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都市电子书 > 猪星高照 >

第87章

猪星高照-第87章

小说: 猪星高照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靖之前铸钱多用青铜,嘉靖之后则多用黄铜,咸丰宝福局铜钱为紫铜,咸丰满汉文浙字铜钱色微带金黄……,这年代太多,我一下也讲不完,再说的话我可要开班收钱了。就色泽来看应该是辽没错。”

曲文的话一下把大家都给逗乐,同时又带着满满的钦佩,这那是大家口中的冤大头,明显是真佛暗藏,昨天一下收了那么多东西……,那他的本事可就大了。

摊主越听越惊,早已佩服得五体投地,全体投地,就差没给曲文当成神仙供起来。赶忙从兜中拿出一包烟,递过一只:“小爷,你今给我好好的上了一课,你随意给个价,我要是还就是孙子。”

曲文装样想了想,伸出四个手指头:“四千你看怎么样?”

“小爷你真是好人,不瞒你说我这件钱范是我从别人那用两千收来的,你没让小的吃亏啊。”摊主拿回钱范感恩戴德的麻利帮曲文用几层塑料袋装好,连钱都还没收就又递回到曲文手上。

“出门做生意不能吃亏,否则会坏了财运,我不能坏了这个规矩是不。”曲文微笑着把四千块钱交给摊主,让摊主再次感动得一塌糊涂。

“好人啊,这年头像你这样有才有品的年轻人真的不多了,我这句小爷叫得心服口服!”

-------------------------------------

-------------------------------------

自从三江惨败之后,蛮民什么都没求过,编辑也没再给推,有人说蛮民是个神坑,占着好推没效果。按起点的风格,很多人会直接自宫了。可是蛮民没这么做,因为还有兄弟在看,每天的推荐票虽不多,也有几十票。虽不满足但还是很感激,所以蛮民才能一直坚持下去。至于收藏,没怎么掉也没怎么涨,蛮民也懒得去看,每天工作完就写稿子没断过一天,相信还对得起喜欢这本书的兄弟们。

在此蛮民要说:兄弟们谢谢了!

第140章 极速淘宝(三)

一件事能看出一个人的人品,一件东西能看出一个人的实力。

之前曲文故意装疯卖傻隐藏实力想多淘些东西,如今已没有这个必要,就算没有今天的事,过两天迟早也会被人发现,只要赢了赌局便可以光明正大的去元胜杰家拿十件宝物,以他的资产实力,绝不可能没有些好料,说不定还能遇上一两件孤品。

买完钱范围观人群像炸开了锅,这个姓曲的年轻人究竟是冤大头还是隐藏极深的真神,各种猜测争论不断。亲眼看曲文购买钱范的人都开始相信他是个行事低调的真神,没看到的则保持观望态度。随着传言传出,跟在曲文身后的人也渐渐多了起来。

可是如此一来就加大了曲文捡漏的难度,后边再想用低价买东西便不再那么容易。

从第九个摊位离开,到第十、十一、十二……接连好几个摊位,曲文又恢复到早前一眼即过的状态,如此淘宝方式让人格外的惊讶新奇。

有人说他可能是懂些皮行加上运气好,哪有人只看一眼就能知道有没有好东西。有人说这是大智若愚真正的高手,这一眼即可识真假,一眼便可知天下。

隔了几摊曲文又停了下来,围观的人也跟着停了下来,全闭上了嘴巴等着看曲文再次出手,这一次可能是运气,两次那就是真神。至于是运气还是真神,就看曲文的这一把。

这次曲文看中的是一个绿色瓷制碗,碗口直径约有十五厘米,撇口,圆腹,碗心素白,碗壁雕有回纹和饕餮,器形敦厚端庄,雕工规整而不失华丽。

曲文刚上手老板便对他笑道:“小兄弟你要是能正确说出这件大碗的出处年代,我也不和你抬价,在我原价收来的基础上加些车马费,就当是我对你的支持。”

