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哲学初步-第6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①他这里所说的“主义”就包括“民生史观”。笔者认为,孙中山除总结他从事革命40年的经验外,还“因袭”
、“规抚”即综合了他对中西文化的考察,才得出他自己的“独见”。离开这三个因素是无法揭示孙中山“民生史观”的特点的。孙中山所谓“因袭”
,是指继承我国关于“民生”问题的传统思想。 他说:“民生二字,为数千年已有之名词。 至用之于政治经济上,则本总理始。”
②
所谓“规抚”
,是指从莫里斯。 威廉所著的《马克思主义与社会史观》一书中接受了人类“求生存”是社会进化“原动力”和“定律”的观点。所谓“独见”
,是指孙中山把上述两种观点,综合成为自己的体系,即“民生就是政治的中心,就是经济的中心和种种历史活动的中心”的“民生史观”。
③这一“民生重心”就其具体内容来说,则包括“人民的生活——社会的生存,国民的生计、群众的生命”。
④从这一“民生史观”内容的规定性上,我们可以看出它既涉及到社会经济生活问题,即物质
①《孙中山全集》第7卷,第60页。②《孙中山全集》第9卷,第112页。③《孙中山全集》第9卷,第377页。④《孙中山全集》第9卷,第355页。
…… 443
中国哲学初步734
生活和日常生计,也涉及到人类对“生存”
、“生命”的要求和求生的意志问题。 这是评价孙中山“民生史观”的关键问题。
二、主张社会经济和社会意志“互为动力”
,这是“民生史观”的基本观点
首先,孙中山主张发展社会生产力,满足人们的物质生活,具有近似唯物史观的思想要素。孙中山在“民生主义”的讲演中,反复讲了衣、食、住、行是求生存和从事再生产的物质保障。 他说,吃饭是民生的第一个重要问题,穿衣是民生的第二个重要问题。 这里,他把以“养民为目的”的穿衣吃饭等生活问题作为其理论观念之内核,充分表明他对人民群众物质生活的重视。 这正是他具有近似唯物史观重视经济的基础作用的观点的一个重要表现。 他晚年着手研究“建国方略”
,把振兴实业作为解决民生问题的重要途径,也是很好的例证。其次,“民生史观”
又把人们要求吃饭、穿衣的物质需要,还原于一般的、抽象的“求生存”的欲望,并把“人类求生存”作为进化之原动力,这就陷入了二重性的矛盾。 他说:“古今一切人类之所以要努力,就是因为要求生存,……所以社会进化的定律,是人类求生存”。
①这里的问题在于,“生存”这一含义是属于物质性的生活要求,还是包含如同动物的一般“求生”之本能,这是评价孙中山是属于一元论唯物
①《孙中山全集》第9卷,第369页。
…… 444
834中国哲学初步
史观还是二元论的历史观的关键。 我们认为,就算孙中山属于前者,也不能证明他的历史观是一元论的唯物史观。因为,孙中山明确地说“民生”是“经济的中心和种种历史活动的中心,好像天空以内的重心一样”。
①这就离开了社会发展过程中各个历史阶段的特定生产方式而谈“民生”
的一般问题。按照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社会生产方式决定生活要求,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各个不同阶级、集团各有自己的物质要求,人们的所谓求生意志与动物单纯为了个体“求生”而争斗的状况有本质的不同。 孙中山的主观愿望是善良的,希望全国人民都能有饭吃、有衣穿,但是他离开了生产资料归谁掌握的问题,离开了阶级斗争与专政的问题去考察历史发展的“原动力”
,最终是同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背道而驰的。孙中山将人类求生存不可缺乏的衣、食、住、行等方面的物质生活资料,与“求生存”的欲望、要求看成是互为体用的“原动力”
,这正是他的“民生史观”属于二元论或唯心论的实质所在。 他不懂得阶级社会中的人,不仅是“群”
,而且是划分为阶级的;他不懂得社会基本矛盾。 人与动物虽都有求生存的要求,但两者不能混同。 人是通过生产劳动获得生活资料的,这就有一个生产资料归哪个阶级掌握的问题。他不懂得生产决定生活,离开了社会生产资料所有制而谈生活资料的“公平分配”
,必然流于空想。孙中山的“民生史观”同封建时代的“民生”观念相比,显然是反映了资产阶级历史观的进步。 但如果与“五四”以
①《孙中山全集》第9卷,第377页。
…… 445
中国哲学初步934
后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在我国的传播相比较,则它的观点显然仍然属于唯心史观的范畴。 因此,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取代“民生史观”是历史的必然。 至于今天有人想用“民生史观”代替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以民生主义吞没社会主义,这是历史的倒退而不是前进。 任何观念形态,都会伴随着历史和阶级斗争的发展而发展,都不可能是永恒的真理。“民生史观”
作为在近代史上形成的一种历史哲学,它的产生和衰落,是近代史发展的客观规律所决定的。 只有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才真正实现了历史哲学的根本变革,并指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
