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烧的海洋-第81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结果就是,在鏖战五天之后,蒋博文不得不在十月五日承认,攻占加兹温不是一时半会就能办到的事情。
事实上,当时中国军队离攻占加兹温就差一点点了。
根据战后披露的资料,在十月五日,蒋博文把进攻部队撤回来的时候,守卫加兹温的美军只剩下了不到两千人,在十月二日赶来的三个俄军师也只剩下了五千余人,美俄联军几乎就要覆灭了。
战后,就有人认为,如果蒋博文再努把力,就能在十月六日占领加兹温。
这个说法不是没有道理,因为在中国军队撤下来的时候,两个陆战师与一个集团军还有大约七万名官兵,而且三支军队的伤亡总数还不到两万人。即便是作战物资,再坚持一天也绝对不是问题。
问题是,以当时的情况,连戚凯威都不清楚能否在十月六日攻占加兹温。
更重要的是,首先决定撤退的不是蒋博文,而是戚凯威,即中伊军团已经超额完整了战前制定的任务目标,没有必要继续消耗部队的作战能力。更主要的原因是,这场持续了二十天的战役,消耗的物资已经超过战前预估,对戚凯威在大陆战场上进行的战略进攻准备造成了负面影响。
要知道,当时差不多有一百万吨原本应该送往哈萨克斯坦的作战物资,通过巴基斯坦的铁路送到了伊朗。
除了戚凯威的命令,部队的伤亡也是让蒋博文决定撤退的主要原因之一。
打到十月五日,第十三集团军已经伤亡官兵一万一千余人,还有大约两千人失踪,占到了整个战役中国军队伤亡总数的百分之六十。别忘了,到这个时候,蒋博文还兼任着第十三集团军司令一职。
当时,在加兹温城外,第十三集团军就伤亡了近三千名官兵。
自己的嫡系部队打成这个样子,蒋博文肯定于心不忍。
除了这些军事上的问题,还有一个被很多人忽略了的因素,即在政治上,现在还不是结束伊朗战争的时候。
根据战后披露的消息,黄瀚林在十月一日就给戚凯威打了电话,让他把握好伊朗战场上的进展速度。虽然黄瀚林没有明说,但是意思很明确,即中国军队在伊朗战场上的推进速度太快了。
显然,戚凯威不可能不知道黄瀚林在担心什么。
以当时的情况,如果伊朗战争在二零五三年结束,接下来会发生两件事:一是伊朗听从中国的指挥,出兵高加索地区;二是伊朗不听从中国的指挥,把数百万大军派往中东,打一场圣战。
如果是前者,自然是再好不过了。
伊朗军队再差劲,几百万大军也足以扫荡外高加索三国,并且在中国军队协助下,在高加索山区与美俄联军对垒。
如果是后者,问题就严重了。
要知道,中东战场上是阿拉伯军队唱主角,而且泛阿拉伯主义已经深得人心,在阿拉伯人眼里,波斯人出了信仰伊斯兰教之外,就没有任何共同点了,因此波斯人是阿拉伯复兴的障碍。
毫无疑问,数百万伊朗大军,肯定会搅乱中东战局,使中东变成混乱之地。
可惜的是,在九月份,伊朗当局没有表明意图,即是否会在收复国土之后,把主力放在高加索方向上。
根据外交部与军事情报局提供的资料,伊朗有很大的野心,很有可能出兵中东。
如此一来,黄瀚林就不得不有所保留。在他看来,只要伊朗一天不肯听从指挥,就一天不能让伊朗安生。
让美俄联军留在伊朗境内,显然是制服伊朗最为简单的办法。
事实上,正是政治上的因素,最终使中国军队错过了攻占加兹温的大好时机。
也正是政治上的因素,使得在接下来的两年内,伊朗战场变得不温不火,成为了次要地面战场。
看得更长远一些,也正是中国与伊朗的矛盾,让美俄联军随后就把撤回去的五十万大军派往大陆战场,成为中国军队向俄罗斯腹地进军的一大障碍,并且最终让戚凯威的大陆战略化为泡影。
战后,就有人认为,当时还存在第二种解决办法,即颠覆伊朗政权。
