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穿越电子书 > 太平春 >

第73章

太平春-第73章

小说: 太平春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徐秀明白,这三者,每个人都有需要对方的地方,江宁商会需要陆家的资源,陆家需要将来江宁商会的陆上资源,以及自己海外贸易的风险共同承担着,在此之前,他可没有什么陆上商贾的盟友,有的都是士人关系,而海商,总归无法摆在明面,这样暗地里达成共识,与陆家,与自己,与江宁商会,都是一个好处。
  而金陵王家,需要江宁王家的和好如初,如果他们有兴趣,则共同加入,则又多一个助力,如果没有,则解决粮价危机,也是让徐秀十分满意的结果。
  如此每一方对另一方都有需求,这生意,也就做的下去了。
  同理,没需求,谁会理你。
  陆深好奇道:“如果只是碰上江宁布价不稳,兄自己便能做主,你也应该知晓,缘何所谋甚大?”
  徐秀用手指点了点自己的心道:“愚弟有野心。”
  就这么看着他,徐秀的眼神一点都不避让,带有血丝的眼睛布满真诚,对于文翰社的众人,特别是自己的男神大人陆深,他不准备有所保留,更何况,陆深既然决定回家亲自说服家里人,这对他来讲,双方已经是一个坑道里的战友了,共同体。
  对于徐秀的这句话,陆深想起了当年在县学中一番论功名,不由笑了,点点他的头道:“不要被野心冲昏了头脑,凡事三思。怎得我和老魏一来金陵,你胆子大了那么多?”
  徐秀笑道:“你们是我的底气啊。话说回来还是老严聪明,躲老家养望,到时候他这种大才,总归会启用的,而又可避免京师错综复杂的局势。”
  两人的谈话从谋划转变会文翰社的叙旧,十分的自然,只因该谈的均以完成,有了陆深的答复,徐秀就可以安心的回去江宁,的确,他会天未亮就出城,就是为了的一个准确的答复,就算过程十分的短,也是值得。
  他还有很多很多的事情需要去干,剩下的,就等着陆深同王琑的好消息。
  用过早茶,徐秀心情放松的回转江宁。
  ……
  事情的发展似乎如邹望预料的一样,江宁县内渐渐有了一些异样的声音。
  你徐秀纵有天大的名声,面对快速上涨的粮食,稳居不下的价格,你能有什么办法?老百姓最是实在,有饭吃,有衣服穿,什么都好说,如今干一整天活得来的铜钱还不够买几个馒头充饥,怎还会满意。
  而你徐秀开仓放粮,人为干预,可以吗?想的太多,不说可不可行,就是可行,事后也别想有什么好果子吃,决定权在上风,而不在于你,那么内里乾坤,可做文章之事就多了,你的乌纱帽保不保得住,也全看小爷的意思。
  邹望道:“无所谓,让他去。还送他们一场富贵,他如今还有什么可以依仗?刘家的案子我也多少了解了一番,若不是许进和韩邦文,他哪里还能在江宁县的位置上坐到今天?”
  昨夜发生的事情,早就传进了他的耳朵,闻言听过算过,不需有多大的担心。
  身边人道:“江宁县素有机变的名声,要不再去调查清楚吧?”
  邹望迟疑了一下道:“无妨,坐在那个位子上,就别想有什么事是能够瞒住别人的,我们不必特意去调查,看接下来的发展就是。”
  并不是邹望轻敌,实在是衙门里要瞒事,实在太难,故有此说。
  随即笑道:“如今他还能有些什么办法呢?”
  身边人赔笑道:“恐怕无有回天之力。”
  “看吧,看他能撑到什么时候。”