三、错误地批评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但不是反对马克思主义
孙中山接受了威廉的唯心论影响,的确曾经多次批评马克思主义,其中包括下列几个理论问题:关于阶级斗争问题。 孙中山认为,阶级战争不是社会进化的原因,阶级战争是社会进化的时候所发生的一种“病症”
①。 由此,他认为,马克思主义把阶级斗争作为“因”
,社会进化作为“果”是一种“倒果为因”的理论②。 其实,马克思的唯物史观并不认为阶级斗争在人类一开始就存在,也不会永远存在下去。 马克思主义认为阶级和阶级斗争的存在仅仅同物质生产方式发展过程中的一定历史阶段相联系。 在近代,无产阶级对资产阶级的阶级斗争必然导致无产阶级专政。
①② 《孙中山全集》第9卷,第309、371页。
…… 446
044中国哲学初步
孙中山本人在进行民主革命时,也不自觉地采取了阶级斗争的形式,以期推翻清朝,建立民国。 显然阶级斗争是推动社会形态更替的直接动力,它的作用是不容抹煞的。 孙中山对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斗争学说不可能作全面理解,他把它作为一种“病症”
,说是“倒果为因”
,这恰恰说明,孙中山是以“互助”的“社会主义”批评马克思主义的。关于剩余价值学说。孙中山过分强调社会分配的社会化,以为这样就可以消除资产阶级的中间剥削。在孙中山看来,剩余价值不是工厂内工人劳动的结果,而是社会上各种有用、有能力的分子共同作出的贡献。他虽然认识到,“世界一切之产物,莫不为工人血汗所构成,故工人者,不特为发达资本之功臣,亦即人类世界之功臣也”
①。 但是,他又认为,“所有工业生产的盈余价值,不专是工厂内工人劳动的结果,凡是社会上各种有用有能力的分子,无论是直接间接,在生产方面或者是在消费方面,都有多少贡献”
②。 这里,孙中山在一个关键问题上,混淆了剩余价值与资本主义商品生产的特性。商品价值中自然包含着原材料、劳动力及管理等价值,但剩余价值则是指产品价值大于其他所有价值之和。正由于孙中山不懂得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的剩余价值学说,所以他主张采取“分配公平方法”来解决民生问题。 他说:“社会之所以有进化,是由于社会上大多数的经济利益相
①《总理全集》第2集,第15—156页。②《孙中山全集》第9卷,第370页。
…… 447
中国哲学初步14
调和,不是由于社会上大多数的经济利益有冲突“
①。 他把“互助”作为人类文明进化之动力。 但是在阶级社会里,不推翻剥削制度,是不可能做到“分配公平”的。关于如何达到社会主义的途径问题。 孙中山主张“举政治革命,社会革命毕其功于一役”。
他说:“在不均的社会,当然可用马克思的办法,提倡阶级战争去打平他;但在中国实业尚未发达的时候,马克思的阶级战争、无产专政便用不着。所以我们今日师马克思之意则可,用马克思之法则不可。 我们主张解决民生问题的方法,不是先提出一种毫不合时用的剧烈办法,再等到实业发达以求适应;是要用一种思患预防的办法来阻止私人的大资本,防备将来社会贫富不均的大毛病。”
②他的结论是,“用马克思的办法解决中国的社会问题,是不可能的”。他幻想以“民生主义”来代替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这种观点也是错误的。
四、关于“民生史观”的历史作用和评价问题
“民生史观”作为一种历史观在近代的出现,是否如台湾一些学者所一再声明的那样,它是对马克思主义的总批判呢?还是既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的一些观点,但又不能理解马克思主义而批评了马克思主义呢?
台湾的大量著作,都认为孙中山的“民生史观”既是对
①《孙中山全集》第9卷,第369页。②《孙中山全集》第9卷,第392页。
…… 448
244中国哲学初步
“资本主义的批判”
、“贫富不均的批判”和“政治垄断的批判”
,又是对“共产主义的批判”
、“唯物史观的批判”
、“阶级斗争的批判”和“剩余价值论的批判”
①。 台湾学者以“三民主义与中国前途”为题来评价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思想,但他们没有看到孙中山思想的变化发展,硬是说孙中山“只有革命的三民主义,从来没有不革命的三民主义”
,更没有“新三民主义”。
他们这是表面上承认三民主义,实际上是否定三民主义的发展,妄图以旧的三民主义吞没革命的新三民主义。他们称:“三民主义的原则是不能修正的”
,不能把“民生主义修正成资本主义或马克思列宁主义”
②。 这与戴季陶在《孙文主义的哲学基础》中把孙中山的民生主义说成是一个天才的思想,是儒家孔孟之道的复活的说法是一致的。我们认为,对孙中山的“民生史观”应结合中国社会实际作出实事求是的评价:首先,必须历史地区别“民生史观”同封建时代地主阶级历史观的不同点,从而细心分析“民生史观”中的唯物主义思想因素和进步的政治、道德观念,并把它作为一个发展着的而不是封闭的思想体系给予评价,从中肯定“民生史观”中反映新“三大政策”的积极思想。其次,必须从理论形态上区分作为资产阶级历史观的“民生史观”
与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的根本界限。既要看到
①《现代中国思想家评传》第四辑,《孙中山》一章,台北巨人出版社1978年12月初版。②《现代中国思想家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