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空英豪-第12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间的在外面游山玩水。
但是既然大家出来了,也不能一个地方都不去。其实在云南就有很多可以去的地方。有大理的石林,有西双版纳的原始森林,有丽江的古城,还有昆明的昆明湖,都是很美丽的地方,都值得一看。但是目前的条件不容许,云南、广西正处于前线位置,作为一个军人,不能在前线去游逛。
最后决定到四川的梁平落一次地,给飞机加点油,然后直飞东北。
中午前后,飞机到了梁平机场,在梁平的兄弟部队吃过午饭,就到梁平县城去玩。梁平是一个不大的县城,一条主要的街道贯穿整个县城。街道两边全是一个接一个的铺面,门脸全是木质结构,圆木的立柱,木板围成的墙壁,格式相同。铺面里陈列着当地生产的土杂用品和各种山货。
大家转了一圈,也没有什么可买的东西,不大的县城,很快就转了个遍。最后,运输机的飞行员建议我们买一些竹器带回去,这里的竹器比较便宜,质量又好,飞机又是空的,八、九个人买的东西还是可以带回去的。
听了运输机飞行员的建议,大家又回头去选购竹器。这里的竹器真是种类繁多,有大竹椅、小竹椅,竹茶几,还有竹凳子;有竹蓝、竹筐、竹篓;有竹铲,竹勺、竹笼屉;还有竹席子、竹枕头;还有一些用竹子编成的工艺品,有竹鸡、竹鸭、竹鸟等,凡是能用竹子编制的用具,这里都有。大家真佩服他们的一双巧手,一跟竹子在他们的手里,能够制成各种各样的物品,这些物品包括了人们生活中的吃、住、玩。
有些铺面里,竹制品的匠人一边现场制作,一边出售制成的物品。大家好奇的站在一旁看他们编制。
陈大壮是四川人,到了他的家乡,看到大家对他家乡的东西很好奇,他也觉得很自豪。他自高奋勇的做了大家的向导,给大家介绍各种竹器的用途和用这些竹器的好出,也在他的老乡面前为大家往下拉价钱。他知道四川人的精明,值一元的东西,他可以要到十元,如果外地人不会拉价钱,多给了他钱,他不但不感谢,还要在客人走了以后,骂一句:
“龟儿有钱!”
在陈大壮的介绍和撮合下,大家都买了不少的东西,大家买得最多的还是竹椅,有大有小。太大的竹椅张志宏家里没有地方放,看别人都买,就买了两把小的,拿回去给儿子和爱人坐。十几个人的竹器,就装了整整的一卡车。
买完了竹器,大家又采购了一些南方的水果,橘子、广柑、釉子……,凡是当时北方没有的,都买了一些,拿回去给孩子吃。这一次的西南之行,收获真是不小,可谓是满载而归。
但是最遗憾的还是没有去成应该去的地方,广州、长沙,那些梦寐以求的地方,只好留待将来有机会再去看了。
一行人离开梁平以后,飞机又在河南的开封作了短暂的停留,因为运输机的飞行员的驻地实在开封,他们要把自己买来的东西先送回去,然后再回东北。
飞机从开封起飞后,取最短的距离向东北的明珠市飞去,虽然是最短的路线,但运输机的速度比较慢,在空中的时间仍然需要两个多小时。大家坐在运输机上没有什么事情,就到驾驶舱去看运输机的飞行员操纵飞机。
运输机的五个人全部坐在驾驶舱里,前面是两个飞行员,左面是正驾驶,右面是副驾驶,正驾驶的后面是领航员,副驾驶的后面是通讯员,领航员和通讯员的中间是空中机械师。
张志宏他们进去时,看到正、副驾驶正在闲聊,飞机上的自动驾驶仪已经打开,根本就不需要人去操纵。最忙的还是领航员,一会儿检查航迹,一会儿测量地速,一会儿看航向,发现有什么偏差,就告诉飞行员,又飞行员去修正。通讯员每隔5分钟和地面通一次话,剩下的时间就是坐在那里闭目养神。空中机械师只是盯着面前的几个发动机仪表,也没有多少事情可做,他离正、副驾驶比较近,有时也参与他们的聊天。
跟他们轻松的工作相比,歼击机飞行员在空中真是太忙了,他们五个人的工作要一个人去完成,又得驾驶飞机,又得负责领航,还得和外界联络,飞攻击时还要射击、打炮,真是眼、耳、鼻、舌、身、手、脚,全身的各个部位都要动起来,才能把一架飞机操纵好。
同样都是飞行员,他们真是太幸福了。但是他们也有他们的理由,说歼击机飞行员的生活标准高,吃的是五好灶,他们吃的是六好灶。其实伙食标准每天只比他们多两元钱,这次出来,他们还不是和我们同吃同住。
第二百二十六章:综合演练(一)
西南之行,并没有看到空军航空兵真正的参战,直到现在,中越战争已经到了好长时间了,航空兵部队也没有参加战斗,每天只是进行一些例行的边界巡逻。但是只要战争一天不停止,随时参战的思想就一天不放松。
张志宏的思绪有回到现实的演习任务中,除了要预防外敌入侵外,这次演习也是对多年训练的一次检验。在领受任务后,D团就加强了对轰炸机的攻击训练和对歼击机的空战训练。
D团有三个飞行大队,加上团直,共是四个小单位,一大队、二大队的主要任务是对轰炸机的攻击,三大队和团直的主要任务是对歼击机的空战。分工不分家,除了完成好自己的主要任务外,还要把对方的任务作为次要任务,在实际演习中,根据需要,可以互相替补。
张志宏和陈大壮是一对空战中的搭档,在空战中互相取长补短,主要的是让他们两个在实际飞行中摸索空战的战术动作,用以指导其他的同志。
