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再复仇-第25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虽说是一早就在心底期盼着这样的情景,可是当它真的降临的时候却是显得太过突然,以致于顾缪茆茆这个一直以来进退都是极为有度的当家主母,一时间也是只顾着高兴而忘了叮嘱下人了。
“快去把院落的大门打开,让外面的人进来说话,也好听得仔细一些!”说话的是老夫人,此时虽然高兴倒也还是第一个想到了让下人进到院子里来的。
早有丫环听了老夫人的话去开门了,等门开了,院落外却是突然安静了下来。
素日里他们这些粗人是不许进主子的院子的,便是连在门口张望都不允许;更何况眼下还是老夫人的院子,所以虽然得了允许却还是不敢跨出这一步。
又隔了会儿,才见一个媳妇颤颤巍巍地走了进来,走的很是小心,感觉就像是怕踩到了地上的蚂蚁一样。
“你快些儿,无妨的。”顾缪茆茆知道这媳妇是因着害怕才会走得这样谨慎,可是眼下又不是追究这些细节的时候,大家的心情可都是急着要听音讯呢。
好在这媳妇既然敢踏进这个院子那平日里也必定是个泼辣的主,说不准正是想着要趁此机会在主子面前露个脸得个高看的;当下听了顾缪茆茆的话倒是马上就快走了几步,走到老夫人面前扑通一声就跪下了:“恭喜老夫人、恭喜老爷夫人;官府来人报信,说是二少爷得了这次乡试的草元。”
声音有些颤抖估计也是壮了胆才有这样的音量的,不过也也是能够听得清楚的;更何况此时院子里一点声音都没有,大家可都在等着这媳妇说话呢。
顾之仕夫妇相视一笑,这回听清楚了,那消息便是真切的了。
顾浩曦早就往院落外冲去,一边走一边说:“想来那报信的还在大厅候着,孩儿先去招呼,可别怠慢了人家。”
“正是这个理,为父的稍后便出来;只是你也莫慌,慢些走便是了。”顾之仕赶紧叮嘱道。
“恭喜母亲,恭喜大哥大嫂。”顾之斌夫妇心里的酸味更浓,儿子女儿都比不上大哥一家,无论如何想想都不是什么滋味;只是酸是只能放在心里的,这场面上的话却是不得不说的。
“恭喜母亲,恭喜大哥大嫂。”顾之琛也赶紧道贺。
“自家人先别忙着庆贺,报信的还在外面候着,毕竟不能让别人久等的。”老夫人却是拦住了他们,正色地对顾之仕说道。
“母亲说的极是,孩儿这便和茆茆一起出去。”顾之仕赶紧应下,确实是不应该让报信的在大厅等太久时间的。
每次乡试,正副主考官会在八月十五赏月时确定乡试第一名的头名,世人称之为“草元”;等草元定下来是哪个考生之后,便在各个热闹的街口张榜公布,草元的家里自然是由官府特意派人去通知的。
当然,得到了“草元”的头衔并不代表就是稳拿乡试头名了;如果草元在第二场、第三场成绩不好的话,就要降低名次录取。
顾府祖上历代经商从未出过从科举从而走仕途的人,顾浩此次参加乡试所取得的“草元”已经是顾府一直以来所能取得的最高名次了;换句话说,就是顾浩这次着实光宗耀祖了一把。
至于到最后公榜的时候能否得到“解元”,那是以后的事情了;眼下得了这个乡试第一场的第一名,当然也是值得高兴的一件事情。
顾之仕夫妇带着下人出去了,院子外刚才一起来报信的那些人见状赶紧让开一条路;顾香冷陪着祖母留在院子里,想了想说到:“祖母,这个媳妇是个伶俐的,香儿今天做一回大人,作主赏了她吧。”
刚才报信的媳妇还站在原地,主子没有发话她是不敢擅动的。
“嗯,这个是该赏的。”
