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高权重-第22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果没有儿子,自己不说当上地区行署副专员,就是以前那个县委副书记也难以保住,或许就会因为那桩碎尸案弄得灰头灰脸,最后降职结束。
随着官位的升迁,郭知言早已经不是昔日的菜鸟,特别是当上县长、县委书记后,很多以前属于其他阵营的官员投靠他、巴结他,也带来了以前别人的消息、以前别人的不为人知的秘密。以前某些人针对他的阴谋慢慢大白于他的眼前,他更加明白自己之所以从一个镇党委书记一下提拔到县委副书记,主管政法工作,并不是因为自己的能力有多强,更不是因为领导欣赏他重用他,只是因为有人要把自己当替罪羊,让自己分担碎尸案无法侦破的巨大责任,分摊上级领导的指责,以他的前途来消除领导的怒火。
想到这些,郭知言不由自主地又欣慰地打量自己的儿子,也感觉到了儿子身上发生的变化,凌厉的气质、若有若无的杀气,让他一阵惘然:“难道儿子在战场上立的功劳远远不止这些?难道儿子又有什么惊人之举?以至于堂堂的省委常委省军区司令都这么说话?”
冯勇只有十岁,只是一个普通的孩子,之前受尽了别人白眼的他虽然成熟比普通小孩早一点,但心地依然单纯。连大人都看不透郭拙诚示好他的用意,冯勇自然更加不知道,他只记住了那天晚上郭拙诚和另外一个人在他和母亲最危急的时刻出现,打跑了那个欺负他母亲的坏蛋,给了他和母亲很多钱,还给了他从来没有吃过好吃无比的烧鸡。
后来被冯振豪这个从来没有露过面的父亲接到省城,吃的、住的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吃的东西很多都远远超过烧鸡的价值,味道也好于烧鸡的味道,但他总觉得无论什么东西都没有郭拙诚送的烧鸡好吃。
无论冯振豪、冯安田等人对他如何好,心里已经烙有郭拙诚印记的冯勇都认为只有郭拙诚是真正对他好,年幼的他在心里总残留着对冯家的怨恨:如果那个生脑瘤的孩子不死,他们冯家肯定不会把自己和母亲从穷山沟里接出来,他和母亲肯定还会在攀甸水库那里被人讥笑,依然过着让人歧视的日子。他们并不是真正喜欢自己,只是因为他们没有了传宗接代的人,这才让自己过去。
这些话有一小部分是冯勇这个孩子自己悟出来的,但更多的是母亲跟冯振豪争吵时听母亲说出来、骂出来的。
母亲跟冯振豪至今尚未真正住在一起。她虽然心喜生活环境的改善,欣喜儿子冯勇有了一个优越的生活环境,可以上最好的学校,可以穿最新的衣服,但她心里还是有一些怨言,时不时和冯振豪吵上几句。就是冯振豪不在的时候,无所事事的母亲也免不了说上几句,发泄一下心中的郁闷和无聊。
冯勇在旁边自然听到了不少,性格敏感的他对冯家很难生出特别感恩的心情,即使有时接收到礼物,拿到了以前想也不敢想的零用钱,可以买吃的,买玩的,但他还是觉得那个从天而降的郭拙诚才是最好的人。
郭拙诚也喜欢这个孩子,不仅因为他知道这个孩子身后的势力,结好他有益无害,更主要的是他已经烦了跟周围的人打交道。现在上门的人络绎不绝,有少数的人是真的出于赞赏战斗英雄郭拙诚,前来看望了解,但更多的人是出于巴结如日中天的父亲郭知言,以前没有机会上门,就算上门了,严格自律的郭知言也是一副公事公办的样子,谈不了几分钟,只要不谈公事,郭知言就起身送客。这么短的时间,自然很难在郭知言心目中留下印象,更别说融入郭家得到相关的好处。
