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其他电子书 > 琉球之谜 >

第8章

琉球之谜-第8章

小说: 琉球之谜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几种说法:一是《明会典》所列朝贡国为111个,即使将位于今新疆境内的西域小国剔除,其数量也超过100个;二是《明史》所列148个。那么,这些国家的朝贡都是一样的吗?肯定不一样,龙生九子还个个不同,更何况这些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国家。他们朝贡的次数、与中国关系的疏密都有不同,根据这些因素,这些朝贡国又分为典型朝贡国和准朝贡国,典型的有朝鲜、安南,安南就是今天的越南,再就是我们讲的琉球;准朝贡国有日本、泰国、缅甸、老挝等等。典型朝贡国与中国的关系更紧密一些,受中国影响更大一些。那么,我们就拿朝鲜和琉球这两个典型朝贡国来比较一下,朝鲜的朝贡与琉球向中国朝贡是一样的吗?除了走的路线不一样之外,还有什么不同呢?比较一下。

朝鲜半岛上最早与中国建立朝贡关系的古代国家是百济。早在南北朝的时候,百济就与中国建立了联系,人家是近水楼台。在东晋的时候,晋安帝司马德宗就册封百济的首领阿馀映,为“使持节、都督百诸军事、镇东大将军、百济王”。朝鲜半岛上的另一个国家新罗在公元381年,也就是中国十六国时期,前秦建元十七年的时候就进贡了,前秦的皇帝是谁呢?有名的苻坚,就是在淝水之战中败了的那个。隋朝建立的时候,百济派使臣到洛阳表示祝贺,向隋朝称臣纳贡,确立宗藩关系,效率很高。相比之下,新罗就慢多了,过了十多年,新罗才派人到洛阳确立宗藩关系。说到这里,就有个问题,学过历史的都知道,古代朝鲜半岛有三个国家,也跟琉球一样,琉球是山北国、山南国、中山国,朝鲜是百济、新罗和高句丽。那么人家百济、新罗都与中国建立宗藩关系,高句丽又干嘛去了呢?原来高句丽与中国关系不好,光打仗,不仅与当时隋朝、唐朝一直在打仗,另外还欺负百济、新罗,他们三个之间打仗倒也正常,琉球三个国家不也打过吗?可人家打归打,后来朱元璋说你们别打了,人家就不打了;可朝鲜半岛上的这三个国家不行,唐朝李世民也劝,说你们别打了,可它们就不听,主要是谁不听,就是高句丽,它不仅不听,还联合百济要灭掉新罗,这就惹恼了唐朝,你们不是联合欺负人家新罗吗?我就帮助新罗,这样唐朝就派兵与新罗联手灭了百济,后来又灭了高句丽,派谁去的呢?就是有名的大将薛仁贵,大家也许都知道,把高句丽给灭了,百济给灭了,于是土地、人口都归新罗,这新罗高兴,派人到长安感谢,又采用唐朝的年号、使用唐朝历法,当然它在打仗之前就使用了,唐朝帮它打仗,新罗就拼命地进贡,什么人参、牛黄这些药材,朝霞、鱼牙这些纺织品,还有海豹皮等海产品都往长安送,光在神龙二年也就是706年这一年,新罗就往长安送了三次。后来到了918年,高丽王朝建立,统一了朝鲜半岛,并于962年主动向北宋进贡,第二年高丽改用北宋年号,标志着高丽与宋朝确立了宗藩关系。宋朝灭亡、元朝建立后,高丽又使用元朝历法。明朝建立后,对高丽(朝鲜)更是礼遇有加,朱元璋将朝鲜列为不征之国。洪武年间(从1368年到1398年),高丽(朝鲜)共朝贡60次,平均每年2次;永乐年间(从1403年到1424年),朝鲜朝贡91次,平均每年4次;洪熙、宣德年间(1425到1435年),朝鲜朝贡67次,平均每年6次之多。

