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同人电子书 > (红楼同人)红楼之步步为赢 >

第32章

(红楼同人)红楼之步步为赢-第32章

小说: (红楼同人)红楼之步步为赢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喜读书,这一辈人中出了一位榜眼,五名进士,因此说到读书,京中无人不提这张家。况且现在张家深得圣上器重,家族中有几人已居于高位。
贾赦虽然对张夫人没有挑的,但是对张家却不是那么喜欢。只因觉得和一群读书人聚在一起实在是没什么聊头,脾气又不投机,故而也就疏远了些,每年只是三节两寿将礼物送上便罢了。早些年张氏虽然也劝过几次,但因贾赦脾气执拗,也无奈,只得听之任之了。好在礼数方面贾赦也并没有任何疏漏。这次张老太太过寿,按理也并非大寿,但因贾母格外重视,贾赦也跟着认真起来,仔细筛选礼单准备礼品外,贾赦还被史菲儿叫去单独嘱咐了一通。要求他对张氏几个兄弟好好说说话,拉近距离。贾赦无奈只得应了。
张家老太太寿辰之日,史菲儿带着大太太二太太一同前去道贺,张夫人还带上了贾瑚贾琏。毕竟此番是自己产后足了月子,回自己娘家,当然要将外孙儿带回去给老人看看。张夫人在家排行老四,有两位嫡亲的哥哥,一位姐姐,下面还有一弟。因其自幼乖巧懂事,故而多受些疼爱。两个哥哥都是进士出身,现都入了翰林。大哥张灿,娶妻周氏,有两子。二哥张焰,娶妻杨氏。育有一女。姐姐已嫁,膝下有一儿一女,可惜三年前染病故去了。只有小弟张烁,还未成婚。
张老太太见了女儿自然欢喜,忙将贾母让了上座,待众人见了礼,闲叙家常后,才拉着女儿的手,好生问候一番。瞧女儿气色精神皆不错,张老太太才放了心。毕竟这贾府不似自家,规矩众多,张老太太虽然想念女儿,但却又怕总接女儿回来,会惹得贾府老太太不悦。虽女儿未提起自己相较于二房并不更得老太太欢心,但做母亲的总是细心,往日也能从言语中觉察一二。
今日一见,却觉得这贾母对自家女儿更是亲近。想起此前女儿说贾母奋力救贾瑚一事,又力主大房搬进荣禧堂。便将先前的种种疑虑都减了大半,此番给自己的贺礼不但非常丰盛还很细致体贴不似以往,便足见其用心。这贾母与自己闲话间还特意交代,让自己想女儿和外孙时尽管派车来接便是,别在意其他。贾母又云早些时日因这媳妇也是太过实心,恪守本分,娘家没有大事,便不会主动回去,自家知其想家,但又不能将人送回去,否则传出去还以为这媳妇不得婆婆欢心呢。史菲儿话说的巧妙,将一席人都说的心里舒坦。众人说说笑笑,很是热闹。少顷便有下人又来报,说是南安王妃携家眷到了,众人一听,忙起身相迎。
作者有话要说:


第四十三回 (倒V)
这史菲儿带着两位儿媳来与张老太太贺寿,众人说了会子话; 这南安郡王妃便到了。众人连忙起身相迎; 郡王妃倒是和蔼可亲; 年纪瞧着与贾母也相仿,但保养颇好; 面容气色皆是不错,再加上一身荣荣华贵的范儿,立刻将众人都压了下去。南安郡王妃忙让众人免了礼。张老太太又将其让于上座; 待王妃坐定; 众人才又各自落了座。
史菲儿这是第一次见到所谓的四王八公的家眷们; 虽说这几月平日里偶尔也有走动,但都是礼到人不到的应酬交际。这面倒是从没见过。况且这段日子自己也是个疲于忙碌的; 自然也没有心思与时间去交际应酬。今日见了; 史菲儿也很好奇这些个王公贵胄的家眷究竟是怎样的一种生活; 最好能了解了解; 若能是从中寻点商机出来再好不过了。
不过史菲儿记得书中这四王八公出了北静王有出场外,其余几位似乎连个打酱油的戏份也没有。不过这南安听名字在书中的结局也不会多好啊; 史菲儿有些感慨。不过那南安王妃哪知史菲儿所想; 此时还拉着张老太太闲话家常呢。因前来贺寿的人越来越多; 张老太太就命自家儿媳带着年轻的姑娘媳妇去家中园子逛逛; 免得陪着群老太太说话要闷死了。张夫人许久没与自家嫂子旧时好友聊过天了; 也特意请辞了贾母,与众人一同去了园子。史菲儿暗自祈祷,希望此番这张夫人借这机会能将手工皂推广出去。
此时这屋里坐着闲话的也就是和张老太太年纪相仿的几位老人; 这南安王妃与张老太太说了几句,想起了什么,又转头看向史菲儿开了口:“贾老夫人,今日见到你我倒是想起一事来。”
史菲儿见南安王妃主动与自己说话,心里一惊,忙陪笑道:“王妃有事尽管吩咐便是。”
南安王妃摆了摆手,“也不是什么正经事,我只是想问一句,上次府上送来的贺礼中有一样是叫什么皂儿的,是哪里寻来的?”忽然听王妃问起这皂儿的事,史菲儿先是一惊,心想这送皂难不成还送出麻烦了,略微琢磨下回道:“倒也不是寻下的,那东西的方子是我的陪嫁,翻腾老物时寻了出来,一时兴起便多做了些。可是孙媳用着觉得不适?”
“哪里哪里,我也是顺嘴一问。我这孙媳一见此物甚是喜欢,可巧那日太子妃也在府上,见了此物也是喜欢。你也知道,我向来疼爱我那侄女,对她比对自己女儿还亲。如今一年半载也见不了几面,难得见她有喜欢的物件,我便做主都给她带去了,想着来日寻了来再给孙媳补上,谁知这京中再也寻不到此物了。此番正巧遇见你,就冒失一问了。”
听了南安王妃如此一说,史菲儿才放了心,连忙笑道:“王妃言重了,我回府就让人给您送过去便是。”
“那我就先行谢过了。”南安王妃一笑,又道:“但总不能总劳烦你让人送来。”
“不碍的,小物件而已。”史菲儿忙回道,“王妃不嫌弃此物鄙陋就好呢!”
此时一旁张老太太笑着问道:“王妃与亲家说什么哑谜呢?我怎么听不明白?若是有了好东西可要想着我些。”这张老太太与南安王妃是多年好友,说话也自然随意些。
“我这是向史老太君讨好东西呢。”南安王妃笑着回头跟张老太太解释道。“好东西?”张老太太也是凑趣,笑着说道:“那亲家也别藏着掖着,也让我这老婆子开开眼。”
原本还想着这礼物不知张老太太自己什么时候才能拆开一看,如今自己倒是主动提起,更是让史菲儿心中大喜,忙道:“倒也不是什么稀罕物,因为样子讨喜也特地给寿星备了一份添做寿礼。我还要请亲家不要嫌弃呢。”
张老太太听贾母如此一说,就叫人取了礼单,史菲儿指着礼单其中一项道:“这个便是了。”张老太太被勾起了兴致,命人取了来。
原本就是为了广告,史菲儿为这样寿礼格外上心。装皂的匣子选用的上等的紫檀木,匣面又刻上福寿字样,开匣再瞧,里面正中用琉璃盏盛着一个大大的色泽如黄玉的物件,上面还浮雕这一个大大的寿字,寿字旁雕琢蝙蝠寿桃万福等吉祥图样。四周是八枚小的同款式样,用磁碟盛着。只是上面图案各不相同,有刻着福禄禧财字样的,也有松鹤延年画样的。
“原以为送与我府上的就够别致了,没想到这套更好。”南安王妃倒是先开了口,“你可真是有福气的,儿子出息媳妇恭顺子孙满堂,就连亲家都结的如此的好。”张老太太自然欣喜,连声谢过。史菲儿又顺带介绍了一番使用方法,顺嘴说说功效之类。众人听着觉得有趣,也想亲尝试一番,只是这是寿礼,主人未发话,众人也自然只能是想想。
待张老太太收了贺礼,便有人向史菲儿打听此物如何能得。原本就是来打广告的,效果已有,此番自然不能随意奉送了。史菲儿笑称,“今日本是为张家老夫人祝寿而来,没带许多,只是儿媳带了些说是要送与旧时好友。若各位喜欢,回府之后请诸家遣人去府中取便是。”史菲儿这话原本就是客套话,众人虽说喜欢,也不会让人单单为此物去荣国府走一遭,只能心里惦记着。
这史菲儿为何不肯给众人指路去蘅荟阁,主因自己已让自家媳妇透出口风,自己再说便失了神秘性。况且今日见连郡王妃也对此物赞赏有加,史菲儿料定此物此朝必无,既然是稀罕货,就要吊足胃口才行。现世卖苹果手机不就这样吗?除去东西本身特性之外,饥饿营销也是帮其致胜的法宝嘛。当然此时史菲儿并没预测到这饥饿营销的后果,她的那间蘅荟阁门槛被踩烂了不说,连门都被挤烂了。
众人闲话一番,张家宴席已备好,邀众人赴宴。宴席一事不必细题,吃完酒,贾母带着王夫人回府,留下张夫人,让其带着两个孙儿在张府小住几日,陪着老太太呆几天,让外孙儿多在跟前孝敬孝敬,不用急着回去。
众客回府,家人聚在一起闲话,张夫人又引了贾瑚和贾琏来见。张老太太见贾琏生的粉雕玉琢,抱在怀中一逗便笑,心中自是欢喜。贾瑚嘴儿又甜,模样端正,透着股聪明伶俐劲儿,行礼之后,便缠着老太太,嘴甜叫个不停,张老太太自然欢喜,连命人备下丰厚表礼给自家的外孙儿。
入了夜张老太太自是带着女儿在一处细细聊天。张氏也难得回府一次,和自己娘亲见了,更是有说不完的话。
作者有话要说:谢谢小天使们的评论收藏~
继续卖蠢来让大家开心一下。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学过mooc的课程,今年9月份贪心选了9门,其中有一门一直学得挺认真的,随堂练习和每课作业都做的很认真,讨论也都很积极,就这样坚持到课程尾声,碰巧这段时间忙,一直没有整段时间去进行课程期末考试,昨晚终于有空了,打开课程一看,竟然已经截止了。期末考试的截止日期在前晚,我记错日期了。蠢毙了!蠢毙了!蠢毙了!
本来如果不出意外,觉得自己这门课得个优秀应该没问题的,结果现在连合格都拿不到,前功尽弃了。
虽然现在挺平静的说出来,可是心里难过死了,唯一安慰自己就是,万幸早不是学生了,否则这记性还不挂科挂死。
唉,蠢属性什么时候能消失啊。