客观的讲,这确实是一个办法。只是,黄瀚林没有这么做,也没有允许情报机构与军队这么做。也许,他有一些顾虑,毕竟伊朗是中国的盟国,在战争前景还不太明了的时候,颠覆盟国政权,会严重毁坏中国的形象,对今后争取更多的盟友产生负面影响,甚至有可能使中国变得孤立。
总而言之,这场意义重大的战役,即改变了伊朗战场的局面,也对整个战争、至少是地面战争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直到两年后,阿拉伯世界发展壮大,中国当局才意识到,一个足够强大的伊朗是制衡阿拉伯世界的必要力量,才重新重视伊朗战场,并且发动了解放伊朗全境的作战行动,为这场战役划上了句号。
第一百五十六章 难题
第一百五十六章 难题
德黑兰战役的影响是双向的,相对而言,美国受到的影响更大。
通过这场战役,美国军方看清了两个事实,一是俄军绝对没有想像的那么强大,二是中国军队即将发动规模更大的战略进攻。
对于前一个事实,早就有美军将领提了出来。
在出兵伊朗之后,美国陆军中将格瑞斯、即伊朗战区美军司令官就向马歇尔提出,不要过分希望俄军有出色的表现,美国应该做好在伊朗单独作战的思想准备,不然在伊朗战败只是时间上的问题。
这份报告,引起了马歇尔的重视,直接结果就是,马歇尔为格瑞斯增派了四个师。
可是,却没有引起马歇尔的足够重视,因为增派的也是预备部队,而不是主力部队,且马歇尔没有为格瑞斯谋求美俄联军最高指挥官的位置,让他听命于伊万申科大将,美军得协助俄军作战。
战后,格瑞斯在他的回忆录中提到,如果当时他手里的半数部队是主力师,而且是俄军配合美军作战,德黑兰战役的结果将截然不同,至少他会在德黑兰附近留下一支足够强大的作战部队。在回忆录中,格瑞斯认为美俄联军最大的问题,就是伊万申科大将过于急切的想攻入胡齐斯坦省。
显然,格瑞斯忽视了一个问题,即进攻胡齐斯坦省是美国提出的要求。
事实上,在蒋博文发起反击之前,格瑞斯只是提到要加强后方防线,却没有反对向胡齐斯坦省进军。在九月初,即中国海军在太平洋上大打出手的时候,格瑞斯还向伊万申科提交了一份作战计划,由四个美军师打头阵,俄军出动两倍的兵力,争取在九月底之前攻占胡齐斯坦省。只是当时俄军的准备工作还没有到位,而且伊万申科得到的也是预备部队,根本没办法执行这个作战计划。
显然,这种推卸责任的事情,已经是美军将领的通病了。
只是,这也给格瑞斯带来了好处,即在总撤退之后,伊万申科背了黑锅,不但被俄罗斯总统亲自下令解除职务,还被移交给了军事法庭,被判处了十多项罪名,最后还是总统特赦让他逃过牢狱之灾。
顶替伊万申科的,就是格瑞斯。
在出任美俄联军总司令之前,格瑞斯晋升为四星上将。
必须承认,格瑞斯除了推卸责任之外,也是一位比较有才能的将领,而且是一位较为善于打防御战的将领。
在他的组织下,美俄联军仅用了一个月就巩固了伊朗西北地区的防线。
事实上,也正是他做出的贡献,才让美俄联军把撤下来的五十万大军派往大陆战场,不然肯定得留在伊朗。
可惜的是,格瑞斯没有遇到一个合适的对手。
受政治因素影响,以及戚凯威不想再节外生枝,蒋博文在十月底就被派往被公认为将领终结地的非洲之角,以陆军上将的身份指挥在该地区作战的东方联军,而他手下的主力部队却是陆战师。
顶替蒋博文的是之前的第二十七集团军司令鲁立毅,当时他已是陆军中将。
在正式出任伊朗战区司令前,鲁立毅也晋升为陆军上将。
有趣的是,鲁立毅在中东战场上的表现,证明他是一名擅长打防御战的将领,与蒋博文几乎完全相反。
这下,在伊朗战场上,双方的最高指挥官都是防御型将领。
由此导致的结果就是,双方在接下来的两年内,把伊朗西北地区变成了不折不扣的防御堡垒。至于进攻,受各种因素影响,双方都比较温和,几次规模有限的进攻,也只有战术目的,没有战略目的。
对美军来说,伊朗战场进入到对垒阶段,肯定不是坏事。
这意味着,能把该战场上的大部分美军抽调出来,用在更加有价值的地方。
只是,哪里更加有价值?