朝鲜和琉球都与中国保持着密切的朝贡关系,两者在很多方面都是相似的:都受中国册封,使用明清两朝的年号、历法;与其他国家相比两者与中国关系更紧密,所以除规定的正式进贡之外,他们平时逢年过节或者遇到大事的时候也向中国进贡,朝鲜是赶在节日的时候,比如说正旦也就是元旦、春节,千秋节就是皇帝生日这天,朝鲜都要来朝贡,贡品有金龙船、双盏莲花台、玳瑁刀鞘、细布、马匹、弓矢、人参、獭皮等;明朝回赐与赏赐的物品有国王金印、《大统历》、庙社乐器、冕服九章、锦绣绒绮、彩缎纱罗、四书五经、镀金银匣、象牙犀角等。另外,朝鲜从明朝购买的商品有药品、丝织品、书籍、补品、瓷器等,主要用来满足王室贵族的奢侈生活。此外,还有农业、手工业生产及军事方面的必需品。明朝从朝鲜购进的多是麻布、海产品和当地的手工艺品。清初,清廷向朝鲜索要的贡品比较多,具有一定的掠夺性,后来逐渐减少,岁贡从最初的18项到雍正六年(1728)减到9项,幅度还是比较大的。贡品的种类与明朝大同小异。清廷对朝鲜除正常的回赐外,还有特赐、加赐等。清朝与朝鲜的朝贡贸易也十分频繁,主要有“八包”贸易、栅门后市和团练使后市(沈阳八包)。此外,在明清两朝与朝鲜贸易中,还夹杂着走私贸易。

琉球除了正贡之外,也有“加贡”,就是额外加上的,如庆贺贡、谢恩贡、陈奏贡等等。我们可不要认为,人家那么大老远来,怎么还要人家再额外进贡呢?这可不是征税,中国对朝贡国一直本着“薄来厚往”的原则,前面讲了,你给的多,我还的更多,你给的好,我还的更好,他们来“加贡”,中国有“加赐”、“特赐”。我再补充讲一下琉球的贡品,前面讲了一些,不过还有好东西没讲。在道光四年,也就是1824年,琉球带来的贡品有什么呢?海带9万8千斤、鲍鱼9千7百斤、海参5千斤、鱼翅2千5百斤、酱油2千4百斤,鲍鱼、海参那么多,还有鱼翅,都是贵重东西。中国回赠的有什么呢?文绮、纱罗、陶器、铁器、瓷器、铸器、漆器、祭器、钞币、海船、印章、文具、条靴、皮货、药品等生产生活用品。琉球是岛国,它缺这些,鲍鱼、海参那是一点都不缺。大家看,琉球、朝鲜给中国进贡那么多东西,还来那么多次,明清朝廷就给他们开了绿色通道,因为当时朝贡贸易也有很多欺诈行为,所以明清朝廷就先给朝贡国颁发勘合。什么叫勘合呢?就是一份官方文书、盖上官方的大印,然后一撕两半,你拿一半,我拿一半,见面的时候拿出来一对,对的上就是真的,对不上就是假的。这就是暗号、凭证,古代也常用于男女婚契,一个玉佩,一掰两半,好久不见面,一见面拿出一对接,正好一个玉佩,这样就算找着另一半了;现在呢,男女也有,你脖子上挂个锁,他脖子上挂个钥匙,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就这么个意思。明清朝廷就给朝贡国弄了这么个东西,可没给琉球和朝鲜弄,为什么?因为经常见面,如果还弄个什么暗号、凭证的,就没意思了。你说你天天回家,进门还要说暗号吗?你整天去单位跟同事还用先拿出身份证来对对,是不是他啊?不用。这说明什么问题?这琉球和朝鲜就跟一家人一样。

