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穿越电子书 > 春草碧 >

第61章

春草碧-第61章

小说: 春草碧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将县衙之中有关于种茶的藏书翻了个遍,主仆二人这才找到前人留下的记录。又结合《齐民要术》和《神农经》等书,确定对今年的茶树要提高保护,不然会影响开春后的产量和品质,再严重一些,会对此后几年的茶树生长和产量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终于找到解决方法的主仆二人瘫坐在位置上,长长地舒了口气。

“阿祁。”虞闻揉着发胀的额角,想想忙了这么多天终于找到了解决方法,心情大好,“明天你去一捻红,同二娘说一声,就说茶树冻害的预防措施找到了。”

阿祁有些不明白为什么要特地去找二娘说这事。

虞闻道:“若非二娘提醒,兴许要等到有茶农上门哭诉,我才会知道还有这么一件事需要当心。”

阿祁闻言点头,只道明日一早就去一捻红。

翌日,阿祁到了一捻红,闭门羹虽没吃着,正主却并不在家中,阿芍带着五味和两个小孩在前头同人交易娘子交代的胭脂,问起去了哪里,被桑榆留在家中的李氏笑笑答道:“城外乔大户派了人来请,娘子推诿不过,只得去了那里。”

“可知是因了什么事,小的也好回县衙回禀阿郎,省得阿郎担心娘子出事。”

李氏这些日子也隐约从左邻右舍那里听说了桑榆之前的事,知道她被人掳走过,也知道她与县令相熟,便一五一十地都告诉了阿祁。

“乔大户的两个孙媳妇儿这几日就要生产了,身上都有些不利索,听说不光请了娘子,也请了城里的妇科圣手。”

乔大户是何许人?

那是大都有名的茶农,在大都城外有座东庭茶庄,家中七八房子嗣都住在那里。

如今临盆的是他的第二和第八个孙媳妇儿,一个是老蚌怀珠,一个是身子骨还没长成就怀上了孩子,要想顺利生下肚子里的那两块肉,都有危险。

桑榆被乔家的人接到东庭茶庄的时候,乔大户的第八个孙媳妇儿已经生了,虽是难产,费了稳婆好大的功夫,吓得家里人一个个坐立不安的,到底还是把孩子生了下来。

比桑榆早一步到茶庄的妇科圣手,姓谭,年纪约莫五十来岁。看见桑榆被人领着匆匆赶来,谭大夫擦了擦刚洗干净的手,微微昂起头:“谈娘子也来了。”

“谭大夫。”桑榆福身行礼。

先前在城中设义诊,这一位并没出面,桑榆也曾上门几趟,皆以只擅长妇科为由,将人请了出去。桑榆无奈,便也再不求他。

有才学的人似乎骨子里总有些清高。这一位便是如此。

“乔大户既请了老夫过来,实没必要再令谈娘子专门跑一趟。未出阁的小娘子,总不能这般抛头露面。”

他的话,听着颇为诚恳,往细里想,却实在有些居心不良。

桑榆出门,是戴了帷帽的,谭大夫说抛头露面自然是夸张了的。

她闻言抿唇笑了笑:“谭大夫的好意,二娘心领了。只是乔大户既然请了,二娘自然还是得来的,万一有什么地方能给谭大夫搭把手,不也是好的么。”

一捻红的谈娘子不光容貌漂亮,又有几分本事,那张嘴也在城中大夫圈子里头算是颇有名气的厉害。

同行相轻,大夫们自然对这个本该躲在深闺待嫁却抛头露面时不时抢生意的小娘子,表露出不轻不重的看不起。

“既然如此,谈娘子不妨进去给里面的夫人看看,说不准老夫老眼昏花,漏看了什么。”

他话音才落,产房内忽的又传来惊呼,而后便有婆子出来,张了张嘴想说话,却有些迟疑。

“夫人怎么了?”谭大夫问话。那婆子看了看他,眼神有些犹豫,又去他身旁的桑榆。

早在孩子落地后就冲进产房陪媳妇儿的乔八郎,这会儿红着脸从产房里出来,见着桑榆,忙向她掬了掬手,低声道:“谈娘子……惠娘她……产后无乳可怎么办?”

