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都市电子书 > 迷海红鲤 >

第39章

迷海红鲤-第39章

小说: 迷海红鲤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吴丽倩这么一说,把林劲东的调皮劲逗上来了,林劲东故意紧紧的握住吴丽倩的手,神情严肃的摇着吴丽倩的手说:“同志,保重!”然后在吴丽倩的耳朵上亲了一口。 

“去,孩芽子。调戏起老姐了,你个白眼狼。”吴丽倩握紧拳头砸在林劲东肩头。 

林劲东故意呲牙咧嘴。 

李媚儿看着两人打闹的样子破涕为笑,林劲东大方的拥抱了一下李媚儿,挥手和两人告别。吴丽倩慈祥的看着林劲东离去的背影,长长的出了一口气,对李媚儿说:“走吧,傻丫头,还愣着干什么?” 

李媚儿撅起小嘴,挽住吴丽倩的胳膊的撒娇。 

林劲东拿着调动通知书来到一厂生产部报到,一厂生产部坐落在生产厂区的中间,是一座雅致的小院,院子的东西各一个对称的月亮门,花砖围成的墙头,有一点艺术的气质。院子的东月亮门前载着一颗高大的法国梧桐,树干粗的一个人合拢不过来,浓密的叶子遮天蔽日在风中哗哗作响。两只灰喜鹊在高高的枝杈上搭了一个窝,两个小夫妻过着自己幸福甜蜜的生活。院子的中间是一排整齐的万年青,修剪的整整齐齐,好像列队待阅的士兵。万年青的南面是一溜排开的花边方形花池,里面栽种着各色的美丽月季,最最难得的是在中间的一个花池中栽种着一株白牡丹和一株粉红芍药。人们都说牡丹花和芍药花是一对夫妻,谁离开了谁都无法成活。林劲东看到白牡丹的第一眼还以为是一朵月季,奇了怪了啊,那里来的这么大花盘的月季,仔细一瞅,哇塞!牡丹呀。奇迹,真是奇迹。牡丹一般对土壤要求苛刻,不宜成活,所以比较稀少。 

放眼一望,花池里争奇斗艳的月季竞相开放,有红的,有黄的,有粉的,还有红中带黄,黄中带粉的,有大盘的,有小盘的,有的幽香浓郁,有的清清淡淡,都想赶集似的聚拢过来,又像参加选美的妙龄少女,有的婀娜多姿,有的昂首阔步,都尽力的向着天空舒展浓密的枝叶,向着天空无言的呐喊,说声“我最美。”对着白云点点头,说声:“人间百花我为魁。” 

几只美丽的花蝴蝶徜徉花间,一对小夫妻嬉笑打闹着缠缠绵绵翩翩飞向远方,十来只勤劳的蜜蜂跳着“8”字舞,飞扬在花丛中,辛勤的采摘着新鲜的花蜜,一派欣欣向荣之色,一幅生机盎然之景。 

林劲东推门走进一厂生产办,一厂厂长吕晨正坐在办公桌后面接电话:“我说你小子这几天跑到那里去了,我扛着枪转遍了整个菜地都没有找到你,我说那个备件可是急用的,您老心里可惦记着点,可别误了事儿。”生产办秘书刘坤坐在吕晨对面,正在低头上着台帐。 

生产技术部主管调到旋窑工地上了,主管一职暂由吕晨兼任。林劲东客气的掏出香烟抽出一支递给吕晨,吕晨笑着摆手,林劲东将香烟扔给刘坤,刘坤伸手接住习惯性的放在鼻子下面嗅嗅,叼到嘴上利索的点燃,林劲东客气的把调动通知递给吕晨。 

吕晨高高胖胖,体重不下80公斤,外表一幅男子汉的模样,说起话来却柔声细语,走起路来却腰肢摆动。 

“王工,又给你添了一个伙计,出来迎接一下。” 

“不必客气,都是熟人,每天抬头见面的。”林劲东说。 

王景林赶紧从里间走出来,迎接林劲东。其实两人每天都见面。早就是老熟人了。王景林每天都要到化验室查看数据。王景林三十岁左右的年纪,一米七五的标准身高,皮肤微黑,头发微曲,相貌较好,不善言辞,颇有内才。 

“林劲东就交给你了,劳你多费心,做好传、帮、带,林劲东早一天学成,你就早一天清闲。” 

“放心吧。”王景林说。 

“林劲东以后就负责西厂的生长线的工艺管理工作。我给你七天时间,七天以后你要独挡一面。怎么样?” 