第四十四回 (倒V)
且说这史菲儿领贾府女眷去张府贺寿,机缘巧合顺带也将自己的手工皂推销了一把。因惦念大太太许久未回娘家; 便留下张夫人让其小住几日。待宾客散了; 张老太太便拉着女儿说起体己话。
“看来这大户人家也有大户人家的好处; 你嫁去贾府几年,行事做派比之前稳重不少; 再也不似娘眼中那个总也长不大的小妮子了。”张老太太笑着说,“原本我还担心你嫁去后,你这性子不讨你婆婆的喜欢; 你会过的会不太习惯; 毕竟我们两家门风差别甚大; 但如今看来是我多想了。”
张夫人给母亲捶着肩:“母亲说的极是。起初几年的确不太习惯,但现在越发好了。原来我也对婆婆有些不解; 但如今看来; 这老人家行事作风都站得高看得远; 别的不说; 就说她上次救了瑚儿的事,我便是要感激她一辈子呢。”
张老太太点点头; “是的; 是的; 我只是得到信说是瑚儿落水; 就已经唬得不行; 也难为她如此年纪行事如此果断,不服不行啊。”
张夫人住了手又将茶递了上来,“说的是呢; 当时我还有了身子,一听此信,腿都软了。万幸有老太太在。真是家有一老如有一宝。”张老太太接了茶,慢慢饮了一口,“对了,上次收到你的信说是贾府要归还朝廷银子一事,这是怎么回事?”
张夫人听母亲问起,便详详细细将事情来龙去脉说给母亲听。张老太太皱着眉听完,叹了口气,“这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我们平常也就只见了王公贵族家的排场,却不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