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激荡人生:一起走过三十年 >

第59章

激荡人生:一起走过三十年-第59章

小说: 激荡人生:一起走过三十年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厂已经死了,就像人已经粉身碎骨了,还去抢救他干什么?没必要再去花钱医治了。

经过近几年的结构调整和系统整合,大部分子公司的发展趋势向好。

青岛啤酒近年来仍会坚持“有条件的做大、无条件的做强”,以内涵式增长为主线,关注运营能力和盈利水平的大幅度提高。尽管部分子公司仍存在亏损,但这是大规模并购后的整合所必然面临的问题,公司整体发展态势是积极稳健和健康向上的;尽管国际巨头以及国内竞争对手的扩张对青啤发展构成了很大压力,但我们仍然要始终坚持基于运营能力提高获得增长的基本态度。

我上任后,虽然企业的经营策略由“做大做强”适时调整为“做强做大”,开始全力整合,但也并没有停止资本运作的步伐,例如参股南宁万泰、结盟AB、进军台湾等重大资本运作和企业扩张行动,都在青啤新百年的版图上占据了重要的地位。

整合和扩张相当于公司成长的两条腿,缺一不可。在近十年的青啤公司的发展壮大过程中,资本运作写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可以说,没有资本运作,就没有青啤今天的规模和地位。而青啤通过实施“低成本扩张”战略,不仅壮大了规模,也救活了一大批国有企业。这些企业在被并购之初,多数为亏损和濒临倒闭的国有企业,并购后,青啤公司通过向企业注入青啤文化,灌输青啤管理模式等方式加强管理。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这些并购企业大多已步入正轨,实现扭亏增盈,走上了健康发展之路。

我现在很强调两条腿走路的节奏——“稍息、立正、齐步走”,那就是企业的并购整合的管理步伐——“整合、规范、一致性”。一个企业再大,其资源也是有限的,规模在资源作用下,可短期内放大几倍,但其能力不会在短期内迅速复制,就会出现能力和资源不匹配的现状。如同一把小伞,伞面很大,但支撑没有变大,这种情况和后果可想而知。那么,稍息、立正就是为了把规模放缓,把能力规范,才能再次大踏步前进。

配合做强战略,我对市场营销体系做了较多的调研和分析,提出整合营销先从规划市场做起,解决全国撒“芝麻盐”的市场经营做法。

我很爱下棋,我推崇的高手就是:步步为营,决胜千里。于是我提出了一个市场布局上的“点线片”原则:“点主要是设在高经济发展区,有一些点是基于战略性的考虑而设的;线就是沿海一线;片就是目标集聚,形成区域市场向垄断市场的过渡。如华南区、西北区、东南区等形成垄断区域,然后点线片连接,形成全国市场一张网,构筑起市场优势。”当然,在这个实践过程中,和我在西安汉斯相比,不管是青啤还是我本人的资本运营能力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比较有代表性的是南宁万泰和厦门银城的案例。可以说,从西安汉斯到万泰和银城,我们在整合与资本扩张两条腿走路方面越来越成熟了。

西安汉斯的资本运作是我们初试锋芒,进行成功收购兼并的尝试,而仅用9600万元就拿到了南宁万泰啤酒八个多亿的资产经营权,由原来的“绝对控股”思路向“相对控股”转变,这是我所提出的“以市场控制工厂”理论的一次实践,实现了用较少的资金投入支配更多的经营性资产的目的。

后来,我们委托第三方收购厦门银城公司,则是为了避免在与竞争对手的正面交锋中拍卖价格被过分抬高,使青啤的并购行动更具灵活性和隐蔽性,并便于利用第三方在当地的资源尽快协调办理资产过户手续。从实际操作效果来看,非常成功。

◆百年华诞

2003年8月15日,是我一生难忘的日子,也是三万多青啤人难忘的日子。我们迎来了青岛啤酒的百年华诞——从1903年8月15日到2003年8月15日,青岛啤酒走过了整整一百年的风雨历程。