落雁便笑嘻嘻地将一个荷包递给了那个媳妇,媳妇收到了自然是千恩万谢,重新磕了头这才下去了。
顾香冷又示意闭月她们到院落外去,这几个大丫环当然是懂得小姐的心思的;到了门外,给那些还候着的下人每人发了一个银锞子。引得那些下人又是连着恭喜了老夫人和一众主子,这才散了。
过了好长会儿,顾之仕夫妇才和顾浩曦一起回转,脸上都是有着掩饰不住的喜色;又向老夫人细细回禀了方才和报信人的对话。
老夫人听到那报信之人对顾浩特别推崇时,脸上的喜色更甚,其他人便也又在一旁凑趣;只有香冷一边替二哥高兴一边在心里笑着,想必娘亲给报信人准备的银票是大额的,这才惹得报信人如此卖力的说好话。
不管是现代还是在古代,这人情世故倒也是相差不了多少的。
顾之琛听着羡慕,心里又在念叨不知道知演最后名次如何。
顾香冷有心再添上些趣味,便又向着对顾老夫人说:“祖母,今儿还有喜事呢,玉芬和羞花都得了皇后娘娘的赏赐。”
玉芬和羞花听小姐提到自己的名字便乖巧地走到老夫人跟前,齐齐跪下,将得到的赏赐双手呈给老夫人;老夫人一看都是白玉簪子,只是雕刻的花纹不同而已。
虽说放在自己眼里不算是稀罕物,可毕竟是皇后娘娘赏赐的,自然也是贵重的,这赏赐的缘由也是刚才就知道的了;就吩咐两人好好收着才是,千万不能弄坏了的。玉芬和羞花自然是连忙答应。
众人又闹了一阵便也散了。
天色已经不早,老夫人也该去歇息了;林媳妇已经是去买了些丫环媳妇回来的,今儿就暂且安置在了下人房里,顾缪茆茆明儿也要仔细听了回禀再进行分工的。
乡试明天就正式结束了,顾浩和陶知演明天都可以回府来了;这做娘亲的总是惦记着孩子的身子,顾缪茆茆和顾之琛都在琢磨要怎样给这两个孩子进行调理。
这大过节的闹过了便算是沾了喜气的,明早还有好些要做的事情,如此一想便也都去歇息了。
这一晚,应该说在顾府别院里到处洋溢着欢乐的气氛,正如此时梁国的许多人家一样,一家人围在一起说说话唠唠家常,祥和而温馨;不过,也有的人家是在沉闷的氛围中过完这个中秋节的。
比如说此时远在齐国的三皇子百里楣涵,面前是几个小炒一壶烈酒,一个人自饮自酌,对着月亮不知在想些什么。
比如说此时被软禁在蓬莱殿里的玉妃,提前央求御膳房的公公要在今晚多炒几个菜;百里皇上自是同意了,只是叮嘱暗影千万要看紧了玉妃,不能出任何的差错。
整整一个晚上,玉妃都是很认真很高兴地在进餐;看得暗影很是纳闷,不知道这位娘娘在这样的情况下,怎么还会有心情饮酒过节的。
比如说在季府里,季老爷夫人和季明毅一起过了个冷清的节日;虽说冷清,可也毕竟算是过节了。眼下局势如此,对他们来说,除了一个“等”字,是没有其他办法可想的。
一桌三个人似乎都没有人想到过还有一个欧阳盼兮,就在不久前被季明毅给休了的那个人;门卫来回禀说是哭闹了一阵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便不见了,应该是离开了。
季府的人听了回禀便抛到脑后了,这不见了应该便是回了娘家了,眼不见为净是最好的;不过即便她不回娘家,那也是和季府再去半点瓜葛的了。
只是一个弃妇而已,自然不值当他们放在心上。
第412章 绣工到底如何
八月十六,考生在今天下午便是能够走出考场,结束今年的乡试。
于是,所有有考生的家庭今天都很忙,无论贫富贵贱各有各的忙法;作为亲人总想着要让辛苦了这几日的孩子好好补补身子,顾缪茆茆自然也不例外。
只是她除了要安排好顾浩和陶知演回来的后续事情外,还有好多其他的事情;因此一大早就起来了,在听林媳妇禀报昨天去牙婆子那儿的情况。
