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军事电子书 > 乱世草头王 >

第176章

乱世草头王-第176章

小说: 乱世草头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地差不多了,就等你去验收。”

“哦?已经搞出来了,那的去看看!还有吴小飞那也的去看看!”

前几天江阴防线失守,南京方面用鱼雷艇在江口布下地水雷,大多为日军扫雷艇所破坏,这一情报对他准备在南京下游布置大量水雷的计划打击太大。这使得他连忙跑至军工部对水雷进行了一番研究,虽然作为一个化学文盲,让他对那种触发式锚雷已经佩服万分,但由于这种水雷悬浮在水中,容易为扫雷艇使用扫雷网轻易破坏,这种水雷已经无法威胁防备森严地日军舰队。

当时他问王克强有没有办法让日舰扫雷艇发现不了水雷,王克强集中了军工部一些弹药制作专家进行咨询,结果大家七嘴八舌讨论一番,最终也没能给出解决方案。这些专家表示,即使能将水雷沉入水底,避免托拽,但水雷的触角还是必须要伸出,否则碰不到军舰,沉在水底的水雷只会永远躺在那里睡觉,除非人为遥控引爆。

遥控!吴克当时就想摇头,当初他一门心思让特士拉帮着研究导弹,结果“导弹”是研究出来了,只不过那“导弹”也真够“捣蛋”地,不仅因为装置了雷达而硕大无比,还且发现目标后。转向系统非常难以控制,精确度极低,否则有这东西,根本就不用什么水雷了。但也就这么稍一思考。吴克立刻转过弯来,遥控并不要雷达的嘛,可以在在江边设置观察点,对江面进行坐标设定。然后布置有线地雷,或者用无线电波也可以啊。

不过他地这一想法立刻被这些工程师否决,因为军工部的无线引爆技术并不健全,用于深水中接受信号能力有限,这一点唐林那几艘小潜艇就已经测试过了,而用有线电力遥控,更不可能,除非布雷区能让部队完全掌握,以方便将电线隐蔽,且这水雷还不能封闭。不能漏水过电,布雷也非常困难,根本就是行不通。

虽然这两点不行。但“遥控”两个字却打开了大家的思路。现在的水雷都是接触式地,遥控就属于非接触式。怎么能使水雷沉在水底,不需要伸出触角避开敌扫雷艇,等敌舰经过时自发弹出爆炸。立刻成了大家研讨的主题。

最后因为涉及到遥控,这些水雷工程师又将无线电工程师请来了一些帮着参考,特士拉这个天才老头也被请到现场。在基地这几年他得到大家的充分尊重,几乎他要什么吴克也都会尽力帮他置办妥当,而这天才老头的表现,也让吴克不得不目瞪口呆,有时他甚至产生一种错觉,觉得这个老头也可能来自未来,来自比自己那个时代还要先进得未来,这老头竟然发明了无线传送电技术,使得电力传输不需要电线,仅通过电波完成。虽然这发明并不太适用,但这不影响吴克对这老头地好奇与尊敬。

而吴克对他象“老爹”般的尊敬,也让这孤苦伶仃的老头对研究基地逐渐产生了一种归属感,现在吴克在进行一场“正义”战争,这爱好和平的老头表现的非常积极,此时在现场竟然提出要用一个带磁铁的共振器,让其吸附在敌舰之上,以引发共振使敌舰从内部破裂散架,彻底沉入长江。这一想法让吴克再次目瞪口呆,不过很快吴克就明白这也是不太现实,日军军舰虽然都是钢材质,但内部复杂的结构肯定会抵消大部分共振的产生,再说这共振的频率也没办法进行调整啊。

否决了这一“天才”想法,特士拉显的心有不甘,这倔强地老头呆在那里抽着烟斗冥思苦想,结果身边一个无线电工程师小声嘀咕的一句“电磁反应”,被他不经意间听见,让他眼前一亮,接着抖动着花白胡须大声叫道:“先生们,我想到一个绝妙的好点子。”

他这一大喊大叫将所有人从沉思中猛然惊醒,接着特士拉仿佛焕发了青春般似地,两眼变的明亮异常。这痴爱发明创造地老头,迈着稳健的步子在会议室中转动起来,嘴巴急速抖动着他那浓密的胡须,将自己地想法爆豆般的倒了出来。

磁性水雷!