“没问题。”林劲东保证道。 

“那么就这样吧,我先带你认识一下办公室的各个车间主任,走咱们到东间。” 

林劲东这才仔细观瞧。 

办公室分为一进三间,中间是一个约不下40平米的大办公室,北面靠窗面对面放着两个宽大的办公桌,西面为生产厂长吕晨的位置,办公桌后面放着一个宽大的高背转椅,东面为刘坤的位置,办公桌后面放着一个普通的转移。办公室四周摆列着一圈棕色真皮沙发,一个高大的空调柜机立在南边的角落里,东墙边一个崭新的饮水机咕噜咕噜的制着热水,窗前一颗一人高的滴水观音,绿油油的叶子生机勃勃的生长着。 

东间为车间主任办公室,不大的房间里放着六个办公桌,六张木质椅子。 

“这位是东厂磨机车间主任林国,” 

林劲东递上香烟。“请多关照”。 

“这位是东厂立窑车间主任季华,” 

林劲东客气的递上香烟,季华笑眯眯的接过香烟说:“自古英雄出少年,长江后浪推前浪,后生可畏吾衰矣,想当年我27岁当上车间主任,已是年轻的中层干部,现如今林劲东比我强的太多了。” 

“我哪敢给您比呀,你是开国功臣三朝元老级主任,您这么说折杀林劲东了。” 

“哈哈哈哈………”季华目中无人仰头一阵大笑。 

吕晨不高兴的看着季华,季华一幅不以为然的样子。 

“这位是西厂磨机主任**,以后你的主要搭档。” 

林劲东客气的递过香烟,**接过香烟站起来,轻轻的在林劲东肩头垒了一拳,以示亲热。林劲东高兴的握住**的手。 

“这位是西厂立窑主任林波,以后你的亲密伙计。”吕晨继续介绍。 

林波留着一个精神的小平头,二目炯炯有神,古铜色的脸膛,敦实的个子,一看就是一线工人出身,林波是还未说话人先笑,一对小虎牙特别醒目,不由的让你想起一个外号“笑面虎”。林波也是热情的站起来握住林劲东的手,“合作愉快。” 

“多多指教。” 

“岂敢,岂敢,你老弟是从笔杆子里爬出来的,懂得好几国的英文,你老哥我是从烟筒子里爬出来的,除了一身灰就是一身土。” 

“哈哈哈哈……” 

林波幽默的话语立刻将气氛调动起来,大家跟着一起乐起来。 

“这位是包装车间主任刘清华,以后也少不了打交道。” 

林劲东微笑着敬上香烟,刘清华客气的接住随和的说:“以后合作愉快。” 

“合作愉快。” 

最后来到一个老者面前,老者耷拉着眼皮。一幅我是老祖宗的样子。“这位是供料这件主任宋二勾。” 

林劲东客气的敬上香烟,“不会。”宋二勾皮笑肉不笑的说。宋二勾是李志华的外戚,平时总是倚老卖老吕春也要让他三分。林劲东自然的将香烟放回盒内,“以后还望老伯多多提携。” 

宋二勾睁开眼睛笑道:“那里,那里都是伙计不必客气。”林劲东一一见过从人跟着吕晨来到中间的大办公室来见刘坤。 

“这个不用介绍了吧,大名鼎鼎的刘秘,在大华谁人不知,那人不晓。”林劲东故意恭维道。 

刘坤咧开嘴笑着谁:“你这是夸我呢,还是骂我呢?” 

