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玄幻电子书 > 圣仙王途 >

第299章

圣仙王途-第299章

小说: 圣仙王途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即便是霸天黑风,虽然曾经想给吕杨一个下马威,但是经过后来的仔细了解,也逐渐明白吕杨不是一般人可比,若是少了吕杨,取教还指不定弄成什么鸟样。

吕杨不慌不忙,站起来,朝所有人抬手平揖,说道:“那本教就说说吧,我提出的授业方式叫做“金字塔型授业方式”,首先是对所有弟子开放功法,供教众修炼,当然,这里边也有章程,不是随便什么弟子想要学什么就学什么,这是好高骛远,对修业没有好处。所以传法堂设天地人三重藏书阁,只有到达相应修业者才能允许进入选择功法。”

众人点点头,深以为然。

吕杨继续道:“所有入教的弟子,大体分为执役弟子,外门弟子、内门弟子、真传弟子四等,其中执役弟子均为新入山门者,这一阶层的弟子一般年纪小、修业低,甚至是没有修业,唯有修行的资质。”

“所以,新入门的弟子需要安排一些简单的事情,一边修炼,一遍边苦其心志,初步培养和考察其心性修业等情况,传授他们的是人字藏书阁的功法,那些功法,必是初阶功法,功法的品质必须高,易筑基入门,而且后续修行的潜力巨大等特点,不符合这些条件的功法不适合传授!”

“不错,一切为了培养大量有潜质有前途的弟子,还可以赐下灵丹,助其修行,所有新入门弟子,一律扶持,条件一律平等,定时考核,哪位执役弟子能够修炼入门,其资质、修业高下、心性全都清楚明了!”

老龙说完,众人想想,这样可行,虽然细节处还需要商榷,但是这种非师父带徒弟的方式,更能为门派培养数量庞大的弟子。

……

第三百六十一章 正道

“执役弟子通过考核,晋升为外门弟子,可以进入地字藏书阁进一步进修后续功法,按照这个模式,外门弟子进阶,通过考核成为真传弟子,可以进入天字藏书阁修行更加高深的功法。”

吕杨顿了顿,润润喉咙,看到众人都在仔细听,不禁有些微微得意,当下继续道:“门中的长老、殿主、以及前辈若是愿意传道授业的话,也可以收徒弟,不过任何徒弟,想要提高门内等级,都要进行考核。本教想来,即便是一名稚童,若是能够得到教内前辈高人的指点,应该更容易通过考核吧?若是连考核都通不过,那也只能说说明做师父的无能了!”

“不错,这个办法好,教派想要成为大教,只能用这样的方式,那种一位师父带几个徒弟的方式难以壮大教派,哈哈,还是吕……三教主有办法!”霸天黑风声音洪亮,非常霸道和兴奋,他虽然看不起吕杨的修为,但是在鬼点子上,也知道自己远远比不上人家。

“这个方式不错,这样一来,本派可以收很多很多的弟子,再也不用怕师父不足,若是再加上灵丹的配合,教派壮大有望!”白泽笑道,两位三眼巨猿也朗声大笑起来,表示赞同。

其他长老也都纷纷赞同,虽然细节处还需要商榷,但是方式有了,只需要完善就好。

“那么接下来,就是第一批执役弟子的问题了,咱们从哪里招收执役弟子,又以什么标准来确定执役弟子,总不能什么人都能带入山门吧?”吕杨笑道。

“这个容易,咱们可以从蛮荒中收来,不管是蛮族部落,还是深山老林的妖灵,都可以带回来。至于标准,修行第一要看根器,二看心性,三看智慧,咱们能够炼制一种灵镜,可以观照根器,还能将人神识摄入,经受简单的考验,这就可以简单的测试心性和智慧,此三个条件若是达到标准,便可以带入山门……”白泽说道。

“这方法好!”老龙沉吟一下,道:“灵境本教倒是能够炼制,只是初步检查凡人的根器、心性和智慧而已,并不难炼!”

