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其他电子书 > 刘心武揭秘红楼梦 >

第48章

刘心武揭秘红楼梦-第48章

小说: 刘心武揭秘红楼梦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帖子,按说应该是写上自己的名字的,就说妙玉你出家了,没有真实姓名,你也可以写上妙玉,写法号也很好,但是她写了一个别号,写了“槛外人”,于是邢岫烟就脱口而出,说了对妙玉实际上很刻薄的话。邢岫烟应该是一个很温柔的女子,但是一看拜帖太古怪了,不合时宜,所以就说出了一句尖锐的批评的话:这可是俗语说的僧不僧,俗不俗,女不女,男不男的,成个什么道理!这在那个社会是很尖锐、很严厉的一种批评,是不是?僧不僧,俗不俗,女不女,男不男的,不成道理了是吧?但是邢岫烟后来冷静一下想了想,也跟宝玉探讨了这个问题,说,我能跟你解释,为什么她自称是槛外人。因为妙玉曾经给邢岫烟说过,而且常说,说过不止一次,她说古人中,自汉晋五代唐宋以来,都没有好诗,只有两句诗好。这两句诗很古怪,到现在为止,我个人也没觉得这两句诗好,但是妙玉觉得这两句诗,是经历过那么多朝代,古人留下的诗句里惟独算得上好的。这两句诗现在年轻人可能不太懂了,叫做“纵有千年铁门槛,终须一个土馒头”,是宋朝一个叫范成大的诗人写的。这是只有在那个社会才有的两样东西,“铁门槛”和“土馒头”。过去封建贵族家庭或者是富豪人家会被称做门槛高,这个门槛高不光是一个形容词,是真高,体现住宅的气派。而且最有钱和最有势的人,他的门槛要包铁皮,有的家希望自己的铁门槛可以存在一千年。但是范成大这个诗人就指出来了,就算你这个铁门槛能够存在一千年,你能活一千岁吗?到头来你需要一个什么呢?需要一个土馒头!这个现在的年轻人不懂,我跟一个小学生说过,他说人死了不就是装骨灰盒么,要土馒头干什么啊?好吃不好吃?这个他就不懂,因为过去是土葬,土葬的话都是要用土堆一个坟头,而且在古代的时候特别讲究,就是要堆成土馒头。“土馒头”在这句诗里构成一个标志,生命终结的标志,就是说到头来,你无非也是要死掉,徒然留下一个坟头而已。过去地位越高的人,死了以后坟头就做得越大,帝王的“土馒头”甚至会成为一座丘陵,但那“土馒头”再大,你人不存在了,也终究不会有什么乐趣,是不是?

妙玉认为这两句诗好,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她对人生有一种她个人的特殊看法,这种看法正巧和古代范成大的两句诗呼应了。这是一种很悲观的看法,这是一种悲剧性的人生观,就是看破红尘,认为所有荣华富贵都没有什么意义,人生追求长寿也没有多大意思,到最后谁都逃不过死亡,表达的就是这样的意蕴。

邢岫烟介绍了妙玉欣赏这两句诗以后又说,妙玉最爱读庄子的文章,认为文章就只有庄子写得好。那么庄子有的文章里面就讲到畸人,畸零之人——《庄子》里面伪造了一句孔子的话,《庄子》里面引的孔子的话语都不可信,都是为了写文章方便,故意说什么什么事孔子怎么说,其实代表庄子他自己的观点——这个庄子的文章里面就借孔子的口说畸零之人,说这种人是非常个别的古怪的人,他和其他的众人绝对不一样,合不来,但是和谁比较和谐呢?他和天,和亘古永存的自然宇宙是和谐的,这样一种生命叫做畸人。孔子恐怕没有说过这样的话,但是庄子的文章里面,他说孔夫子听到人问,就这么解释这种人。妙玉喜欢庄子的文章,自认为是畸零之人,这意味着她对政治,对权力,没有兴趣;对社会,对俗世,对名利,也都看破;她不合群,自愿在边缘生存,享受孤独。但因为她能与天、与宇宙、与自然达到和谐,她又觉得自己很有尊严,很有价值,不可轻亵,凛然莫犯。我前面讲秦可卿,讲贾元春,讲了书里书外很多的政治,书外是康、雍、乾三朝的政权更迭与明争暗斗,特别是乾隆登基以后,还有弘皙逆案的发生;书里呢,有义忠亲王老千岁,有月喻太子的文字,有北静王府和忠顺王府争夺蒋玉菡,等等。因为是一环环地讲,前面各环里政治斗争的气氛浓浓的,使得一些听讲的人误以为,我就是认定《红楼梦》是一部政治小说,曹雪芹除了政治影射不写别的。但现在我讲到了妙玉,讲到这里,我要诚恳地告诉你,曹雪芹的伟大,就在于他能既关心政治,有自己的政治倾向,却又能超越政治。他所塑造的妙玉这个形象,就体现出他这种超越意识,这是我们应该特别注意的。

