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八零末-第3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五十四章 拜师(下)
关来听着小侄女操着软软糯糯的童音念着这俩首脍炙人口的古诗,心里别提有多震惊了。这是怎么了?农村里这么点大的孩子不都是应该在地里玩泥巴吗?怎么就知道学习了呢?就是自己是老师,三个孩子也都是6、7岁才开始教他们认字的啊。不过说真的如果自家的孩子有这种学习热情,唯一的儿子关勇也不用连高中都不一定能考得上了。
回过神看关成父女都眼巴巴的看着自己,知道他们是担心自己不肯答应教。不由暗自喟叹了句,自己的这个兄弟夫妻俩是有福的啊。就这孩子这乐意学习的劲头,还怎么可能没出息呢?摸摸关耳的小脑袋才说,“小圆圆这件事我算是应承下来了。有这么好的苗子我当然会愿意教的啊。不过小圆圆,伯伯跟你先打好招呼,你要先做好心理准备。练习书法不是一朝一夕的,每天都要练习,每次都要坐在桌子边上一个或者两个小时不能动的,你确定你能忍得住吗?”
关耳忙说,“伯伯,爸爸已经跟我说过了,我都知道了啊。伯伯请放心,我一定会坚持下去的啊。”要是自己还是以前的关耳,说不定真会是三分钟热度。现在自己的心理年龄都快三十岁了,这点定力还没有吗?
既然关耳都这么说了,关来哪还有不应承下来的道理啊。仅有点怀疑也决定看着再说吧。关耳毕竟还是个小孩子,学书法也不是一时能成的。先教她点简单的技巧啥的,等这孩子大点,手腕力气也大点、认得字也多了,那时候她也能自己练习。
听到关来答应了,关成自然很高兴,可是转瞬又想到了上课的时间问题,“老哥,那小圆圆怎么上课啊?”
关来喝了口茶,沉吟了会儿才说,“你们家的小吃部不是在镇上中学的对面吗?反正我每天也要去学校上课,你们夫妻俩去做生意的时候可以把小圆圆带着去,然后让她去学校找我。没课的时候我可以教教她,有课的时候也可以让她在办公室里玩。办公室里面那么多老师,人家多少也有点绝艺。小圆圆去那边也可以跟着多学点东西。”
关耳自然很高兴,忙不迭的点头。镇上中学的老师有很多都是教过自己的,现在自己提前去跟着学习,就算没办法跟着他们进行系统的学习,也能带着复习初中的只是,这样以后上学了也可以省点精力去干其他的事。而且老师办公室肯定会有很多的书的,自己去的话也能多看点书。不是说知识无价的吗?等到自己跟着关来伯伯学了一段时间、学校老师的书都看的差不多了,就可以回家学习了啊。至于上初中她还是有点想起县上或者市里。也不是说瞧不起镇上中学的老师,只是城里的教学是比镇上好点。毕竟他们这儿是乡下地方,老师的教学质量再好,有很多东西也顾不上。另外自己去那边上学的话,也比较方便自己为未来打算。
而且过年之前已经跟温家老夫妻俩商量好了,以后每周末去他们家学习点东西。这样的话自己一周的时间都好好利用好了。
关成也觉得这样最好,使劲握着关来的手甩了甩,“老哥,真是谢谢你啦。我家小圆圆以后就交给你啦。”
关来挥挥手,“谈什么谢谢啊,小圆圆是我侄女,她有出息我怎么可能不高兴啊?对了,你刚才不是说小圆圆上幼儿班岁数小吗?你托人去派出所帮她改下生日,那样的话她入学也早点。”
关成迟疑“这不怎么好吧?”,在他看来这样做倒是能提前上学了,可对孩子不好吧?如果真要提前上学的话等明年关耳也有6岁了,反正女儿生日大,到时候和老师幼儿班老师说说情、托托关系就好了,干嘛非要去改生日啊。
肯定不行!关耳觉得关来伯伯这个主意实在是不咋的,把自己的岁数改了以后怎么办啊。爸爸要创办“玉食香”,如果有心人查起来,对家里肯定有影响的。忙撒娇道,“爸爸,我不要改生日,那样的话我不就老了几岁了吗?”
