站起,走到躺椅旁给沉睡的丈夫盖好毛毯,再将丈夫捏在手中的报告慢慢抽出,小心放在一旁的小茶几上,然后坐在丈夫身边,静静看着丈夫疲惫的脸庞和紧闭的眼睛,禁不住轻轻叹息一声。

轻微的叹息声唤醒了沉睡中的萧益民,他缓缓睁开眼伸了个懒腰,抬起满是老茧的大手轻轻放到爱妻脸上:“好香!又给我烤红薯了吧?”

“小狗鼻子!”

易真颖爱怜地捏了捏丈夫高挺的鼻子:“天快黑了,还是礼拜天,想睡就多睡一会儿吧,等下我让二姐给你把老鸭汤送来,回到家里,总不能还是一两个红薯对付一餐吧。”

萧益民脸上洋溢幸福的微笑:

“上半年向德国和美国定购的几批武器装备和材料一窝蜂运到,大家忙不过来,就顾不上吃什么了,所有人都是随便对付的,我总不能搞特殊吧?三天内接收八万多支步枪、六十门火炮、五千箱炮弹、七千多吨十几个规格原材料,还有上百台大大小小的新式机床、一百二十辆汽车、三百多箱各种零配件,又碰到连续下雨,两千工人再加上两个营弟兄才勉强够用,连美国和德国公司的十几个洋人都拼命干,我这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