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军事电子书 > 新二战风云 >

第229章

新二战风云-第229章

小说: 新二战风云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过出乎所有人意料之外的是,身为国家最高领导人的楚思南,竟然毫不犹豫地拒绝了朱可夫等人的提议,按他地话说,那就是前往柏林之事可以免了。不过虽然楚思南本人不打算前往柏林。但是他的妻子,身为国家安全委员会第一书记地吉尔尼洛娃(小说下载网…。。),却对这件事情颇感兴趣,因此在回电中,楚思南告诉朱可夫等人,当柏林战役获胜之后。吉尔尼洛娃将作为他的代表前往柏林。

按道理说,作为一名出身军旅的领导人,楚思南本人应该对这种能够为自己迎来无限风光与荣耀的事情。颇为上心才对,而且从实际上看,他也曾经指挥过对德战役,同时,苏德战场上扭转败局的契机,正是在他的指挥下才出现的,因此,他原本就有足够地资格前往柏林,以一个胜利者的身份出现在那里。到底是什么原因促使他甘愿放弃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呢?

不为其他,就因为按照战争的时刻表,十一月中旬的时候,楚思南有一个对他来说,更加富有意义的地方需要去,那就是日本。

就在西线战场上烽烟四起、战鼓正隆地时候,亚洲战场上最后一个战点日本,也并不平静,毫不客气的说,就在欧洲战事进入最后阶段的时候,日本本土地战役进展,也到了最后的关头,从明治维新之后,便一直立足于军事强国的日本帝国主义,即将走到风烛残年的最后关头了。

在十月初的头一个星期时间里,从九州岛发动攻势的美英以及东南亚诸国盟军,先后克取熊本、福冈、北九州等地,占领了整个九州岛。在这之后,盟军兵分两路,在强悍的美国太平洋舰队支撑下,向四国岛、本州岛南部地区,发起了新一轮的抢滩登陆作战。

十月中旬,美英盟军西线作战部队,通过伞兵配合登陆舰只作战的方式,在本州岛南部重镇下关,登陆成功,仅仅在短短的两天时间内,就将兵锋送抵到了广岛城下。与此同时,进攻四国岛的盟军部队,则在八幡登陆成功,并相继攻克高知、安艺等地,并先后歼灭岛上日军整整六个师团。

经过这一阶段的战斗,美英盟军先后击溃、全歼日军本土防御部队近十六个师团,从而在根本上削弱了日军最后剩余的有限力量。十月二十二日,为了进一步加快战役进展,打通前往东京附近地域的通道,盟军指挥部下达了一个庞大的战略轰炸计划,从二十二日上午八点四十分开始,到二十四日下午五点二十分,规模庞大的十八个轰炸机编队,从台湾岛的五个空军基地以及数艘航母上数度起降,对日本本州岛上的福山、冈山、神户、大阪等城市,实施持续不间断的大规模轰炸。其间,日本工业重镇大本、神户,遭到了前所未有的巨大损失,城内各类建筑设施损毁百分之七十以上。最倒霉的是,正在神户视察军工的国务大臣星野直树,也在这场规模空前的大轰炸中被炸死,他所乘坐的专车,被一枚从天而降的炸弹掀翻在路面上,并随即燃起了大火,而星野则在这场大火中被烧成了干肉。

就在盟军从南面向东京快速推进的同时,由崔可夫将军所指挥的苏联红军,也在快速的将战线向南,向东京方向推进,按照楚思南的要求。红军的部队,一定要抢在盟军之前,进占东京。

与苏军在对德战场上地遭遇不同,在这里,日本的军队似乎更加注重对南线地区的防御,他们把主要的精锐兵团,都抽调到南方,去抵御以美英为首的盟军部队的进攻,而在苏军的正面战场上,却基本都是一些由老人和孩子组成的低档次军队。其实。日本方面之所以会做出这样的安排,未尝没有他们自己的考虑。

