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其他电子书 > 刘心武揭秘红楼梦 >

第166章

刘心武揭秘红楼梦-第166章

小说: 刘心武揭秘红楼梦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富察明义看到过全本《红楼梦》。因此我可以得出结论,不是曹雪芹没有把《红楼梦》写完,不是曹雪芹他写到八十回,他就写不下去了,就停笔了,或者他想写,可是力不从心,或者没写到最后一回,他就死掉了,不是的。曹雪芹虽然死得比较早,四十岁的样子就死了,但是他是把《红楼梦》大体上写完了。他有一个有头有尾的稿本。可能还没有统稿,有些地方还缺少一些部件,比如说第七十五回,他缺几首中秋诗,还有一些地方前后有点儿矛盾,还没有来得及剔除那些前后矛盾的毛刺,没有把整部文稿完全修订好,但是就人物的命运发展来说,故事情节的流动来说,他已经完成了这部书稿。有这样一个原本的《红楼梦》,完整的《红楼梦》。

当然有人还是不服,说你光这么说,我觉得还是挺玄虚的。这个富察明义,他看到的这个《红楼梦》,也许不是曹雪芹的《红楼梦》吧?他看到的这个稿本哪儿来的?我现在告诉你,富察明义这二十首《题〈红楼梦〉》诗前面,还有一个小序,这个小序不得了,这个小序每一句话都很珍贵。

这小序第一句是什么呢?他就告诉你,他所读到的《红楼梦》的有头有尾的稿本是从哪来的,他说:“曹子雪芹出所撰《红楼梦》一部。”首先他告诉你这个书稿是曹雪芹拿出来的。过去古人对人表示尊重,特别是对男子表示尊重,在姓氏后面要加“子”,孔子、孟子、老子、韩非子;到了宋代,朱熹,朱子;到了清代,富察明义他很崇拜曹雪芹,读了曹雪芹的著作以后,他就称曹雪芹为曹子雪芹。出,就是出示、出借,他这个书的来源出处就是曹雪芹本人,他看到的有头有尾的《红楼梦》文本,就是曹雪芹本人提供的。那么这部书是谁写的呢?他告诉你,是曹雪芹“所撰”,撰就是著述,说明这个著作权就归于这个人。作者本身叫曹雪芹,他把自己所写的《红楼梦》出示了,富察明义得到了,明义遣词造句很明确,包括所出示的是半部还是一部?他说明是完整的一部。所以《红楼梦》究竟是不是曹雪芹写的,我觉得已经很清楚了。

富察明义这个人,他出生得比曹雪芹晚,但是他生出来以后,曹雪芹还活着,当然曹雪芹去世以后,他又继续生活了一段,因此他跟曹雪芹应该说是同时代的人,他们两个人的生命有过一段共时空的阶段。就是说有一段曹雪芹活着,他也活着,曹雪芹活动的空间主要是北京,北京城里、北京郊区,富察明义也一直生活在这个空间。还有不少资料可以证明,曹雪芹的朋友,比如敦敏、敦诚两兄弟,也是明义社交圈里的。因此,明义跟曹雪芹,很可能是有来往的。从明义这句话看得出来,即便曹雪芹不是直接把《红楼梦》完整的稿本给了他,也是给了跟他关系非常密切的亲友,所以明义才能读到这个稿本。

富察明义在小序里面还说,他看到的稿本,“备记风月繁华之盛,盖其先人为江宁织府。”他就告诉你,他看到这本书稿,具有家族史的性质。里面所写的风月繁华,跟曹雪芹的家世有关。曹雪芹的祖上,三代四人,沿袭着担任了一个职务,叫江宁织造。

