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未都说收藏-第5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了欧洲。我就见过一个朋友买了这么一个青花大瓶,他跟我说:〃我这是去欧洲旅游时买的,不是在国内买的,这是康熙的,你看底下写着〃大清康熙年制〃呢!〃我说:〃仅此一条就错了。〃因为我们能见到的凡是画刀马人物的大瓶底下,从来没写过〃大清康熙年制〃,一般都写明朝的年号。我告诉他这是晚清的仿品,说起来也有一百多年了。
那么,晚清跟康熙的刀马人到底有什么不同呢?康熙的刀马人一看就是在打仗,气势都出来了。晚清的打仗,就不太像打仗了,像戏剧片,两个人比划一下就完了。我跟那朋友说:〃你这哪儿叫打仗啊,这叫打架!〃另外,画得也不是很丰满,细部不注意,人物弱,布局散。
在收藏中,不能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如果你喜欢刀马人,就要知道中国历史上曾有两个时期流行刀马人。第一个时期是康熙时期,是一种创作;第二个时期是同光中兴,是一种模仿。你要知道创作和模仿之间的区别,这非常重要。
今天来看清末的仿品,质量都比较低,要让我看,一眼就能看出来。倒是如今的仿品,仿得比同光时期更好,为什么呢?因为当时的信息跟今天的信息相比较,沟通能力特别差。你要想仿一个瓷器,必须得找一个原型搁这儿看着仿。今天不需要,有画册,有电脑,甚至有录像,都能看得清清楚楚。可当时窑工没有这个条件,都是凭脑子记,见过一个差不多的,就画上了。所以,当时的信息沟通不够快捷,不够准确。我们常说:眼高手低。眼高,不一定手高;但眼低,手一定低。今天信息业的发达,导致仿品非常接近历史的本来面目,这是过去的仿品一律做不到的。今天可以将中国各个历史时期的瓷器都仿出来,能仿得非常像,就是因为信息业的发达。
【珠山八友】
清代的最后一朝…宣统,仅三年。相声里说:〃宣统,就是悬着,一捅就掉下来了。〃国家的动荡,使景德镇的官窑基本陷于停滞,品种很少,都是常用的赏瓶、碗、盘一类。但值得注意的是,民国以后,景德镇摆脱了官方的束缚,摆脱了清代二百多年的惯性,出现了一批民间陶瓷艺术家,有的还受过西方教育。他们在景德镇发挥自己的个性,制造了晚清到民国这个时期最漂亮的一种青花瓷器。其代表人物就是珠山八友。
珠山八友主要是创作瓷板画,以瓷板为纸,在上面作画。民国时期非常流行把瓷板挂在墙上作为装饰,跟挂画一样。珠山八友里的大部分人都是画彩瓷的,王步则是青花的领军人物。他的青花画得非常生动,跟以前的青花完全不一样,明显是受了西画的影响。珠山八友在工艺上没有什么改进,他们最大的特点就是发挥了自己的特长,每个人都表达自己真实的意愿,而不去按照一个模式画。珠山八友可不是八个人,是以王步、邓碧珊等画家为首的一批人,跟扬州八怪一样。扬州八怪也不是八个人,有十几个人呢。过去珠山八友的瓷器不受重视,但近些年也开始被关注了,价位也有所攀升。
青花,在《陶瓷篇》中占了很大比重。青花的发展脉络,实际上就是景德镇的发展脉络。七百年来,青花依然可以称之为瓷器的霸主,其地位无法撼动,对我们今天,乃至对以后的中国,都会有深远影响。
一般说来,青花在历史上有三次高峰,分别在元朝、明永宣、清康熙。在这三次高峰中,青花瓷器所表现的形式和内容各有千秋。从某种意义上讲,青花瓷器就代表了中国瓷器。大部分西方人都是通过青花来了解中国瓷器,乃至了解中国文化的。
