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我的地盘在元末 >

第75章

我的地盘在元末-第75章

小说: 我的地盘在元末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此时用于浇铸的沟槽大开,地上早就摆好了模子,除掉大块炉渣的铁水,从沟槽流进模中,铸成一个个六寸宽、五寸高、一尺长的生铁块,铁比重7。8,每块生铁锭子按照元制合一百多斤。

不一会儿,铸了两百个生铁锭子。

此时所有人的眼珠子惊讶的就似要掉出来一样。就是元朝政府创办的大规模铁厂一次性也未必能出产几万斤铁。在福建就是最大的高炉也就一次一万斤而已,现在萧羽初创的铁厂第一次就产出了两万多斤铁。这才是第一炉,也未必是最多最好的一炉!

这如何不能让一辈子和此物打交道的匠人们惊讶。

孙火一掐自己的大腿跳起来道:“我的妈呀,这是真的吗?”等感应到疼了,少年心性下欢喜更甚了。

萧羽笑笑,心算了一下。15立方米的高炉有效容积,即时以较低的利用系数,比如3计算,每天也能炼出45吨铁。

【本书中,很多东西不是楚子自己能写得出来了,我承认,不少我都是摘录别的资料上的。所以,还请见谅吧。要骂也就骂吧。】

第三十二章 精兵利械,军火

 铁锭出来后并不是救大功告成了,实际上,到了这一步也不过是在产量上很令人惊喜而已。

萧羽办的是钢铁厂,虽然大家说的时候都是说炼铁厂。但其中的差别可是不小。

铁和钢的差别是很大的,铁锭出来了。但钢呢?下一步,萧羽就要将这一步完成。

高炉炼出的生铁水,含碳量在百分之三左右,一经搅动,碳和空气中的氧在高温下剧烈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放出大量的热。铁水开了锅,气泡咕嘟咕嘟的冒,把炉渣推到炉边堆积起来。

生铁熔点约1100-1200摄氏度,纯铁则高达1535度。当碳与氧气结合,生铁水中的碳含量逐渐降低,它的熔点就逐渐提高了,于是炒铁炉中的铁水变得浓稠,由清汤到酱汁,由酱汁到果冻……最后聚成一个个外形很可爱的铁团儿,颇有点像魔幻世界的史莱姆胶质怪。

好了,回到现实。我们继续萧羽先生钢铁厂的下一步骤。因为,可爱的正太萝莉们很快将要发现这些胶质怪就要被暴揍一顿了。

停下搅拌,工人们用长钳子夹起铁质史莱姆,放到锻锤下面敲打。丁丁当当一阵响,铁团中的碳元素以单质石墨的形式被挤了出来,和内部的细小渣滓、表面的氧化铁碎屑一起,因为高温而在空气中化作了点点火星。

这个锻打只是为了除去杂质,工艺非常简单,就用钳子夹着在锻锤下随便敲打几下,没有特别的要求。熟铁在高温下很软,所以造型容易,时间一长,学徒们的作品什么形状的都有,铁饼、铁棍、铁团儿……直到一个月后,萧羽哭笑不得地明令规定打成铁棍,这才得以罢休。

锻打熟铁的过程比较耗费人力,几十斤的铁块,夹起来是要膀子力气的。好在学徒很多,一百多人,每人敲一块还得排队上,抢不到的踮着脚尖伸着脖子在后面看。

挨过敲打的所谓“熟铁”,其实并不是现代教科书意义上的熟铁。国际冶金界没有生、熟铁这种说法,现代钢铁工业上,含碳量小于0。02%的国内称熟铁,国外称纯铁,质地非常柔软;含碳量在0。02%-2。11%的叫做钢;含碳量在2。11%以上的国内称作生铁,国外称铸铁。

当然,这个都是后世的说法。萧羽和孙启周字等几个新一代的匠师谈了谈,照搬了很多过来。不过,是取自国内的说法:采用了熟铁、钢、生铁的说法。

于是,世界上第一次关于炼铁上的区别定义就出来了,至于后世外国人的定义就不会再有了。……

不过显然,现在的萧羽可不知道自己的小小剽窃会带来如此大的变化。

而在中国古代,以高炉直接从铁矿石炼出来的称作生铁,以经过炒铁炉(炒钢炉)炒炼的为“熟铁”。这种“熟铁”的碳含量,和炒炼时间成反比,炒得久,碳氧化得多,铁的碳含量越低,反之亦然,所以其碳含量能在0。01%-1。5%之间浮动,包含了现代意义上的“纯铁”和“钢”。

