驼峰航线-第1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据说,刚踏上走向印度的漫漫旅途时,身边除了两个卫士,就几个难民和流亡的学生。队伍都是在“北上”的路途中遇到宁愿和美国老头饿死在丛林中而不愿在日本人手下当“缅奸”的人加入后渐渐扩大的,最后竟“扩展”到一百多号人。
5月5日,在给英国驻印度亚历山大将军发出最后一份告之“缺粮、缺药、没有电池,这是最后一份电报”的电报后,三星级将军和他的“队伍”就彻底消失在茫茫丛林密境中。
5月16日,这支亦工、亦农、亦学、亦军的奇特“队伍”出现在印度境内英帕尔地区。
据当年曾驾飞机在荒山野岭上空参与过寻找和营救美国老头的“中航”老人说,看到地面这些人时,还以为是一支难民队伍!美国老头虽然面黄肌瘦,但依旧精神抖擞。
中国将领不听话,英国人又屡战屡逃,老人既气愤又无奈,他拒绝坐飞机,他只能用自己的双腿告诉国军、告诉蒋委员长、告诉国民政府:我,一个六十岁的老头子都能走出来,你们,为什么不能!
一系列失利还在后头。
▲史迪威将军和远征军将领看似和睦,但最后仍旧没逃脱败局。
5月1日,日军攻陷曼德勒。
5月3日,日军攻占南坎、八莫、畹町。
5月5日,日军占领缅北重镇密之那。
从抗战一开始,蒋介石、国民政府、交通部、中国航空公司、邦德、黄宝贤和所有的相关人员就像一个团队在一副即将不断坍塌、推倒的多米诺骨牌前,闪、移、挪、腾,几乎运用了所有的手段,延缓、迟滞、阻碍这副骨牌引起的连锁崩溃,费尽九牛二虎之力,但依旧是没能阻止最后一块的倒掉!
密之那被占领,空中最后一条通道彻底断绝,无疑是给蒋介石、给国民政府重重一击!
中国,对外最后一条进出通道的大门重重地被关闭上了。
十万火急:宋子文和他的“备忘录”(三)宋子文更急!
缅甸战事弄得一塌糊涂时,中国外交部长最希望的就是迅速得到空中运力的加强。
明摆着,滇缅公路靠不住。在请他转交美国总统的信函中,委员长已流露出他内心之焦虑,作为被派到美国的全权代表,宋子文太清楚自己现在最应该做的是什么。
当腊戊被截断的消息传来后,已经意识到最严重时刻来临,宋子文完全顾不上外交礼仪,国内委员长的指示尚未到达,他已经迅速给美国总统写信。
查阅这个期间的蒋与宋往来所有电文,除前一封令宋子文转交求助美国总统的那封急电外,再不见委员长给远在华盛顿的外交部长有新的指示。完全可以肯定,这是在宋子文得到国内战况汇总并经身边人员左右分析后,做出最十万火急的动作。
时不我待!
方寸没有显现出大乱,但温文尔雅在昔日哈佛大学博士、中华民国外交部长身上已荡然无存。绝对是在极其迫切中,外交部长再一次递交给美国总统“备忘录”修正案中一改往日之矜持:总统阁下:
日本在南太平洋的胜利使滇缅公路处于巨大危险之中,仰光已经关闭。在过去四年半与日本作战期间,中国战争物资的储存量从来没有这样少过。为了供应中国军队并维持人民士气使中国能继续战斗,有必要开辟一条到中国去的新的生命线!
