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中国的饮食文化-第3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烹调
擅长炒、炸、烩、溜、蒸、烧。“熟物之法,最重火候”,浙菜常用的烹调方法有三十多种,因料施技。口味多变,尤其擅长这六类:
炒菜以滑炒见长,力求快速烹制;炒菜则外松里嫩,恰到好处;烩菜追求滑嫩醇鲜,羹汤之类风味独特;溜菜脆嫩滋润,卤汁馨香;蒸菜重火候,注重配料,主料多彩用鲜嫩之品;烧菜入口柔软、浓香适口。
江南人民喜爱清淡鲜嫩的饮食,此类烹调方法大都符合原料质地的特点,正好满足人们的口味。浙江名厨高手烹制海味河鲜也独见一功,与北方烹鱼有显著不同。浙江烹鱼,大都过水,突出鱼的嫩鲜,保持本味。比如说著名的西湖醋鱼,是活鱼现杀,经沸水氽熟,软溜制成,不加任何油星,滑嫩鲜美有口皆碑。
口味
注重清鲜脆嫩,保持主料的本色和真味。这是食物原料、烹调方法和人民的饮食习俗等客观特性的综合体现。现代的烹饪展表明;一物烹成,必须辅佐,才能达到“和合之妙”。
“浙菜”多以四季鲜笋、火腿、冬菇、麻菇和绿叶时菜等清鲜芳香之物辅佐,同时十分讲究以绍酒、葱、姜、糖、醋调味,借以去腥、戒腻、吊鲜、起香。如东坡肉用绍酒代水焖制,醇香甘美;清汤越鸡则以火腿、嫩笋、冬菇清蒸为衬托,原汁原汤馥香四溢;雪菜大汤黄鱼以雪里蕻咸菜、竹笋配伍,汤料芳香浓郁,诸如清蒸桂鱼、芙蓉蝤蛑、之江鲈莼羹等海味河鲜菜肴,都以主料突出,口味纯真而见长。
形态
讲究精巧细腻,清秀雅丽。当今,浙江名厨善于综合运用多种刀法、配色、成熟、装盘等烹饪技艺和美学,把精与美,细与巧有机地结合起来,构成一道道美味佳肴。如传统名菜薄片火腿,片片厚薄均等,长短一致,整齐划一,每片红白相间,造型尤似江南水乡的拱桥;创新佳肴锦绣鱼丝,9厘米长的鱼丝条条不断,乳白色的基调,缀以几丝红绿柿椒,色彩绚丽和谐,深得美食家赞许。
烹饪技艺的发展,有赖于历代厨师的科学研究和创新。浙江名厨和烹饪工作者,经常与海内各流派相互交流,切磋技艺,采众家之长,致力于浙菜的普及与提高,并努力加以发掘创新,使传统风味菜、创新菜、官府菜、地方菜、寺院菜等共登大雅之堂。烹饪是科学,是文化,是艺术。孙中山先生早就过:“烹调之术本于文明而生,非深孕乎文明之种族,则辨味不精;辨味不精,则烹调之术不妙。中国调之妙,亦足表明进化之深也。”“浙菜”的特色和精美始终吸引着我们的味蕾,真是山水菜肴皆佳品。
在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日益提高的条件下,广大厨师在浙江浙江菜讲究色、香、味、形、器的基础上,认真研究和提高菜肴的营养价值,使之达到平衡膳食,更加有益于消费者身体健康的要求,为浙江烹苑增添了朵朵奇葩异卉。
第十一卷 细说中国浙菜 第八十一章 浙菜的经典流派
