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大明1937 >

第313章

大明1937-第313章

小说: 大明1937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同级别的两国年轻军官很快就打成了一片,至少表面上已经打成了一片,互相递烟、拍肩膀、捶拳头、哈哈大笑,已经是一团和气了。

李根生担心的群殴事件,并没有发生。

突然,宿舍走廊上传来了一声口令:

“立正————!”

“啪!”,走廊上所有的明军官兵都立正了。

紧接着,又传来了一声德语口令:

“阿克————冬!”

“啪!”,所有的德军官兵也都立正站好了。

但是马上,站的笔直的德军小伙子们眼睛就不老实了,纷纷歪头往前看去,走廊上充满了低声笑声和轻轻的口哨声。

一名明军女中校在两个男少校的陪同下,出现在走廊上。

她三十来岁,容貌秀丽,身材高挑,背着双手款款走来,带着女性的亲和、还有长官的气度,左右微笑着,向这些德军小伙子们轻轻点头。

德军小伙子们笑嘻嘻地,肩膀互相撞着,目不转睛地盯着女中校,眼珠子都快瞪出来了。

在国内,军营里可没见过女人!虽说平时休假逛大街,满眼都是女人,但都没这种感觉。满是男人的军营里一旦出现了女性,那对小伙子们的吸引力绝对是巨大的。

女中校显然是来视察的,微笑着点头,一间接一间的进寝室查看,不时问问某个德国下级军官,是否习惯大明的气候?家乡是哪里的?等等等等。身后的男军官便用德语翻译。

被问到的德国小伙子有的笑嘻嘻地,目光在她身上乱转,像看一个尤物一样。回答也油腔滑调、语带双关,利用德语文化的特点,夹杂一些下流的成分,看翻译能否识破。还有的青涩小伙子则极力表现绅士风度,提前就用梳子把头上的金发梳过,问到自己的时候总是两脚“啪”地一碰,紧张地轻轻鞠躬、面带僵硬的微笑,做足了普鲁士贵族军官团的风度。

女中校则总是面带柔和地微笑,看到床铺铺的不整齐的,还会弯下腰去,亲自为这些小伙子整理示范。一时间,这些德国年轻人的骨头都快要融化了。

检查完毕后,女中校又回到走廊上,对着德军官兵们微笑讲道:

“小伙子们,如你们所看到的,在大明军队中也有女人,而且女人占的比例是很大的。这也是大明军队的传统。……我注意到刚才我进来的时候,有很多人在吹口哨。好吧,我姑且把这理解成为,是诸位对我的恭维。”

翻译说完,走廊上就是一阵哄笑。

女中校微微一笑,继续说道:

“但是在大明军队中,女性是有她自己的作用的。这作用可能是医务、可能是通信、可能是文书、甚至可能是驾驶潜艇。但是,只有一种作用绝对没有,那就是——被观赏!”

翻译说完,走廊里一静。

女中校面孔一板,冷冷地说道:

“诸位先前不知道,但是我到这儿来,就是亲自告诉你们的。在大明军中,女性成员必须得到百分之一百的尊重。我们军规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对着女性长官吹口哨,要处以12小时禁闭的惩罚。我再说一遍,女性长官吹口哨,要处以12小时禁闭的惩罚。都听明白了没有?”

翻译用德语说完最后一个字,走廊上更是一片寂静。

“那好,”她又恢复了微笑,说道,“我就认为你们都明白了。从现在开始,你们就要遵守我们大明军队的军规。也包括这一条。”

就在这时候,走廊上又响起了一声口哨。由于走廊上很静,这一声极为清晰。

所有人都往那个方向看去。

第33章 食堂风云

安静的走廊里,连一根针掉地的声音都能听见。所有人,不论明军还是德军都伸着头,循声望去,看是哪个家伙这么有魄力。

女中校脸一拉,慢悠悠地走过去,直到一个德国装甲兵上士面前停了下来,盯着他。

那德国上士立正的笔直,一脸紧张。他望望左边,又往往右边,最后无可奈何,只得正视面前的明军女中校。

“上士,你叫什么名字?”