乔八郎成亲不过一年,如今初为人父,在这事上难免有些不好启齿,又见那谭大夫是个五十来岁的男人,更不愿将这事向他询问。

桑榆忍笑:“乔郎君无须担心,容我先进屋给夫人看看。”

不等她抬腿往产房里走,谭大夫腿一迈,直接越过乔八郎进了屋。等人追进去,他回头便道:“通草三钱,穿山甲炒成珠,研磨成末,再一分二钱半,然后买一只公猪的前蹄煮烂。这肉,取出来另外吃,留下肉汤把通草跟穿山甲一道煎药,就可以下乳了。”

产后无乳,多半是因产后失血过多造成气血两虚或产后暴怒等造成气滞血瘀、经脉不利所致。

桑榆看了八夫人一眼,上前两步,伸手搭在她的腕间,眉头微蹙。而后,转首对正要去抓药的侍娘道:“且慢!”

侍娘停下,谭大夫脸色顿时沉下:“谈娘子这是什么意思?觉得老夫的方子有错?”

虽有错,但桑榆自然不会当着外人的面给人拆台。她收手,向乔八郎行礼道:“谭大夫的方子是好方,只是如今世道混乱,这穿山甲本就不易得之,且价钱昂贵,不如换另外的方子。”

“谈娘子请说。”

她这话并没说错。如今又是天灾又是*,谁也不知道接下来还会出现什么事,若非必要,太过昂贵的东西倒的确可以省了。

“只需两样东西。天花粉,和京三棱。”

“天花粉二钱,用沸水冲服,一日两次。京三棱三个,二碗水煎成一碗外用。至晚上,便有乳汁流出。”

谭大夫一听,确也是能用的方子,当即便闭口不语。

等乔大户来请,二人出了产房走在路上,他这才回头看了桑榆一眼:“谈娘子既然好本事,又为何许久不曾再出诊?”

自陆府容氏出事之后,一捻红的谈娘子便再没出诊过,即便有人上门恳求,她也不过是依照病情,为人选择城中适合的大夫看诊。

直到这次大量灾民涌入大都城,她方才带着人出面义诊。

谭大夫一贯只当她是个仗着有几分能耐糊弄人的小娘子,却不料本事倒是真的,也难怪在妇科上能抢走不少生意。

桑榆顿了顿脚步,缓缓道:“想明白了一些事,自然就重新出来。二娘毕竟不是正经大夫,日后很多事,还需得向谭大夫和各位前辈讨教。”

她说吧,郑重地向着谭大夫行了一礼。

伸手不打笑脸人,加之桑榆的话说得又十分诚恳,饶是本看不起她的谭大夫,仔细想想,倒也没什么好说的,遂受了她这一礼,只说日后若有不明白的地方,自可上门讨教。

至傍晚,另一位却也肚子坠疼难忍,急着生产。

和之前那一位情况不同,这一位是从前生产过的,今年已非头胎,故而生产倒是顺利,谭大夫和桑榆便当真只是作为以防万一的存在,在旁边的屋子里喝茶。

不多久,却又出了状况。

产后无乳并非是什么大的病症,二夫人的情况确是骇人。

稳婆满手血污,见到他二人匆匆进门,脸色苍白,连忙上前:“夫人……夫人的……出来了!”

谭大夫皱眉。这种情况之下,碍于男女大妨,他并不好直接上前,回头看了眼桑榆。桑榆颔首上前,拧起眉头,沉声道:“是产后子肠出。”

这子肠出,指的就是子宫脱垂。

用现代的话简单的说,就是分娩造成的子宫颈暴露体外。

这病对于妇科大夫来说,并不少见,因而当听到桑榆如此说的时候,谭大夫反倒舒展开眉头:“枳壳去瓤,上药煎汤,而后浸泡。可否?”

桑榆行礼:“可。”

作者有话要说:入V当天三更,这是第一更!

感谢每一位购买VIP支持正版的朋友,感谢你们依旧愿意陪着我慢慢走下去!

