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名著电子书 > 变身病弱科技少女 >

第187章

变身病弱科技少女-第187章

小说: 变身病弱科技少女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么这两个人,是一样的水平吗?”

    说到这里,之前那个认真求教的老总,算是回过味来了:

    “原来如此,原来如此,就是说,半导体制作工艺,除了大众所知的纳米制程,还有很多其他的关键参数。

    “而intel在大部分技术标准上,都是领先的,三星和台积电这个10nm,只是虚有其表的,真实水准,未必领先intel了对吧。”

    华为总裁想了想:“比喻可能不是很合适,不过基本上是这个样子。因为客户不同,市场定位不同,双方的市场战略是有很大区别,导致了这样的结果。

    “intel的最高级工艺,只会用来生产自己的桌面和笔记本处理器,这是一个传统行业,出货量巨大,成本必须降低,良品率必须提高。

    “实际上,intel的10nm,早就已经试制成功了,只是良品率,还达不到他们自己家的标准,所以没有在自己家的产品上应用。

    “而三星和台积电,他们的主要客户是苹果和高通,产品主要集中在新兴的手机行业。

    “相比整体的工艺水平,他们更在意单纯的制程更新进度,好用来做宣传文案。

    “第一个10nm处理器,宣传作用,大于实际意义。

    “普通人,顶多能知道制程是多少纳米这个参数,就连工艺类型,都分不清。

    “为了做出第一个10nm处理器,为了造成一种,自己工艺超过intel的迹象。

    “她们在这两年,拼命的堆制程,并最终做出了10nm处理器。

    “在这样的背景下,他们能做出10nm,就已经是胜利了,对于良品率和价格,他们和他们的客户,并不会太敏感,或者说,还没有精力去敏感。

    “简而言之,intel是行业标杆,一直执行一种高标准的工业化生产。

    “而三星和台积电,则是爆发性的追赶者,生产方式相对粗放一些,他们没有精力去注重细节。

    “所以实际上,在同样级别的制程上,intel无论是电气性能、漏电率、合格率,都比三星和台积电要优秀。

    “漏电率低了,性能就上来了,合格率高了,成本自然就降低了。

    “如果可以选择的话,同样的制程,我肯定选intel。

    “就算是intel用看似落后一代的14nm,和台积电三星所谓的10nm比,如果可以选的话,我还是会选intel。

    “然而intel他始终不肯开放代工,nvidia也提过好几次,但是没用,我们就只能继续用台漏电和丧门星了。”

    华为老总一顿扯,讲清楚了intel和三星台积电的定位,解答了这几个老总的顾虑,也把现场气氛调动起来了。

    特别是台积电的绰号:台漏电,三星的绰号:丧门星,让很多人会心一笑。

    整个会场的被充满了欢乐的气氛,当场就又有十几家企业确定了投资意向。

    仍然没有表态的,还剩下不到二十家。

    而且,这二十家也没有明确拒绝,只是说,需要回去慎重考虑和调研一下,再做决定。

    看着现场的情况,气氛有点小活跃,陈晨就觉得,差不多该再打压一下了。

    于是,陈晨对陈建生打了个手势,这是提前约定好的,可以开始说股权分配方案了。

    看着还有二十多家没有表态,想想那个强硬到极点的股权分配方案,陈建生有些迟疑,歪着脑袋对陈晨小声说道:“确定现在开始吗?”

    陈晨点头道:“我确定。”

第311章 强硬的星辰科技

    “额,好吧。”陈建生现在已经非常信任女儿的意见了,于是微微点头,按下了自己面前的一个按钮。

    会议桌前面,升起了一圈液晶屏幕,液晶屏幕同时亮了起来。

    陈建生清咳一声说道:“好了,既然如此,我们现在来说一下投资方式,和股权分配方案吧,请大家看自己面前的大屏幕,所有屏幕都是一样的。”