所以古代炒铁等于炒钢。只不过工艺很难把握,炒出的成品以铁和中低碳钢为主,狗屎运好的能碰上一两块高碳钢――概率和彩票中奖差不多。

笼统的说,钢铁产品中,碳含量越低越柔软,越高则越脆、硬。中低碳钢柔软,用来制作刀剑则不锋利,古人也把它视作“熟铁”,只有高碳钢的韧性、硬度、强度符合制作武器的需求,古人才认为那是“钢”。

碳含量的高低决定了钢铁的软硬,于是通过被锻锤敲打时的表现,有经验的铁匠能够分辨那是块软铁,还是能制作宝刀宝剑的好钢。

“师傅,这里打出一块钢了。”张二狗平时小心谨慎,但现在竟然能这么快就敲打出一块好钢,如何不让还是学徒的他兴奋?

“真的?快,别磨蹭了,来给我看看!”王五也是兴奋,能第一次开炉就练出精钢,可是他三十年都未见着的事情呐。

待近了些,看得仔细了。王五真是高兴的手舞足蹈起来。

“东家真是洪福齐天,也定是三清保佑,列祖仙灵呀……”王五是钢铁厂聘用的高级匠师,自然是萧羽开办钢铁厂的鼎力支持者。虽然钢铁厂开办是萧羽一力在前面顶着,但别人萧羽的麻烦不敢找,王五等人却就未必了,其中所受的压力可想而知了。

“师傅,我这里也出了一块!”一旁的孙火年纪尚小,也是个跳脱的性子,急急地将王五拉了过去。

一见又是一块精钢,王五心中的欢喜自然更甚了。

其后的两个时辰内,王五一直是笑容满面地穿梭过来穿梭过去,就是后面跟着的温班也是加入了验证行列不去管一旁微笑着的萧羽。

随着精钢的不断发现,温班和王五等一众钢铁厂的头头脑脑都是将最后一点担心放下了。就是以后别的什么功绩也没有。光是这些精钢,集合众人之力打上十数把绝世宝剑也是不在话下的。

单单只是如此,也足以让东南沿海各省的人记住琉球钢铁厂之名了。要知道,天下能铸造绝世宝剑的人也就那么寥寥数人而已。更何况,现在琉球竟然一次性就能铸造这么多呢?

可以说是完全妖孽级别的钢铁厂了。而琉球在各方势力中的地位也绝对会因此而急剧上升,自然随着而来的挑战也会将萧羽拉进来!

“东家,这可真是列祖列宗的保佑呀,今日琉球看谁还敢说钢铁厂的废话!”王五这句话道出了所有钢铁厂工人的心声,平时间,家人多是满意这个耗资数万贯的钢铁厂的,现在能扬眉吐气,心中抑郁一扫而空。自然万分舒爽。

“呵呵,你们想想以前是什么打铁的?”萧羽微笑道,对于这种迷信的东西。萧羽一向是敬而远之的:“再说,平常你们一炉能出多少铁?这次,我们又是出了多少铁?仔细想想,也不过是概率问题。”萧羽额外规避了方法改进的事情,毕竟很多东西一解释起来,就完全说不清楚了。既然如此,还是让他们不知道的好。

“原来如此,东家可真是南斗星君下凡,一炉练出这么多铁来。”同时也是恍然大悟,以前炒铁先将生铁捶成碎片,和木炭一起放入比这个小得多的炒铁炉里,风箱从炉子顶上鼓风。烧得久了,生铁融化,再拿棍子搅拌,直到铁凝聚成团,最后取出锻打挤渣。