自从领受任务以后,演习前的个项准备工作都在有条不紊的进行。除了飞行员要进行对轰炸机的攻击和对歼击机的空战外,雷达操纵员要练习在干扰情况下,如何发现和区分目标;指挥所里的领航和引导人员要准备好各种引导方案,研究如何快速的把自己的飞机引导到有利的位置;地勤人员要按照演习出动飞机的要求,使飞机时刻保持良好状态;场站的后勤单位要做好机场被破坏,如何才能快速的抢修好跑道,以及准备演习中需要的各种物资。
作战部门和领导的责任更大,他们要制定各种预案和兵力使用的方案,设想出各种突发事件的应急方案。
各种准备工作的繁杂,也不亚于云南前线的战前准备工作,甚至比那时候还要复杂。
飞行训练的任务紧张而有序,张志宏他们的空战训练也不再是教学式的了,飞行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随心所欲的做动作,由简单的对抗逐渐演变到讲究战术,利用天空中一切可以利用的条件,比如太阳、云层,拉烟层等等。
对轰炸机的攻击训练,由开始时的利用自己的飞机担任目标,到出动真正的轰炸机担任目标,让大家真正体验一下对真正的轰炸机攻击到底是什么滋味。但是轰炸机还只限于单批单架次,还没有动用轰炸机的编队当目标。在真正的实战中,轰炸机执行任务时,很少有单批单架次的。
晚上十多点钟了,熄过灯已经一个多小时了,走廊那头,二大队的会议室里还是灯火通明,有时还传来小声的议论声。飞行大楼只有两层,每一层住两个飞行大队,二大队和三大队住同一层,个占一边。这声音虽然很小,但还是让张志宏听到了,也把他的思绪拉回到现实的演习准备中。
从选上飞行员,到进入航校学飞行,再到部队,一直训练到现在,已经十多年过去了。他们“十八棵青松”虽然有三分之一的人已经离开了飞行队伍,但是剩下的人确实都长大了,也都成熟了,特别在思想方面和技术方面就像是换了个人。现在他们已经是四种气象的飞行员和飞行教员,大队长以上的干部都是四种气象的指挥员。
职务的大小也分出了等次,最高的是程志,已经到了正团的位置,张志宏、林超在正营的位置,陈大壮等在副营的位置,还有一些同志在正连的位置,也就是飞行大队的中队长。
十多年的历程,他们经历了不少的事情,经受了不少的磨练。正像有句话说的,百年长一树,十年练一人。这个时候的张志宏他们正到了飞行的鼎盛时期,论年龄,论技术,都是好好为空军的建设出力的好时期。
张志宏也没有睡意,便披上衣服下床,想去看一看小老广他们到底在议论些什么。
到了二大队的会议室,见林超和邱繁荣还在研究对白天对轰炸机的攻击。一架轰炸机装备有三门炮,还有强大的尾流作防护。要是三架轰炸机组成的机群,那就有九门炮,尾流也更强大了,要对付这样的轰炸机编队,按照现在的攻击方法,是很难奏效的。
这时,林超已经想出了新的攻击方法,尽管轰炸机的防护比较严密,但是任何事物必有弱点,轰炸机的下腹部就是他防御的死角。上炮只能对上,方向是360度,尾炮左右活动范围是各90度,对上是30度,但对下却只有十来度,我们在下方如果进入角度超过15度,轰炸机的下炮就无能为力了,尾流的防护也就减弱了。
所以我们可以采用掏心的战术,避开轰炸机的尾炮和飞机的尾流,从轰炸机的后下方进入。攻击时取比较大的高度差,以小跃升对向轰炸机的腹部,上升到射击距离时,再做一个半滚倒转,将飞机倒扣过来,进行瞄准射击,肯定能够奏效。
张志宏听后,觉得确实是一个好办法,想了想,又给他们补充了一点:
“到真正演习的时候,我们在对付歼击机的空闲时间,可以在轰炸机的上方两侧,一大高度差,大角度作佯攻,目的是吸引轰炸机各炮手的注意力,好让你们在轰炸机的腹部去偷袭。”
“好啊,还是你老甘有办法,这样以来,我的设想就更容易实现了。”听了张志宏的补充,林超更觉得自己的办法可行。
“不过,你们掩护了我们,你们的任务有怎么完成呢?”林超又想起了张志宏他们对付歼击机的任务来。
“我们的任务好办,对方的歼击机的主要任务是掩护轰炸机完成任务,我们的任务也就是不让他掩护歼击机,这就要和对方的歼击机进行空战。我估计对方的飞机要比我们的先进,它的飞行高度高,速度大,在我们死打硬缠的情况下,也可能要爬高,当它离开轰炸机的时候,我们就回过头来对付轰炸机。它回来掩护轰炸机,我们再对付他。总的来说,我们是不会离开轰炸机的。必要的时候,你们自己也可以两架飞机在轰炸机的上方做佯攻,两架飞机实施掏心战术。”
“好,你的办法真好,就按你的办。”林超听了很高兴。
“好了,早点睡觉吧,别影响别人。”张志宏嘱咐了一句,回自己的房间睡觉。
到底能否奏效,到演习的时候就见分晓了。
第二百二十七章:综合演练(二)
张志宏被林超他们的钻研精神所感动,看来这个小老广已经钻进去了,他对打轰炸机研究的那么细,已经到了废寝忘食的程度了。看来自己也要认真的研究一下对敌人歼击机的攻击了。时间已经太晚了,他不能在去惊动陈大壮,毕竟他和自己不在一个部门,他是团直的人。只好等明天飞完了,再根据飞行的情况研究了。
其实,他听了林超的想法,在他的头脑中已经大概有了一点谱,只是没有和陈大壮商量,没有征求到陈大壮的同意。
他想到,既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