女中校盯着他问道。旁边翻译马上译成德语。

德国上士喉咙里滚了两下,干涩地说着:

“海因茨·冯·奥芬博格。”

“刚才是谁吹的口哨?”

“我。”

“为什么吹口哨?”

海因茨眼珠子紧张地左右转了转,咳嗽了两声,然后说道:

“因为你很漂亮,太太。”

走廊上一阵强忍着的哄笑声,一片“噗……”、“嗤……”、“吭吭吭……”的声音。当翻译用中文又说了一遍之后,同样的声音又从明军嗓子里喷了出来。

女中校忍不住微微一笑,但马上又板住面孔,冷冷地说:

“谢谢。不过,可惜,你这声口哨要是提早一分钟吹就好了。”

这个德国小伙子越来越紧张,脸色有些发白,不敢看她,声音更加干涩的说道:

“太太……我……”

“怎么?”

“我……我的听力不太好,”海因茨用手指着耳朵,比划着,紧张得语无伦次,“是这样的……每当有声音传到我的耳朵里,总要……总要延迟一段时间,大约一分钟的样子,才……才能被我的大脑感知到……所以,太太……我不是有意的……”

走廊上的笑声越来越大,几乎快成公开的哄笑了。

女中校板着脸,做了一个手势,立刻就有两个明军宪兵上来,站到海因茨的两旁。

海因茨啥话也没说,耷拉着脑袋,被宪兵夹在中间,押去关禁闭了。

旁边翻译凑上来,小声对她说道:

“刚才我听到他和旁边那一个打赌……如果他吹一声口哨不被关禁闭的话,另外一个就要输给他10明洋……看,就是旁边棕头发的那小子,也是个上士。”

女中校背着双手,慢慢踱到旁边那个上士的面前,抬起头盯着他。

这个出主意打赌的家伙,还在咧大嘴笑着,此刻突然发现自己成了目标,脸上的笑一僵,卡在那儿了。

他脸上也慢慢变白,只是眼珠子仅仅盯着面前比自己矮两个头的明军女长官。

走廊上其他德国小伙子早已明白怎么回事了,又都强忍着快要喷出的笑,“吭吭咔咔”地伸着头,等着看好戏。

女中校打量了他一番,把他紧张了个半死,最后才点点头,微微笑道:

“行,你的判断比海因茨准多了。”

紧接着,女中校转过身来,对走廊上的德国官兵们大声说道:

“奥芬博格上士因为听力会延迟一分钟,所以来到南京的第一晚,只能在禁闭室里过了。但是诸位,你们听力都没有问题,所以可以好好享受来到南京的这第一个晚上!现在大家可以跟着我们的弟兄去食堂吃饭。你们会尝到虽不豪华,但却正宗的中国饭菜!然后你们可以坐班车去南京市区玩,晚上十一点钟在中山门集合,坐班车回来!”

“好,现在是六点钟,”她看看表,然后拍两下手掌,“赶快去吃饭!”

走廊上“哄”的一下,所有德国年轻人都心痒痒的,按耐不住,前呼后拥的朝外跑了。那个叫海因茨的倒霉鬼,也没人去想他了。

……

按照向小强的“精神”,李根生已经跟后勤参谋长说过了,明、德两国官兵待遇完全相同。本来是准备着让这一千多德国军官到专门的食堂吃饭、并且伙食从优呢,现在为了体现这种平等精神,1300名德国军官被分到四个军官食堂里吃饭,和明军军官混在一起。