青花,是一个非常具有文学色彩的名字,非常有诗意,也非常浪漫。它的科学名字应该叫〃釉下蓝〃,或者叫〃釉里蓝〃。与之相对的,就是〃釉里红〃。
16 旭日初升 渐入佳境
--釉里红
【釉里红的烧造】
很长时间,我们对釉里红瓷器都有误解,主要是从它烧造起,它一直是断断续续的。它跟其他的瓷器有点不一样。釉里红跟青花创烧的时间和工艺都差不多,但青花从元代一直到今天700多年没有间断。釉里红烧造当中,它是一个阶段、一个阶段的,有很多时期它是不烧造的。所以我们对釉里红的了解就不够深。
釉里红创烧于元代。它与青花几乎是同一个时期。我们仔细去研究它的时候,它可能略早一点。它的废品率大大地要高于青花,这就是为什么它少的原因。
釉里红,它在元代的时候不能说它完全成熟,所以在历代的出土当中,釉里红的数量是比较少的。比如,我们建国以后,比较重要的一次出土就是元代的高安的出土里,釉里红只有几件。建国以来,釉里红的出土就是元代的釉里红的出土都是非常少的。
【氧化与还原】
首先解释一下釉里红的成因,瓷器烧造时需要一种环境,专业术语叫〃气氛〃。瓷器是在某一种气氛中烧成的。气氛一般来说就是两种。一种是〃氧化〃,一种就是〃还原〃。简单地说,炉子开着火门,让它有充分的氧气进去,这就叫〃氧化〃。〃还原〃就是闷着火,过去北方话就叫〃把火封了〃,就是这么一个感觉。
〃釉里红〃是在还原气氛中烧成的,简单地说,它是闷着火烧成的。它是以铜为呈色剂,那么气温稍微高上点儿,它就会失败,立刻就失败。如果温度低了一点儿,它也失败。温度如果一低,颜色就变成黑的,非常不好看;如果温度一高,它就烧飞了,颜色就没了。这个温度之间允许的差额是多大呢?大约只有10度。我们听着10度的温度好像不是很小,但是放在1300度的高温里10度连1%都没有。我们今天很容易控制这个温度,有温度计,你看着炉外的温度计就知道炉膛内的温度,当时是没有温度计的。所有的窑工都是凭眼睛去看这个火,来判断火的温度。这个困难是非常大的。
我们用眼睛能看出火的温差,大部分人是可以看出来的。你看那蜡烛,蜡烛是火很弱,是红色的。你看你们家的煤气灶,火是蓝色的,温度很高。但是你要看出,在1300度那种惨白的火中,那一点儿的温差,那是非常困难的。只有具有丰富窑工经验的人才能够看出来。这1%的误差就决定了釉里红的生死。
元代是釉里红创烧的这个年代,因为失败过多,所以就导致就不能发展。我们知道,我们在做一件事的时候,如果你有一次失败你是不怕的,你会继续试验,你会继续获得它的成功。那么你老在失败,你就容易放弃。
釉里红,它是以它特殊的色泽来在中国的陶瓷史上占有一席之地。在历史上,只有元代、永宣时期以及康乾盛世这三个时代充分地烧造过釉里红。其他的时期非常地罕见。
【集宁路出土元代釉里红】
元代至元十五年,1278年的时候,元政府就在景德镇设立了中国的第一个主管瓷器的机构,后来也算是惟一的一个国家专营瓷器的机构,叫〃浮梁瓷局〃。浮梁,就是景德镇。
2002年在内蒙古集宁路古城遗址出土了一大批瓷器。这个古城路遗址的瓷器的出土数量非常大,它是完整的以及可以复原的大约有7000件,囊括了当时,就是元代当时的几乎所有窑口的瓷器,除了吉州窑没有发现。其他的比如,北方的定窑、钧窑、耀州窑、磁州窑,南方的龙泉、景德镇、建窑都有所发现。
在这批瓷器理,发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玉壶春瓶,这个瓶子非常地漂亮。它的红的占的面积大约达到了40%,它是一种无意识的装饰,它不是有意识的。我们看到,它的那个色斑的控制是无意的,就甩在上头就可以了。它不是画出来的,不是我按照某一个图案画出来的。这是釉里红装饰的一个手段。一开始釉里红并没有用它主动地装饰一个纹饰,而是让色泽来说话。