特士拉刚将将自己的想法说完,吴克立刻从沉封的记忆中浮现出这四个字,后世这一经典的水雷种类,爱好军事的吴克几乎已经将他忘记。现在想起来,虽然不知道怎么制作,但模模糊糊还能记起美军用此种水雷封锁越南海港,迫使越南无法通过海路得到任何物资支援的战例。

这可是个好东西,绝对是此时最先进的武器设计想法了。通过特士拉一番天马行空般的叙说,模模糊糊吴克也听明白了,原来他这水雷的引爆理念来自于磁力感应。军舰在航行之中切割地球磁力场,使得钢性材质的外壳逐渐带有大量磁性,磁性物体很容易被磁性物体或线圈感应。如果在水雷中放置磁性设置,使得军舰在接近或经过其上方时,磁针发生偏转,接通电流引发连锁反应,或者使用大量线圈,在带磁性特征得军舰经过其上方时,线圈随之切割磁力线,从而产生电流,引发连锁反应。

经过如此改造的水雷不需要什么接触点,完全可以静静伏在水底等待猎物上门。如果改造成功,长江水道一旦布置了这种水雷,凭那种老式的排雷工具将非常难以发现这一“水底杀手”。虽然吴克不知道改造水雷究竟需要多长的试验时间,但他知道这一想法一定能行。兴奋之余,他让王克强带领技术人员快速攻坚,接着不管这一水雷有没有制出,立刻将之定名为“特氏水雷”。高兴地特士拉这个洋老头连连大笑。

等到吴克连夜赶到试验场,王克强已经将水雷放入了水底。见到吴克到来,王克强连忙向他介绍情况。

“司令,才来啊。我们已经测试过好几次了,这次是最成攻的一次!”

原来,因为没有大型军舰作参考,才开始改造出来的几颗水雷都是在送至芜湖,以炮艇作为目标设计,结果灵敏度太高,别说大型了,最小的钢质小艇从上面或旁边经过时也被迅速窜起地水雷破成碎片,直把唐林心疼的要和王克强拼命。

损失了3艘炮艇后,研究人员在唐林派出潜艇和水鬼部队的水下测试下逐渐掌握了规律。将所有磁力设置一律改为线圈,以线圈的多少控制其感应电流强度,最终将水雷引爆装置逐渐完善。按吨位进行分类制作,将800吨以上舰艇产生地规为大型。3000吨以上的规为特大型(利用货轮进行测试),而对于扫雷艇、小炮艇等又单独制作了一些敏感度极高小型水雷。

经过四天的玩命测试,王克强最终将这一水雷作了完善。并利用原有水雷成功改造出20多颗备用,并将最后测试改在巢湖深水区进行。

“司令看见没,那艘炮艇刚刚经过的地方就有一颗水雷,不过炮艇太小,这水雷的胃口大,没答理他!”王克强生动的解说,让吴克觉得有些好笑。接着一艘木帆船在柴油机的带动下缓缓向雷区驶去,船上人员在到达雷区边缘时,立刻跳进一艘随带的小艇没命的向后划去,等到他们退后快200米时,一声巨响从水中猛然响起,在探照灯下,吴克清楚的看见那艘帆船被轰地四分五裂,瞬间就消失在湖面之上。

“这是怎么回事?不是说钢性材质才有的磁力现象么,怎么连这么小的木帆船也被炸了?而且这木帆船也太小了点吧,这小鬼子以后要排雷,那还不是只要搞点木板片就能轻轻松松解决我这些水底杀手?赶快给我说清楚是怎么回事?”

吴克一见这小木帆船竟然被所说地专门对付千吨以上大军舰水雷“误炸”,立刻就糊涂了,这王克强难道让自己来看的就是这个?