像奇迹一样,这条生命线就在附近。从印度铁路终点萨地亚到昆明或者叙府(四川水陆交通中心),分别只有500英里或700英里,飞越的是比较平坦的路线……
在写下“比较平坦的路线”后,博士在“备忘录”中继续坦述他的心扉:这些可供选择的路线已由泛美航空公司按全年的要求调查过,该公司准备飞行这些航线,美国军事顾问团也宣布这一计划是可行的……
泛美航空公司和道格拉斯飞机公司的一位专家研究表明,一百架C…47飞机携带自用燃油,在通常的条件下工作,每月可载12000净吨,换言之,除军用坦克外,实际上在缅甸(应为滇缅,笔者)公路上运输的一切物品都可以由这些飞机运载,这将使缅甸(应为滇缅,笔者)公路的净运输力几乎增加一倍,这些飞机回程可以从中国运载盟军急需的钨、锡、桐油……
按“租借法案”之程序,今年已经分配给中国三十五架C…53(和DC…3同一型号,笔者),如果这些飞机能立即拨给,并增拨六十五架,缅甸(滇缅)公路的丧失就能得到抵消。
“净吨”、“自用燃油”,这还不算,明明是中国航空公司,外交部长统统说成“泛美”。要么“备忘录”是自己亲自执笔,要么就是秘书不太“懂行”,对航空不尽熟悉,要么就是完全心急如焚所致,在这份“备忘录”中居然出现多处外行话,还好,幸亏意思表达明白无误。
和第一次给美国总统的“备忘录”要求的十八架DC…3相比,中国外交部长把飞机数量提高到三十五架C…47(太平洋战争爆发后,DC…3进入部队后,型号相应改称C…47)。这也是“中航”维系运输的最低限度,这个数字是经邦德和副董事长兼总经理王承黻重新计算后报给宋子文的。只有这三十五架C…47,才能勉强维持“中航”
为配合国军地面作战而进行的空中运输。
要求美方提供一百架C…47是交通部最后做的改动。报告送至委员长那里后,委员长认为飞机数量太少。在邦德最早关于“新航线”的报告中,有三十五架飞机从密之那到云南驿,每月可以最少有2100吨、最多有4200吨货物。如果改为一百架飞机,每月可以运送12000吨货物这样的“数据分析”,最鼓动人心的是,可以直接飞至昆明。
于是,按委员长旨意,交通部索性改成一百架。
和那些从炮筒子钻出来再投身到政界处处带着蛮横的行伍、丘八习气不尽相同,宋子文不愧是个“儒商”出身的政客,在“备忘录”的末了,中国外交部长小心翼翼中带着一丝恳求:当然,还有其他方面都很需要飞机,但我们冒昧地提出,一百架运输机放在世界上任何地方都不会对联合国的事业有更大的好处……(注六)看来肯定不是秘书“外行”,也不是博士不懂航空,现在可以断定,文质彬彬的宋子文肯定已经乱了方寸,在他笔下,“联合国”在二战中提前诞生。
美国总统、国防部、中国国防物资供应局(负责“租界法案”向中国供应战略物资)看着这份电文将信将疑。
消息传回国内,“中国战区”总司令蒋介石、中国政府、交通部面面相觑。
邦德、王承黻的脸色一下子变得铁青!
这是“二战”期间,中缅印战区(加入战争后,美国把世界划为若干个“战区”,其中把中国、印度、缅甸统称为“中缅印战区”)形成以来,同盟国之间政府首脑、官员互通电文中,最为著名也是最备受争议的一封电报。
美方阅过该份电文的人都异口同声地叫道:中国的外交部长是个彻头彻尾的地道骗子!他们憎恨的是,中国外交部长为什么不“实话实说”,从萨地亚到昆明,中间500…700英里,哪有什么“平坦”?
迄今,海外还有历史学家抓住宋博士的“小辫子”不放:明明是白雪皑皑的冰川雪峰,为什么却偏偏说成了“一路平坦”。
交通部有口难言,他们心里都明镜似的,外交部长没错,宋子文很“实事求是”,按“中国航空公司”报送的新航线正是如此,然而,只有用历史能够证明,这个计划已经随着战局的改变而无法进行!
