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其他电子书 > 你有几个灵魂 >

第34章

你有几个灵魂-第34章

小说: 你有几个灵魂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生物界的蛇很多天才进食一次,但是一次就贪婪地吃很多。这一点很适合形容执著,所以意象中的“蛇”也是对感情很执著的。就像传说中的白娘子一样,爱上一个人就死缠不放,不会轻易转移。她平时看起来似乎很冷漠,但是一旦热情激发,就不可克制。顺便说,“蛇毒”在中药里大多是热性的。“蛇”的性能量也是极热的。这两者之间可以互相转化,爱情中“蛇毒”可以转化为性能,但是一旦遇到挫折就由性能转化为“蛇毒”即仇恨。

“蛇”的性爱中喜欢少许的虐待。

可以参考白娘子的传奇中或电影《青蛇》中的蛇精,体会“蛇”的心理。

“猫”,是妩媚妖娆的精灵,她们吸引人的是眉眼间的媚态,是慵懒的神情和窈窕的曲线,是神秘的微笑和偶尔撒娇的发脾气。在愤怒时,猫也可以有一种不顾一切的野性。

#奇#反映在性感方式上,“猫”喜欢的是玩妩媚。声音“嗲”或者甜,喜欢玩小心眼。“猫”的服饰喜欢鲜艳的色彩。

#书#电视剧《春光灿烂猪八戒》中的猫妖,张曼玉在《新龙门客栈》等电影中的表演都近于“猫”子人格。

#网#“狐狸”,有些类似猫,但是比猫更有性意识,更显狡黠而聪明。

“狐狸”子人格也喜欢鲜艳的颜色,和猫相比,“狐狸”选择白色的时候更多一些。

“猫”有时候机灵,有时候懒洋洋,“狐狸”不像“猫”那样。懒洋洋的时候少:没有事情的时侯“狐狸”更好学习文艺。

“狐狸”性欲更强。例如,《聊斋志异》中的狐狸精们,常常是见到喜欢的异性。三言两语就宽衣解带:偶尔也有其他一 些动物会表示性感?比如蝙蝠、蝴蝶、兔子等。

如何应对妖媚的动物呢?

动物反映的是人的基本的性格倾向。

动物子人格也是可以改变的,比如蝎子有自卑和嫉妒的象征,假如这个人的自卑和嫉妒彻底消除了,蝎子可以改变为其他动物,比如变成蜜蜂。改变后的动物还带有原来动物的心理能量和部分特点。

不过,试图用压抑、杀死动物子人格的方式消除某种动物是不可能的。

妖媚的动物也包含性的能量,性能量是不可能被消除的。

而除此之外.这些动物还包含着其他一些心理特点。

毒蛇带有敌意。狐狸带有欺骗性,一旦我们解决了这些问题,蛇会变成孔雀,而狐狸可以变成猫。当然,我们也可以不必改变它们。我们只要能更好地控制,只在适当的场合使用他们就可以了。

第五节 感情的钓竿——“长发女”

头发往往是情感的象征,长发往往象征着多情。表演性人格最关注的就是男女之间的浪漫感情,因此,在他们的子人格中,长发女这个形象是常常出现的。

飘逸的长发是她们缠绵不休的恋情,也是诱惑异性的钓竿。

记得有个女孩说过一个梦,梦中有一个长发的、白衣服的美女,和一个男孩子在一起,而突然间长发动了起来,像一根根吸管去吸那个男孩子的血。这个梦是非常有典型性的,吸血是一种情感上的“剥削”,而表演性人格的长发美女也的确常常会用自己的缠绵作为手段,在情感上俘虏、剥削迷恋她的异性。

依赖性人格的人也会有这个长发女的形象。

如何应对长发女呢?

