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大明1617 >

第988章

大明1617-第988章

小说: 大明1617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淡水建了圣特,多明戈城之后,西班牙人在台北的统治渐渐稳固,也就是如卢大富等人见到的这样,基地里有几百号人,还有众多土人开辟土地替他们种地产粮,同时也有来往于吕宋和中国沿海的帆船在这里停靠,修驻了简易的港口用来停船。

    西班牙人在这里的利益并不高,花几百上千人来殖民主要为了停船补水和补充食物简直太浪费了,在这里他们只有硫磺和鹿皮两样出产,后来在台北的海岸山脉发现金矿,几条淡水河里都有沙金,这叫西班牙人很欣喜,他们原本最喜欢的就是黄金,于是开始征发土著在河里淘金,刚淘了几个月,得金不到三千两,这一下老窝都被抄了。

    商团军已经开始搜索库藏,果然所得让人失望,只有两艘船上有些中国沿海运来的生丝和瓷器等硬通货,岛上的库房里只有一些硝制好的鹿皮和鹿角,鹿肉等货物,另外就是淘了几个月攒下来的三千两黄金。

    卢大富对这些财富毫无动心之处,他一年的股本分红也有好几千两的收入了,犯不上为了这些黄金红眼,军法无情呐!

    “这人就是他们的总督,也是当初过来侵占台湾的舰队指挥官,叫瓦德斯。”

    一个四十来岁的中年男子狼狈不堪的跪在卢大富面前,西班牙人的长相与荷兰人大有不同,褐色头发和灰发黑发都有,皮肤颜色有些浅棕,不象荷兰人白肤金发,身材也是中等,并不象荷兰人都是牛高马大的样子。

    卢大富看了几眼,一脸轻蔑的道:“就这些猪狗样人也敢强占吕宋,在马尼拉等地杀我华人数万,大明皇帝也真是他娘的够无能的,打不过北虏和建虏,也打不过这些远夷,日后汉家江山,还是要靠我们和记张大人来守护才是。”

    这话说的如夏日饮冰,叫在场的人痛快无比!

    众人都面露骄傲之色,这些天来,痛打荷兰人,也痛殴了西班牙人,眼前伏尸处处就是明证,看这些远夷面无人色的样子,叫人心里再痛快也不过了。

    “瓦德斯并所有俘虏看押起来,妇孺带回笨港安置,挑出来的人手先带回笨港,着由荷兰人帮着送到马尼拉去送信。”

    由于台湾这边无法自立,鸡笼和淡水的两个城市人员和食物补充都是要马尼拉的帮助,还有武器,弹药等也要马尼拉来补充,商船和货船来往不绝,不过十几天前才刚有船来过,两艘商船又被和记俘虏了,当然不可能交还,由前来谈判的荷兰人送消息是再稳妥不过了。

    等诸多杂事处理干净,连地面上的尸首也搬抬走了,卢大富大步走进主楼一间大屋,在正中一张椅子上坐定了,这里是西班牙总督瓦德斯接见土著首领的地方,果然布置的相当华丽气派。

    一个军政官抚着桌子,笑道:“西班牙人最少用了三十艘船来往运送这些物资,是打算在台北长期殖民对抗荷兰人的,没想到全便宜了咱们。”

    另一个军官道:“西班牙人征服了葛码兰社和圭柔社等大小会社好几十个,开辟的土地有几万亩,这一下也算便宜咱们了。”

    两年时间,征服几十个社好几万土著,算是把台北平原近海少山的平原地方的土著差不多都征服了,用土著的人力来替他们开垦土地,如果发展的顺利,台北可能也会如台南那样欣欣向荣。