这就关系到美军的第二个认识了,即中国陆军将在哪里发动战略进攻。
所有迹象都表明,大陆战场将是下一个决胜地点,不仅中国陆军主力云集,还有俄军那条千疮百孔的防线。
不可否认,布鲁希洛夫是一位才华横溢的军事统帅,没有他,俄罗斯很有可能在二零五三年结束之前就已战败。可惜的是,在这位被西方称为第三次世界大战中最有才华的统帅手里,并没有一支能征善战的军队。由此导致的结果就是,布鲁希洛夫的很多宏伟战略构想都无法变成现实,他不得不在左支右绌之中,把大量的精力用在如何维持战线之上,即修补战线上的漏洞。
事实证明,由雄狮率领的羊群,仍然是羊群,而不是狮群。
以“势如累卵”来形容当时俄军在大陆战场上的处境,一点都不过分。
到十月初,中国陆军部署在大陆战场上的作战部队已经达到十六个集团军,其中四个集团军在远东地区扫荡、两个集团军在西伯利亚坐镇,八个集团军已经进驻哈萨克斯坦,还有两个集团军在另外三个中亚国家。更重要的是,在战场后方,中国陆军已经动员了超过二十个集团军的作战部队,而且都是完成了训练的作战部队,其中四个集团军肯定能在年底之前获得主战装备。
也就是说,戚凯威手里有至少二十个集团军可供调动。
针对大陆战场的特殊性,特别是中国陆军全新的进攻战术,戚凯威还单独组建了二十支陆军航空兵联队,为每个集团军加强一支,而一支陆航联队拥有四百架飞机,其中至少有二百四十架战术运输机。
除了空中力量,戚凯威手里至少还有十二支独立炮兵部队。
当时,在独立炮兵的编制上,戚凯威用了以往的方式,即成立独立炮兵旅,只是每个炮兵旅的规模都非常大,编有十二个炮兵营与六个作战支援营,另外还有各类后勤与支援性质的作战部队。
在兵力上,一个独立炮兵旅就有差不多一万人。
在大陆战场上,中国陆军投入的兵力不是一百万,而是差不多一百五十万,另外还有十六个集团军做战略预备队。要知道,这十六个集团军就算不能在年底拿到主战装备,也能拆散了补充给前线作战部队。
与之对垒的俄军,在兵力规模上更加庞大。
根据俄罗斯当局公布的资料,当时俄军在远东动员了四百五十万人、在西伯利亚动员了六百万人、在乌拉尔地区动员了一千二百万人。
毫无疑问,这绝对是在吹牛。
远东战场上,俄军几乎被消灭殆尽,仅存的作战部队也已退到堪察加半岛,兵力绝对不可能超过十万。更重要的是,在如此偏远、荒凉的地方,俄军别说作战,连如何在寒冬中生存下去都是问题。
根据战后公布的资料,当时堪察加半岛上的俄军,只得到了美国提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