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澳洲传奇-第6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慷慨捐赠,捐款也勉强能维持整个新军运营,这也是为什么新军建军十几年来,为什么一直定在十二万人规模,如果在扩张军力,光是军费就不够了。
这也是为什么新军士兵对朝廷有些抵触的原因,明知道新军能打战却压制着不让扩军,还处处打压着,任谁心里都会有气,现在却听到要调自己去往北方驻守,那心里可别提有多泄气了不满了,调去也就罢了,还要将自己等编入旧军火铳营怎能叫人不生气,不调营级以上军官就说明自己等,注定要被编入旧军序列了怎能不垂头丧气。
“二蛋,说真的我不想去北方,咱们去了北方不用想,肯定是做炮灰的,怎么死的都不知道,旧军的那些将领能对咱们好”。
叫二蛋那名士兵,一脸苦恼的看着和自己说话的麻子:“不想去也得去啊,除非你当逃兵,要不然就得去,还记得咱们入伍的第一天教官们说的话吗,军人当以服从命令报效朝廷为己任”。
“二蛋哥这个我都知道,可是咱们来当兵,不光是为了混口饭吃的,咱也是有理想的,出来军营前,咱们可是说好了要当个军官回去的,现在到好军官还没当上,就快要被转入旧军了”。
得了,得了,二蛋挥挥手打断麻子继续说着他的不满和人生大理想,递给他一支烟,然后自己也点燃了一根抽了几口:理想咱们还是先放放,不要心急我总觉得营长他们会有安排的,你想啊,咱们新军好不容易建立起来,就想一下子吃掉咱们五万人,可没这么好说话。
就如二蛋所说,新军总统领孙传庭和一干大将在看到调令的时候也是气得不行,不调营级以上军官前往,新军将打散编入北方旧军火铳营,这不明白着要吃掉这五万人吗。
对于朝廷之上改革派与保守派之争,新军军官们已经知道,这次调令就可看出,强势的改革派恐怕要走下坡路了,原本以为两派的相争不会太多牵扯到新军头上,但事事难料,不想保守派会以新军为突破口攻击改革派,就是一向强势的钱谦益也不能不退让。
关于调兵一事钱谦益在下朝回到府中就立马发电告知了孙传庭,表示自己也很无奈,也明确的说出,如果新军不听调令,那么新军和改革派恐怕就要走到头了。
在这种两难的境地下,孙传庭当然知道这个自己不能不听调令,要么起兵,要么就听调令,对于从小就熟读圣贤书他来说,要他背叛朝廷那是万万做不到的,虽说这些年渐渐的接受了华美的文化,但在骨子圣贤教诲可是铭记在心的。
既然调军不可避免,那就想个法子劲量让这五万人在分散后还能受到自己控制,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啊,手下大将齐坐一堂,孙传庭看着众人:都别死着个脸,凡事有利必有害,都是双面性的,从明面上看调五万人进入北方,我们一下失去了五万可战之兵,但从另一个角度看也可以说,我们是在北方旧军体系里埋了一颗钉子。
李定国听着老帅这话,双眼立马放着金光,嘴角露出了一丝微笑:“大帅的意思将弱势发挥成优势,在旧军体系里发展我们新军的储备力量,待时机成熟让储备的旧军发生政变”。
孙可望一听政变二字倒吸一口凉气,老帅难道想背叛朝廷,不可能啊。
孙传庭有些不悦的看着李定国,“宁宇啊,你误解老夫的意思了,发展新军储备力量这点你说对了,政变是不可能的,你我都知道永王深得皇上喜爱,前段时间更是传出要改立永王殿下为下太子之事,只是如今永王留学华美这事也就是渐渐的淡了下来,可一旦三年永王学成归国,难免皇上又会想起从册太子之事,如果我们能在这三年里在北方旧军当中发展一部分储备力量,对将来永王登基为帝,改革旧军是很有帮助的”。
孙可望与李定国二人深感佩服的看着孙传庭,老帅就是老帅啊,姜还是老的辣,深谋远虑这点自己还是没法和老帅比啊。
老帅英明,年近四十的李定国拍了一记马屁道:如老帅的方法来行的话,我们几年后可就不当当只有十二万人,恐怕到时那些保守派和旧军将领会后悔当初这个调军。
孙传庭搂了搂胡须笑道:“老夫这叫礼尚往来,我打算成立一个类似于华美国政党组织不一样的机构,在新军当中成立一个秘密的组织部,由组织部领导调往北方的士兵和发展储备力量,以免泄密,我认为现阶段只要将负责人选出就行,具体的发展事宜由他们去做”。
“老帅,依我看人选方面可以在连长当中选出几个,李定国建议道,我觉得军情部的这些士兵也过去,不要抽出来,这样可以有效的暗中监视哪些人会叛变,还可以让我们掌握北方旧军的详细部署”。
李德伟大明新军军情部的一名少尉军官,平日里和普通的士兵一样训练吃饭执行任务,并看不出有什么不同之处,正因为如此他身边的战友做梦都不会像到他会是来自传说中的军情部人员,作为本次北方潜伏发展未来新军储备力量的负责人,李德伟自己都没想到,部长董建生上校会让自己来担此大任。
在董建生的办公室内,“德伟啊,这次北方潜伏发展储备力量的任务很是艰巨啊,危险系数也很大,虽然我在老帅面前推荐了你为负责人,但是你也是可以拒绝的,这也不算违反军法”。
看着老领导语重心长的对自己说,李德伟有些感动,从入伍那天起老领导就很是照顾自己,后来更是将自己带进了传说中的军情部,一个笔挺随手敬了个军礼:“老营长你放心,我坚决完成任务,不管条件多么艰难,在这里我可以立下军令状,不敢保证发展百万储备军,但是20万人是绝对能”。