所谓的根器,是经脉、窍穴等情况的总称,譬如有的人,天生经脉闭塞,或者气海、祖窍等等天生弱小,这样的根器就不行了。

心性也是重要条件,心性坚韧不拔者为上,懦弱多疑者为下。智慧高绝者为上,智慧低劣者为下。这两者只要用灵境迷惑一下,就能试出高下来。

“最后,便是需要一整套正统的修行法了!”吕杨说道。

众人面面相觑,好一会才明白里面的意义,因为已经不是具体的师父教徒弟的模式了,所以藏书阁的功法便成了关键。

传授执役弟子,让其筑基入门的功法虽然只是初阶,但一定要上乘,使人更易修炼,后续的潜力一定要巨大,否则便不合适。

“有什么简单、扎实、易成的筑基功法吗?”三眼巨猿问道。众人摇摇头,他们虽然修为高绝,但是大多都是仗着天赋和悠长的岁月才有了今天的成就,要他们弄一种条件这么苛刻的修行法,他们还真不擅长。

譬如大熊猫崇黑,他就是凭着血脉之力,天生强大,只要吃饱了睡睡饱了吃,就能自然而然增长力量,兼且他吃了不少天财地宝,才有了今天的强大修为。

这样的修行法绝对没有普遍性,所以让他拿出普及型的法门,他还真没有。

所有人都看向老龙,作为大教主,老龙的声望最高,而且龙族的功法一向以高深著称,拿出几门来还不是小意思?

老龙点头道:“好吧,回头本教整理一下,编写几门功法,然后让大家都议一议再做讨论好了!”

会议确定了好些议题,众人散去了,取教的建设开始有效地运转起来,譬如药园、丹殿、藏书阁、炼器堂、泛传殿都被一一修建起来,各种制度也逐渐完善。

吕杨想了想,还是到了龙巢,寻到老龙。

苍龙正在研究《龙典》和《天龙秘卷》,手上还有几门功法,囊括初阶、进阶到高阶所有阶段。

一门功法,特别是上乘的功法,需要有连续性,最好就是让入门的教众一开始就接触,直到进阶,最后经过深刻的认识获得极高的修为。

不过苍龙烦恼了好些天,全都不太满意。

要寻找一门好的功法其实很简单,但是要适合所有生灵并不容易,譬如说凡人、妖灵或者蛮兽,修行法都不太一样。

所以,老龙只能针对这样的人群,拿出了七门功法,作为取教正法。

“看看吧!”老龙将七卷功法丢到吕杨面前,吕杨仔细观看了大半天,道:“前辈,作为进阶的高深功法,这七门绝对是上乘的,但是作为筑基入门的功法,显然不合适!而且大匡皇朝势不可挡,迟早要横扫南荒的,作为南荒中的教派,咱们最好还是新创一门功法,融合圣道的精华,又兼顾蛮荒自古以来传统的修行法,这样就顺应了大势,将来阻碍就少了!”

苍龙何等睿智,听了吕杨的话猛地惊醒,真是一语惊醒梦中人,他仔细看了吕杨几眼,心中又惊又疑。惊的是自己竟然没有想到这一重,疑的是吕杨这等老谋深算从何而来,这完全不像是一个年轻人应该有的心智。

良久,苍龙将七卷功法都丢在一旁,下定了决心:“你说得不错,这七卷功法其实还算上乘,可以作为内门弟子或者真传弟子兼修,但是作为本教的正法,显然不太合适,主要是与大势不合,若是现在弄错,将来只怕和大匡皇朝水火不容、劫数重重!”

“前辈英明!”吕杨说道。

“你可有什么建议?”苍龙沉思半晌,又看看吕杨,郑重询问。

吕杨想了想,也不再藏拙,从袖中取出一册书,书面上写着“五皇正道”五个天地灵文。

老龙拿过来,看了一眼书面上的五个灵文,点点头。吕杨的修行他可是一直看在眼里,修炼五行,可以说也是一种非常高明的功法。

“五皇”统治天地诸元,却又纯粹于诸元,高于诸元,从吕杨的浩然正气之中就能明白一二。

“正道”则是大匡皇朝的炼神炼心之法,心正则正气生,于是乎浩然长存。

老龙心有所感,叹道:“还是你提醒了我,这正道二字用得极好,老龙我之前竟然没有这个觉悟,现在想来,一个教派若是不能堂堂正正,何以立于天地之间,能长存万世而不朽?”

