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带着仓库到大明 >

第1416章

带着仓库到大明-第1416章

小说: 带着仓库到大明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秀的眼中闪过不忍之色,叹道:“总得要想个法子啊!”

    手下有凑趣的就说道:“大人,要不……上份奏章?而且这些人违禁……也没证据啊!这是……他们讯问了那些犯事的巡检司的人,这才得了名册……此事下官以为不妥啊!朝中的衮衮诸公怕也是觉得此事不对吧。”

    “嗯,李大人所言甚是啊!”

    李秀马上挤出些忧色道:“兴和伯那边就算是发怒,本官也敢顶着,只是那些士绅……”

    这是还没说到位啊!

    于谦在边上没吭声,作为新人,这时候发言不论对错都是错。

    说中了李秀的心意,那么你就是谄媚。

    和李秀的心意相反,你就是想标新立异,想求名!

    所以新人最好的融入方式就是沉默,慢慢的积累资历。

    “大人,路引……虽说是祖制,可如今……呵呵!下官看是不是可以上书朝中,改进一番?”

    一个站在最后面的小官说了这番话,说完他退了回去,低眉顺眼的。

    这人好大的胆子啊!

    祖制也是你能说的?

    “祖制也是你……”

    通判正准备喷那人一顿,李秀却干咳一声打断了他的话头。

    “本官……”

    他的表情大家都能看到。

    他在挣扎着,仿佛内心在决断着什么大事,让他倍感痛苦和煎熬。

    大家都用担忧的眼神在看着李秀,只有于谦,他微微低头,眼中有些茫然。

    这就是为达目的,不择手段吗?

    于谦觉得这是方醒给自己上的一课。

    目的是什么最重要吧?

    手段反而无关紧要。

    于谦觉得手段应当要斟酌,否则心一歪,以后就再难纠正了。

    所以这是他和方醒最大的分歧点,也是他茫然的原因。

    “大人,上奏章吧,下官愿意署名。”

    “对,下官也愿意!”

    “。…。。”

    于谦冷眼看着那些官员们争先恐后的在‘反对祖制’,不禁嘴角微翘,隐含讥讽。

    李秀叹道:“罢了罢了,本官却是不能眼睁睁的看着那些士绅被入刑,被流放,好,上奏章。”

    说着他看了于谦一眼,问道:“此事于谦怎么看?”

    于谦拱手道:“大人,路引确实是压制了大明的生气,南方尤其如此,是该取消了。”

    这话说的一针见血,把南方的活力和作为桎梏的路引一对比,想想那些商贾吧,他们多么的希望百姓能自由的迁徙,越多越好啊!

    李秀微笑道:“于大人不错。”

    从于谦叫回于大人,这个意向顿时就引发了一阵对路引的声讨。

    最后大家形成了共识:路引制度对于南方而言就是一个桎梏,必须要取消!

    于谦跟随着大家一起走出大堂,身后有人在叫他。

    他回身拱手:“大人。”

    李秀的神色沉重,仿佛马上将要奔赴有败无胜的战场。

    “于大人,那些士绅要看护好,不许动刑。本官稍后就发送奏章,要为南方的生民求一个公道!”

    于谦拱手应了。

    从朱瞻基做太子时的经历就能看出来,这位帝王对所谓的祖制压根就没什么敬畏,若非是反对的力量太大,估摸着那些祖制早就被改动的七七八八的了。

    于谦恭谨的告退,心中却在冷笑。

    这是投机,政治投机。

    不但无罪,还会有功!

    随后外面就有人在传谣言,到处传,压根没人管。

    “知道吗?兴和伯准备建议把违禁的那些士绅全数流放到海外去。”

    一个青皮在和同伴聊天,身边的路人见鬼般的纷纷躲开,可还是听到了那些话。

    “可不是吗,海外移民不够,兴和伯准备建议以后违禁的士绅都移民出去。”

    “那些百姓呢?”

    “百姓?百姓穷啊!移民出去就是劳力,官府还得管饭,还得给他们找媳妇,建屋子……那哪是移民,纯属是伺候大老爷呢!”

    “是啊!听闻那些百姓移民之后还写信回来,让家里的亲戚赶紧也跟着过去,说那边的田地随便选,捏一把就出油的肥地啊!”

    “那还等什么?咱们也去吧。”

    “咳咳!过一阵再看看。”

    两个不务正业的青皮一阵胡扯,最终差点把自己给说晕乎了。

    他们一路说着,最终竟然到了方醒驻地的后门外。

    呃……

    “传闻兴和伯要把那些士绅都移民海外了啊!”

    “对,没错,我也听到了。”

    这边路人不多,听到他们的话后,都和看死人般的看着他们,甚至有人还往围墙里面扔砖头,想提醒一下出来抓人。

    可这两青皮依旧如故,一个时辰过去了,依旧无人出来干涉。

    于是大家都领悟了。

    于是那些被抓的士绅家属都领悟了。

    于是走亲戚的就多了。

    于是快马送信的就多了。

    于是到处都在‘声讨’着路引的万恶。

    至于祖制,咳咳!当这些人觉得祖制成了自己的桎梏和累赘时,他们会换一副脸嘴,天衣无缝。

    “兴和伯,你这个手段……”

    王贺竖个大拇指赞道:“真是够委婉的啊!而且还不用自己动手,让那些整日叫嚣着祖制不可违的人去亲手请求废除祖制,爽啊!比夏天吃冰碗还爽!”