    听了陈建生的话,现场的气氛稍微严肃了一些,大家都把目光投向了自己面前的大屏幕。

    陈建生在自己的笔记本上操作,会场里面的几个大屏幕上都显示了同样的内容。

    大家合作成立的公司名称是“星辰半导体”,注册资金:1000亿。

    注册资金的意思是,所有的投资者,要一共拿出1000亿的资产,放进成立的公司账户下。

    看着这短短一句话,在场的各位大佬,都是一脸懵比的。

    1000亿注册资金,太过嚣张了,也太过莽撞。

    要知道,华为整个公司的注册资金,是164亿多点而已,这还是这么多年,不断的追加起来的。

    一下子投资1000亿,太过强人所难,也不合适。

    大部分的人的心里预期,基本上在100亿左右,往上浮动,也不会超过200亿。

    结果现在星辰科技,直接喊出了1000亿,让所有人一口气差点没缓过来。

    然而陈建生的手指一敲键盘,第二个页面出来,所有的投资者的脸色,就由憋气,变成胸闷了。

    这个页面上,说的是星辰科技阵营占有的股份。

    星辰科技,以半导体技术、移动通信专利出资,占股16%。且股权不稀释。

    星辰2001,以人工智能技术、智能系统技术,以及本人在公司担任职务,作为出资,持股35%。且股权不稀释。

    星辰2001的股份,由星辰科技代持。

    星辰科技和星辰2001,用技术和专利出资,这个大家都是有预料的。

    intel的全球领先的半导体技术,加上高通垄断性的基础通讯专利。

    星辰2001本人的技术支持,加上人工智能技术和智能系统。

    这些东西,几乎是无价的,就算开价1000亿,也不算太过份。

    反正如果星辰2001愿意按照这个价格卖,绝对会有人迫不及待、毫不迟疑的买。

    大家没想到的是,星辰科技会直接提出,“股权不稀释”这样的破坏性条件。

    “股权不稀释”,就是说,公司以后继续追加投资的时候,星辰科技和星辰2001的股权比例,是始终固定的,不会因为注册资金增加,而降低股权比例。

    反过来讲,星辰科技的股权不贬值,等于让其他的股东,来承担股权的稀释,也让后续的投资者投入的资产的价值缩水。

    特别是星辰科技和星辰2001的股权是51%,这个缩水程度,就非常巨大了。

    我们按照50%来计算,现在半导体公司的注册资金是1000亿,如果后续有一个投资者a,特别看好星辰半导体,愿意一次性投入1000亿。

    正常情况下,半导体公司注册资金达到2000亿,投资者a持有公司的50%的股权,股权价值1000亿。

    但是在现有,属于星辰科技的50%的原始股权不稀释,那么投资者a投入1000亿之后,就需要和其他股东持有的500亿资产,一起承担股权稀释。

    经过计算,投资者a,最终得到33%的股权,股权价值666亿,直接缩水三分之一。

    其他的原始股东的股权,也会由应得的25%,变成16。7%,价值由500亿,变成333亿,也缩水三分之一。

    双方缩水的这500亿的股权,等于是送给了星辰科技和星辰2001。

    总而言之,以后只要增加投资,等相当于,其他的所有股东,先拿出增加投资额一部分股权,送给星辰科技和星辰2001,剩下的,才是自己的股权价值。

    稍微有点脑子的人,都不会给这样一个公司投资的。

    这样的条件,对于初期股东影响不大,他们投入多少钱,就是多少钱。

    在没有后续投资的前提下,他们的股权和价值,就不会贬值。

    所以这样一来,其他的股东,就会拼命的阻止后续投资。

    这样的做法,基本是彻底堵死了追加投资的可能性。

    敢于提出这样的条件的人,要么是极度强硬,要么就决定永远不融资,要么是脑残。

    星辰科技,是前两种原因都有。

    一般情况下,公司的创立者,为了在不断的融资过程中,保持对于公司的掌控权。

    基本都会放弃分红权,然后通过委托投票、交叉持股、多层持股,等等各种方式,保证自己拥有过半数的投票权,就可以了。

    比如说,马化腾持有腾讯8%左右的股份,马云持有阿里巴巴7%的股份,刘强东持有京东15%的股份。

    但是这三人,都通过各种方式,得到超过一半的投票权,得意彻底掌控公司。

    他们公司最大的股东,都没有投票权,只有分红权,不能直接干预公司运作。

    而星辰科技,则非常强硬,不去考虑任何的手段,不经过任何的掩饰,要直接把自己股权不稀释的要求,写入股权协议和公司章程。

    这样的要求,虽然并不违法公司法,但是一般情况下,几乎没有投资者会接受这样的协议。

    而工商管理机构,为了方便管理,减少纠纷,也不会接受带有这样条款的公司注册。

    但是凡事有一般,相应的就会有特例。

    所有人也都明白,以星辰科技和永恒集团的根底,他们的公司章程,只要不违法,只要符合管理规定,都会被通过。

    只要其他的投资者同意,有着这样霸道条款的公司章程的公司,也会合法合理的成立起来。

    公司总得投资额,达到1000亿的恐怖水平,而星辰科技和不露面的星辰2001,不掏一分钱,直接占了50%的股份。

    在这样的前提下,还**裸的提出,自己的股权不会稀释这样的条件。

    是星辰科技完全放弃了后续融资的可能性,还是觉得以自己地位,就算是会贬值,也会有人愿意投资进来?

    不过无论如何,在座的大佬们,几乎都表示,无法接受。

    股权不稀释这样的条件,太过野蛮。

第312章 失去耐心的陈晨

    有个性格比较直的大佬,直接开口问道:

    “陈董,这个股权不稀释的协议,必须去掉!我们理解陈董想要掌控公司的意愿,这都是人之常情,没有人愿意自己创立的公司被别人恶意收购。

    “但是要维持绝对掌控权,只要保持过半数的投票权即可,没必要用股权不稀释,这样影响其他股东热情的方式的。”

    这个大佬开口之后,在座的其他大佬,也都纷纷点头,并且提出了各种可行的方案。

    一个专门的投资公司的总裁也站出来说明:

    “作为专业的投资者,我们认可,并且赞成,公司的创立者,能够拥有公司的绝对掌控权,这样有利于公司的稳定。

    “但是,我们非常不赞成,直接签订股权不稀释协议,这种影响后续投资,侵害其他投资者权益的方式来实现。

    “如果陈董能够取消这个条件,我们和另外的几家投资公司,愿意把我们公司的投票权,委托给星辰科技来行使。”

    这个专业投资人的意见,引发了其他同行的共鸣,他们纷纷表示,愿意把投票权转让。

    很快,其他行业的大佬们,也纷纷站出来,要求星辰科技取消股权不稀释的条件。

    现场的气氛,一时间有些失控。

    他们本来就知道,自己不可能拿到公司的掌控权的,肯定会被星辰科技阵营彻底垄断。

    所以他们而言,出让投票权没问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