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言情电子书 > 天才补习班 >

第76章

天才补习班-第76章

小说: 天才补习班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本章完)


第132章 教书汉子


    “彝族汉子教书20载:为了让更多孩子走出大山!”

    法制晚报·看法新闻(记者任小佳)凌晨两点,杨克千醒来再没睡着,只休息了不到三个小时的他没有一丝困意,心里反复想着两个问题:明天会不会下雨?给学生的字典能不能按时送到?

    云南省丽江市宁蒗彝族自治县烂泥箐乡万桃小学,海拔约3100米。

    杨克千,土生土长的彝族汉子,从1998年到2016年都在这所小学教书,之后他加入滇西北支教团,虽然不再是一线的教学老师,但一直在讲台后维护着支教的工作:上山运物资,他是统筹、也是司机;支教团遇到关于彝族风俗、汉语彝语的转换,他是顾问、也是翻译。

    杨克千是一位朴实地道的彝族汉子。

    “当老师和在支教团都一样,都是在这条路上。”他说。

    一直教最难教的一二年级“一些老师不敢教”

    杨克千教书的那些年,小学校长换了12任,“我教书那会儿,学生大概有一百七八十人,5名老师,一个老师负责一个班级,一个班就是一个年级。”

    杨老师一直教的是一、二年级,“他们是最难教的,小孩子刚上学,不懂事儿,拼音识字都很难,一些老师不敢教。”当年,杨克千包班上课:语文、数学、音乐、体育……他都教。“我爱唱歌,歌谱看不懂,但上课的时候会翻看。”

    勤勤恳恳的杨克千成了学校的顶梁柱。教书期间,他的学生沙学英生病甚至昏迷,杨克千就背起学生带她回家,渡过村里四米宽的河,往返六个小时。

    二十载春夏秋冬,杨克千共培养了千余名学生。“我想让更多的孩子走出大山。”杨克千在念初二的时候,因为家庭负担不起学费而辍学,“虽然我的文化水平差,但我尽力负责,教得踏实。” 2016年,杨克千离开万桃小学,加入滇西北支教团,继续在讲台后维护着支教的工作。正如他自己所说:”“当老师和在支教团都一样,都是在这条路上。”

    一趟趟往山上学校运物资“要一直在路上跑”

    从丽江市出发到万桃小学,要先经过两个小时到宁蒗县,再走三四个小时的盘山路,在这颠簸的碎石路上,当地的司机师傅开玩笑说:“这路是‘按摩’路,按摩全身。”

    层层白云重重青山,云雾缭绕在山巅,阳光透过云层洒在田地里,成群的黑头羊从田间经过。虽然路边有开着正艳的格桑花,但路上也有从山上滑落的石头。雨天开车更是危险。在这盘山路上,曾有车在转弯时侧翻,还有车被山下的落石砸中。不宽的山路错车时要格外小心,这条路杨克千不知走了多少遍,“都习惯了,近两年修了新路,这路也好走了很多。”

    没修路前,杨克千最怕下雨时遇到的泥土路,一次上路遇上下雨,凹陷的土坑混上雨水,挡住他的路,他就在车上等了两个小时,等雨停,出太阳后,地面渐干,他才继续往前走。另外,就是冬天山上下雪的时候,路面结了薄冰,必须把折下的松枝铺在路上,用来防滑。

    在路上遇到大石块,杨克千停下来,开门、下车、捡石、扔走:“要不别的车走这儿也危险,而且我明天上山也要走这条路。”发给学校的电视、字典、给老师的蔬菜、米油,都是杨克千一趟趟往山上运的。

    事情多,任务重,“所以我要一直在路上跑。”他说。

    万桃小学迎来年轻人“支教团的老师我佩服”

    以前,当地小学缺乏师资,特别缺乏英语、音乐、美术等授课老师,而学生们也缺少个人卫生意识,“我们当地有老师三四年不洗澡,我家大哥一次澡都没洗过,已经习惯这种生活了。”直到2008年,滇西北支教团来到万桃小学,学校的教学环境慢慢有了改善,卫生课程也在普及中。杨克千感慨地说:“支教团的老师,我佩服。”

    然而就是这群让杨老师佩服的年轻人,最初来到学校考察时,他误以为是有钱人来旅游。

    “当时学校条件很差,三四十个孩子挤在一个房间里,现在的宿舍经过改造变得宽敞了,以前墙面上到处有鼻涕、苍蝇屎。现在支教老师们也督促孩子们刷牙、洗脸、洗脚,让学生们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以前很多人不知道支教团是什么,现在不管是学生还是家长,看到支教团的车队,都会敬礼。

    “这些支教老师教给学生英语、音乐、美术……大力推广素质教育,特别是我们当地的老师普通话不标准,教语文也是用我们的本地语言,现在这些孩子的普通话都好多了。”

    除了当地的教育有了不小的变化,村民和孩子们的生活质量也有很大的改善。据杨克千介绍,万桃小学在2013年建起了食堂,每天有阿姨来为学生们做饭。“我们这个地方,政府和教育局给了不少帮助。2011年,这里都通了电,到了2012年,家家都吃上了大米,而在以前这里的主食只有土豆和荞麦。”

    如今,杨克千的电话更多了,有支教团的后勤事务,也有支教老师的咨询电话,24小时开机,有求必应。“当老师和支教团都一样,都是在这条路上,每天还能见到老师和孩子,这些都是为了孩子们。”

    与支教团成一家人“他们给了我爱人第二次生命”

    其实,杨克千加入支教团还有一个原因——感恩。

    2015年,杨克千的妻子肖阿牛患上子宫内膜异位,由于之前做过阑尾炎手术,又引发了肠粘连,还有盆腔积液并发,急需手术,“当时她疼得站都站不起来。”