一切都由实在的历史证明。
中国外交部长不是刻意蒙骗美国总统,是宋子文心情过于急切所致。在递交罗斯福的修正“备忘录”中,密之那还在英国人控制之中,在他和国内联系中,委员长曾对他交待,按最坏的打算,也要拼死守住缅甸中部和北部,再加上他事先与邦德探讨过“新航线”的飞行路径,“中航”C…47从印度萨地亚起飞,经密之那落地加油再到昆明。在这500…700英里航段中,确实有一段“比较平坦”的路线。毕竟是文儒的商人和政客而非军事参谋,不过,外交部长多少还是有失算之处。所谓“平坦的路线”,也仅仅是指在即将抵达昆明的航程内,在整个航程中占很小一部分,而非有几百英里之多。其实,外交部长是没有机会赶上邦德带领吴士和夏普去印度的那次飞行,更是没有阅读到亚瑟·扬的几页日记,假如这两样中宋子文经历过一样,“平坦”这样的词句就不会出现在他的“备忘录”中。
不是中国外交部长撒谎,而实在是日本人在缅甸推进速度太快!
等到宋博士醒悟过来想要弥补这个“过错”时,一切,都已经太迟了!
还都乱着套罗斯福动作很快。
接到中国外交部长“备忘录”后,美国总统即指示陆军总参谋长乔治·马歇尔搞到三十五架C…47,交由中国航空公司。此时,美国国内备战正处于最紧张时刻,可怜的马歇尔也搞不到这么多飞机,于是下令,从国内各个航空公司抽调!另外,一百架C…47,将于6月15日前到达。
可所有的事情偏偏就不那么顺当!别说宋子文要求的一百架,就是这区区三十五架C…47,也无法调来。
后勤保障对于现代战争中实在是太重要了,美国国内所有的运输机都在为前线的部队输送给养等军需物资。马歇尔将军费尽周折,才东张西罗地弄来十架陈旧不堪的C…47分配给“中航”。此时,他们正没日没夜地向“东方”、向印度次大陆飞行。由于美日正在太平洋激战,这些飞机几乎需绕行地球一周,从格陵兰、冰岛、直布罗陀海峡、北非、才能抵达印度,并交付中国航空公司。
至于另外六十五架C…47,已明确将分配给“中缅印”战区成立后盟军驻扎印度的“印中联队”使用。
按邦德和王承黻的要求,宋子文在“备忘录”中希望“增拨”六十五架C…47,现在看来,基本没门。
再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这也是宋子文递交“备忘录”后在美国方面,无论是军方还是政府,最受质疑的是,航线!
“印中联队”根本就没看好后来也要去用命飞出来的航线,因为那不是人类所能做到的,起码是在目前!他们把中国外交部长“备忘录”中谈到的“航线”拿过来,略微“调整”,就变成把中国急需的战略物资从印度运到缅甸北部,但必须修建更多的机场,且飞行的条件是在当年的10月份之前,因为过了这个时间,可恶的季节风将使所有的飞机停止飞行。
在上述前提下,还有个大前提——地面部队要夺回密之那。
和没说一样。
滞留在印度各个港口亟待运送国内的军需物资,如同待哺的婴儿急找奶吃一样跺着脚眼巴巴盼着武器弹药的陈纳德和他的雇佣军,缺少军需、在前线和日本人呈胶着状态对峙的国军,国民政府所需要的一切……
喜马拉雅山脉、横断大山,像天堑一样把中国和外界完全隔断开来。
谁都没勇气、没把握,在这道“天堑”中间,拦腰越过!
委员长再次坐到热锅上密之那的失陷意味着中国对外通道全部中断。
从日本人进攻珍珠港到美日交火直至被任命为中国战区总司令,委员长一直都沉浸在莫大的亢奋中。很如意的算盘,当初凭自己极其有限的力量,只能和日本人拼消耗,人力的消耗、物力的消耗、资源的消耗、时间和空间的消耗,说白了,就是持久的消耗。
而现在,鬼使神差地竟然把实力最强大的美国扯进这场战火之中,他就更不怕了。哪知,天算不如人算,怎么也没料到日本人在东太平洋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