“司令!那可不是普通地木船,我们不是没大军舰进行试验么,特老爷子就给出了个主意,让在木帆船内排列大量磁铁摹拟3000吨级以上的大型船只磁场状态,这才解决了试验困难。”

王克强见吴克有些责怪的向他询问,连忙将情况解释清楚,以避免吴克产生误会。

“克强,关于特氏水雷制作原理和这一测试方法要严密封锁,另外对于水雷地引爆装置要设计出一种防拆卸保护措施,尽量减少原理外泄的可能,不过这些保护措施下一步再完善,现在立刻给我改造一批出来,越多越好,我要急用。”

吴克通过这一测试方法,立刻联想到排雷,当即让王克强再进行保护设置研制,对于新技术尤其是军事技术的保密,吴克比谁都要上心。为了抗战,有时吴克非常想将这些新技术部分教给南京,使南京的武器装备实力得到提高,但鉴于南京方面那混乱的政治局势,吴克最终只能恨恨的放弃!资料给了也是白给,甚至还可能流入日本人手中,白白帮鬼子发明屠杀自己人的武器。

第二日下午,吴克又马不停蹄的赶到大别山内的新空军基地。自芜湖机场被轰炸以后,吴克令吴小飞将飞机训练基地搬入大别山,仅留直升机以及几架测试飞机对芜湖、巢湖、合肥的防空设置进行测试,同时于三月前,飞机研制基地也随同大部分军工、机械生产基地也被搬入大别山的崇山峻岭当中。吴克前来吴小飞基地,一方面察看飞机改造状况,另一方面也想看看试制中的轰炸机进展情况。为未来几天,从南京解救出更多的人员物资,战局已经到了必须要动用飞机的时刻了。

吴小飞的努力成果,让吴克也很满意,对于日机的仿制进行的非常顺利,从9月开始已经成功生产了15架,目前吴小飞拥有的战机总数已经达到40架,其中30架为战斗机、6架轻型轰炸机、2架侦察机、2架指挥机。

经过合金材料改装的这些飞机强度明显加大,使得飞机在作战时升限以及动作都得到明显提升,2架指挥机更是由轰炸机经过彻底改造而制成,除了保留一挺12。7毫米的重机枪外,其它不必要的设施都被拆卸,机上不仅有拍照系统和通讯系统,还被加装了雷达搜索系统。

第四卷 大战 第123章 出兵南京

这一改变使得雷达扫描半径获得极大提高,也正因为这一改变,使吴小飞即使在150公里外也能于空中对前沿战机进行实时指挥,而日机想要威胁他的安全却必须还要经过几十分钟的航行,同样他的空中大队也能够先敌一步发现敌踪布下陷阱待敌。

如此改变到不是吴小飞能想出来的,而是吴克根据后世预警机的原理给出的建议,有了这些信息上的优势,即使飞机火力和速度短期内还没有得到明显提升,但已经比原先缴获的日机好用了不少,何况吴小飞在火力上改进也不遗余力,拆卸了原有的一挺机枪改为20毫米机炮,并且一律不带任何航空炸弹,提高飞机载弹量。

吴克在参观过吴小飞的编组训练后,让其立刻带机于合肥西山机场待命。即使再宝贝这些东西,不能发挥作用,那还不如不要,何况他的飞行员也需要在战火中进行锻炼。

在吴小飞这里没有得到什么新奇的东西,但接下来在依托山洞修建的飞机制造场内,让吴克差点激动的没掉下眼泪。

不提边上那已经初具流线型的最新一架战斗机,映入吴克眼帘,让吴克几乎不能自拔的是一架硕大无比的飞机,马赛。布洛赫这个犹太工程师此时正在边上指挥着工作人员对飞机的配件进行组装。吴克虽然快有两个月没有见到这个人,还是一眼在组装现场众多的“蓝眼睛”中认出了他。当时因为迈克介绍来时。曾特别给了这个人地资料,告诉他这个人曾设计和制作过大型运输机,所以吴克才特别留意。

布洛赫穷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