浙菜是我国八大菜系之一,其地山青水秀,物产丰富佳肴美,故谚曰:“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浙菜主要是由杭州、宁波、绍兴、温州等四个地方流派为代表,特点是用料精细,注重火候,擅长用炒、炸、烩、熘、烧、氽等烹调技法,口味侧重清鲜脆嫩,讲究辅佐主料,突出主料本色真味,轻油、轻芡、轻酱、轻辣,菜肴造型美观,整洁细腻,注重刀工,讲究菜品内在美与形态美的和谐统一。
杭州菜
杭州菜是浙菜中最主要的一支。杭州素有“鱼米之乡,丝绸之府、文化之邦”的人文地志,自唐宋以来一直为江南重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南宋时更曾建都在此(当时名为临安)。也许是得益于天时地利,杭州菜兼收江南水乡之灵秀,受到中原文化之润泽,得益于富饶物产之便利,形成了制作精细,清鲜爽脆、淡雅细腻的风格。
杭州菜一个极为重要的特点是“清淡”。这也符合现代人的饮食趋势。有人说,判断一个吃的“段位”高低的标准很简单--用盐的多少。如果盐多味重,自然无法品尝到原料本身的味道,但通常人们日常饮食大多如此。但是,真正的美食家崇尚的却是原料本身的味道。
杭州的素菜是鼎鼎有名的,讲究时令性。比如吃杭州菜一定要点笋,笋被杭州人认为是“蔬菜中第一品”,笋的吃法就很有讲究。春夏之交食春笋,比如杭州名菜“油焖春笋”;夏秋之交食鞭笋;十月之后食冬笋,如名菜“虾子冬笋”。再比如,杭州西湖的特产莼菜最为有名。以其做的“西湖莼菜汤”色泽悦目,清香奇异,具有清热消渴、解百毒的作用。
事实上,杭州菜中还有很多乡土气息很浓的菜。比如现在杭州就很流行“怀旧菜”,像咸豆烧肉、咸鱼肉丝、糖醋排骨、炒酱丁等,被杭州人称为“妈妈的菜”
宁波菜
宁波菜是浙菜的主要流派之一,宁波菜又叫“甬帮菜”,擅长烹制海鲜,鲜咸合一,以蒸、烤、炖等技法为主,讲究鲜嫩软滑、原汁原味,色泽较浓。像腐皮包黄鱼、苔菜小方烤、雪菜炒鲜笋,便宜又好吃。想要吃到地道的宁波菜,要到城隍庙,既热闹又有特色,蟹粉小笼包、锅贴米线、猪油汤团、酒酿圆等。
宁波菜十大名菜:冰糖甲鱼、锅烧河鳗、腐皮包黄鱼、苔菜小方烤、火臆金鸡、荷叶粉蒸肉、彩熘全黄鱼、网油包鹅肝、黄鱼鱼肚、苔菜拖黄鱼。
宁波菜十大名点:龙凤金团、豆沙八宝饭、猪油洋酥烩、鲜肉小笼包子、烧卖水晶油包、宁波猪肉汤团、三鲜宴、鲜肉蒸馄饨、豆沙圆子、地栗糕。
绍兴菜
绍兴菜是浙菜的主要流派之一,在江南水乡菜肴中,绍兴菜比沪菜、杭菜更加清雅淳朴,乡土自然。
绍兴菜很讲究用料,主要有鸡、鸭、鱼、虾、蔬菜、竹笋等,讲究的是香酥绵糯,鲜咸入味,轻油忌辣,菜味醇和适中,发醇成鲜,“霉和腌”为其地方特色。
绍兴菜中不可缺少的是酒,当地有许多菜肴都是用绍酒烹制,因而其菜有一种独特的品性,借酒发威。绍兴菜中最知名的要数“清汤越鸡”了,人称“菜中皇后”。
绍兴家常菜的一个特色是“霉”,其实这个“霉”是“腌”的派生词。绍兴人常吃的霉笋、霉毛豆、霉千张、霉豆腐、霉干菜等“霉菜系列”,又咸又香,最适于下饭、佐酒,也迎合农家口味。事实上,“臭豆腐”是霉的另一种叫法,经油炸后,色泽金黄,闻之,异香扑鼻,再在外面涂上红辣酱,令人垂涎欲滴!