林媳妇昨天已经把人都给带回来了,有丫环也有小媳妇,因着昨天要过中秋节,便先把这些人都统一安排在了空着的下人房里。
本来是想着今天把这些人都齐集到夫人的面前,由夫人亲自来定夺;不过昨天林媳妇这样想着,去向玉秀姑娘讨个主心骨时被姑娘给说了一顿。
姑娘说了,这许多的事情都要夫人亲自定夺的话,那还要这些下人干嘛呢;大事情是需要夫人来拿主意的,其他的许多小事情只需要自己摸透情况想好处理的法子,直接回禀给夫人便成了。
于是,林媳妇便在昨天下午和晚上,再次认真地去确认了这些人的家境、特长等等,又自己初步安排了一下,这才在今儿早晨向夫人回禀的。
因着她也是第一次经手此事,如果不是眼下主子到别院来的话这差使还不一定能轮到她的手里;所以自然是加倍的小心,总要将这事办漂亮了才行。
顾缪茆茆听着林媳妇的回禀,觉得她的安排也是不错;反正都是下人,先试用些时间,实在不行的话再进行调换也是可以的。
玉秀想到沉鱼来提起过的,小姐那边缺少绣娘的事情,便追问了一声:“可有找到相巧的绣娘?”
林媳妇迟疑了一下才回道:“还没,等今天我再去看看。”
“你也可先让牙婆子留意一下,省得巴巴地跑去了却没有需要的人。”玉秀便出言提醒到。
“谢谢姑娘提点,林家的这记住了。”林媳妇赶紧应下了。
“不过这事要紧着办,是小姐那儿要用的,可别耽搁了。”玉秀想了一下,又加了一句。
林媳妇自然又是赶紧应下了,又看着玉秀的眼色,这才敢退下。
顾缪茆茆等林媳妇走了,又听了其他几个媳妇婆子的回禀,这才算是把该料理事儿的都料理了一下;才刚啜了口茶,却又想起了方才的事情:“眼下这绣娘还没找到,如果来不及赶工的话,岂不是可惜了香儿的那件衣裙?”
玉秀连忙安慰:“这日子虽说紧却还是有一些的,再让林媳妇去抓紧着寻,总是能够寻到些的;夫人您就放心吧,小姐是有福之人,她的及笄礼那是连当今皇后都要来参加的,又怎么可能会连一件衣裙都赶制不出呢。”
听玉秀这样宽慰,顾缪茆茆的心才放下了一些;想想确实也还是有些时间的,这满城的去找绣娘那总还是能找到的。
只是她们都不知道,林媳妇方才的那一刹那的迟疑,并不是因为没有找到合适的绣娘,而是因为她觉得新买来的那个小媳妇挺适合做绣娘的,只是那个媳妇不能用而已。
昨儿在牙婆子那儿,她本来是挑选了些丫环媳妇的;只是那儿的人虽然很多,看得上眼中意的却不多。
这时却是有一个媳妇挑帘进来,细声软语地问了是否是京城首富顾府在买下人,并表示愿意卖入府中;林媳妇当时觉得很奇怪,就问了几句,比如怎么知道是顾府在买下人,为何自愿卖身等等。
那小媳妇又是轻声地解释了一下,说是看到了门口的马车上的标识知道了自己是顾府出来的;又说京城中传顾府既是首富之家又是首善之家,所以卖身到顾府做下人的话也是愿意的。
林媳妇当即被这几句话捧得飘飘然的,不过却是也没有忘记追问;好好地为何想着要卖身为奴?毕竟这做奴婢的日子又哪里及得上自由身来的舒心的。
谁曾想这一问,却是问到了小媳妇的痛处。
小媳妇哽咽着说起她和相公成亲不久,相公却是毫无征兆就离家出走了;抛下她和年迈的公婆一起度日,本来家中就没有多少积蓄,日子一长便有些有了这顿没有下顿的感觉。
有时就只能靠街坊邻居帮持一把,这才能够勉强度日。
小媳妇说到这儿,不仅说得林媳妇连连感慨,便是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