“需要一种秩序,一种精神,一种世上的苍生都认同和向往的东西!”吕杨目光炯炯,坚定说着。

“哈哈,说得极是,功法还在次要,契合天心人心,这才是长盛长存的根本!立在这个根本上,便能长久,即便有时候大劫大难,会衰败一时,但是总能像野火春风烧不尽青原一般,焕发不朽!”老龙似乎悟通了一个大道理,激动得振奋长啸起来。

……

第三百六十二章 正道(二)

老龙翻开《五皇正道》,只见开篇是一篇阴符经,短短篇幅,上面每一个文字均是天地之灵文,焕发出某种祥瑞。

老龙飞快看了一遍,发现意犹未尽。

老龙惊讶了,这可不得了,要知道凭自己的智慧,这世上很多的书籍,只要自己看上一眼,十之八九就能理解通透。

唯有那少数,需要自己好好琢磨,譬如《天龙秘卷》,譬如太道圣人所书的《先天五太书》,还有众多圣贤经典也是如此。

吕杨圣殿中的三千六百华章的其中大部分,也是老龙需要琢磨的,那是比较艰深的知识,玄之又玄,更需要深刻地琢磨。

老龙对吕杨的评价再一次提高一些,他正了正神,一字一句仔细观看起来:

“观天之道,执天之行,尽矣!故天有五贼,见之者昌。五贼在心,施行于天,宇宙在乎手,万化生乎身。”

只琢磨第一段,老龙就明白了,为什么这篇东西会成为《五皇正道》的开篇,因为这就是总纲,也是五皇说的来源。

这阴符经的阴字,在老龙看来应该是不显之意,整篇短经,说的是不显的奥秘。

这五贼,见之者昌,说的正是五行,倒是和殷墟皇朝有人提出来的五皇说相一致,可是却不如阴符经说得透彻。

这经文第一句,分明是说,观天地之道,掌握五行,可造物造人。这口气大得惊人,即便是《天龙秘卷》的总纲,也没有这样的大口气。

天龙秘卷至高的秘法是“炼界之术”,也还没有到达宇宙在乎手,万化生乎身的层次。

那个造物造人的层次,估计连天人也没有办法吧?老龙叹息一声,心想这篇总纲,若不是书写的人是个疯子,便是个真正有大智慧、大修为的神圣。

吕杨在一旁有些忐忑,说实话,《五皇正道》这本秘籍自己已经琢磨了好久了,从自己修炼成五皇浩然气开始,便开始验证其是否正确,是否能够直通大道……

只是吕杨毕竟修为浅薄,道业也并不太高,虽然洞悉五行之意,又明了圣业五转的奥妙,但是总归纸上谈兵多过于实践检验。

这五皇正道的开篇,其实也是来源于前世的华夏文化。至于真正的作者,已经无法考证了,不过有后世学者认为这是黄帝所作,在吕杨看来,若真是黄帝所做,那便是广成子一系的仙道传承。

在吕杨看来,这一篇阴符经,足够深邃,也阐明了万事万物和万法的奥妙,可以和《道德经》、《心经》比肩。

就在吕杨有些忐忑的时候,老龙似乎已经被阴符经中的奇妙的阐述打动,老龙不自觉念道:

“天生天杀,道之理也。天地,万物之盗;万物,人之盗;人,万物之盗。三盗既宜,三才既安。故曰:食其时,百骸理;动其机,万化安。”

……

“自然之道静,故天地万物生。天地之道浸,故阴阳胜。阴阳相推,而变化顺矣。是故圣人知自然之道不可违,因而制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