灭明-第73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这个时代,西宁步枪绝对是先进的火#枪,然而它不是无敌的,盾牌几乎就是它的克星,如果任由这种情况发展下去,天命军迟早要吃大亏!
李自成已经在琢磨改良的事。
如果对西宁步枪改良,直接穿透盾牌,恐怕不太现实,可行的做法主要有两点:一是放弃西宁步枪,另起炉灶,直接制造出能克制盾牌的步枪;另外一种思路,就是设计出新的火器,专门用于对付盾牌,协助步枪称王战场。
这两种思路,都有实现的可能。
李自成起初是想直接弃用步枪,但很快就否定了这种想法,要想制造出一种全新的步枪,除了设计图纸,还需要技术积累,这个时代,无论是生产工艺、人的思想,还是制造精密步枪的材料,都是远远比不上后世。
而且,即便能生产出新的步枪,也需要大量
的时间去生产,难道这段时间,天命军白白耗费时间等待?
至于第二只思路,设计出辅助步枪、摧毁盾牌的杀器,究竟是哪一种?
山地炮虽然实现了火炮的小型化,射程上也不错,但毕竟是远程攻击利器,只能摧毁敌方的工事,正面作战的时候,山地炮的射速、射程都无法满足要求。
火药包更是不行,炸毁城门还行,但无法扔到对方弓箭的射程之外……
李自成在脑海中搜索后世的影视剧,尤其是早期的作战画面。
他蓦地想到日本人用手雷磕头盔的情形,心中不觉一动:对,就是手雷!
手雷体积小,内部容纳的火药不如开花弹,威力可能小些,不过,正因为手雷体积小、重量轻,士兵们可以扔出很远,力气大的士兵,完全可以扔至弓箭的射程之外……
手雷还有一些优势,生产成本低,生产速度快,更新周期短,生产工艺简单……
说起手雷的生产技术,李自成的脸上浮现出笑容,手雷爆炸的原理,与开花弹差不多,对兰州的火器局来说,技术上没有难点,不需要他亲自指点!
李自成不喜欢日本人的那种手雷,在拔出引线之后,需要在钢盔或是其它硬物上磕碰一下才会爆炸的方式。
天命军装备步枪的士兵,都是褪下了铠甲,头上并没有钢盔,万一是在松软的平原地区作战,或是碰上阴雨天气,手雷岂不是无法爆炸?
技术太过简单的手榴#弹,李自成也是看不上,将来容易被敌方模仿!
他掏出身上的宝贝图纸,耐心寻找,终于找出一款令他心仪的手雷,并将它命名为“手雷”,“用手扔出去的轰天雷”,通俗易懂,士兵们很容易记住这个名子。
靠在行军床上,李自成将制造手雷的事,前前后后想了一遍,包括生产成本,天命军来到河南之后,除了步枪、山地炮之类的火器需要依赖兰州,几乎创造了一个全新的局面。
最初的钱粮,全部来自河南的各个王府,随后便是和当初的西宁一样,在河南的土地上生产粮食,因此做为后方的甘肃、青海和四川三省,得以修生养息,工、商、农业都会以极快的速度恢复与发展,生产手雷的这点成本,应该不在话下。
李自成将手雷的生产图纸复制了一份,另外写了两封长信,一封是手雷生产中的注意事项,另外一封,这是写给兰州知府汤若望的,命他亲自监督,尽快生产出手雷,河南的天命军急等着用!
生产图纸和两封长信,都是绝密材料,为免丢失,李自成派出四名亲兵,亲自送往兰州。
李自成刚刚安排好手雷的事,正要走出大帐透透气,何小米急匆匆过来,“大都督,明军将所有的城门都关闭了!”
“关闭城门?”李自成不觉思索起来,明军关闭城内,难道害怕天命军攻城吗?
不会!他随即就否定了,天命军如果是攻城,必须先迫近城下,城上的明军发现了,再关闭城门不迟。
那
明军为何关闭城门?高名衡究竟要做什么?
李自成沉思片刻,脸上露出微笑,对,一定是这个原因!
高名衡封城,是阻止城内的百姓外出。老弱妇孺出城挖野菜,可以减轻城内在粮食的压力,这原本是好事。
刘泽清部渡过黄河,大营被宋文攻破之后,营中留下了不少粮食,应该是要给城内运粮,城内粮食的压力,有此可见一斑。
问题是百姓出城之后,得到天命军的接济,很多人直接留在城外,甚至他们家的青壮,也是偷偷翻城墙出城。
出城的百姓,便不想回到城内!
民心问题,开封城内的民心,已经出现了变化,开转向天命军有利的方向转化,天命军应该做些什么?
只要城内的百姓接受了天命军,守城的时候就会出现懈怠,甚至主动与天命军里应外合,就像当初的洛阳……
李自成立即想到了汉清局,城内有不少汉清局的人,到了这个时候,应该发挥他们的作用了!