时至今日。战败已经无可避免,对于这一点。即便是被所谓武士道精神冲昏头脑地日本军国主义者,同样能够看得出来,他们的垂死挣扎虽然还在进行,但是也不能不为自己地将来做一番更加细致的打算。

对于美英为首地盟军,日本的军国主义者们并不抱有任何幻想,那是仇人,绝对的仇人。偷袭珍珠港、夺取英国在亚洲地区的全部殖民地,这些作为从根本上来说,已经将盟国得罪透了。如果战后日本的局势由这些国家来主导,那么毫无疑问,他们这些人绝对的不到任何好果子吃。与此相反,再来看看苏联。在日本的高层看来,苏日之间除了曾经地日俄战争之外,似乎并没有什么化解不开的仇怨。而且两国之间还曾经签署过互不侵犯条约、友好条约之类的一揽子协议。而现在苏俄之所以会对日本宣战,一方面是因为美英盟国的敦促,另一方面,则是因为他们原本就对东亚地区抱有很大的野心。因此,从这方面看,即便是最后战败投降,向苏俄一方投降所能够领受到的待遇,也要远比向美英投降来地丰富。正是出于这一点考虑,日本高层在布置防御方面所作出的安排,才会更加向南线倾斜,从而将主要的作战兵力,部署在了南线。

毫无疑问,日本高层如此地布防安排,为苏军崔可夫兵团的快速难进,创造了最为有利的条件,因此,从十月中旬开始,苏军登陆本州岛北方地域的部队,明显加快了战场推进的速度。

按照崔可夫的作战计划,登陆本州岛的苏军部队,兵分三路,西路方面军从津清半岛出发,沿本州铁路线一路向南进攻,经秋田、酒田、新泻,一路从西侧迂回包抄东京附近日本守军;中路方面军沿北上川南进,从正面进攻日军本州守军集结地仙台;东路方面军沿海岸线南下,从左路进击仙台。按照战役部署,中、东两路苏军方面军将在仙台会师,而后沿东京抵达仙台的铁路干线南下,直取东京。

十月二十二日,中路方面军的两个装甲集团军撕裂仙台正面日军防线,随即突入仙台市内,同驻守市区的三个师团陷入混战。同日夜,东路方面军沿仙台湾海岸线南进,绕过仙台,一举截断了仙台日军向南撤退往福岛的通道,从而完成了对仙台日军的全面合围。

就在二十二日夜,崔可夫将指挥部迁到了南迁,同时下达了新一轮的作战命令。汇合起来的两路苏军,对仙台被围之敌采取了围而不打的战术,同时,抽调主力快速难进,抢在日军后续部队来不及完成集结之前,突然奥羽山脉,出现在了日军福岛防线的后方。

苏军部队的快速闪电进击,一举打乱了日军的防御作战计划,当苏军进攻的锋芒突入福岛市区的时候,日军的防线甚至还没有正式构筑起来,负责该市市区防守任务的两个师团,还在距离福岛数十公里之外。

自福岛战役之后的一个星期时间里,日军吃足了闪电战的苦头,他们基本上就是被苏军的装甲部队追着屁股打,一道道防线,还没有来及组织起来,苏军的坦克就已经碾了过来,并将这防线撕个粉碎。

在装甲洪流与大规模炮火的洗礼下,缺乏补给、兵员也严重不足的日军部队,显得脆弱而不堪一击,由武士道精神所武装起来的血肉之躯,远远不是炮弹与装甲履带的对手,一场场旨在阻挡苏军攻势的自杀性反击,除了换来自己的血肉横飞之外,起不到其他的任何效果。

十月二十六日,就在美英盟军的部队越过赤石山脉,进抵到东京远郊的时候,苏联红军的进攻前锋,也已经攻克了东京的门户所在宇都宫,他们距离东京只有不到七十公里了。

面对即将到来的东京进攻战役,崔可夫踌躇满志,他知道,彻底击败日本的时机已经到来了,如今,苏联红军在东京远郊的东、北、西三个方向上构成了合围之势,一百五十余万大军陈戟待戈,只要一声令下,他们就会扑上前去,将仍旧负隅顽抗的日军帝国主义军队碾个粉碎。