这也是一个值得七百多万青岛人举杯同庆的日子,因为让青岛扬名世界的名片就是青岛啤酒。“百年青啤,百年青岛”,在中国,没有任何一个品牌的历史和一个城市的历史像青啤和青岛这样水乳交融,不可分割。清爽醇厚的青岛啤酒几乎可以说是孕育她成长的这座美丽城市的象征。

为了迎接这一百年盛典的到来,我们做了精心的准备,投入了大量的人财物力,其实更多的是情感,应该是几代青啤人的情感。按照庆典的常规做法,百年庆典也许就是一个大会,一个仪式,多家媒体的集中曝光,顶多再拍一个专题片,出几本书纪念一下。但我们却别出心裁地把庆典策划成了青岛市民的狂欢节,感恩节。我们经过精心安排,把百年华诞和青岛国际啤酒节结合在了一起,“百年青啤,百年青岛”也作为2003年第十三届青岛国际啤酒节的主题。每每我看到这个主题遍布城市的大街小巷、机场码头,作为青岛的市民,作为青啤的总裁,我的心情是骄傲的,也是复杂的,或许是因为我肩负着未来新百年的使命,所以我看到这一切时与别人相比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据事后统计,在十七天的庆祝活动中,参与活动的三百一十万人喝光了六百三十五千升啤酒,其中有一百五十万人是慕名而来的海内外游客。青岛市区各星级酒店及旅游饭店的开房率均达到95% …100%;各大旅行社所接待的海内外游客比2002年同期增长30%;市内各商厦营业额比平日增长了20%。据《青岛早报》报道,即使是市区平日里生意清淡的小餐馆也因为以青啤百年庆典为主题的啤酒节而座无虚席,营业额骤升了五至十倍。可以说,百年盛典为青啤的品牌和文化的传播,为名城青岛的旅游业都带来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但我个人最感自豪、兴奋的还是青岛啤酒博物馆的开馆。这是我国第一座啤酒博物馆。为此我们投资了两千多万元,博物馆坐落在青岛啤酒的发源地登州路56号,一座1903年德国人建造的红色欧式古典风格建筑的二层小楼内,这幢小楼就是1903年的青岛啤酒厂,博物馆展出面积为六干平方米。沿着时间的隧道,游客们不但能看到中国啤酒发展的历史脉络,更能感受到青岛啤酒厚重的历史文化和融合古今的发展与创新之路。

博物馆之所以选址于此,是因为这里是青岛啤酒的发祥地,也是青岛不可多得的工业遗产。最早,这个位置是个当时在中国难得一见的酒吧,酒吧里卖的是从德国运来的啤酒。酒吧的旁边,是德国兵的大营。也正是在这里,兰德曼先生和他的合作伙伴建造了中国第一个啤酒厂——“日耳曼啤酒公司青岛股份公司”,青岛啤酒的百年历程从此开始。

青岛啤酒今天能成为百年民族品牌,是因为青啤人已经把这个品牌的生死与自己的荣辱、自己的生命融为一体。无论社会如何动荡,时局怎样变化,我们都把这个品牌当做自己的生命一样精心保护和延承了下来。中国第一瓶啤酒就是从青岛啤酒厂生产出来的,现在,青岛啤酒的老厂房、老设备已经变成了我们的文物,成为历史的见证留存下来,并且将它创造性地建成了青岛啤酒博物馆。

我经常喜欢到青岛啤酒博物馆里去走走,那里有中国啤酒工业的发展之魂,那里有凝固的历史,有很多的记忆令人难忘,像一部具有特殊魅力的历史长歌,等待着你的聆听,等待着你的共鸣。在博物馆的廊道光线明暗变换之间,带给人沉思与激情,让来访者的社会角色变得模糊,让人返璞归真。