现在有了这么一个机会,交好了年轻的郭拙诚能更快、更方面地接触郭知言,聪明的人立即采取了迂回战略。
郭拙诚不是笨人,哪里看不出来人心里的小九九?可他对宜贡地区的官员不熟悉,不知道上门的官员跟父亲郭知言的关系如何,既不敢轻易将其驱逐出门而得罪他们,也不能随意示好他们,以免给父亲造成不必要的麻烦,或者让父亲为难。
有了这些顾忌,在家里的他真有点度日如年的感觉,只想出去到人少的地方呆一段时间。在征得了冯勇母亲同意后,他带着冯勇到外面玩耍去了。
公园、电影院、军分区的靶场……冯勇玩得不亦乐乎,乐不思蜀,郭拙诚也放飞了心情,难得地天真了一次,难得地忘记了自己的心理年龄,像大哥哥一样带着冯勇到处疯。
一连玩了两天,冯勇才不得不跟着母亲离开了宜贡市。
很巧合的是,滇南大学这时也派来了一个小组到宜贡市,他们前来迎接郭拙诚回学校。学校对迎接郭拙诚回校很隆重,带队的竟然是正厅级的学校副校长,组员中有校办主任、机电系系副主任、计算机系的临时领导等等。
如此高的规格,连郭拙诚自己都感到不好意思。
郭家很热情地接待了这个小组,与迎接小组商量后的第二天,他们一行就踏上了返程之路,郭拙诚和他们一起前往滇南大学。
在滇湖湖畔、昆山山下,生气勃勃的滇南大学就坐落在这里。
虽然国家对这个大学成立计算机系很重视,但因为国家经济困难,加上时间仓促,计算机系的条件还是异常简陋。计算机系没有自己的主楼,没有自己的专业实验室。通过学校和地方政府的通力合作,将学校附近的一家电子厂划归他们,将那栋二层楼的厂办大楼设为系主楼,将三个车间设为实验室。但这个系明显是一个空架子,没有招收一个学生。除了教授就是专家。
在郭拙诚来之前,以粟广笙为首的系领导就将学校与计算机有关的科研人员集中起来组成了计算机研制攻关组。他们在粟广笙的领导下开始了刻苦的攻关。
可以说,一场研制计算机的战役在郭拙诚来之前就已经雄心勃勃地拉开了战幕。“实验室”的墙上挂满了图纸,桌子上铺着大大小小许多图纸、参考资料和器件手册,科研工作者凭几台简单的仪器设备和实验工具,摆开了攻关的战场,夜以继日,忘我工作。
不久由国家出面从全国各地抽调精兵强将,充实和加强了滇南大学的计算机系。在国家教育部、国家科工委、中国科学研究院的指导、干预、命令下,来自各企业、各单位、各条战线的专家们在计算机研制攻关组下成立了:运控组、内存组、外设组、电源组。
不但这些小组的正副组长是一些著名的专家学者,就是里面的组员也都是一些响当当的人物,这些人甚至反客为主,将滇南大学那些最早加入科研小组的人“排挤”出去了:没办法,谁叫滇南大学本身的科研力量不强,人家又都是大名鼎鼎的科学家呢,总不能让这些专家们受滇南大学那些初出茅庐的人指挥吧,他们不过是占了地理之便,如果郭拙诚是这所大学的副教授,如果之前不是郭拙诚和他们一起进行科研,凭他们的能力、资历和真实水平,绝对不可能加入这个科研攻关组的,甚至连这个计算机系也进不来。
随着全国各地的专家到位,随之而来的是无数的资料、图纸、元器件、仪器仪表等等。面对如山的资料、如海的图纸,如蚁的元件,感受了国家领导人的厚爱和巨大的期待,不说粟广笙等直接参与者,就是滇南大学校长赵启东也感到了压力。
但他们更多的是兴奋和激动,都憧憬着成功那天的到来。他们的目光都落在即将回校的郭拙诚身上,都相信创造了无数奇迹的他会让世人再次惊喜。
第326章 少年高官