女孩子有这个子人格,她会变得更温柔;男孩子有这个子人格,他就会比别人更强烈地试图找一个这样的女朋友,同时,这个子人格也让这个男性变得更为体贴和温和。因此一般情况下,这个子人格是积极的。即使有少量的“情感剥削”,也是周瑜打黄盖,并不让对方很讨厌。

但是,如果这个子人格占据了主导地位,或者某人的长发女有太强的剥削性,她就不这样可爱了。她那美丽的长发有可能是“蛇”变出来的,她也许会吞噬对方。

在生活中,我们见到过这样的事情。一个温柔多情的女子吸引了一个英武的男性,一开始似乎很美好,但是以后我们发现这个男人为她而消磨了英雄气,日见衰弱,最后,反倒是这个似乎柔弱的女子抛弃了那个男人,或者毁了这个男人。这也就是所谓的“红颜祸水”的故事。正是因为有这样的故事,有些男人才会对柔情感到恐惧。

如果一个人着意培养自己的独立性,长发女就不会变成过分危险的子人格。而男性如果发现对方是一个剥削性的长发女,最好避而远之。因为,除非这个男性在情感上极为成熟,否则他不是她的对手。长发女的克星是那种能看穿这些把戏的“情场老手”,他们坚定而明白,他们在情感上拿得起放得下,他们知道什么时候应该陪对方表演,什么时候也可以不留情面的揭穿对方。

对自己来说,有“长发女”这样的人格,会使自己在感情上更为缠绵。这并不是坏事,但是过度了,就有可能使这个人过分缠绵于感情,难于自拔。如果她是一个女孩子,如果她不幸失恋,则这个人格会使她不停地纠缠在情感中。反反复复,不可能快刀斩乱麻,从而造成长期的抑郁,甚至有可能成为抑郁性的神经症。

应对的基本方法是,唤起其他的子人格,替代“长发女”,避免过分纠缠于感情。当然,在实际的心理咨询中,随机应变,其他的方式也都可以使用。

第六节 天真而可爱的人物--“儿童”

儿童是可爱的,因此表演性人格也常备着“儿童”子人格,目的是吸引别人的爱怜和关怀。

凡是表演性人格的人,必定有儿童子人格。不过,我们必须要注意,并不是每一个有儿童子人格的人都是表演性的人格。因为多数人,不论是什么人格特点的人,大多都有儿童的子人格。表演性人格的儿童子人格必须具备一个特点:他关注别人,希望被别人关注和喜欢。

例如这个子人格是一位大眼睛的小女孩,10岁,系一条红领巾。最喜欢的事情是和人交往,最讨厌的事情是被老师批评。她很想把事情办好,很乖,听老师话,听家长话,爱笑。

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这个听话的孩子的生活中心就是要“让别人喜欢”。和表演性人格的生活中心是一致的。因此,这个子人格的存在表明,这个来访者可能有表演性的人格倾向。

再看这个子人格:大约五六岁的小女孩,戴着白帽子,穿蓝白相间的衣服。正在捉蝴蝶。她喜欢的事情是玩、幻想。这个儿童就与表演性无关了,因为她的关注点不在别人身上,而是在自己的玩和幻想上。

如何应对儿童呢?

儿童子人格给人以天真可爱的感觉,一个人保留一些儿童子人格是很好的,即使一个人年纪八九十岁,也不妨碍他留有一份童心。

不过,如果儿童子人格过多,或者占据了主导地位,这个人就会显得非常不成熟。身边的人也许会不喜欢,嫌这个人“装嫩”。

我们可以用想像的方法,帮助来访者改变这个问题。比如,我们可以在想像中让这个“儿童”长大。我们可以劝说他长大,消除他对长大的恐惧,培养他的责任感,他就会长大。

子人格长大是比肉体的人长大容易的事情。他可能会在一个小时以内长大十几岁,从一个孩子变成一个成人。而我们也会戏剧性地看到,进来时的他像一个孩子,而出去的时候判若两人,像一个沉稳的大人。

第七节 令人恐怖的幻象——各种“鬼”