接着说邢岫烟跟宝玉的对话,听了拜帖的事,得知宝玉为不知怎么回帖子犯愁,邢岫烟就给宝玉出主意了。她说妙玉不是自称槛外人吗?你就要自谦,你别跟她拗着来,你就说自己是槛内人;如果她说自己是畸零之人,你就说自己是世中扰扰之人。就是她怎么说,你就怎么跟她反着说,她就高兴。什么叫扰扰之人?一天到晚奔波忙碌干吗,谋吃谋喝谋享受谋快乐,是不是?俗人,对吧?当然也不是坏人,就是世界上熙熙攘攘的人群当中,一天到晚忙忙碌碌的一个小生命。你这么说她就高兴了。她要说是槛外人,你就说槛内人,你承认自己是铁门槛里面的,这样你就合她的心了。宝玉听了,顿觉醍醐灌顶——这是一句佛教用语,意思是立刻大彻大悟。后来贾宝玉果然就听取邢岫烟的建议,写了一个自称是槛内人的回帖,也没有直接给妙玉,到了栊翠庵,从庵门的门缝塞了进去。这是一个很重要的情节,也是一个侧面介绍。

通过前面仆人向王夫人汇报的内容,以及现在我给你详细重复的书里面写到的邢岫烟对妙玉的介绍,妙玉这个人物形象基本上就立起来了,我们了解了她的基本身世,她的生命到十八岁为止的轨迹,她的交往,她喜欢的诗喜欢的文,她怎么看自己怎么看别人,这些就基本清楚了。

妙玉的前后两次暗出,已经让读者领略到了她的孤傲和清高。一般来说,《红楼梦》中的重要角色,曹雪芹都要单独为她立传,被作者珍视的妙玉当然也不例外,《红楼梦》第四十一回栊翠庵茶品梅花雪,就是妙玉的正传。在这一回里,刘姥姥二进大观园,贾母带着刘姥姥在大观园里四处参观游玩,当走到栊翠庵时,就歇了脚,喝口茶,这样就引出了妙玉敬茶的故事。妙玉在经过了他人的交代之后,也正面走出来和读者见面。

那么第四十一回,栊翠庵茶品梅花雪,曹雪芹郑重其事地为妙玉写照立传,在这一回里面,写妙玉出场,到这场戏结束,贾母她们离开栊翠庵,一共才多少字呢?我查阅了各种古本以及现在的通行本,上下出入字数不到五个,大体上是一千三百五十个字——很少的字数。妙玉在这一场里面只说了十二句话,或者严格来说,某一次开口,断句,分成几句,是十二次开口。曹雪芹在一千三百五十个字里面,就让这个角色开了十二次口,就够了,这个人就站出来了,性格就凸现了。所以我确实佩服曹雪芹,佩服《红楼梦》,甚至他还不光是写这个人的性格,他把很多信息都传达出来了。