还是那句话,文中的任何一个方子,如果有想使用的,都必须正正经经去问过中医……虽然都有出处,而且我并无任何改动,但毕竟早百年前的书了,时至今日,有些东西已经成为糟粕。

我就在书中曾经看到有些很奇异的方子……仔细想想,能治好都是中的头奖……

第75章 好花时(二)

在茶庄住了三日;待两位夫人确定无恙后,谭大夫和桑榆方才坐着马车一前一后离了茶庄回城。

大约是那三日,二人就妇科各类病症上进行了详细的探讨,时而各抒己见,时而意见相投;最后分离的时候,谭大夫捋着胡子,对桑榆颇有一番惺惺相惜之态。

得知她幼年失孤,不免就生出惋惜,谭大夫甚至还提出想收她当义女。

桑榆微微思量;随后郑重地行了礼。

她如果还是从前那个谈桑榆;要时时刻刻注意着头顶的长姐;兴许别说是认个义父;就是认义兄,都要仔细思量思量。

如今一个人,倒也好说,以谭大夫在大都的名望,认他为义父,不失为一件好事。

见桑榆行礼,谭大夫欣然道:“我家中,就一不成器的小子,虽从医道,却是死活不肯跟着我学妇科。也罢,如今认了你这个女儿,我这一身医术,倒可尽数传于你,也省得你时至今日仍旧杂而不精了。”

谭大夫说桑榆杂而不精,是有根据的。

这三日在茶庄内,二人就一些妇科病症进行过许多次讨论。桑榆跟着单一清,及那些民间妇科高手确实学过不少,但并非样样精通,有些病症也是一知半解。谭大夫擅长妇科诊治,自然一眼就看出她的长短之处。

“你如今开着一捻红,平日赚的不外乎是那些夫人娘子们的胭脂香粉生意,日后继承衣钵,不妨便来老夫的医馆坐堂。”谭大夫说着,摸了摸胡子,叹气,“老夫年岁大了,也不知还能在这世上看几年的春华秋实,医馆里若是没了擅长妇科的大夫,谭家医馆的招牌就去了大半了。”

在谭大夫看来,自己的这番决定,也是有私心的。儿子不成器,不愿继承衣钵,甚至认为妇科污秽。

可如果谭家医馆真没了擅长妇科诊治的大夫,日后又要依靠什么和城中其他医馆竞争。

所以,他瞄上了本就有着一些底子的桑榆。虽则她年纪轻了些,但只要多加培养,名望逐日增大之后,不难为谭家医馆带来福音。

桑榆隐约能猜得出谭大夫心里的算盘是怎么打的,倒也不说明,答应他何时正式行礼后,便重回马车,颠颠簸簸地回了一捻红。

一捻红并无街边门面,所有的生意,都是敲了门,待药童迎进正堂后才谈的。和别人家不同的是,一捻红的正堂左右两边各有一间屋子,屋檐前悬着门牌和灯笼,左是药房,右是香舍。

桑榆进门时,使君正在院中洒扫,见到她回来,刚想开口喊,便见她嘴角挂着笑,用食指轻轻抵在唇上,做了个噤声的手势。

桑榆站在院中,一眼望去,阿芍正在正堂独当一面。那满脸火气的妇人,惯常来买胭脂的都是都想讨要些便宜,从前桑榆一直不愿搭理这人,做生意的时候也往往是爱买不买的态度。如今她不在,看着阿芍自如地将这人堵得哑口无言,心情大好。

一捻红的胭脂香粉有的是回头客,加上当家谈娘子的名声,来的人从来非常多。即便谈娘子如今在大都之中,清誉略有损,却丝毫未能影响女悦为己者容的夫人娘子们。

那正和阿芍争执的妇人手里握着一盒胭脂,挥舞着手臂吵闹不休。离得近了,便也就听见她究竟在吵闹些什么。

“……什么叫这胭脂不是你们卖出去的?这上头的字写得难不成不是一捻红?”

“夫人在别处买了假胭脂,现在容貌受了损,来我们这乱怪罪人做什么?”

“你说句实话吧!赔不赔我银子?”

“不是我们的货,一捻红为何要赔你银子?”

“好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