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言情电子书 > 思璃别 >

第123章

思璃别-第123章

小说: 思璃别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勇气……
阿璃继续说道:“其实你不说,我也是知道的。那夜在蓟城王宫,接待濊貊使者的酒宴之后,你和我……我们……发生过什么,我都记得。”
她都记得。
她竟然都记得!
可为什么第二天,她就成了慕容煜的女人?
延羲觉得自己的血液灼烧了起来,胸口窒痛的厉害、像是随时会炸裂开来,就连眼角也泛起了温热的酸意。他下意识地仰起了头,可月亮偏偏挂在了夜幕的另一端,入目之处,只有一片空洞的漆黑,充斥到了心中,愈加沉重的令人发痛。
阿璃眼眸微垂,“如果你愿意放了那些战俘,我……”
“闭嘴!”
延羲转过身来,目光阴戾地盯着阿璃,“我早就警告过你,不要妄想拿自己作筹码来跟我谈交易。慕容煜想要救人的话,就让他用他自己的命来换。”
阿璃眸光盈盈、似怒似怨,“华阳关一战,你本就胜之不武,现在又打算以那些俘虏作饵引他犯险!”
她吸了口气,抑制住情绪,扭头望着月色下的粼粼湖水,“你不是不知道,我亏欠他良多……若不是当年我杀了他哥哥,他根本无需背负起江山社稷的责任……”
延羲嗤笑道:“你难道是想告诉我,你是因为愧疚才为他百般付出?”
阿璃沉默了半晌,轻声说:“或许吧。”
山石之后,慕容煜的呼吸早已是失去控制的紊乱,手掌紧摁在嶙峋的石面上、磨得鲜血淋漓却竟又恍然不觉。而此刻的延羲,亦无暇顾及阿璃以外的一切……
延羲冷冷地盯着阿璃,一瞬不瞬。
半晌,他瞥开目光,唇角的讥嘲褪去了几分,淡淡说道:“乱世争战,从来都免不了死伤,就算你当年没有杀慕容炎,他也未必能活得长久。”
阿璃转过身,背对着他,长长地出了口气,“你是不会明白的。”
她拾起地上的匕首和银弩箭,步履轻快地朝山丘上走去,很快,便消失在了树影之间。
月光从阿璃消失的方向倾斜而下,映在湖水的涟漪之上,漾出一圈圈点点碎碎的银色。延羲怔忡地望着湖面,觉得那水波就如自己的心绪一般,层层叠叠、起起伏伏,无法平静,却也无力汹涌。
良久,他转过身,朝相反的方向行去。
延羲离开了很长时候,隐身于山石之后的人才慢慢有了动静。
白原率先回到岸上,低头拧着浸湿的衣袍边角。
慕容煜也慢慢走了过来,快到岸边的时候,似乎绊到了什么,身形猛然趔趄,单膝跪倒在水中,溅起一片水花,浸湿了面颊,水珠嘀嗒着落下。
程武连忙赶过来扶住慕容煜,月色下,只见他脸色煞白,整个人如同抽掉了魂魄。
程武不敢再看,上岸径直走到白原面前,伸手揪住了他的衣领,“这倒底是怎么回事?你还知道些什么?快说!”
白原面色镇定,“倒底是怎么回事,程将军刚才没有听明白吗?”
听到是一回事,但相信又是另一回事,即便是程武向来觉得阿璃身份神秘、居心叵测,却也很难把她跟恶名昭著的杀手魍离联系在一起!
又或者说,他其实已经是确信了,却还担心慕容煜不愿相信……
程武的手指攥紧了些,忍不住冒出了粗话,“别跟老子绕圈子!你倒底是什么人?又怎么知道他们今晚会在此相会?”
白原淡然一笑,手掌拂出,在程武腹间轻拍了一下。程武顿觉一股大力在自己腹中搅动,一时间血涌翻滚、内息紊乱,踉跄着倒退了几步,方才稳住了身形。
这一刻,程武方才知道,眼前白发白须的老头,竟然是名深藏不露的内家高手!他的武功修为,已经高到了让外人看不出深浅的境地!
“你出来吧。”白原朝临山一面的树林喊了声。
片刻,一袭白影缓缓现身,正是去而复返的阿璃!
她朝众人敛衽一礼,随即抬起衣袖遮住面孔,再放下时,容颜竟已大变,俨然是一名四十来岁的中年妇人。
白原纵身跃至妇人身畔,揖礼道:“师妹,有劳了。”
                        