那么我们就把她的十二次开口,像品茶一样,细细地品味一番。

书里写道,贾母到了栊翠庵,带着刘姥姥,还有一拨小姐什么的去了。妙玉就给贾母献茶,用了一个什么样的茶具呢?是一个海棠花式的雕漆填金云龙献寿的小茶盘,里面放了一个成窑五彩小盖钟——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道具,现在我不细说。然后他一下笔我就非常惊叹,他怎么写的啊?先写贾母说了一句话,贾母这句话很古怪,说我不吃六安茶。怪不怪?曹雪芹多省事啊,他要传达一个什么信息?显然,贾母跟妙玉的家庭,跟她的上一辈,还不仅是父母一辈,可能跟她爷爷奶奶一辈,曾经非常的熟悉。她知道妙玉家的待客习惯,在妙玉长辈在世的时候,妙玉那家人待客,总是要端出六安茶来,这已成待客的惯例。贾母她是贾府的老祖宗,妙玉是晚辈,她用不着客气,所以曹雪芹不多废话,就直接写贾母说,我不吃六安茶。然后妙玉这个角色在第一次出场中也就第一回开口了,妙玉这句话也很简洁,更妙,很厉害,她说,知道,这是老君眉。厉害不厉害?贾家和妙玉背后的那个家庭之间的关系,就点出来了。那家人过去跟贾家交往,老往外端六安茶,不合贾府人的口味,特别不合贾母的口味。而这一年妙玉她已经十八岁了,她父母虽然双亡,家庭记忆还是有的,她老早就有防备,是不是啊?所以她立刻回答了两个字,知道,然后告诉贾母,这是老君眉。妙玉也是软顶,她不能对贾母话多,说你不吃六安茶,但这不是六安茶,不用换,这是老君眉,老君眉你得喝吧,老君眉这名称含有祝寿的意思,你不能拒绝好意吧?贾母接过了茶,但贾母也很厉害,她就问是什么水?懂得喝茶才有这种话,对不对?不懂得喝茶,她会这么问吗?作者把贾母写得也很有性格,很会享受生活,享受到精致入微的地步,这种人真的是品茶,不能叫喝茶,叫品茶。会品的不仅要挑剔茶叶,光说茶叶是老君眉没有用,还要讲究烹茶的用水,所以必须问是什么水,如果水不合格,那么茶叶合格了,也还是不能喝。妙玉就告诉她,是旧年蠲的雨水。过去烹茶时兴把今年雨季那个雨水,拿坛子罐子接了,接了以后让它澄清,清了以后把水滗出来,搁在专门的一种瓷器里面,或者陶器里面,埋在树根底下,过了一年以后,再把它刨出来,然后用那个水烹茶,那才算是合格的水,现汲的井水是不行的。可能现在有人听着觉得,哎哟,那个能喝吗?咱们现在有自来水、矿泉水、太空水,陈旧的雨水怎么能喝啊?但是一个时代一种讲究,当时就认为旧年蠲的雨水是很高级的烹茶用水。贾母一听,茶也对路水也合格,当然也就算了,就品那杯茶,喝去半盅。

通过贾母和妙玉短短的两次对话,我觉得,妙玉这个人物固然是一个艺术形象,但她是有生活原型的,否则作者不可能写出这样的文字来。我们不要忘记贾母的原型是康熙朝苏州织造李煦的妹妹,现在书里交代妙玉是苏州人士,她的原型应该就是苏州一个官宦人家的女儿。她父亲的官职可能与茶叶的生产贸易税收有关,所以她家对各种茶叶,以及烹茶用水还有茶具,都非常懂行,非常讲究。管宫廷织品,并且还经常兼管盐政的官员李煦,与同一地方管理茶政的官员之间,关系当然可以是非常密切的,两家的家属也会认识,礼尚往来。因此,前面写仆人跟王夫人介绍妙玉的情况,她不等听完就表了态,以及这里写贾母进了禅堂坐下,没等接待者开口就宣称不吃六安茶,就都不奇怪了。贾母的原型后来常住南京,之后王夫人成为她儿媳妇,一起住,但她们跟苏州的亲友保持着密切联系,与妙玉家是有来往的,用不着别人详细介绍,她们知其根底。我认为,曹雪芹这样写,就是因为在真实的生活里,有那么一个苏州的官宦人家,有那么一个比他大几岁的女性。我还特别注意到,六安茶和老君眉都是好茶,但六安茶——出产地在安徽六安——的特点是很本色,略有苦味。一个非豪门出身的靠科举当上官儿的人,他和他的家人喜好喝六安茶,来了客人也往往敬六安茶,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很自然的现象。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