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玄幻电子书 > 圣仙王途 >

第264章

圣仙王途-第264章

小说: 圣仙王途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个不成问题,我会调节好时间的!”吕婉蓉连忙道,说实话,她可不想放过在新霸城私塾担任启蒙儒师的差事,因为谁能断定霸族之中不会出现第二个天才?

吕杨接见了吕婉蓉和遂人,询问了一下私塾的情况,当场批复了扩大私塾规模的计划,又将分配给私塾的培元正心丹和圣道筑基丹数量提高一倍。

吕婉蓉和遂人高高兴兴走了,出得衙门,吕婉蓉拍拍遂人的脑袋,感慨道:“吕大人似乎很看重你,这可是你的运气,也是咱们私塾的运气,这样吧,过几天我就带你去菩提书院!”

“菩提书院是什么,比私塾好吗?”遂人好奇道。

“当然,私塾只是负责启蒙,而书院则招收圣道启蒙的学生,你现在到书院去,正好合适,在书院里,你不仅仅会学到圣道修行之法,还能够学到圣道六艺!”

“可是老师平日里说的礼乐射御书数?”

“没错,我之前教给你的不过是皮毛,等到了书院,你会发现什么是圣道,以及圣道的技艺,我保证比你们霸族的武道要玄妙!”吕婉蓉讲解着,师徒二人沿着大街渐行渐远。

吕杨站在市政厅的二层窗前,将目光从渐行渐远的遂人身上收回来。

“大人,那孩子怎么样?”吕青上来询问道。

吕杨点点头,郑重道:“潜力极大,不得不说,他将成为少有的天才!”

“比大人如何?”吕青微微诧异。

“我?”吕杨摇摇头,笑道:“在进境方面,我或许比不上他!他或许是得到了某位圣道先贤的传承,这样的情形在九州皇朝不少,这样的幸运儿往往少年天才,会一飞冲天,一鸣惊人。在神都,甚至有十岁的秀才,二十岁的大儒,若是顺利,这个遂人当也有这样的潜力!若是他不夭折的话,肯定会成为宗师……”

吕青吃了一惊,这样的评价出乎他的意料之外。

宗师?

一位蛮族宗师?

这可是闻所未闻的事情。

“由此看来,不管是九州还是蛮荒,从来都不缺佼佼者,咱们缺的是寻找和搜罗这些佼佼者的机制,私塾和书院将会成为这样的机制,帮助我们将他们寻找和培养出来,我不管他们是不是蛮人,只要受了我圣道之学,便是我九州之人,是圣道孺子!”

吕杨说的是匡夷之辩,吕青微微一凛,深以为然,说道:“大人所说不错,大匡皇朝想要大兴,想要扩张成为前所未有的大皇朝,想要将圣道传播到大地的尽头,这匡夷之辩正是我们需要和坚持的!”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我相信这是真理!”吕杨微微一笑,“还是说一说其他两路大军的战果吧,不知道殿下和氏族私军有没有所向披靡?”

石青招招手,便有执役送上来一沓信笺,这些都是最新的情报,石青分拣一二,报告道:“形势一片大好,咱们目前已经征服了红河流域十一个大小霸族部落,因为这些部落都很分散,所以征服过程很迅速,也很残酷,有一个大部落,原本一万余人,最后只有一千多人归附!”

吕杨闭上眼睛,心里叹息一声,一万余人的部落,只有一千多人归附,那意味着其他人已经被杀死了,真是残酷的战争,这样的战争在蛮荒地区已经上演了无数纪元。吕杨相信大匡皇朝一定可以结束这种无休无止的消耗和循环,建立一个稳定和平,让人修养生息的大环境,就像现在的九州一样。

四百多年来,九州已经基本没有战火,人民休养生息,这是极其难能可贵的。遍观整个世界,还没有那一片土地有像大匡皇朝一样能够予民生息的统一皇朝。

经过四百多年的励精图治,大匡皇朝有责任让更多的蛮荒之地结束愚昧,进入予民生息的崭新时代。

“殿下亲率的大军已经连克三十几个大小部落,占据北焰狱荒原东南至迷途森林,曹院主等几大氏族私军也连克十几个部落,占领北焰狱荒原西南至白帝大山脉。”