虽然组织机构还没有完全理顺,各人的职责分工还没有完全明确,但这些专家们放下行李就开始了工作。因为时间仓促,很多人暂时领受不到任务,他们就自己自发进行研究,他们发扬蚂蚁啃骨头的精神,资料一本本地钻,图纸一张张地看。一边看图纸一边翻书本查资料,查阅器件手册,进行系统的原理分析。
他们将每一个元件的工作原理都力争弄清楚,将每一个系统的电路图都力争走通畅,将集成电路块和元器件的性能都吃透彻。具体当一个数据要从一点出发到另一点,在错综复杂密如蛛网的线路中,沿途要经过哪些路线、哪些门,要顺利达到那一点需要具备哪些条件,要做哪些动作,在什么时间需要等待什么样的控制信号才能通过,最后到达应该是什么时间,是什么波形,幅度多大等等都要熟记在心,闭上眼就会在脑海中清晰地出现生动活泼精彩纷呈的电子变幻运动场景,控制流、信号流、数据流在不停地有序变换前进。
当郭拙诚在粟广笙的陪同下在众人面前亮相时,不但他们惊诧不已,郭拙诚也敬佩不已,被他们的工作态度所感动,为他们精益求精的精神所感动。
如果郭拙诚前世是IT业人员,肯定会更惊讶,因为站在他面前的专家、教授们在前世都是大名鼎鼎的人物,在计算机、信息、网络、互联网等领域都是佼佼者。前世没有郭拙诚出面,他们都分散在各个单位、各个企业、甚至不同的国家,今世却因为郭拙诚而走到了一起。
可以说,在中央首长的关怀下,在有关部门的帮助下,现在滇南大学计算机系的力量是全国各个大学中最强的,无论是前沿理论、还是系统构架、硬件设计,或者是软件构成,数据分析等等,这个计算机系的水平都明显高出其他著名大学。
郭拙诚没有急于接过计算机系的指挥权,而是融入这些专家教授中间,和他们一起工作,一起研究,从而了解他们的能力他们的水平他们的特长。
越是了解,郭拙诚越是惊喜越是惭愧:我的天!这些人都是牛人啊,前世的我在计算机领域给他们提鞋都不配,他们怎么来了?难道国家真的这么相信我,举全国之力支持我?
郭拙诚回到学校没有多久,学校有关郭拙诚的任命就下了:他不但被任命为计算机系的系主任,还被任命为校长助理。这个助理是一个很灵活的职位,不但其工作职责灵活,其级别也灵活异常,最高可以享受副校长也就是副部级待遇,低可以享受厅局级待遇。
别人心里只是怀疑,但郭拙诚却明白这是学校领导采取的一种折衷办法:既能保留和明确郭拙诚的行政级别,又不引人注目,不会引起别人过多的猜想。
郭拙诚很坦然地接受了这两个任命。他很快就投入到计算机的研制中。
在上战场前,郭拙诚曾经跟粟广笙教授讨论过新型计算机设计的事情,也针对有关主体框架设计、软件系统功能、元器件的购买等等方面进行过认真讨论。
当郭拙诚在战场上鏖战的时候,粟广笙就带着一帮子人在忙乎,后来虽然因为成立计算机系的事而有所放松,但基础研究做了不少,也取得了不少进展。
但是,事情的进展也不是一番风顺,特别是粟广笙教授宣布新计算机的研制方向后,引起了众人的议论,激起了专家们的反对。
虽然上级已经强调大家必须服从郭拙诚的指挥,但这些专家教授都是原单位的技术权威,是同事中的佼佼者,在原单位都是说一不二的人物。对于郭拙诚当计算机系系主任,他们心里多少有点意见,但碍于形势和上级的命令,他们心里虽然有意见但嘴里都不说,可听说新型计算机已经被郭拙诚确定了研制方向,完全不用征求这些高手的意见、大搞一言堂时,这些人不平静了。
“什么?这么大的问题就他一个人说了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