☆、真相 (二)

见那妇人变换容貌,慕容煜和程武都不禁甚为惊诧。
慕容煜在绝望中又生出一丝希望来。
既然这个阿璃可以是假的,那刚才的风延羲也有可能是假的,他们之前说过的那些话,也就可以不作数!
他心里蔓生出期冀,却又明知单薄的不堪一击,一颗心就如同摇曳风中的枯叶,彷徨凄寂,无凭无依……
程武瞪大了双眼,“这,这倒底是怎么回事?”
白原负起双手,抬头望着夜空中的明月,幽幽地叹息了一声,继而转过身,朝慕容煜行礼道:“陛下,今日之事,确实是白某处心积虑设下的一个局。但陛下适才听到的对话,却并非臆造。个中缘由,还请陛下和程将军听我从头细说。”
白原转过头,看了眼身边的师妹,“白某与师妹,其实都是卫国人。师妹的父亲,望月先生,是我的授业恩师。跟我们一同随恩师习武的,还有一位师弟,名叫秦世景。
恩师武功修为甚高,又精通天文地理、各种奇门秘术,只可惜我师兄妹三人资质愚钝,无法做到样样精通,只能专攻各自所长的技能。师妹精通易容之术,世景擅长阵法,而我最为无用,只能在兵器上做做花样、取些巧劲。
成年之后,除了师妹身为女子、不便抛头露面,我与师弟都渐渐有了些名气。我化名龙少白,在江湖上四处游历闯荡,除了终日游山玩水、放浪逍遥,也偶尔为名家打造兵器。师弟世景,则因为家世的缘故,投身入伍,成为了卫国的一名武将。再后来,我的名气越来越大,被人称作天下第一铸剑师,而师弟也因屡立战功,被卫王封为了督国大将军。
我那时心高气傲,觉得寻常之人根本没有资格使用我铸造的兵器,所以立下一个规矩,但凡想让我为其打造兵刃之人,必须在比武中击败我,否则,就需要支付万倍于兵刃重量的黄金。
选择和我比武的人,通常都会在兵器上吃亏。因此,最后能打败我的人,很少。而能随便拿出几万两、甚至十几万两黄金的人,则是更少。所以龙少白铸造的兵器虽然有名,但存世的数量却是极少。
大约十年前,陈国的扶风侯风伯钦找到了我,要我为他打造两件兵器。一件,是一张可以连发数箭的弩弓,另一件,则是一把可以削铁如泥的匕首。他送来的黄金数量远远超出了我的要求,我没有理由拒绝。
那把匕首,打造起来虽然不易,但设计起来却不费心。而那张弩弓,扶风侯特意提过,需要做得小巧些。我当时也是一时起意,心想,他只说让我做得小巧些、却没说不能做得沉重,于是我在材料里加用了纯银,打造出一张世上独一无二的银弩弓来。也因其独一无二的材质和尺寸,这把连弩必须配用特制的箭矢,银身铁头、没有箭翎。
我那时想,以陈国扶风侯的财力,射一箭失一两银,又有何妨?”
白原说到此处,不觉垂下了双目,自嘲地一笑。
“东西送去陈国不久,卫陈就开战了。当时的陈王,野心勃勃,一心想要灭掉卫国,统一东越以西的整个南朝。战事一起,就打得十分激烈。
我是个江湖闲人,虽然一直以卫国人自居,但其实对国家之间的征战并不怎么关心。但我师弟秦世景却是卫国的大将军,不得不殚精竭虑、为国分忧。他自幼天资聪颖,又擅长兵法布阵,在战场上连连击败陈军,一时间声名鹊起,俨然成了卫国百姓心中的救世主。
就当我以为师弟必能攻无不克、击退陈军的时候,却突然接到了他遇刺身亡的消息。
刺杀他的人,正是出身暗夷的杀手魍离。
我赶到卫军大营,世景的副将告诉我,魍离用的是一张连弩弓,从中军帐顶偷袭得手。第一箭,就射穿了世景的咽喉,第二箭,刺入了他的心脏……