明义还说:“其所谓大观园者,即今随园故址。”后来很多红学界的专家,对明义这样一句话是不赞同的。明义认为书里的大观园有原型。他做原型研究比我早多了。他就觉得,故事里写的大观园,这个空间是有实际的园林可以指认的,他说原型就是随园。历代的红学家就讨论,形成不同的观点。有的就指出来,大观园的原型绝不是随园,这是错误的判断。有的专家认为,大观园的原型就是现在在北京的,可以去参观的那个恭王府的花园,认为曹雪芹参考恭王府花园的前身,夸张渲染成了一个大观园。也有人认为,大观园的原型另有所指,既不是随园,也不是恭王府花园,应该是以另外的园林作为它的母本。更有专家指出,大观园是曹雪芹综合了很多中国园林的特点,加以艺术想象虚构出来的这样一个故事空间。但是不管怎么说,富察明义他读了曹雪芹的完整的《红楼梦》之后,得出了一个印象,他认为这部“假语存”的书稿,里面“真事隐”的就是曹雪芹的家史。他这个观点值得参考。

富察明义又说:“惜其书未传,世鲜有知者,余见其抄本焉。”他觉得这本书非常好,应该流传,但是很可惜,他看到这个书稿的时候,这个书稿很寂寞,没多少人看见,在人世间很少有人知道这部书稿,这部书稿当时没有印刷流布,只是手抄本。当时中国印刷术已经很发达了,中国老早就有印刷术,清代在乾隆时期,石印是一种印刷方式,木板雕刻是一种方式,木活字摆印又是一种印刷方式。当时中国造纸术也发明很久了,造纸业也很发达,利用纸来印书,装订好以后,拿去售卖流布都很方便,但是富察明义他看到的书稿,没有那么幸运,“世鲜有知者”。他告诉了我们他看见的是手抄本,就是原始的人工用墨笔誊写的抄录本。

这是我们从富察明义的《题〈红楼梦〉》二十首诗的小序里面所获得的一系列的宝贵信息,让我们知道曹雪芹写完了《红楼梦》,存在过一部有头有尾的《红楼梦》,那并不是后来程伟元和高鹗合作产生的那一部一百二十回的《红楼梦》。而且曹雪芹的《红楼梦》八十回以后的内容和高鹗四十回续书的内容是不同的,最起码从“王孙瘦损骨嶙峋”,从贾宝玉最后的形象来说,就完全不同。

刚才我介绍富察明义第二首诗,剩下的两句还没说。有人就提议,说你把这两句再说说,能不能加强你的论点呢?那我就把后两句再说说,看能不能使我这个论点更有立足的依据。明义《题〈红楼梦〉》第二十首最后两句是:“青娥红粉归何处,惭愧当年石季伦。”“青娥红粉”是对书里面所有的青春女性的一个总括。“青娥”,就是青春女性青黑色的眉毛。“红粉”,指青春女性擦上胭脂后,像玫瑰花瓣一样红润的脸庞。他告诉你,他所看到的《红楼梦》,书中的青春女性后来怎么样呢?“归何处”,说不清她们的去向,整个贾氏宗族最后“家亡人散各奔腾”了。这些女性命运都很悲惨。他想起来心里很沉痛。最后一句用了典故:“惭愧当年石季伦。”石季伦,名字叫石崇,字季伦。西晋时期的一个大富豪,在权力分割当中,也获得一定的权力,是一个过着奢靡生活、荒淫无度的人。但是这个人最后的命运很悲惨,在权力的角斗当中,在财富的比拼当中,最后是败北了。他的政治对手,拿着皇帝的命令来杀他。他很富有。他除了有豪华的住宅以外,还有一个很大的园林,叫做金谷园,里面有很多亭台楼阁。当他的政敌追杀进来的时候,他家里面有一个侍妾,叫做绿珠,可能是石崇对她不错,她忠于自己的主子,就采取了行动,表示反抗,表示不服,跑到楼上,一个自由落体,坠楼而亡了,成为历史上有名的事情,叫绿珠坠楼。这个石崇是个挺糟糕的人,没有什么值得同情的,绿珠的行为,用今天的眼光来看,她为石崇殉情、殉葬,也没有什么值得歌颂的。但是富察明义读完整本《红楼梦》以后,有一个对比,他由书里面的贾氏宗族联想到石崇。贾氏宗族有很多问题,有罪恶,有错失,有不光彩的一面,但是不管怎么说,贾氏宗族跟石崇比起来的话,还要好得多。大家回忆一下,八十回的《红楼梦》所描写的,贾氏宗族这些老爷们,太太们,是很糟糕,但是无论是老祖宗贾母也好,还是荣国府的王夫人也好,或者是贾氏宗族的族长贾珍也好,他们也不是一无是处,在某些时空里面,他们还可能体现出来一点同情心、怜悯心,例如贾珍是一个很糟糕的人,但是对于生活比较贫困的一些宗族成员,还是有点儿道义的,每年田庄送来那些贡物,他分成堆,让宗族里那些相对贫困的人士来领取。因此富察明义就觉得,不管怎么说,贾氏宗族比石崇还好一些,可是他看到《红楼梦》的结局悲惨到什么地步呢?