为此,几个军官食堂又紧急从冷库里拉出了好几吨猪肉,加紧炖了好几倍的红烧肉出来,以确保“德军能吃到一斤肉,明军也能吃到一斤”。

食堂里,德语和汉语夹杂着,吵吵闹闹,熙熙攘攘,不时有某个地方发出哈哈大笑,或者是餐盘扔在地上“叮叮当当”的声音,还有起哄声音。

食堂柱子边,五大三粗的宪兵站了一大溜,戴着臂章,腰间挂着军棍和手铐,虎视眈眈地注视着哄哄闹闹的两国官兵,随时准备扑上前去按倒抓人。

吃饭时间还没过一半,四个食堂已经发生了六场打架了。都是发生在明军和德军之间,还好每次都被旁边的宪兵扑上去,及时按倒了,没有发展成群殴。

对于这种打架的,宪兵绝不含糊,一律当场按倒,然后掏出手铐,直接反拷上拉走。然后不论明军德军,全部关禁闭。

至于打架的原因,根本不需问,也问不明白。没什么别的原因,这种两国年轻人大量的突然混到一起,又是语言不通,文化不同,交流不畅,再加上都是血气方刚的年龄,互相看不顺眼,不打架才怪呢。

德国军官人高马大,又强壮,所以德国人总是想单打独斗,一旦一对开打了,周围的德军军官就会围在那里大声叫好。但明军军官总是很吃亏,一般开打几下子,就被打得躺在桌子上了。然后旁边的明军就会一拥而上,捉住那个德军狂扁。这时候宪兵也就冲上来了。再晚一点就是群殴了。

由于总是处理的很及时,这种小冲突也仅仅局限在“个体的打架发泄”的程度,没有升级成群体性的敌对情绪。

……

但是大多数人都还是没有被某处的打架打扰,还是在专心打饭吃饭。尤其是今天的伙食突然好了起来。明军和德军的年轻人混在一起,排着队从窗口前过,眼睛都直勾勾地盯着玻璃后面的几口大锅。

一大块米饭、两大勺炒菜,如果是明军军官的话,大师傅会问一句“吃鱼吃肉?”,如果说吃鱼,那就是一整条烧鱼给放到米饭上。但对于德国军官,大师傅连问都不问,直接就是半斤重的一大块红烧肉从锅里捞出来,扔进餐盘里,餐盘都给压的一沉。

虽然都是大锅菜,明军官兵看来很粗糙的食物,但在那些德国军官看来已经是无上美味了。这些神奇的炒菜,还有“用各种东方香料加酱油炖熟的猪肉”,简直就是在柏林的上等餐馆也吃不到。

“那些傻瓜,”一个德国中尉瞥着远处打架起哄的人堆,歪头躲过飞来的筷子,嘴里大嚼着红烧肉,含含糊糊地道,“有那么好的东西吃,还要打架……”

“呀……呀……”

周围的好几个德国尉官也是大嚼着红烧肉,点头赞同。

……

角落的一张桌子旁,几个德军高级军官凑在一起,边聊边吃饭。这几个人大都是校官,其中还有一位将军。

这个将军正是少将古德里安。

古德里安心情很是不好。他在德国刚刚得到希特勒的重用,刚成为装甲兵总监,就被莫名其妙地派到地球的另一端来了。

装甲兵是他所热爱的事业,而且德国现在刚刚开始重建军队,有了一支虽然弱小、但已经成型的装甲部队,正是他放开手脚准备大干一场的时候。但是,这一切就是因为元首为了得到那三艘老旧的军舰,就把自己给“流放”了!

不仅是自己,跟着自己一起被“流放”的,还有自己300名优秀的部下,和1000名优秀的飞行员。在他看来,这些人才都是德国军队未来建设的希望,都是未来机械化战争的骨干力量,现在就被目光短浅的元首这么抽空了。

古德里安很佩服跟元首提出这些要求的那个家伙,那个大明帝国的小年轻。在他看来,那个小年轻要的都是好东西,都要在了点子上。

就在前年演习上,自己的坦克方阵从元首的面前隆隆开过的时候,元首激动地拍着他的肩膀说道:这就是我想要的东西!

但是现在看来,这一切显然没有三艘大军舰有吸引力。

唯一让古德里安有点欣慰的,就是元首总算告诉他,他们的离去还能为德国换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