    杨克千向亲友借了5000元,这费用还远远不够,最后滇西北支教团帮他凑了七八万元钱,这才让去昆明做了手术。“他们给了我爱人第二次生命。”他说。

    杨老师指着家里的冰箱告诉法制晚报·看法新闻记者:“这冰箱就是支教团给我爱人买的,因为她手术之后,要吃青菜,我们这儿缺的就是蔬菜,老师们给我家买了冰箱,方便保存新鲜的蔬菜。”

    现在他和支教团是一家人,晚饭的时候,杨老师特意杀了一只鸡犒劳大家,做了一桌只有过节才能吃上的饭菜:“本来想杀一头羊和一头猪,再杀几只鸡,但老师们不让,我只杀了一只鸡。”

    如今,杨克千每天会去两三所学校,看望支教老师生活,与当地老师的沟通教学情况。用他的话讲:“人在外,心在家。”他最担心的还是爱人的身体,但是因为工作,他一个月只能在家住一两次。杨老师有两个儿子,本别上职高和初三,现在四口人在四个地方。

    杨克千家里的老房子在2012年重新修建,原来的土房子有了改善,卧室里精心摆放着支教团的老师们送给他的小礼物,有旅游纪念品还有新沙发。

    好不容易回到家,杨克千把爱人和儿子前几天在山里拾到的柴火拉回来,忙着干活忘了把西装换下。忙完家里的事儿,他又赶去万桃小学,查看支教老师的生活。

    当天晚上十一点,30箱字典运到了宁蒗县,杨克千搬完了所有的字典。

    第二天上午九点,他开着自己的那辆白色皮卡,载着千余册字典上路了。

    这一天,晴。

    (本章完)


第133章 有惊无险


    秋夜微凉,再加上国庆,中秋节之后,又接二连三地再了好几天的秋雨,于是这几天夜晚的寒意,也显得格外的凉了,但李强的补习班里却依然还是灯火通明,很是繁忙的景象!

    与往常时间不同的是,平日里基本上还没有到这个时间点,基本上大部分的孩子都已经走光了,可是现在都过了好长一段时间,居然也没有要走的样子,尤其是之前一向走的最早的小s,竟然也依然还是在规规矩矩地坐在那里,老老实实地看着,竟然丝毫没有要走的意思。

    “嗯,不错,果然和之前预想的不错!”

    李强站在门口,伸着头,悄悄地往里面看了一眼,发现里面的情形也基本上和自己之前所料想的那样,也差不了多少,终于满意地点了点头,心中十分好笑地道。

    本来么,若是按照其它补习班里的套路,明明知道之前要考试了,肯定会想方设法地给自己补习班里的孩子,多讲几道题,又或者多练习几套模拟试卷的,然而这一次,李强却偏偏地没有这么做,只是一味地在鼓励着这些孩子,好好做题,正常发挥,基本上也就可以了!

    果然,现在成绩出来了,一切也和李强之前料想的差不了多少,尽管不是太差,却明显地也不是太好,小s虽然没有退步,可是也没有明显地退步;小z的数学虽然有一定的进步,可是英语却依然还是毫无起色,看样子还是没有从根本上重视起来;小l更不必说了,平日里看着他一副老老实实的样子,做题也好像挺认真的,可从考试的成绩也来看,似乎他之前所做的一切现在也已经可以判断为是在装样子了;还小小l的姐姐,平日里看她,也都是什么都会的样子,但现在成绩一出来,基本也可以断定为眼高手低,人在心不在了;还有小z哥,平日里尽管已经在数学方面下了很大的功夫了,可是这一次考试成绩,也让他大失所望,甚至连自信心都受到了打击,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就是“老师,这到底是怎么搞的啊,平日里我的英语根本就没有学过,可也还考了好几十,现在我在数学上花了这么大功夫,怎么才考了这么一点点成绩出来啊?”

    然而在李强看来,这一切表面上看起来似乎是挺突然的,可实际上根本就是有迹可寻,甚至可以说之前他基本上就已经差不多可以断定为这样的结果了,他之前所以忍着不说,也实在是为了考试之后的这一个安静的学习状态的,先不说旁人,就说小s君表面上看起来早来早走,一副什么都会样子,可实际上呢,却总是一副毛毛躁躁,心不在焉的样子,所以这一次没考好,基本上也因为心态所致,怪不得旁人的,本来一开始的时候,李强也好意地提醒过他几次,可是后来他发现这似乎是这个年龄阶段孩子的天性所致,再加上后来也看出小s也实在是不愿意有人再在他耳边唠叨了,索性自己也就不再说了,现在好了,考试成绩出来了,也正好和李强之前所说的也差不多,这小s接下来的这一段时间,基本上也就不李强再怎么说教和操心了;

    可小z就完全不同了,尽管这一次的数学成绩有了很大的进步,可是李强看来,这孩子也仅仅是明白了数学到底是一种怎么样的学习方式,离他能够真正地学懂,学好,也有很大的一段距离要走,还有这孩子的英语,也实在是有些愁人,明明李强已经给他说得很透彻了,可这孩子似乎依然还只是在看重那些十分抽象的考试题,根本就没把心思,或者是学习的重点,给放到对英语课文和基础知识的理解上,也难怪他会考得不理想了,但好在之前这孩子学习成绩实在是太差了一些,所以这一次即便是这孩子的数学成绩进步了,可依然还是把这孩子整体排名往前带动了不少,但是李强却有一种明显地担忧,那就是恐怕接下来的这一段时间,这孩子又要不能安安静静地学习了吧,可实在是因为这孩子新来的缘故,李强尽管心中十分地不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