    当然历史上荷兰人没有给西班牙人机会,一直在打压他们,并且在崇祯年间把西班牙人撵走了。

    在此时和记控制了台湾,更加不可能给西班牙人任何的机会,岛上原本的三股势力,和记来的最晚,当初是李旦和颜思齐最强,荷兰人次之,西班牙人再次之,和记最弱。

    经过三年发展,和记已经是一家独大,颜思齐完了,李旦之子李国助等于是和记的分支,郑家兄弟替和记效力,西班牙人的台北被顺利拿下来,荷兰人可能会保有热兰遮城,但原本的势力范围会大幅度的消减退让,不仅是这个海岛,还有大片的海域,未来都是和记当家作主了。

    “哈哈哈哈……”卢大富半躺在西式的椅子上,十分畅快的欢笑起来。

    ……

    “见过大人。”

    黑瘦的田季堂精神相当旺盛,进门之后,先向张瀚拱了下手,然后就自顾自的坐了下去。

    田季堂已经四十多了,接近五十,但经常一天只睡三个时辰就起来工作,每天还是张瀚强迫他运动半个小时,否则这人会全天都伏案做事,连吃饭都是在办公桌前吃。

    财务工作相当的缜密繁复,伏案工作连续几个小时是很正常的事情。

    特别是和记这样的家大业大,而且和记的财务部门可不是大明户部,大明户部完全没有总收总支的概念,完全就配不上总掌国家财计的名头。和记的财务部门不仅要记录收入开销这些最基本的事,还要通过图表记录等诸多手段来调节生产,平衡库存,调配货物,干涉物价,然后还有预算,支出,赤字等诸多的现代财会经营的办法……不忙才怪了,进了财务总局就等于进了阎王殿,不熬出油来田阎王是不可能放人走的。

 第一千二百二十二章 税赋

    当然这也使财务部门水涨船高,明朝户部的职掌真的配不上其地位,不过户部尚书的地位原本也不够,礼部尚书是入阁的阶梯,户部要想进内阁,先得升兵部,再升吏部或礼部,然后才有资格想入阁的事,礼吏兵三部地位要远远高出刑户工三部,而六部之中,户部的地位也就是比刑部和工部强一些,比起礼吏兵三部可是差远了。

    在和记这里,财务部门开始也是在大部门之下,属于军令司所管辖,随着时间和形势的转变,财务局已经加了一个“总”字,算是总理整个军司财务的名义,很快就要从军令司里脱离出来。

    很多人相信,如果等孙敬亭回来,这事就算板上钉钉,田季堂这个老帐花子将会摇身一变,成为一司主官,也是和记最高层的存在了。

    一司主官啊,和记现在的司官级别的官员也没多久,可以说是十分贵重的存在。

    王长福那么高的地位和那么老的资格,现在也就是一个武备官校的副校长,校长张瀚,他的地位等同于司官,但并不是正经司官,麾下也就是千把多、毛孩子。

    周耀已经做到了一团指挥,进入中枢也就是军训司的司官,大家都认为周黑脸升官了。

    田季堂只是一本帐一支笔,几年时间从普通的帐房先生做到一司主官,关键是财务总局的编制人员极多,光是在总部就有六百多人,整个和记的运作来说,财务部门已经成了最粗大的血管……张瀚当然是头脑,侍从司是延续和扩展这个头脑的功用,当然也有安全保护和处理身边佐杂事务的作用,军令司则是心脏,上情下达,下情上达,展布政令,都是军令司的职掌。

    再下来军政司,主要业务是征兵,管理派出军政官,对军中杂务,包括从征兵到安顿新兵家庭和安排老兵退伍,发放军中福利,抚恤阵亡士兵家属,安置伤残军人,一系列的事务都和军中有关。