“损失怎么样?”吕杨眉毛轻轻一跳,感觉有些意外,他没有想到,区区几个月,已经将整个北焰狱荒原全部攻克,按照原计划,如今只需要巩固和消化北焰狱荒原,以待将来染指南焰狱荒原。

这样一来,整个焰狱大荒原无论南北就会纳入皇朝的版图了。

“两河流域情况怎么样了?”吕杨问道。

“很不好!”吕青表情有些沉重,但又蕴含一丝戏谑,“或许是因为前一段时间屠城事件的反弹,目前朝廷三路大军和百氏私军大规模进犯两河流域,倒是向南推进了上千里,惨烈地屠杀了不少蛮族人,据说血流成河,无论是皇朝和是蛮人,都损失惨重!”

吕杨沉默下来,这个情形是他不愿意看到的,朝廷还真是有些失策,以为南征大军势大,便能不可一世了?哪里想到两河流域的蛮人抵抗非常顽强。

石青继续道:“听说,圣上亲自到百圣太庙,游说皇朝的圣人前往前线助阵……”

“竟然还有这样的事?”吕杨目瞪口呆,圣人素来高高在上一向不问俗事,能够让他们参与开疆拓土的战争,这是意料之外的事情,不过想一想,这事也还在情理之中。

“这么说,咱们这边也会有圣人前来了?”吕杨微微一凛。

“不知道,咱们这一边的焰狱大荒原战区推进非常顺利,估计圣人不会来吧?”吕青心中忐忑不安。这圣人若是下来,势必会成为“太上皇”,即便是寿阳公主也要乖乖听命,这么一个“太上皇”下来,是利是弊还真不好说。

吕杨脸色已经变得有些难看,好一会他才艰难地叹息:“焰狱荒原战区成绩斐然,必然树大招风,我看百圣太庙肯定会派圣人下来的。不过我那导师估计不会被派到咱们这个战区来,哎呀……好不容易有这样的大好局面,希望百圣太庙不会派个难伺候的圣人下来摘桃子……”

吕青心中苦涩,心思千回百转,他看着吕杨的神情,已经说不出话来,这个时候,他还是选择闭嘴好了,这天要下雨娘要嫁人,他管不了。

……

第三百二十章 形势

北焰狱荒原收入大匡皇朝囊中,归附书和地理图册送到神都,立刻震惊整个九州。

寿阳公主上书,要求尽快开通焰狱城到九州各大府城的云际飞舟航路。这是一个战略要求,这一要求很快受到朝廷的高度重视,文帝甚至亲自下了旨意,要求云际飞舟总署在两个月内开通焰狱城到九州府城的航路,其中就包括焰狱城到神都的航路。

这个航路的开通,意义就非同一般了,有了这一条官方航路,将会大大促进焰狱城的开发,整个北焰狱荒原都会从中受益无穷。

寿阳公主甚至派人拿了吕杨书写的“开发北焰狱,再造小江南”的口号在神都和九州四处宣扬,这一举动,倒是让北焰狱的皇朝商人激增了数倍有余。

北焰狱荒原的火族部落早早就是皇朝的药园子,大约占据五成的火属性灵药都是北焰狱出产,这就要归功于吕杨当初的未雨绸缪和独到眼光了。

是以,北焰狱荒原的火族部落,尤其是火石部落最为富庶,只输出火属性灵药这一项,就让众多火族部落就富得流油。

一些有财富、有眼光的火族人联合起来,参与到北焰狱荒原的建设,跟着吕杨的号召,拥有最广阔的土地、矿山、森林等资源,他们是北焰狱荒原的原著民,拥有极多的土地资源也是理所当然的。

原本火族部落还不太在意土地资源,但是皇朝大军征服过后,不少拥有较多人口的地区和富含各种金矿、银矿、铜矿和其他各种炼金矿藏的土地便能卖出大价钱,还有无主的森林,谁抢到到便是谁的,木材也能卖上大价钱。