敢情这个老板知道曲文和元胜杰之间的赌局,而且还倾向曲文一边,不过想了下元胜杰的朋友即将在这开新店,这同行是对头,总有人愿意看到对手倒霉。想到此曲文也就释然了。

“好啊,不过老哥你得先给我交个底,这件东西你收来时是多少钱。”

老板笑了笑:“来搭个手。”说着把手伸向曲文。

等曲文也把手伸过,老板用一块布盖在了两人的手上,谁也没有说话,只是用手指来沟通谈价。

这个方法俗称用手谈价,也有人叫作手算,最早的叫法是“袖里吞金”,是古代秦晋商人发明的一种较隐晦的数值计算论价方法。古代人的衣袖肥大,计算或是讨价还价时只见两手藏在袖中,固叫袖里吞金。对此曾经还有过一段民谣流传:袖里吞金妙如仙,灵指一动数目钱,无价之宝学到手,不遇知音不与传。

不过这用手谈价的方法也有很多,每个地方各有不同,如果是袖里吞金的算法,每个手指表示一位数,五个手指可表示个、十、百、千、万。每个手指的上、中、下三节分别表示一到九,每节上布置三个数码,从左到右,从下到上。第一次握手先表示大致数目,比如抓住整个手就是万数,然后再抓住三个手指就表示三万。如果想减价就用手敲击对方的手面,用两个手指敲就表示减两百、两千或两万,加价则是敲手背。

等把布拿开,俩人都笑了笑,曲文拱手说道:“老板是个爽快人,那我就班门弄斧了。”

“请。”老板回道。

“我先说这碗的外形,撇口,口沿外翻,圆腹,圈足,绿面素心,绿是孔雀绿釉,也叫绿釉,最早在汉代已有烧制,宋代开始盛行,著名的窑口定窑烧制的绿釉瓷器又称为‘绿定’。这绿釉又分为高温绿和低温绿,高温绿釉成于明嘉靖年间,其色深翠明亮,低温绿釉成于明成化年间,水润晶莹。除孔雀绿外还有秋葵绿、水绿、葱绿等。”

“孔雀绿是绿釉中较常见的一种,不同时期的孔雀绿色泽都略有不同,好比这件,色泽偏深,施釉较厚,釉面有玻璃质感,并有细碎开片,是典型的雍正低温铜绿品种之一。雍正绿釉器除光素无纹饰外,另见有缠枝纹、回纹、和如意云头纹等。就这件上的纹饰也符合雍正绿釉瓷的特征。至于款识,如果是官窑真品一般以青花双圈六字两行楷款常见,或是青花‘大清雍正年制’三行篆书。”

曲文说完把碗底翻了过来,在碗底的正下方果然刻有“大清雍正年制”三行篆书款。

众人一看一阵哗然。

“神,果真神人,不用看款都能说出是那个年代的东西。”

“今天算是长见识了,这人不可貌相,海水不能斗量也!”

“谁说年轻就不能是行家,说不定这姓曲的年轻人打娘胎里就开始学鉴赏。”

“娘胎夸张了些,我看应该是从三岁学起。”

听见众人的议论,曲文在心里小小的得意了一把,把碗放回到老板跟前,笑道:“这应该是雍正官窑的孔雀绿釉饕餮回纹碗。”

老板跟着笑了笑:“这件大碗要易主了。”说完用报纸里外三层包好,再加上塑料袋递给曲文。

曲文笑着接过从兜中数了两万钱给老板,没再说话乐呵呵的拿了就走。

等他一走,围观群众也跟着呼啦啦的跟在后头,看热闹就不说了,能免费学到这么多东西上哪去找。

当曲文有两件东西入手,元胜杰还在第三个摊位上慢慢的看着,因为每一个摊位至少有数百件东西,以他的能耐能看到第三摊算是不错的了。可到了这会他还没有一件东西入手。

赵海峰跟在后边冷眼旁观,他绝对相信曲文的实力,抽空在想着晚些该叫几个人去元胜杰家,这一人拿两件,最少也要五个人才行。

就在这时一个中年男人从老远跑了过来,口中不停的喘着粗气,对元胜杰说道:“元总你怎么还在这慢慢看啊,那小子都选完十几摊,并淘到了两个东西了。”

“什么!”元胜杰手上拿着个瓷瓶,听见来人的话险些被吓掉,连抓了几下才算扶稳。“现在就淘到了两样,该不会都是赝品吧!?”