这话说的关来和关成都大笑起来。正说话着,就听到外面有人在说,“哟,看来我来得不是时候啊,你们在说什么好玩的事啊?”
三人回头一看,原来是周晋来了。刚才关勇奉命顺路去喊他,他在家接到消息,收拾收拾就来了。他还想跟他们几个兄弟喝喝酒呢。
关耳忙问好,顺带附送一个大大的笑脸。她对周晋这个伯伯映象也很好。从小就特别疼她,有什么好吃的总不忘给她一份。不过她20岁以后周晋伯伯得了糖尿病和高血压,在一次意外之后就瘫痪了。现在这位胖呼呼的伯伯的身体还是很不错的。
关成还没说什么,关来就笑道,“我们正在说小圆圆的事呢。别看她小,现在就想跟着我学写毛笔字了。”
周晋塞了个红包在关耳的兜里,这才惊讶的说,“学写毛笔字?小圆圆才多大啊?这么点大的孩子玩还没有时间呢,跟你学什么毛笔字啊?她还不识字吧?再说了,她这么小手腕哪有力气啊。”
关耳无语,伯伯,我有这么不堪吗?人家就是年纪小点,哪有那么贪玩啊。
关来哈哈大笑,“这你就不知道了吧?小圆圆不仅能识字了,还能背诗呢。力气小怕什么,没听人家说古代的孩子点点大的时候就要启蒙了吗?”
周晋闻言上下打量了关耳,把关耳看的都有点发毛了才打趣道,“嗯,看来我侄女有成为小才女的潜质啊。”
众人大笑,偏偏关成还一副与有荣焉的样子,关耳只能暗地朝天上翻了个白眼。
还是关来心地好点,转移了话题。“周晋老哥,最近生意怎么样啊?过年要赚翻了吧?”
。。。。。。
几个据说许久没见面的兄弟在一起吃饭能干嘛?喝酒呗,这顿饭吃的关耳头都快大了,从一上桌就听到几个话痨在不停的说话。她怎么就没发现爸爸有这么聒噪的呢?真是的,希望爸爸能少喝点。不然喝醉了他们两人怎么回家啊?爸爸这么重,她可没办法把一个醉鬼弄回家去。
第五十五章 变化
不管人们想怎么样挽留,时间是不等人的。不知不觉间已经进入了1990年4月。
一直都很喜欢古人诗中所描述的那种“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的意境,想来诗人写这首诗的时候肯定不会像自己这会儿这样绕着家里的场院慢跑吧?关耳颇有些自嘲的想着。
春节之后,气温就慢慢回暖了。要是往年,这种天气自己肯定还是被家人各种厚厚的衣服包的严严时时的,哪像现在,就穿着一件稍微厚点的外套在外面锻炼身体啊。
过年期间关耳被爸爸带着去关来伯伯家拜年的时候提了跟伯伯学习书法的事了,正月十五学校开学之后她每天就跟着妈妈去镇上,等妈妈开始做生意了,自己就去学校里面去找伯伯。伯伯没课的时候跟着他学学认字,练练写字,有课的时候,就跟着办公室里面的其他老师学点别的。恩,重点当然是物理,她就不明白了,自己其他的学科都不错,就是物理这个东西怎么也理解不了。当然所有这些都是她装作不经意间问学校的各位老师的。可能因为自己嘴甜,年纪幼小,自己有什么问题问办公室里面的老师总能得到比较好的解答。
想到这,关耳觉得有点头疼。自己从一开始去学校到现在也已经练了快2个月了,还没正式学书法,自己还停留在悬腕练腕力、听伯伯讲各种书法体的历史什么的地步,主要是伯伯说自己现在年纪太小,先练一段时间的腕力对自己再练有好处。还说什么磨刀不误砍柴工。虽然自己这么大年纪了,又是死过一回的人了,多少有点毅力,可这也太无聊了吧。伯伯说自己还要这样一直练一段时间才行,不过过了一段时间就可以开始学着写字了。
话说她怎么就上了关来伯伯这条“贼船”了呢?貌似是自己上赶着要跟他学书法的,关耳有点欲哭无泪。他是奉行严师出高徒,可以想象他有多严厉了。不过不上课的时候伯伯还是对她很好的。经常带些好吃的零食给自己,还特意跟学校说把看完的报纸留下来给自己练书法。真想不到平时和颜悦色的一个人怎么一上课就变成那副样子的呢?