董建生很是欣慰的看着李德伟:“我相信你的话,你小子从来没有让我失望过,这次推荐你我也是经过慎重考虑的,你有潜伏在敌营的经验,相信到了北方很快能展开工作,发展储备力量不要过之太急,你先期的工作重点还是要将重点放在五万多士兵身上,要做好他们的工作,尽量不要让这五万人被北方旧军消化了”。
老营长放心,坚决完成任务,李德伟回想在老领导办公室的保证,又陷入了一片沉思当中,自己这个北方储备军组织部长要开展工作难度还真大,部队一到了北方,各连队就被分别编入北方旧军当中,这是原本就想到的,但没想到会被分拆的这么分散,要知道每个连队都才一百人,这样一被分拆就使得有些连队根本脱离了自己控制,根据大元帅的指令,军情部的那部分士兵也影藏在这五万多人当中,但是要做到每个连队有一名军情部人还没的。
此时最关键的是李德伟成了真正的光杆司令,他发现自己所在的这个连队除了自己,并没有名单上军情部转为组织部的人,看来自己还真的要白手组建组织部了;正如老营长所说,这条路如此艰难,但是我们仍然还要走下去。
083 永王在华美
1661年8月21日
大明皇子,朱慈照来到华美已经一月有余,这是他第二次来到华美,距离第一次来华美已经整整有十二年,那时他还很小,是为参加学校举办的夏令营活动来到华美生活了两个月。
与第一次带有度假性质不同的是,朱慈照这次是作为留学生而来的,他来华美的目的不但是学习这么简单,还有崇祯的嘱托,从华美的社会形态政治制度,文化当中总结出一条可以适合大明改革下去的道路。
这个嘱托正是崇祯与朱慈照父子二人密谈的结果,崇祯虽老,但并不糊涂虽说帝王之术讲究的是平衡,只要平衡好各方势力让他们互相牵制皇帝就能稳坐江山,但大明南方的改革和百姓的声音他并不是不知道,相反的是他一清二楚。
自长江以南实行改革之后,南方的百姓与北方的百姓有了质的区别,南方的百姓年年能吃饱穿暖,还能购买到大量的华美物品,每年国库上缴的税负南方各省的总和就已经占了国库总数的百分之八十。
在看北方,光是百姓吃饱穿暖这一问题就没有解决,甚至每年都会出现百姓饿死现象,整个大明以长江为界以南归改革派管理,以北归保守派管理,这是当年崇祯亲下旨意同意的,当初下这个旨也是有互相牵制的心里,可20年过去了南北两地的差距越来越大。
凡是第一次到大明南北的番邦外史,总会感慨一句,天,上帝呀,这是在一个皇帝统治下的国家吗,为什么北方这么破败,南方一片繁华的景象,这还不是关键,在南方卖的便宜要死的华美物品到了北方却贵的出奇,所以一般普通百姓根本用不起华美物品。
造成南北之间相同物品的差价这么大原因主要在北方士绅大家身上,虽说士绅们是保守派的支持者,但并不代表他们拒绝所有华美物品,相同的是他们看中了其中有利可图,南方的物品是不允许直接进入北方市场的。
北方货商销售南方物品和华美物品采用的是专营制度,所有商家实行统一的价格,可以说是暴利,这个专营制度据说还是从北方的**干学来的,至于**干人又是从哪学来的,据说是从华美顾问那学来的。
对于这个专营制度朱慈照也是有所了解的,在华美因为一些物品稀缺和珍贵,所以政府就特别指定出了这个专营经营制度出来,只有获得了政府授权的商人,才能经营这种稀缺物品,并且全国各地的价格要实行统一。
华美实行专营的都是一些稀缺物品,而大明却大大相反,在南方在普通不过的一些工艺和华美日常用品到了北方却采用这种专营制度,而且价格高的离谱。
看着站在一家中华石油加油站前发呆的朱慈照,贺逢圣知道,永王一定是想起了什么,“贺校长”,朱慈照突然开口,之所以这么称呼是因为贺逢圣虽然辞去了上海学院校长一职,但还是被授予了终身名誉校长,朱慈照这么称呼对他也是一种尊敬。
“这一个月来,经过到华美几洲各市的游览,给我的感受无不是商业繁荣,百姓安居乐业的景象,比之上海特区有过之而不及,我是深感大明与华美之间的差距不是一般大的啊”,朱慈照说这句话时明显有些泄气,想想以前自己曾经想过要在自己手上使得大明超过华美的远大抱负是何等的可笑。
殿下何须泄气,华美与我大明之间固有差距,但这种差距也不是没有办法缩短的,只要我们经过努力学习华美的先进文化和科学,在这基础上不断创新就总有一天我们是超过华美的,老夫到觉得华美和大明之间的差距不可怕,可怕的是大明继续保守固封那将会终结大明最佳追赶时机,也会使得大明的统治根基有所动摇。
贺逢圣所指的根基,当然是指老朱家,虽然他已经不在朝为臣,也已经决定终老华美了,但是那种大逆不道的话,他还是不能直接说出来的。朱慈照也是个聪明人,当然知道老贺指的根基是老朱家,动摇还是轻的,重的的话就是直接改朝换代了。
这种信号不是没有,而是已经切实的存在,眼下大明南北两地的百姓生活差距越来越大,北方百姓向往着南方百姓的生活,而南方人却觉得北方人是自己的一种累赘,朝廷对自己征收重税而北方却是实行低税制,这种不公让大部分南方年轻一代觉得是自己在拿钱养着北方的百姓。
其实大明朝廷实行这种税制也是不得已,北方本就比南方各地要贫困,如果在实行南方的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