    方醒就在吃冰的东西,冰冻米酒。

    这玩意儿的度数超低,当做饮料喝很过瘾。

    他放下瓶子,淡淡的道:“许多困难就像是城堡,需要一一去攻克,而最好的办法就是借势。”

 第2239章 顷刻翻转的人生

    张弼觉得自己就是个悲剧。

    从父亲张友因为违禁被抓进去之后,家中就来了许多亲戚。

    “贤侄,当年你父亲可是欠了我不少钱,只是一直拖着。”

    一个他要叫堂叔的男子在贪婪的看着家里的布置,说道:“如今他进去了,兴和伯要把他流放到海外去,贤侄,我的那笔钱该还了吧。”

    张弼还年轻,他惶然的道:“堂叔,此事小侄没听家父说过啊!”

    男子看了其他人一眼,顿时那些人都纷纷作证。

    “贤侄,当年的事他们都知道,你快把钱还了吧,好歹我还能去探望一番我那可怜的堂兄。”

    “快还吧!”

    “你不还钱我们怎么帮你?”

    “对对对,赶紧还了,咱们各自去找关系,一定把你父亲给弄出来!”

    张弼惶然不安,管家在边上跺脚,却被两个亲戚逼住了,那两人冷笑着,只是把厉害关系一掰扯,管家就没辙了。

    所以男子是一家的顶梁柱,失去了他,几乎就垮了大半。

    张弼无助的看着管家,他知道自己要是不依,这些人会马上落井下石,然后再和官吏勾结,把张家给吞了。

    所谓的科举世家,所谓的必须要有子弟做官,这些的初衷是什么?

    不少都是为了保全家族,进而还能扩展家族的势力范围。活泛点的家族都会去侵吞别人的田地,收取投献。

    这就是耕读世家的另一种诠释方式。

    张友一朝入狱,张家就算是彻底的垮掉了。

    张弼想起先前进去寻自己母亲说话的那些女眷,顿时连腿都软了。

    边上的这些亲戚见状都互相交换着眼色,心中欢喜。

    这就六神无主了啊!

    张家不就等着被咱们给分了吗?

    哈哈哈哈!

    “有官兵来了!”

    这时外面有人喊了一嗓子,顿时那些亲戚马上就往外跑。

    张弼一下就软坐在地上,他伸手喊道:“堂叔救我……”

    可这些刚才还在想着要瓜分张家的亲戚却无人回头,稍后一些女眷也跑了出来,乱作一团。

    “要被抄家了,快跑!”

    那些女眷再也看不到‘莲步婀娜’,提着衣服的下摆拼命的往外跑。

    张弼呆呆的看着这一切,然后挣扎着起来,缓缓走到了大门外。

    远处来了一队骑兵,百余人。

    这里是金陵城外面的一个庄子,算得上是半个城里,所以庄上的农户们不傻,都躲在家中,没人敢出来。

    张家的亲戚来了不少,他们站在离张家三四十步的距离,然后指指点点的,仿佛和张家并无关系,只是来看热闹的。

    张弼的母亲也出来了,见状叫一声苦,然后就瘫倒在了地上。

    “抄家啊!”

    那些亲戚在啧啧称奇,张弼的母亲趴在地上喊道:“二叔,救救我儿吧。”

    亲戚中的一个男子仰起头,仿佛没听到这声悲鸣。

    女眷们终于跑到了各自男人的身边,然后捂着胸口在喘息,庆幸不已。

    那队骑兵渐渐逼近,稍后分做两队,一队原地待命,一队簇拥着一个男子过来了。

    那男子穿着青衫,看着三十出头的模样,神色冷峻。

    及近,张弼一下就跪在地上,然后说有罪。

    “我的儿!”

    张母一下冲到张弼的身前,跪在地上请求道:“大人,一切都是民妇所为,和小儿没关系,民妇愿意流放海外……”

    “娘!”

    张弼手足并用的膝行上前,说道:“大人,小的一家……”

    这是悲惨的一幕,接下来如狼似虎的军士会冲进张家,然后把所有的财物收集起来带走。

    然后张家将会从此在大明消失,变成某个岛屿上的苦力。

    张家的亲戚们在边上脑补着这些场景。

    “夫君,幸好没拿了他家的东西,不然现在可脱不了身。”

    “是啊!运气运气,回家叫人整治些酒菜,你我夫妻喝一杯压压惊。”

    这边大多庆幸,然后看到领头的青衫男子说话了,都凑过来了些。

    “你就是张弼?”

    “是,小的……学生就是张弼。”

    “那封书信就是你写的?”

    张弼抬头,失礼的盯着男子看,然后惶然磕头道:“是,学生万死。”

    “不,只要你愿意带路,那便是有功。”

    张弼抬头,汗水糊住了眼睛也不顾,竟然问了个问题:“家父违禁,学生只愿家父归来,不知……可否?”

    男子沉吟了一下,点点头,说道:“好,许了你这个愿望。”

    张弼心中狂喜,最后大胆的问道:“敢问大人是……”

    男子看了那些愕然的亲戚一眼,淡淡的道:“本伯方醒。”

    噗通几声传来,张家的亲戚那边已经倒了几个,剩下的也是呆若木鸡。

    “兴和伯……”

    张母却是深宅妇人,不知道这个名号的威力,只是不信。

    而张弼是读书人,他自己都和同窗批判过方醒的科学和跋扈。

    所以他顿时就狂喜起来,对张母说道:“娘,是兴和伯,是兴和伯!”

    张母茫然的道:“儿啊!兴和伯是干啥的?他的话能信?”

    张弼喜道:“娘,兴和伯一诺千金呢!”

    张母一下就欢喜起来,然后被张弼扶起来,就指着那群亲戚骂道:“一群畜生,滚!滚远些,以后我家的门,你们休想再进来,咱们……咱们老死不相往来!”

    方醒饶有兴致的看着这一幕,然后问道:“都是读书人?”

    张弼点点头,“是的伯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