自己要不要考虑考虑以后去当老师呢?貌似后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之后老师的待遇不要太好啊,他们镇上学校的名气不怎么样,关来伯伯退休的时候一个月也能拿到3、4千退休金呢。很多人考编制都考不上。不过想想当老师每天都要吃粉笔灰,每天又要上课又要改作业什么的,还要经常受调皮学生的气,她可没把握自己能制得住他们。当老师还是算了吧。
言归正传,不管关来伯伯怎么严厉,他对关耳还算是比较满意的,说是她进步很快。关耳无语,能不快吗?每次去温家,关耳都要让爸爸顺便带她去市里的新华书店去买些字帖或者别的,晚上都会在空间里面自己练习。要知道空间和现实世界的时间比可是10:1啊,自己在外面练一个小时在空间里面就可以练10个小时,哪还能不进步啊?这段时间她也跟着伯伯学了不少关于书法知识,再加上在书店里面买的那些书法方面的书籍,各种书体也都找时间分别练了一段时间,她还是决定先练隶书,据说这个比较适合女孩子练习。
想到温家,关耳就感到一种温暖。除了家人和姨婆,温家可以说是一直全心疼爱自己的了。过完年之后关耳也去过温家了,跟刘洁和温国良说好每周末都去他们家去学点东西,这样很有兴趣班的兴趣呢。到现在为止也已经去过几次了。每次去都是先跟着温爷爷学一个小时左右的围棋、跟刘奶奶学一个小时的法语,下午再学一个小时的古筝,再听听温爷爷说说经济方面的事,一天就这么过去了。她学的认真,温家师傅们教的也满意。只是很无语,虽然听人家说法语很浪漫,可是学起来真的好难啊,而且现在也没有多少法语磁带,关耳拖着爸爸在市里的各个书店搜刮了半天才找到那么一两盘。还得让爸爸再去买个收录机,这会儿的收录机功能这么简单还价格死贵,买回家当天就被妈妈好好教训了一顿。
也不知道是谁跟爸妈说自己的身体太弱,需要锻炼身体,可怜的自己就被他们逼着每天绕着场院跑个几圈。不跑还不行,自己不跑步的话就去跟关来伯伯或者温家师傅们告状,让他们一直一直念叨自己,直到自己被念烦为止。自己的身体自然是变得越来越棒,就连感冒都要绕着自己走了。
这会儿爸爸应该还在地里忙活吧,一拜完年,天气见好,爸爸就忙着把家里的几亩地全都种上了空间里面的蔬菜种子。村上人都笑话家里,说好好的庄稼不种去种菜,真是不务正业。爸爸也没有辩解,谁来问都打着哈哈。旁人讨了没趣,也就不再八卦什么了。还好家里人都知道爸爸要创立“玉食香”,并和市里的饭店谈好要把菜他们的事,也都表示理解。还挺支持他的。
因为是空间里面的种子,爸爸又注意给菜盖上稻草保暖什么的,第一茬蔬菜就快好了,引得村上的人啧啧称奇,都说爸爸聪明(他是目前为止关家村学问最高的),种个菜都比别人家熟的早。听到这话,关耳暴汗,这种菜跟爸爸聪明有什么关系啊。
妈妈的小吃部生意也很不错。就算是镇上另外又开了两家,也没能抢占多少生意。可能还是因为家里的是第一家,味道又不错吧。人们不都有先入映象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