集宁路当时是一个瓷器的集散地,换句话说,就是一个大的市场。所出土的这7000多件瓷器或以看出来当时它就是一个瓷器的集散地,各个窑口都齐全.但是,它主要的都是日用瓷,可以看出来它是一个为日用瓷所办的一个市场,像这样釉里红的,一个瓶子,它是一个观赏瓷。在当时出土的这个数量里是非常见的。
这个釉里红的瓶子,它的装饰风格是非常奔放的。它跟后来的用釉里红去绘画是有明显的区别,这在景德镇的装饰中,在当时是独一无二的。集宁路的位置是在蒙古草原的南边的边缘,它是农耕文化和游牧文化一个相接点。
元朝建立以后,元政府加强了对外的一个联系,那么这种联系导致中原的瓷器就向草原方向、向游牧方向去游动。我们知道,瓷器是易碎的。在游牧民族的生活中是一个不方便的器皿,很容易不小心就卒瓦了,碎了。你不小心掉在地上就会摔碎。还有,就是你游牧民族是不停地要搬家的,经常要随着牧草要搬家,所以搬家的过程中,这些东西很容易受损。游牧民族所以爱用金属器,用皮具,就是皮囊壶,用皮子来盛水。
尽管瓷器在这点上,在抗外力的情况下不如金属器和皮具,但是它有一个价格的优势,它便宜。所以它导致这个市场的一个形成。游牧文化跟农耕文化一直有一种潜在的冲突。当这种冲突在经济面前的时候都会退缩,就是说,我们在文化中有些冲突,但是有经济这个前提的时候,大家都会让步。
釉里红在元朝是一个创新的品种。它在那么短的时间内,能够达到内蒙古市场可见它还是有一定的生命力。由于釉里红的烧造难度非常大,废品率非常高。所以它在价格上大大地要高于青花。废品率高,就得把废品的成本要加在它烧好的瓷器身上。
【名贵的海鲜盘】
釉里红的第二个烧造期就是紧挨着元朝的洪武时期。
2004年,美国旧金山一家拍卖行拍卖了一个洪武大盘,直径45公分,当时成交价是570万美金,创下了当时的世界纪录。这个盘子,在旧金山是偶然发现的。盘子的主人叫卡里斯勒,是个女士,她非常热爱旅游,也特别爱收藏中国艺术品。她在1900到1925年期间,她曾三次来到中国。我们知道,今天从美国到中国,就买一张机票就过来了。在当时你要远渡重洋,到一次中国往返一次,就算点个卯也得一年,时间非常长。所以她在这样一段时间里,三次来到中国可见她对中国的这种喜爱。那么,她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下,她买了这样一个釉里红的大盘,是洪武时期的。
卡里斯勒的父亲曾经在19世纪创造了美国一个非常重要的快递公司,叫快马快递公司。他这个公司到今天已经成为历史了。我们知道,现在世界各国有很多著名的快递公司。我们常用的像UBS,我们自己也有快递公司。她之所以当时能买这个东西,可见她的家底也是非常殷实的。这个瓷器在当年她买的时候,尽管我们用今天的眼光看,它可能是很便宜的,但在那个时期可能还是很贵的。
由于这个盘子的直径硕大,她就用它吃海鲜,搁螃蟹。她这一吃就在她们家搁了有快一百年。这一百年,一直在她们家使用。这盘子的胎比较厚,由于使用比较精心,也没有磕碰。那么,老太太都已经去世了,她还留有她当年在中国旅游时候的照片,坐在一个船上,船后头还有中国的船夫。显然,她的家族是不知道这个盘子的重要性的。她家族不知道,就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