来人摇了摇头:“我看不像,应该都是真品,一件是辽代防汉代的钱范,一件是雍正官窑绿釉釉饕餮回纹碗。”

“什么!”元胜杰又叫了次。怎么说他也做了好几年的收藏,怎么会不知道那两样东西的价值,如果是真的,那曲文就超过他太多了。突然觉得心脏有些不受控制,禁不住的砰砰猛跳。如果这时谁再传来些坏消息,说不定可以直接把他送到医院去抢救。

一直闷不作声的赵海峰站在旁边,听见这个消息突然淡笑了出来:“才两件,如果在这边的话,说不定他已经淘到五件了。”

“五件……”元胜杰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产生了幻听,大家不是说曲文是个什么都不懂的冤大头吗,怎么突然变得这么厉害了,或许……

这是个局,惊天的大骗局,整个园子的人都跟着参与的一个骗局。

见元胜杰的身子摇晃了两下,来人一把将他扶住:“元总你没事吧。”

缓了下神,元胜杰说道:“没事,这时间还长,最后谁胜谁负还说不定,放心吧,我怎么可能输给一个毛头小子。”

第141章 极速淘宝(四)

贾进悠闲的坐在自己的店里喝茶,十二月的四九城无处不透着一股寒意,喝口热茶不单可以暧身还可以养心。早上听人说园里来了个年轻人,只要遇上喜欢的东西,不论好坏一律都收下,而且选东西的时候不摸也不看,方法格外的奇特。

对此贾进只是不屑的一笑,那有人买古玩不摸不看的,除非他是神人。至于会买到什么,贾进也懒得去想,运气好些可能会遇上一两件真品,运气不好回去可以全都扔了。

正当他喝到第二杯的时候,店里的店员突然从外边跑了进来,咋咋呼呼的大叫道:“老板,老板,今天早上跟你说那个年轻人又来了,正在前边跟元总比赛呢,而且只花了一会就淘到了两件宝贝。”

贾进一听坐直了身子:“你那听来的消息,该不会是外边人乱传的吧。”

“如果是一个人说可能性是乱传,可大家都这么说,我想八成是真的,如果没什么事我能去看下不?”

“看什么看,万一店里来了客人怎么办,给我老老实实的呆着。”贾进大声喝斥,他的好奇心也被吊了起来,怎么可能放店员离开。说着放下了茶壶:“我出去看看,你好好看店。”

“还说什么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莲。”望着贾进慢慢离去的背影,店员在后边嘟哝道,早上还说别人瞎凑热闹,现在他自己也坐不住了。

贾进确实是个不爱凑热闹的人,可人总难免会有好奇心,这说的人一多了自然就想去看看。等来到园口不远,只见这里早已围满了人,里三层外三层围了个水泄不通。

“这个姓曲的年轻人真的是神了,才一个多小时就淘了五件宝贝。”

“五件算什么,只要是老藏家谁不能淘出几件真品来,这里清末民初的东西多了去。”

“你才来的吧,那些民俗用品那入得了他的法眼,被他看上的全都是清中期以上的真品,听说他昨天和今天早上也收了上百件东西,每一件都是难得一见的精品。”

“有没有这么夸张,敢情园子里的好东西都被他收完了,那大家还混个屁。”

“这个嘛……我也是听大家说的。”

贾进在后边听着围观群众的谈话,脑门上升起一个个感叹号,这是在说人还是在说神,园子里真品不少,精品也偶尔能遇上一两件,可这是万中选一的机率。就算你有那个眼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