但是我想,更重要的是,这里展现的不仅仅是一段历史,更是未来。

我们必须把曾经的历史记忆和文化信息展现出来,并经营出去,使文化能够增值。这种传播效果不是简简单单的广告能比拟的。2006年,博物馆所在的“青岛啤酒厂早期建筑”被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成了工业遗产保护与利用的典范。现在,博物馆每年接待的参观人数超过三十万人,通过他们的传播,在社会上产生了越来越好的口碑。博物馆经营的元素逐渐得到了放大,意想不到的结果是:博物馆竟然赚钱了。

我估算了一下,这个博物馆的经营性盈利加上每年的传播效应,超过了青啤打三千万元广告费的效应,既解决了公司及社会人员的就业,又把文化资源从原来的成本中心变成了利润中心。目前,青啤博物馆已被确定为国家4A级旅游境地,全国工业旅游示范点。博物馆已经成为我经营青啤事业的一个得意作品。

值得一提的是,青啤的文化产业也同时打造了一个文化资产的经营人才——很多人都知晓的绰号“登州路大老乔”的乔新建。他有经营思路和较强的悟性,很会借势。2003年百年庆典时,青岛啤酒博物馆正式对外开馆,第二年,我把它交给大老乔的青岛啤酒文化传播公司去经营。当时,我给老乔说了两点,一是要把博物馆当做文化产业来经营,二是要通过博物馆放大青岛啤酒品牌效应,要赢在文化。老乔用了三年时间,借助啤酒博物馆这个载体,把青岛啤酒百年文化、百年底蕴经营了起来,尤其是借助百年青啤发源地“登州路”,这个早已和青啤品牌连贯在一起的路名,他把它做火了,围绕着百年老厂,带动起周边集旅游、餐饮、娱乐、体验于一体的青岛啤酒效应红遍岛城,于是,“登州路大老乔”出名了,啤酒博物馆红火了,我们的文化产业做大了。

应该说,在中国,很少有哪个企业的命运能像我们青岛啤酒一样,与祖国近代百年的荣辱兴衰紧紧地连在一起。诚如我们青啤人所说,一个“百年老店”,历经殖民地、战火、动荡、阵痛、竞争,犹如凤凰涅粲而屡获新生,长盛不衰——这,就是青岛啤酒。

致谢

很多时候,整理材料是一件琐碎又不讨好的工作,更遑论整理历史材料,因为每个人心中都有着自己的历史见解。但我却着迷于刚刚过去的这三十年历史,我时常心怀虔诚地翻阅那些泛黄的旧报纸,阅读别人的历程,因为这段历史毕竟是不可多得的。

因此,编著此书时,我首先要感谢时代,感谢这部书中的人物,以及更广泛而未及收入此中的芸芸企业家,正是他们富有创新与开拓的精神,让这个时代无比精彩,也让我有了丰富的研究素材。有时候,看这些人物的命运便像在月光下能清晰看见自己的影子一般真切。

当历史来到三十年面前时,很多优秀的企业家自己便开始回忆成长历程,他们中的很多人都出版了自传或传记,比如王石的《道路与梦想》、王佳芬的《新鲜》,冯仑的《野蛮生长》,吴士宏的《逆风飞扬》,李宁的《冠军的心》,马云的《阿里巴巴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李书福的《汽车疯子李书福》,郭台铭的《郭台铭与富士康》,金志国的《一杯沧海》,吴仁宝的《赢在华西》、袁庚的《袁庚传》,马丁·波斯特的《上海1000天》,以及描写叶莺在柯达历程的《跨越》等书,我还找到了一些改革家前些年出版的回忆录,如马胜利的《风雨马胜利》、刘永行的《希望永行》等等,在此要感谢这些书的传主,以及精彩描写他们历程的作者们。

本书的顺利编辑,还要特别感谢《二十一世纪商业评论》的一帮优秀记者,通过他们非常有价值的记录与整理工作,很多企业家的历程跃然纸上,得以让后来者一窥当代人的风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0

你可能喜欢的