虽说像一家人一样,可即使是一家人,也有不同。那么,朝鲜和琉球有什么不一样呢?有人说了,他们的贡品不一样,对,肯定不一样,那是因为他们的特产不一样,拿的都是各自的特产。还有,他们走的路线不一样。朝鲜到中国主要是陆路,从平壤出发,跨过鸭绿江就到中国,过了山海关就到北京,才三千多里路,人家琉球那可远多了。除了这些,还有一些不一样,大家可能不清楚,那就是在贡期上,明清两朝,朝鲜的贡期最少是一年三贡,有时一年四贡、五贡,多的时候达到了六贡、七贡。朝鲜是明清藩属国中朝贡次数最多的国家,琉球紧随其后,排名第二。除了路途遥远之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明清朝廷规定,琉球不能来的太频繁了。明朝永乐皇帝规定琉球两年一贡就行,可琉球不愿意,认为两年时间太长,要求一年一次,永乐皇帝没办法就答应了,可答应归答应,规定归规定,琉球也不怎么遵守,常常是一年就来好几次。人家既然来了,也不能把人家再撵回去,来就来吧。到了清朝顺治皇帝时,严格规定琉球两年一贡且必须遵守,但琉球也没有严格遵守,还多次恳求多一点,再多一点,但清廷没同意。即便这样,琉球也是能多来就多来。琉球就想,既然次数上限制,那我们一次就多去点人吧,这样次数减少了,可来一次就好几百人。前面讲了,这接待就是一大笔费用,吃的、住的、玩的,临走还得赏赐,这开销也不得了,明清朝廷又规定,人数规模也得限制,明成化时规定只许百人,最多加五人,明嘉靖时规定不得超过150人,清顺治时除了规定不得超过150人之外,还规定只许15人进京,其他的在外面等着,可是琉球不愿意,不断地恳求让我们多来些人,康熙就心软了,放宽点限制,规定不得超过300人,这才满意。但对于朝鲜,清朝就没有这个规模的限制。

琉球和朝鲜之间还有不同。你到中国了,现在讲你得过海关,那时候进出口商品也要征收海关税,明清朝廷就规定对西洋各国征收普通税,对朝鲜减免一定的关税,予以照顾。而对琉球一律免税,不收一分钱,大大小小的船那么多,那么多商品,一律免税。这也充分反映了中琉之间的友好,这是经济上的优惠。另外,在政治上也对琉球特别照顾,中朝之间的宗藩关系有时是朝廷通过加强对朝鲜的控制有时甚至是用武力来维系的,但中琉之间却一直是和谐的、其乐融融的关系,中国从不干涉琉球内政,而是以礼相待。所以,中琉之间的关系,用今天的话来讲,真是铁,给力。

但是,我要提醒诸位,正当中琉之间你来我往,不亦乐乎,琉球国王为自己“万国津梁”沾沾自喜的时候,琉球王国不知不觉走进了一个“被”时代,亦如我们今天的“被”就业、“被”代表、“被”捐款,琉球也被迫走上了一条不归路。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是什么打破了这块神奇土地上的宁静呢?琉球的命运要走向何方?咱们下期再说。

第三章 家山何处

引言

为什么琉球会被卷入近代世界政治风云?

占领这里,可以有力地控制中日韩和东南亚。

在它抗击侵略、保家卫国的历史上有哪些传奇故事?

三个黑色的C记录着华人郑氏支援琉球的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

如今,我们又要到何处追寻它神秘的身影?

现在已经很少有人了解琉球曾经是一个独立的国家。

☆‘文‘☆;

☆‘人‘☆;

☆‘书‘☆;

☆‘屋‘☆;

☆‘小‘☆;

☆‘说‘☆;

☆‘下‘☆;

☆‘载‘☆;

☆‘网‘☆;

第12节 萨摩入侵

上一讲讲到正当中琉之间你来我往,不亦乐乎,琉球王国为自己“万国津梁”的身份沾沾自喜时,历史出现了一个巨大的拐点,琉球的命运也随之发生了变化,走入了一个“被时代”,就像我们这两年所流行的“被就业”、“被代表”、“被捐款”,琉球也走上了一条回不了家的路。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是什么打破了这块神奇土地的宁静呢?

中国有句古话“人怕出名猪怕壮”。话还得从1609年3月4日说起,日本的江户幕府德川家康早就觊觎着琉球王国的富庶,这一天,他下令由九州萨摩藩的岛主岛津家久出兵三千,武装侵略琉球。岛津家久率领三千精兵,分乘一百艘兵船从山川港出发,于3月8日登陆奄美大岛,开始了对琉球王国的征服。3月26日,他们打到了琉球王国的都城首里。琉球方面出兵四千加以抵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