    原本军政司下还有相当强的火器甲仗各局,现在已经要分出来,成立军工司,专门进行军工生产。

    工商司,顾名思义就是管民用工场和商业事宜的,和记在外头的分号分店,统归工商司管理,灵丘和遵化的铁场,李庄的工场,也是统归工商司来管。

    另外有一个新的职能就是收税,如果把税赋之事交给工商司,就叫工商税务司,另一个可能就是把收税的事情交给财务上,成立一个财税司。

    由于台湾那边的贸易日渐发达,收益可能直追总部,所以也有可能成立对外贸易司,专管对海外贸易的事情。

    另外就是军训司,参谋司,军法司,民政司,农林政务司等等,地位有高有低,总体看来,军队和民政贸易现在是一半对一半了,不象两三年前,几乎所有部门都可以算是和军方有关,毕竟张瀚从生意起家,然后冒起之后就是以军队为重,现在军队还是占相当重要的地位,但民政贸易财赋各部门都起来了……这才是正常的情形,一个国家和一个组织如果是纯粹的军队组织,其架构必定失衡,纯粹的军队组织不是不可以,但没有属民没有收益没有工商外贸,这组织是怎么生存的?要么受制于人到不甘受制于人,要么会成为失衡的怪兽而凭抢掠为生,前者就是大明辽镇,后者就是历史上的一个个强盗集团,比如蒙元或是现在的东虏。

    “老田来了。”张瀚放下手中的鹅毛笔,揉揉手腕,捏捏眉心,笑道:“手酸眼也酸哪,回到青城就是一摊子的事!”

    田季堂笑道:“大人能者多劳。”

    “废话!”张瀚笑骂一句,说道:“再能我也不愿多劳,本朝太祖那种神仙般的人物不是一般人能够效仿的。”

    田季堂也是由衷的道:“诚然,本朝太祖真是非常人所能比。”

    张瀚又笑道:“我发牢骚是针对孙孝征,他可是好,去台湾一路巡行过去,一路上舒舒服服的,也没有事叫他决断。回来更是穿州过府,看他的样子,似乎是要一路再看回来。这下好了,政务多办落我自己头上,要他这政务官何用?”

    政务官就那寥寥的几个人,李慎明这个政务官兼侍从司司正主要是对外,很多张瀚对外的关系需要李慎明来打理,另外就是日常的流程监管,政务方面,李慎明负担的相对要少一些。

    孔敏行,莫宗通,李东学,梁兴,这几个政务官要么镇守一方,要么负责一司,平时就够忙碌了。

    真正协理张瀚,处理超过自己本司范围公务的,当然是孙孝征这个大舅哥,人信的过,能力也强,原本就主持过东山会,跟在张瀚身边几年,该学的也是学了不少,最少在处理日常政务上叫张瀚省了不少心思。

    张瀚在抱怨,这屋子里还有好几个等候批复的中层官员,话定然是会传出去,但对孙敬亭的影响当然是相对正面的。

    被撵去台湾,一个来回近三个月,对一个在顶级的官员来说简直是灭顶之灾。

    和记内部,未必不会有人想着要顶替孙敬亭,人选很多。

    就算自己不想或清楚内情,也害怕中层的这些人想顶着自己的上司争一争,万一争上了,可是连他们在内都是水涨船高了。

    这种风潮必须按下去,张瀚的抱怨一传出去,所有人都会明白孙敬亭的地位不变,张瀚并没有换人的打算,也就可以偃旗息鼓了。

    田季堂久在张瀚身边,当然知道这位一言一行都有深意,当下配合着说了几句,待公厅里的人都退出去,田季堂微笑着道:“大人对孙政事也是没有话可说了。”

    张瀚微微点头,说道:“也是孝征兄自己能帮的上手,不光是我和他是朋友或姻亲。”

    田季堂是孙敬亭一路带出来的旧部,听了张瀚的话,当然满怀欣喜。

    “你也不要操心孙孝征的事了。”张瀚看着田季堂道:“外头最少有十几拨人等着我见,这一次叫你过来,就是要谈一件要紧的事情。”

    田季堂沉声道:“大人是说税收的事吧?”

    “看。”张瀚满意的道:“响鼓不用重捶,一说你说懂了。”

    “不是说打算并入工商司?”田季堂道:“工商司刘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