温州菜
温州菜是浙菜的主要流派之一。温州菜又名瓯菜,因温州古名东瓯,建国后,为了提高温州菜的知名度,经过餐饮专家共同研究,将温州菜改称“瓯菜”。
温州吃鱼的习俗,可谓是源远流长,传统深厚,见于史载,已有两千多年历史。
有着浓厚历史积淀的温州菜,是在长期的温州民间食俗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根据古籍记载和调查,在清时已初具雏形,当时,以海鲜人的菜肴已十分流行,建国后,经过厨师们的努力创造,在八十年代终于完成了瓯菜的定型,奠定了“以海鲜入为主:轻油轻芡,重刀工;口味清鲜,淡而不薄;烹调讲究,细巧稚致”的地方特色,并跻身于全省菜系的行列。到了九十年代,温州瓯菜又取得了更多的成绩,名厨辈出,并以全国瞩目的地方菜系驰名国内外,如今瓯菜的烹调方法达30多种,已列入《中国菜谱》的名菜46个,同时,还拥有各种瓯菜多达250个,形成了丰富多彩的瓯菜菜系。随着社会的进步,温州菜也在不断发展,以温州风味为代表的温州菜,在菜肴上种类繁多,但多数是采用近海鲜鱼与江河小水产类,活杀活烧,其传统烹调方法擅长于鲜炒、清汤、凉拌、卤味。
浙菜集天时地利于一身,是中国八大菜系中内容丰富、华贵高雅的代表。浙江素称“山水形胜之地”、“文化之邦”,人杰地灵,物华天宝。我们有理由相信,在这样的文化和自然背景下产生出来的浙菜也深深地烙上这一印记,耐人品味和推崇。
第十一卷 细说中国浙菜 第八十二章 浙菜的制作要求
浙菜是我国的八大菜系之一,久负盛名。浙菜菜品丰富,菜式小巧玲珑,菜品鲜美滑嫩、脆软清爽。浙菜的特点是清、香、脆、嫩、爽、鲜,顾浙菜的制作颇为讲究:选料讲究,烹制独到,注重本味,制作精致雅观,讲求“细、特、鲜、嫩”四原则。此外,浙菜在刀工、火工、装盘、配色上也颇为讲究。
浙菜的制作要求
浙菜的用料非常讲究品种和时令,所用海鲜、果蔬全以时令为上,借此体现出原料的质地的柔嫩与爽脆,所用家禽、家畜之类,多以地方特产为主,借此体现出浙菜选料讲究鲜活、用料讲究部位,遵循“四时之序”的选料原则。故此选料苛求“细、特、鲜、嫩”。
选料的讲究即“细、特、鲜、嫩“四原则:
细:即精细。注重选取原料精华部分,以保持菜品的高雅上乘。
特:即特产。注重选用当地时令特产,以突出菜品的地方特色。
鲜:即鲜活。注重选用时鲜蔬果和鲜活现杀的海味河鲜等原料,以确保菜品的口味纯正。
嫩:即柔嫩。注重选用新嫩的原料,以保证菜品的清鲜爽脆。
只有做到以上四原则,菜能作为做出上好的浙菜打好底色,才能保证浙菜的鲜美滑嫩、脆软清爽。
独到的烹制。“熟物之法,最重火候”,浙菜常用的烹调方法有三十余类,丰富多彩的烹调技法名扬海内外,其中以炒、炸、烩、溜、蒸、烧6种烹制方法最为擅长。但由于主料、配料、口味的不同,这六种烹制方法也是各有千秋。
炒:在烹制河鲜、海鲜上有独到之处,以滑炒见长,烹制迅速,使成品口感质地滑嫩,薄油轻芡,使菜品口味清爽鲜美不腻。
炸:要把握起到好处的火候,使菜品外松而里嫩,力求嫩滑醇鲜。浙菜的炸以包裹炸、卷炸见长。
烩:同样追求滑嫩醇鲜,所烩制的菜肴汤汁浓醇。
溜:注重配料,多为鲜嫩腴美之品,注重细嫩清脆,讲究火候,突出原料的鲜美纯真之味。
蒸:讲究配料和烹制火候,主料作到鲜嫩瞍美。
烧:以火工见长,原料要求焖酥入味,浓香适口,软烂入味。
浙菜讲究刀工、制作注重精巧秀丽雅观、变化多彩丰富并富有乡土气息,口味偏好嫩滑爽甜,汤汁保持原味,浓而不腻,咸中带甜,故浙菜大都轻油忌辛辣,从而凸显出江南饮食文化色彩。
浙菜装盘色彩搭配及造型都颇为讲究。清新淡雅的颜色搭配,制作成各种精细小巧修秀丽的造型,并以各种风景名胜命名,用以提升其雅致感。
浙菜注重清鲜脆嫩,保持主料的本色和真味,所以选料以四季鲜笋、火腿、冬菇和绿叶的菜味辅佐,同时十分讲究以绍酒、葱、蒜、醋、糖调味,借以去腥、戒膩、吊鮮、起香。所以做浙菜时一定要选时令材料,并辅以多种去腥、戒腻、吊鲜、起香的调味料才能做出色香味俱全的上等浙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