作为苏军中的高层指挥官,崔可夫自然知道一点,那就是楚思南对战胜日本这个问题相当重视,因此,在攻克了宇都宫,并彻底歼灭了仙台日军之后,他向莫斯科发了一份电报,邀请楚思南前来日本。

与朱可夫等人所遭遇到的境遇不同,崔可夫的邀请很快得到了楚思南的回应,这位克里姆林宫的主人在肯定了崔可夫前一阶段的军事指挥之后,一口应承,将会在最短时间内乘机飞赴日本,从仙台取道前往战役前线。

第十一卷 最后一战 第二十章 征服

“这一天我已经等得太久了”,在隆隆的马达轰鸣声中,楚思南步出军机的舱门,看看头顶那湛蓝的天空,再看看脚下那黄土铺就的机场跑道,他带着无限的感慨,幽幽叹口气,沉声说了一句。

“将军,”提前一步走下阶梯的卢科昂基转过身来,他伸出一只手,扶住楚思南的胳膊说道,“小心,我扶你。”

“不用,”楚思南心情大好,他一把甩开卢科昂基的手,噔噔噔几步跨下阶梯,在最后一级阶梯处,他轻轻跳起,然后整个人跳在空中,下落后,穿着高筒军靴的双脚,重重的踏在了结实的飞机跑道上。

这不是普普通通的一步,至少对于楚思南来说,就是这样的。曾几何时,他一个来自中国的将军,以一个征服者的身份,踏上了这片国土,在这里,他将成为真正的主宰者,那些桀骜不驯、欺软怕硬、卑劣无耻的人们,将会从此匍匐在他的脚下,看他的脸色生存。作为征服者,他的喜怒憎恶,将直接决定着这片岛国上所有人的生死存亡。

楚思南此时的心情要怎么来形容?只有一个字,那就是爽,爽的通头彻尾,爽的无以复加。把别人踩在脚下的感觉很爽,而把自己所仇视的人踩在脚下,那感觉,更是爽的一塌糊涂。

仙台的苏军军用机场显然是刚刚修建了不久的一个临时机场,整个机场一共铺设了四条跑道,而到目前为止。投入使用的也仅仅只有其中地两条,另外两条则还处在修建中。站在楚思南的位置上,可以清楚的看到东面不远处,一群一群衣衫褴褛的日军俘虏,正顶着分外凛冽的寒风,在匆忙的做着苦工。而在这些俘虏的不远处,则零星布置着十几个沙袋垒砌起来的小型工事,监视着俘虏们的苏军士兵或力或坐的呆在这些工事里,虎视眈眈地看过着这些廉价的劳动力。

没办法,苏维埃地国家穷啊。持久的战争不仅险些摧垮国家地经济,而且还折损了大量的有效劳动力。因此呢,苏俄人也显得更加节俭。这份节俭不仅仅体现在武器装备的设计上。也体现在对廉价劳动力的运用上,像这些在战场上俘虏来的敌人,他们无疑就是最好的也是最现成的廉价劳动力。不用支付工钱,即便是伙食也不用担心他们会挑挑拣拣,而且想骂就骂,想打就打,如果这么好地劳力还不有效地运用起来。那才真是没有天理呢。

“将军,崔可夫同志他们过来了。”站在他身边的卢科昂基,发现自己的将军看着那些俘虏们愣神,忍不住凑过来低声说了一句。

“嗯,很好,很好。”无缘无故的赞叹了两句,楚思南抬脚在地上跺了跺,然后这才转过身来。先是看了看正在快步走来十几位苏军将领,随即对卢科昂基说道,“走,我们过去。”

人逢喜事精神爽啊,看起来随着对日作战最后关头的到来,心情大好的人决不仅仅是楚思南一个人,像崔可夫以及他身边地那些将领们,也同样是如此。对于这一点,就连卢科昂基也看出来了,在他看来,崔可夫这位前几年一直不得志的将军,此时绝对可以用红光满面来形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