还有,城外的这些军队,也不能只顾着操训,操训的同时,应该加入实战的内容,一边操训,一边实战,士兵们一定比预料中成长得快。
天命军的大营距离城门很远,又放弃西门,原本就是让城内的明军不用太紧张,只要城门不关闭,城内的百姓就可以自由出入,万一百姓缺粮,只要出了城,就可以得到天命军的接济和安置,至少不能让他们饿死。
但明军主动关闭了城门,断了百姓的生路。天命军再美好的想法,没有开封城内文武官员的配合,根本无法落实,毕竟开封城还在他们手中。
高名衡要作死,自己不放送他一程。
一旦天命军开始攻城,必然会消耗城内的青壮和粮食,或许城内的青壮不缺,但战争开启之后,粮食的消耗增大,这可是开封城内最大的短板。
城头上的战斗,会吸引城内文武官员更多的精力,客观上也是会呼应着汉清局的行动,只要汉清局的工作正式开展起来,城内的民心必失,距离开封城破的日子,也就不远了。
只是这样一来,城内的百姓就要受苦了,一旦军粮不足,无论是文武官员,还是普通的士兵,都会抢夺百姓的粮食,将城内的困境,转嫁至最卑贱的百姓身上……
李自成有些沮丧,不过“慈不掌兵”,“一将功成万骨枯”的道理,他是知道知道,上次牛金星说的不错,只要坚持一段时间,开封城必破!
现在的开封城,已经是“内无粮草、外无救兵”的最艰难时刻,只要天命军撑住了,高名衡必定撑不下去!
李自成思索了很久,还是舍不得开封目前的大好局面,为了心中的华夏,有些人的牺牲,注定的不可避免的,只要百姓有机会出城,天命军一定会好好安置他们的生活。
他沉着脸,给何小米下达了两条军令:开封城内汉清局的人,尽快行动起来,宣传天命军的同时,在城内制造恐慌;城外的天命军,开始试探着攻城。
(本章完)
第876章 夜夜新郎
得到天命军攻城的讯息,高名衡吃惊不小,难道天命军趁着明军在城外伤亡惨重的机会,开始大规模攻城了?
城内的这点士兵,究竟能抵挡多久?
高名衡回到他负责守卫的西城,这才发现,天命军攻城的人数并不多,而且也没有动用令人头疼的步枪、火炮。全本小说网,HTTPS://。.COm;
如果只是这种规模的攻城,官兵还能坚守一段时间!
不过,他紧皱的眉头根本没有舒展,城防暂时没有问题,关键是粮食,没有粮食,士兵们吃什么?
城内的富商大户已经借过银子了,难道还要逼迫他们捐出粮食?城内的风声原本就紧张,万一激起他们的怨恨……
至于周王府……不久才从周王府出来,现在再要周王拿出钱粮,恐怕不太现实!
天命军只攻城两日,看着一时难以破城,便撤军回到原先的大营,继续在远离城墙的地方,执行着“围”城的目标。
城内的百姓见天命军去得远了,便聚集在城门处,要求出城挖野菜充饥,城门处一时聚集了大量的百姓,士兵驱逐不尽,便报告了高名衡。
高名衡知道城内有不少百姓已经断粮,留在城内只能等死,依他的性子,干脆将这部分百姓放出城,用他们消耗掉天命军的粮食,如果天命军没了粮食,便会自动撤军。
但关闭城门,不许百姓出城挖野菜的命令是他亲自下达的,这才数日,就要废除,既不是朝令夕改?
城门处聚集的百姓越来越多,群情激奋,稍有不慎,就有可能引发民变。
高名衡换了便装,暗中观测了一柱香的时间,知道情势危急,他不敢出面,只是给守城的士兵传令:
出城挖野菜可以,但只能是没有守城能力的老人、女人和孩子,青壮一律不得出城;出城的百姓,须是家中已经断粮的百姓;只能从南城门出城,每日不得超过五百人,天黑之前,必须回到城内。
士兵们贴出告示,饥饿的百姓终于生出一丝希望,数万人便涌向南城门,其余的四门,倒是清静起来。
不过,每日只允许五百人出城,实在是太少了,城门处集中的百姓,轮流出城一次,便要百日的时间,可是这些几乎完全断粮的百姓,能支撑百日吗?
高名衡传出的军令中,明确规定出城的百姓,必须是家中已经断粮的人,便是排队轮到出城的百姓,也要被守城的士兵搜身。
便有一些携带财物的百姓,在城门处被搜出来,守城的士兵不但没收了财物,免不了还是一顿毒打,稍有反抗,便以“通匪”之名投入大狱。
此时城中的士兵都缺少军粮,大狱中如何还有粮食?明眼人一看就知道,一旦被投入大狱,那就是等死,除非家人用粮食、钱财赎人!
原本存了歪念的百姓,在守城士兵的严密搜查之下,再也没有了机会,南城们聚集的百姓,稍稍有减少的迹象。
守城的士兵失去了搜出财物的机会,但他们却是找到了另外的乐子:出城挖野菜的百姓,都要被搜身,连女人也不会放过,便有那猥亵的士兵,当众在女人的身上乱摸乱捏,遇上有些姿色的女人,搜查得更为仔细,连肚兜内也要查过,避免夹带粮食,财物出城,稍有不从,便被冠以“不肯配合检查”为由,直接取消出城的资格。
这样的事情虽然发生在光天化日之下,但女人们似乎失去了羞耻之心,一个个乖乖
地任由这些猥亵男在她们身上揩油……
搜查得紧了,每日还是放五百百姓出城,但排在后面的百姓,等到出城的时候,差不多已经是午时了。
百姓们为了出城,便起早排队,但排队的人越来越早,最后竟然夜不归宿,直接宿在南城门附近,希望能排到头队,明日早早出城。
像这样排着队,要等到猴年马月才能出城?或许等到机会的时候,自己已经饿得走不动路了……
便有那些“聪明人”看出门道,既然守城的士兵好色,何不以色相打动他们?
南城门,随着大量饥民的聚集,逐渐变得“繁华”起来,特别是下半夜守夜的士兵,都成了百姓眼中的“香饽饽”,他们一直守夜至天明,并负责打开城门,第一批出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