正所谓近水楼台先得月,这着实让身为原著民的火族部落喜笑颜开,一个个部落光是卖地卖资源都能大发横财。

一些离蛮族部落较远的荒原,甚至出现了跑马圈地的疯狂景象。这个景象只在另一个世界欧洲人移民美洲大陆的时候才出现过。

吕杨便是用了这样一个足够让人疯狂的办法,疯狂吸引九州皇朝人前往北焰狱荒原,出现了一股南迁的人潮。说起来北焰狱荒原太过广大了,若是论土地面积,估计有九州皇朝五分之一大,真正是地广人希。

在远离蛮人聚居地的偏僻地区,甚至数千里没有人迹,那里都是动植物的天堂,更是各种凶兽和蛮荒巨兽的天堂。

吕杨的发展策略其实和简单,就是扶持修城镇的修筑,以点带面,逐步形成对整个北焰狱荒原的控制。

这个经验在前朝和今朝都已经得到了很好的验证,当初殷墟皇朝建立的时候,始皇帝便将统治的区域划分九个州,分封而治,每个大州设立府城和各个大城,至上而下进行阶梯式的统治模式。

后来殷墟皇朝以武犯禁,天下动荡,分崩离析,太道圣人乘势而起,大匡皇朝建立,这一套行政区域的阶梯式统治就被完全继承下来。

历史证明,这是一套行之有效的办法。

寿阳公主对这一套很了解,他和幕僚们商量规划过后,打算在北焰狱荒原逐步修建十三个大城,府城定在火族部落区域的焰狱城,这是一个有着发展潜力的人口聚居地,非常繁荣。

除了焰狱城,其他地方则需要有条不紊的将太过分散的蛮族部落进行迁徙,目前松花城、新霸城就做得很好。大量的人口集中起来,城镇自然而然就成了,只需做到这一步,在未来十年二十年之内,这些城镇就会自然而然发展成重城。至于府城焰狱城,预计只需要五到六年,便可成为大城。

朝廷为了巩固占领区的统治,各种政策都会向占领区倾斜,所以资源的支援肯定不会少,加上皇朝商人的趋之若鹜,寿阳公主和吕杨便非常有底气和自信,治理千头万绪,寿阳公主的麾下,如今已经扩充到了一千多人,半数人还是蛮族人,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葩。

这是吕杨倡导起来的,建议寿阳公主对外的口号是“朝廷引导,寿阳殿居中调和,蛮人治蛮”,这口号响亮,实际上有些虚假,但是起到的用作却是出奇的好,实实在在的让各个归附的蛮族部落都稳定下来。

纵观前朝和今朝的历史,从来没有哪一次的归附问题能够像北焰狱荒原一样做得好,没有发生一次大暴~乱。

北焰狱荒原寿阳殿发出的地方政策一次次让人侧目,最为欣慰的还是文帝,身为皇朝的皇帝,他自认一向眼光比较准,但是也一次次小看了自己的十三子。

在文帝的心里,寿阳公主这一次可谓是干了一件大事,把其他皇子皇女都稳稳压了一头,可见其本事着实了得。可惜,寿阳公主不是男儿身,没有御极的机会,但是将来封一个逍遥王还是可以的。

两河流域黑石城。

孤零零的大城背靠黑龙山,大城易守难攻,王、周、赵、黄数个氏族组成的十万私军已经其围困了月余,攻城之战也打了七八次,每一次都损失惨重铩羽而归,原本十万人的私军,如今还剩下七万余,这让参与攻城的每一个氏族都肉疼不已。

远处的一座山坡上,几大氏族的族长聚在一起,策马眺望稳固如磐石的黑石城,一种无可奈何的情绪便占据众人心头。

“真是诸事不利!”王逸叹息一声,一旁的黄宗耀附和道:“唯有朝廷的三路大军有一点进展,至少向南推进了上一千七百里,征服了不少部落,可是咱们这些氏族的私兵,便有些难看了……”

“不尽快拿下黑石城,我等只怕都会被沦为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