这样一次不过炒几十百多斤铁,楚大人的炒铁炉,直接用高炉炼出的铁水,一次炒铁上万斤,相当于以前炒百多炉的铁,出一两块精钢,实在不值得惊讶。

不过古人看问题却是有趣。本来被萧羽几近否定的祖宗保佑一下子变成了萧羽星君下凡,却是个换汤不换药的法子,能萧羽是哭笑不得。

萧羽将这些钢材交给王五负责锻炼,温班虽然手艺精湛,但要说起来单独在打铁上却是不如。倒无怨念之情。

欢天喜地的王五高兴的带着徒弟去了,萧羽一笑也跟着上去观摩。

钢锭被锻锤敲成了薄薄的一片,温度降低,钢铁烧透的金红色消退了,王五又把它放到锻炉上烧得红热,拿錾子敲了中间几下,铁钳一用力,就从中间折弯了叠在一起,再放到锻炉下敲打。

钢片再次被敲薄,再次折叠,冷了就放到锻炉上加热……所谓百炼钢,是指每回炉加热一次叫做一炼,回炉百次称百炼。当然在没有使用水力锻锤的时代,一般是师父拿铁钳夹钢片,徒弟拿铁锤敲打,人力抡锤敲得慢,敲不上几下钢胚就冷了,必须回炉加热,折叠一次往往要回炉四到六次,所以百炼钢也就折叠18-25次。

水力锻锤每分钟敲击150下,密如鼓点般锻打到钢胚上,比人力快了岂止十倍?

“这真是太快了,想当初我们打铁所耗之时,所费之力……今日一看,才晓得什么才是打铁。这等速度,就是小老儿几十年也不曾见得的奇事呀。真是神迹,神迹呐!”王五虽然也知道些其中的原理,但亲眼看见,还是不敢置信。

“呵呵,今后的所谓“神迹”你还会看到更多。先人所掌握的巧妙技艺,今人为何不可超越。需知,长江后浪推前浪嘛。后人该有昂扬的心态来对待前人的技艺,要想着超越,而为固步不前!”萧羽微笑着说道,众人都是点头称赞。这里的匠师大多年轻,就是王五也不过四五十岁。萧羽的说法,他们很容易接受。

水力锻锤打得快,钢胚折叠一次才回炉一次,二十次回炉就折叠了二十次,达到百炼钢的水平了。

现在要用锻锤给钢胚成型了,最后回炉加热了一次,冯火山把它拿到锻锤下,乒乒砰砰的一阵敲,渐渐显出形状了。

“好剑,好剑呐!”赵姓中年人抚摸着一把青莹如玉的宝剑,就像抚摸着十六岁少女缎子般的肌肤。

家世渊源,本来就是前朝宗室。这位赵姓中年人赫然就是那日买盐的赵斋。这赵斋按辈分还是赵巧妍的叔父,在赵氏中身份尊贵。但不大理会俗事,颇喜游历。若不是上次赵巧妍的哀求,也不会理会萧羽和赵巧妍之间的买卖。

不过,今日而来,却是萧羽得知赵斋在泉州特意请过来的。本来颇为中意萧羽的赵斋也是抽空来看一下,却不想竟然能有如此收获。

“此剑怕是古之干将莫邪也不过如此罢了。”说着,赵斋屈指一弹,一声犹若龙吟般的声音传来。顿时让赵斋不由沉入其中。

这是一把好剑,绝世好剑!哪怕现在翻遍赵氏宝库也未必能找到一把与之比肩的宝剑!

这等宝物若不能有,不如毁之!打定主意下的赵斋,双目灼灼地看向萧羽:“赵某愿以三千贯购此宝物?不知萧羽小友意下如何?”

萧羽微微一笑,摇摇头。刚欲说话,不料却被打断。

“若不能得此剑,赵某愿以五千贯请毁此剑!”赵斋斩钉截铁道,显然是下了大决心了。

“赵世叔说笑了,这等身外之物,如何能用阿堵物相论。这柄剑,算在下赠与赵世叔了。”萧羽微微一笑,举手间便将宝剑赠了别人。

“好,你这一身世叔。我接下了……哈哈”

“呵呵……”

第三十三章 腾飞,情报

 古代商业长期处于压制状态。自然,很多系统性的东西都没有得到发展。所以,现代人只要穿越到古代,发财都是不难的,自然这是在纯粹不考虑其他外因下。毕竟,在封建社会里,若是你钱真的够多,不用那些高官动手,他们的手下就第一个收你的家资然后献给上级,图个升迁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