就连一个绿珠这样的人物都没出现,青娥红粉,就没有一个人能够站出来,去做出绿珠式的反抗举动。所以他觉得如果石崇地下有知,作一个对比,会觉得,人家比我好,人家覆灭的时候,没有一个类似绿珠的人物表示反抗,我呢?不管怎么糟糕,但我还有一个绿珠,所以我很惭愧。这当然是诗人的想象。一个是真实存在的事情,一个是小说里面的东西。古人诗里用典,有限的字,一句诗,可是解释起来就有很多的层次、很深的意义,明义这句诗,说明他看到的《红楼梦》,是一个大悲剧的结局,贾氏宗族彻底覆灭,比当年石崇还惨,“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他看到的应该是曹雪芹原笔原意的《红楼梦》,他真有眼福。

说到这,有的红迷朋友就要跟我讨论了,说曹雪芹的《红楼梦》,写完了,有头有尾,富察明义就看见过,那怎么到后来只剩下大体八十回了呢?八十回以后都哪去了呢?这是怎么回事呢?

有一个红迷朋友,他跟我讨论这个问题时,介绍了一个信息,他听到一个说法,就是八十回以后的《红楼梦》之所以没有了,是因为曹雪芹本人对他写作的内容不满意,自己把它销毁了,或者是为了逃避文字狱,害怕,胆小了,就把它销毁了。我说你哪儿听来的?有没有文献资料作根据呢?他说没有,道听途说。这种道听途说信不得。没有任何文献资料证明,是曹雪芹自己由于这样那样的原因,把自己写出来的《红楼梦》的八十回后的文稿销毁了。没有任何材料支撑这样的观点,这是不成立的。

而且恰恰相反,我们都知道在古本《红楼梦》里面有很多批语,有的没有署名,有的有署名,署名不只一种,其中出现最多的是两个署名,一个叫做脂砚斋,一个叫做畸笏叟,那么这个脂砚斋和畸笏叟究竟是谁?是男是女?跟曹雪芹是什么关系?有的说是夫妻,有的说是叔侄,有的说是兄弟,有的说是父子,在红学界存有争议。那么脂砚斋和畸笏叟是一个人,一开头用脂砚斋做署名,后来又用畸笏叟做署名,一个人两个署名,还是根本就是两个人?都有争论。我告诉大家,不管这个脂砚斋和畸笏叟是男是女,究竟跟曹雪芹是什么样的辈分关系,或者是什么样的人际关系,也不管脂砚斋和畸笏叟是一个人还是两个人,但是争论各方都肯定一点,就是写批语的这个人,和曹雪芹关系十分密切。曹雪芹一边来著述,此人一边来编辑,一边来写批语,此人参与《红楼梦》全书的创作,所以脂砚斋的批语是很重要的,是我们研究《红楼梦》的重要资源。

那么,在脂砚斋的批语里面,就有很多关于八十回后的人物命运、人物结局、故事情节发展的一些线索。脂砚斋经常在评八十回前面的时候,不由得提到八十回以后的一些故事情节,人物命运发展的轨迹,以及人物命运最终结局,甚至于会把八十回后的语句加以引用,“寒冬噎酸齑,雪夜围破毡”就是一例。有时干脆就在批语里面,把八十回后的回目完整地告诉我们,八十回后有一回的回目是什么呢?叫做“薛宝钗借词含讽谏,王熙凤知命强英雄”。大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