☆、第83章 弹棉花交易区

  太阳还是红红的,江宁县就在眼前,县衙的老马已经不堪重负,徐秀只好牵着牠行走。这次,他没有从北门进城,而是绕道南门,这里,便是他下一步需要谋划的地方。或许没有多大的执政经验,但经验都是累积的,见识是他的财富。
  当江宁商会在昨夜宣告诞生的时候,他的目光虽然已经看到大海,但眼下的任务,却不可能去忽视。看一步走一步是凡人,看三步走一步才是有智慧的人。至于看了六七*步再走,那是下围棋。
  有人在南门等着他,徐秀一进门便看见了他的身影,无他。衣着光鲜,面如傅粉的男子,的确是耀眼。蒋山卿就在那里。
  只见他吃惊的道:“大人是被打劫了?”
  只因这一头乱发浮起,模样有些邋遢,徐秀摆手道:“找个地方聊聊。”
  由于西门的强势,东门的富贵,南门,就显得有些落寞,这里没有多少铺子,没有多少宅落,只有稀稀松松的小小集市,这里或许不是那些有身份人喜欢逛的地方,但这里是老百姓们最实际的购物地点。
  江宁县外的各个村的民夫进城,少有不是到这里摆摊采购的,说通透点,东门是大户聚集地,西门是城里人逛街地,这南门,就是下里巴人的地方,多为以物易物的地方,才好避开那些烦人的税。
  自从徐秀入主江宁,此地就被他严格的管理了起来,再也没有乱收费的衙役,再也没有脏的令人作呕的环境,虽然环境由于实际情况改善不多,却实实在在的为老百姓提供了方便。固然案子断的公是一部分,若没有对南城的管理,又怎会让老百姓真正信服。
  俩人找了个茶摊,徐秀见他也没多少嫌弃的样子,暗自点头,这才是搞工程的人的样子,虽然与样貌不搭。
  徐秀道:“这里,将来是即西门之后,又一个繁华的地方。”
  蒋山卿打量了一下道:“大人想要怎么改建?”
  “这需要你来操作,本县又不懂得营造之法。”徐秀理所当然的道:“谓之特区。但实际的方案,还需要同商会众人商议,最起码没了这个集市,老百姓上哪里去赶集,是个问题,所以,在没有确定之前,你也可以一起动动脑筋想想,别让我们给你出主意然后去干,这样不行。”
  蒋山卿点头道:“应当的,但钱从哪里来?这阵子一直在排危桥,疏通渠道,花钱如流水,县衙的银子花的差不多了。”
  徐秀摆手道:“钱的问题不是你需要担心的事。”
  相比于石头做的桥,还有花大量人力去疏渠,盖木头房子的成本少了许多,所以徐秀也不急。
  大不了招商引资,给你政策,你自己把门面盖起来,也就是了,没吃过猪肉,也见过猪跑,来自信息大爆炸时代的徐秀又长期驻扎在图书馆,各类报纸图书馆多的很,想看什么有什么,自然也有所了解。
  徐秀同他道:“依我之见,环境是第一位的,如果让这里同西门显现差异,最好的就是环境,各种明沟暗沟,要确保路上不积水,大热天也无有扬尘,青石板成本高,但也别小气了,搞成后,赚回来不成问题。”
  “大人,你想把这里搞成什么样的?”蒋山卿好奇道。
  徐秀站起身来,借过二楼的窗户指着外面笑道:“这里不见得是客人上门采办的地方,临客不需要很多,不然西门落寞下去,对本县也不是一件好事情,整个江宁一盘棋,都要考虑的。是以这边主要是大宗货物的交易区,南来北往的大商人,我希望他们都能在江宁留下一个门市,对江宁县的好处大的不得了。这里要有足够的货仓,要有足够宽的道路让那些大马车进出,城门外的河道也要搞,引到南门旁边,让船离着城门近,五里,不,五里太近了,十里的样子就差不多。另外,南门规模越大,将来所需要的地方也就越大,所以,要做好预留的地方,城外的一些部分也要规划好,以后货仓摆到城外是大势所趋。”
  简而言之,徐秀想要把这里搞成明代版本大宗贸易区。