表演性人格是癔症的高发人群,癔症患者有可能想像出前面提到过的“魔鬼”,癔症幻想出的魔鬼样子和“标准样子”会有可能不同,比如可能是像一个猫大小差不多的黑色小兽;或者是像一些黑色的、火红色的绒线球。人们把魔鬼想像为这个样子,不是偶然的,也不是学来的,而是本能的。不论一个人听没听说过魔鬼的传说,只要他有了相应的心理障碍,他就有可能想像出和传说中一样的魔鬼来。但是,我们必须一次再一次地说明,这并不能证明有魔鬼存在。这表明的是,人在想像中对“死亡本能”所赋予的形象会是一致的。这是因为人的想像有共同的规律,所以想像出来的形象很相似。

让我们看一看在400多年前的欧洲人对魔鬼的想像:“(魔鬼附体的)女孩不停地打嗝;终于她俯身把魔鬼吐了出来。它们是些像拳头大小、火一样红的绒团,只有一只猫是黑的……”(《女巫——撒旦的情人》,JeanMichelSallmann著,马振骋译,上海书店出版社,1999年12月,137页)

而邪教信徒说到的魔鬼,形象和400多年前的欧洲人的想像非常类似。我的来访者中所想像的魔鬼也有小球状或小猫大小的小兽,区别是欧洲女孩想像中有红色的,而我的来访者的想像中都是黑色的。

这说明,这种想像遵循着共同的心理学规律。400多年前的女孩和不久前的邪教信徒,在心理学家看来,都是癔症患者。癔症患者的想像就是这样的。

表演性人格或癔症患者心里的鬼,常见的还有张牙舞爪的恶鬼。

恶鬼的基本外形是龇着牙、张大嘴、瞪大眼睛,手伸出来像两只爪子,有时嘴里滴着血。衣服的颜色一般是黑色的,也有的时候,会带有火和血一样的鲜红的领子。

这些恶鬼是他们的愤怒情绪所化成。

恶鬼体现他们的愤怒情绪时,造成的效果就是所谓的“歇斯底里大发作”。在有人使他们不满的时候,他们会突然爆发出这样的大发作。发作时又哭又笑,大喊大叫,就像疯了一样。由于哭得很激烈,他们有时会哭得手脚发麻,甚至会昏厥过去。在“气疯了”的时候,他们也会摔东西、打人。

有的时候,他们的其他子人格可能会利用恶鬼这个形象,作为吓唬别人的工具。

和依赖性人格类似,表演性人格骨子里也是依赖于别人的。不同的是依赖性人格是被动的,而表演性人格是主动的。表演是他们主动控制别人的方法。所以他们的“恶鬼”,不仅仅是一种情绪的自发的体现,还是他们表演的工具。他们会刻意强调这个鬼的可怕,行为上刻意表现自己的“疯狂”,潜意识中的目的是让别人害怕。

表演性人格吓唬别人时的鬼,可以是张牙舞爪做“恶鬼”状,也可以是阴森森的,一切以吓唬人有效为原则。癔症患者的潜意识可以模仿各种生理疾病,被称为“万能模仿者”。同样,癔症患者或其他表演性人格的人,他们的潜意识也可以扮演各种样子的鬼。他们的鬼样子最复杂多变,他们听说过什么样子的鬼,在电影小说中看到过什么样子的鬼,他们心中的“鬼”就有可能是什么样子。

在更为严重的时候,不需要我们用意象对话的方式来诱导,他们自己就会想像出“恶鬼”的形象,甚至出现“恶鬼”的幻觉,迷信的人就会认为自己“见鬼了”。当他们自我认同于心中的“恶鬼”子人格时,他们自称是鬼,用鬼的阴森森的声音说话,行动举止如同鬼,他们甚至有可能说出一个和这个鬼有关的故事。在农村,年轻的媳妇可能突然像已故的某个长辈一样说话,仿佛他们就是这个长辈的鬼魂附体。在心理学和精神病学中,这样的情况叫做“附体体验”。

如何应对恶鬼呢?

在来访者的“恶鬼”出现的时候,心理咨询师一定要镇静,不要慌乱、不要紧张,如果你的情绪被扰乱了,就等于中计了。在本质上,恶鬼的目标是要你关心他和发泄自己的愤怒。你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