“你觉得呢,以后还仰仗坤哥多多指教,我那里来的胆子骂你,借我三胆儿,林劲东也不敢啊,林劲东虽然没有当过兵,一二一还是晓得的。” 

刘坤满意的眯缝着那双色迷迷的小眼睛。眼睛里似一处泥潭,污浊的让人琢磨不透深浅。 

正所谓机关里处处都是机关。为人处世最怕遇见小人,精明之人都是宁得罪君子,不得罪小人。对于刘坤这样狐假虎威的人,林劲东一向是敬而远之。做人还是小心为妙。 

见了一圈,林劲东来到自己的办公室。 

林劲东递给王景林一支烟,殷勤的为王景林点燃,“以后还要王工多多关照” 

“哪里话,都是同事,应该的,谁没有用到谁的时候。” 

林劲东仔细的打量着办公室,在办公室中央放着两个宽大的办公桌,每人一个普通转椅,靠着北墙一溜实木文件柜,整齐的排列着。南面的窗台上摆着一盆兰花,散发着淡淡的幽香。 

第七十二章 杨柳岸晓风残月

风含情,雨含笑。喜鹊枝头春意闹。人逢喜事精神爽,一夜好眠不觉晓。 

天色刚刚蒙蒙亮,林劲东就早早的起床,换上一身白色的运动衣,迎着朝阳,精神百倍的跑步来到苏扬河边。苏扬河边一位白发老者正在舞剑,每招每式都很到位,颇有练家子的风范。东边的天空,太阳刚刚露出一个小月牙,这个老者的头上几经有了一层细密的汗珠,林劲东判断这个老者至少练了有一个时辰了。林劲东想起一个典故“闻鸡起舞。” 

林劲东随着河堤跑了一圈,身上已是热汗淋漓。林劲东慢跑着回到大华,正好是开饭的时间到了。林劲东上到楼上换好衣服,洗了把脸,伸伸胳膊,踢踢腿,真是一身的舒坦。抬头看了看表,林劲东拿起碗碟来到食堂,打了几根有条,一碟老咸菜,一份豆浆,美美的吃起来,油条炸得又酥又脆,焦黄焦黄的,老咸菜上滴着芝麻香油,亮嗞嗞的泛着油花,不浓不淡豆浆里加着甜甜的白糖。坐在食堂的角落了美美的吃起来。李媚儿扭头看到林劲东坐在角落里吃饭,对食堂的大师傅说:“加两个鸡蛋。”李媚儿端着碗筷来到林劲东对面坐下,林劲东抬头一看:“李媚儿,你没有回家。” 

“我哪里来的家,这里就是我的家。”李媚儿幽怨的说。 

林劲东不言语了,自己又能说什么,自己又不能给李媚儿一个家。 

李媚儿剥好了一个鸡蛋递到林劲东手里,林劲东不接,“你先吃吧,我都快吃饱了。” 

李媚儿把鸡蛋在嘴里咬了一半,剩下的递给林劲东,林劲东接住放进嘴里。两个人相视一笑。 

点过了名,王景林带着林劲东巡查生产线,边走边介绍,这是矿渣,这是粉煤灰,这是铁粉,两人来到煤场地,王景林说:“明煤暗炭,煤越明越好,”说着随手抓起一把煤面在手里攥了一下接着说:“这车煤的水分大约在十个左右,发热量五千大卡左右。” 

王景林抬起头来看着四台冒着白烟的机立窑说,“你看那台窑的底火要深些,这个要前些,这边这个更在呲火。” 

“你不用上去就知道煅烧情况?”林劲东不敢相信。 

“慢慢的你也会做到,这都是经验,书本上学不来的,就像医生看病,望、问、切、端。一般人是看不懂的,但是行家只要看上一眼便会瞧出端倪,慢慢总决经验吧,这点不是别人可以教会你的,需要你处处留心,所谓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 

两个人来到办公室,王景林拿出一本《机立窑操作手册》,“三天内读完。” 

然后又拿出一本《球磨机操作手册》。 

“这是咱们技术部自己编写指导手册,都是技术部集体责工多年的心血,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读完。多学些东西,是自己的。名利、钱财都是身外之物,掌握了这门技术无论走到哪里都不缺你碗饭吃。”王景林是个实实在在的人,说实实在在的话。 

林劲东觉得王景林说的十分受用,便废寝忘食的投入到学习中,一天便看完了一大半,总决囫囵吞枣,理解不透。不懂得就虚心的请教王景林,王景林总是耐心细致的讲解,使林劲东长进很快。林劲东两天一本书的速度推进,五天过去了,林劲东已经基本掌握了整个生产流程的工艺参数,勉强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