  徐秀还有时间,他履新江宁不过半年多,满打满算还有两年半,甚至有可能到期后不调任,那就是又一个任期。这么长时间,足够他将江宁商业打造的很好了,至于有没有人会来摘桃子,那也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
  蒋山卿听的有些迷糊,很多东西不是光靠简单说说就能够表述清楚的,道:“大人似乎所谋甚大。”
  徐秀并没有直接回答,道:“江宁县地理十分的好,水道密布。离金陵又不远,南下苏杭也是方便,照理说,江宁的成就绝不会低,归根结底,还是怕得罪人,怕做事,不做才能不错。而本县没什么好怕,如果不去做事,我就完了。”
  扪心自问,徐秀如果和光同尘,这一辈子过不过也就没了所谓,魂穿数百年前来,如果只是谈个恋爱,未免显得小家子气,毕竟是男人,哪有不做一番大事业的心呢。
  蒋山卿山川河图尽在胸中,自然知道徐秀所言不虚,赞同道:“这是个宝地啊。”
  “是的。所以,河堤要确保无误,危桥要整修,渠道要疏通,确保不发生任何问题,长江无情,一发大水便是极大的损失。你要有心。”
  蒋山卿点头道:“大人放心,相比于江北四大才子的名号,在下更喜欢做这些营造的事物。”
  徐秀心下道,如果将来此人能够成为工部的官员,那岂不是对自己有很大的助力,道:“功名肯定要去考的啊,你有大才,还有你那位已经入了翰林,南北相隔几千里,你就不想他吗?早日与他相见才是正道,而且,天下营造归工部,你若将来官居工部主事之人,岂不是合了自己的抱负?”
  蒋山卿想了许久才有点含羞的点头道:“嗯,大人所言极是。但还是要先干好眼前的事情,不是吗?”
  “哈,看来是我的不是,将来伯时兄可别怪罪于我,让你二人分别许久啊。”
  “怎会。”
  “那我先走了。”
  “大人先走吧,在下观察一下这边的地貌。”
  “善。”
  ……
  马不停蹄,最近的十二个时辰犹如连轴转,徐秀似乎脚不沾地,水不沾唇,连带着自己那班小伙伴也叫苦不迭,但谁都知道此时必须紧绷着这根弦,倒也无有怨言。各项书信从江宁为中心,上联金陵湖广,下合苏松上海,可谓调度有序。
  然而到底这里面的时间差可是存在,徐秀当然不会放过,能干的事情还有很多。
  当众人再一次聚集在一起,除了地点不对,人还是那十二家掌柜,时间仅仅过了七八个时辰。
  江宁县衙有些小,徐秀又不想放在审案大堂,故只好让他们挤在一起了。
  众人挤作一团,但没人敢给徐秀什么脸色看,如今身家全都寄托在江宁县身上,别说挤一挤,就是席地而坐,众人都不会皱一个眉头。
  徐秀的额头有一些汗水,简单擦拭了一下道:“王掌柜,麻烦你告知一下吾等湖广那边粮食的情况。”
  王琑,江宁商社第一把掌柜交椅,主要还是钱出的多,昨夜豪爽的道:“埋藏在地窖里的银子都起出来。”
  他点头道:“湖广的粮食已有人前去安排,但家里人告知,至多两万石,不日南下。”
  众人都是行家里手,简单的算术根本不算什么,很快就在心里计算出了大致的情况,一位肖姓的掌柜忧心忡忡道:“两万石,千料大船不过四艘,恐怕届时我们头一放粮,转过手邹望就买走了,岂不是徒劳。”
  徐秀同样也有点失望,两万石,两千吨而已,丢在江宁的市场里,什么水花都溅不起来。道:“湖广那边只有两万石吗?”
  王琑为难的道:“我族兄亲自应承,但时间仓促,两万石是极限了。”
  眼看另外十一位掌柜议论纷纷,徐秀脑袋却有点放空,浑然不在意这些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