我要来世景所中的弩箭看过,方知魍离用的那张连弩,竟是我亲手所铸!
我当时悲痛欲绝,猜测到整件事的幕后之人就是扶风侯风伯钦,却又没有本事找他寻仇!那人老谋深算、疑心极重,周围又守卫严密,即便是我与师妹联手,也未必有把握取他的性命。
因为师弟的事,我心灰意冷、愧疚悔恨,便隐居到了极北的苦寒之地。后来,一次机缘巧合,我偶遇到濊貊族的族长,结为朋友。再之后,我又随濊貊使节一同去了蓟城。
我去蓟城,主要是想借机打听一下中原的事。当我得知风伯钦已死的消息,心里又是高兴又是懊恼。他虽然死了,但却不是我亲手杀的……
陛下宴请濊貊族使臣那晚,我在宴会上见到了风伯钦的儿子风延羲。按理说,我应该把对他父亲的仇恨转嫁到他身上,可我却又听说,风伯钦其实是死在了这个儿子的手上。所以,我抱着一种更像是好奇的心理,在夜宴之后,暗中跟踪上了他。
那一晚,恰逢蓟城的初雪之夜。我看见风延羲和燕国王妃,在一堵宫墙下相拥相吻,我当时离他们不过数丈的距离,他竟然毫无察觉。看得出,他那时眼里心里,只有王妃一人而已……”
程武瞟了慕容煜一眼,呵斥白原道:“休要胡说!”
他心里,其实颇为感激白原揭露出了阿璃的真面目。但阿璃终究是燕国的王妃,他可以接受对她本人的任何羞辱,却不能容忍慕容煜被连带失了颜面。
白原叹了口气,对慕容煜再次揖礼,“请恕白某唐突。但此事关乎白某设局的一些细节,不得不提前讲出来。”
慕容煜面色苍白冷凝,“继续讲。”
白原又继续道:“第二天,我思索良久,觉得风伯钦既然已死,魍离又在江湖上销声匿迹,就算我想替师弟报仇,也无仇人可寻,所以,便打算跟濊貊使者一同北归。
谁知那一日,恰巧遇上陈国龙骑营在北苑行刺陛下,我当时也随克尔合在北苑围猎,就顺路去事发之地看了一眼。哪知这一去,竟让我发现一个天大的秘密。
几名身亡的刺客,都是死在了一柄异常锋利的匕首之下。而那样的利器,普天之下,只能有一件。便是当年,我连同那把银弩弓、一起送去了扶风侯府的那把匕首。
我寻了个借口,特意去拜访了纤罗公主,辗转打听到,出手击毙刺客的人,竟然是王妃!
一开始,我不能单凭一把匕首,推断出王妃就是杀手魍离。她是扶风侯府的表小姐,就算手里有我为风伯钦铸造的利器,也并不奇怪。但听纤罗公主所言,王妃当日击毙刺客的招式凌厉狠绝,完全不给对方反应的机会。我也是习武之人,明白这种手法,只有从小经过严酷的训练,方能习得,且多半用来偷袭行刺,不是什么光明正大、比武拆招的路子。
我心里既起了怀疑,就舍不得断了这条线索。于是我献出兵器设计图,自荐为燕国效力,实则想趁机接近王妃,确认她的身份。
运送连弩和倒钩箭到华阳关大营的那天,我特意将连弩弓递到了王妃的手中,请她试用。要知道,我设计的连弩,箭匣分为多层,一般人根本不会知道该如何装箭,而王妃的手法,却十分熟练。
除此之外,我还留意到王妃的一个习惯。每当陛下挽起长弓时,王妃总会不经意地移开目光,避而不看。”
白原顿了顿,意味深长地看了慕容煜一眼,“我听人说过,当年魍离潜入燕军大营刺杀先王那夜,她的黑雕坐骑,就是折在了陛下的长弓之下。
我曾向军营里将领打听过当年魍离刺杀先王的细节。她选择从中军帐顶以弩箭偷袭,手法跟当年行刺我师弟时一模一样。但不同的是,她没有攻袭先王要害、直接取其性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